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诽谤的法律适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诽谤,行为界定,法律适用,公权力介入
网络诽谤的法律适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鹏[1](2014)在《网络诽谤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日渐增多,网络诽谤行为就是目前呈高发态势的一种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我国刑法对于诽谤犯罪的规定为第246条,已经无法有效的界定和规制呈现出诸多新特征的网络诽谤行为。对于网络诽谤行为的规制和界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即如何准确界定网络诽谤行为,网络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是什么,以及对于网络诽谤行为的公权力介入问题。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法律适用体系和明确的判断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富有争议性的案件,因而制定一个完整而合理的司法解释是此前学界和实践界一直翘首以盼的较为有效和