内酯环论文-陶韦新,文思思,刘源振,杨安娜,刘云坤

内酯环论文-陶韦新,文思思,刘源振,杨安娜,刘云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酯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酯环,生物合成,半胱氨酸脱硫酶

内酯环论文文献综述

陶韦新,文思思,刘源振,杨安娜,刘云坤[1](2016)在《硫代内酯环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Thiotetronate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生物活性,它通过竞争性结合,特异性地失活细菌体内II型脂肪酸合成酶系中的关键功能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该类抗生素中的Thiolactomycin还对疟疾、弓形虫、锥形虫等,特别是对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和广谱耐药性结核杆菌都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为低毒、高效的新一代抗菌药物的潜能。然而,Thiotetronate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却不甚清(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期刊2016-09-25)

延哲,张志智,林春霞,王景芸,方向晨[2](2015)在《配体对丙酸镍内酯环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N,N′,N′-四甲基乙二胺、双(1,5-环辛二烯)镍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双氮配体丙酸镍内酯环,然后采用配体交换法制备了1,2-双(二苯基膦)乙烷镍内酯环,考察了不同配体对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磷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膦配体中碳链的长度(n碳链)对产物的结构有影响,当n碳链=2时,合成的是1,2-双(二苯基膦)乙烷镍内酯环;当n碳链=3或4时,合成的是具有双配体的有机镍。(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郭海慧,黄惠明,吕巧莉,熊胜涛,李少华[3](2015)在《新型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在其3-位和19-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型的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3a~3h),其结构经FT-IR和ESI-MS表征。用MTT法研究了3a~3h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11,12-脱水(-1-对甲氧基苯酚)-3,19-环磷酸酯穿心莲内酯(3g)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抑制作用最强,用药量为1.0×10-4mol·L-1时,3g的抑制率为35.16%。(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5年09期)

吕巧莉,涂国刚,詹建锋,王嘉琦,李少华[4](2013)在《新型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在其3-位和19-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1a~1c),其结构经1HNMR,IR和MS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a~1c对舌癌Tca-8113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3年03期)

卢雯,徐莉,池杏微,张耀凯[5](2013)在《一种新型CPT非内酯环类似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单的溶剂扩散法,在合成E环开环衍生物的配合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新型喜树碱非内酯环类似物2,并通过元素分析、IR、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2(C19H18N2O4)属于单斜晶系Cc,a=2.2432(5),b=9.7320(19),c=7.4280(15),β=97.95(3)°,Z=2,V=1606.0(6)3,Mr=338.35,F(000)=712,R=0.0456,wR=0.1090。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2的每个分子由1个喜树碱类似物分子和1个水分子组成,2个喜树碱类似物分子通过短程相互作用形成柱状堆积,相邻的柱状堆积通过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络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3年06期)

吕巧莉[6](2013)在《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为爵床科穿心莲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3005,其不仅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利胆等作用,还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过去对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主要侧重于抗菌消炎、抗病毒方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展现了诱人的抗肿瘤前景。有机磷化合物是生命过程中一类极其重要的物质,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在生命体中许多内源活性物质都含有磷酸酯结构单元,他们不仅参与了能量转化、物质代谢、且参与了遗传表达等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在以前的研究中,有机磷药物作为抗肿瘤药具有重大发现并且应用于临床,如广谱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甘磷酰氮芥,阿替哌,碘替哌,噻替哌、氯磷酰胺,膦西洛普利,双二甲磷酰胺乙酯。其中由于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较大,其已经被其他抗肿瘤药物所取代,但是新型的含磷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据大量文献报道,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大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其具有五元内酯环及1,3一二醇的结构,其衍生物具有抗HIV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本文拟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一系列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衍生物,通过在穿心莲内酯3位、19位引入环磷酸酯与环磷酰胺结构,有利于提高药物的脂溶性,从而可望提高药物的选择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另外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结构经IR、MS和1H-NMR分析确证,并对新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对舌癌Tca-8113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6-01)

赫丽华,刘平桂,丁鹤雁[7](2012)在《聚硅氧烷/聚己内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端硅氧烷基聚己内酯/聚硅氧烷混合物(PCL-TESi/PDMS-TESi)作为增韧剂和无机前驱物,通过与环氧树脂(EP)共混制得聚硅氧烷/聚己内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利用扫描电镜(SEM)、X光电能谱(XPS)对复合体系进行了两相相容性分析和表面元素分析,并研究了体系的拉伸性能、耐热性和耐水性。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在固化过程中,Si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向表面迁移富集;随着PCL-TESi/PDMS-TESi量的增加,两相形貌经历了"海岛"结构-IPN结构-"海岛"结构的变化;当复合体系中PCL-TESi/PDMS-TESi与EP质量比为5∶5时,断裂伸长率由0%提高到27%,抗拉强度基本不变,5%失重时的热分解温度从155.8℃提高到310.2℃,在50℃蒸馏水中浸泡7天后质量变化率小于1%。(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2年11期)

冷鑫,孟文斐,白银娟,杨秉勤[8](2012)在《二茂铁双内酯环蕃离子识别及晶体构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茂铁酯环蕃中,链桥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朝向环内,形成一个富电子的空腔,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客体而使二茂铁环蕃在模拟生物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二茂铁二甲酸N,N-二乙基(取代苯胺)内酯环蕃化合物的晶体构象(图1)。选择化合物1、3、4及5与Cd~(2+),Co~(2+),Zn~(2+),Ni~(2+),Cu~(2+),K~+,Na~+,Li~+,NH~(4+),Mn~(2+)等金属离子混合;通过比较络合前后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27)

刘小菊,方线文,杨美盼,杨秉勤[9](2012)在《新型二茂铁双内酯环蕃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抗生素,其结构特征为分子内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十四元或十六元大环。此类抗生素一般只抑菌而不杀菌,毒副作用小,抗菌效果好。本文以二茂铁二甲酰氯与不同取代基二羟乙基苯胺为原料,采用高度稀释法合成了二茂铁酯双内酯环蕃化合物5-9(Scheme(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27)

张鹏飞,苏文琦,杨秉勤[10](2012)在《苯二酸双内酯环蕃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并结构新颖的环蕃化合物,研究相应的理化性质并且将它们功能化、应用化是目前环蕃化合物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本论文设计以苯胺衍生物为初始原料,用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相应的取代二羟乙基苯胺,与邻苯二甲酰氯在高稀释条件下酯化反应制得系列结构新颖的十一元双内酯环蕃化合物4a一4h(Scheme 1)。用元素分析、IR、~1H NMR以及高分辨质谱等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27)

内酯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N,N′,N′-四甲基乙二胺、双(1,5-环辛二烯)镍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双氮配体丙酸镍内酯环,然后采用配体交换法制备了1,2-双(二苯基膦)乙烷镍内酯环,考察了不同配体对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磷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膦配体中碳链的长度(n碳链)对产物的结构有影响,当n碳链=2时,合成的是1,2-双(二苯基膦)乙烷镍内酯环;当n碳链=3或4时,合成的是具有双配体的有机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酯环论文参考文献

[1].陶韦新,文思思,刘源振,杨安娜,刘云坤.硫代内酯环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解析[C].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2016

[2].延哲,张志智,林春霞,王景芸,方向晨.配体对丙酸镍内酯环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

[3].郭海慧,黄惠明,吕巧莉,熊胜涛,李少华.新型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合成化学.2015

[4].吕巧莉,涂国刚,詹建锋,王嘉琦,李少华.新型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合成化学.2013

[5].卢雯,徐莉,池杏微,张耀凯.一种新型CPT非内酯环类似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化学通报.2013

[6].吕巧莉.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活性测定[D].南昌大学.2013

[7].赫丽华,刘平桂,丁鹤雁.聚硅氧烷/聚己内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J].材料工程.2012

[8].冷鑫,孟文斐,白银娟,杨秉勤.二茂铁双内酯环蕃离子识别及晶体构像研究[C].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2

[9].刘小菊,方线文,杨美盼,杨秉勤.新型二茂铁双内酯环蕃的合成及表征[C].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2

[10].张鹏飞,苏文琦,杨秉勤.苯二酸双内酯环蕃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C].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2

标签:;  ;  ;  

内酯环论文-陶韦新,文思思,刘源振,杨安娜,刘云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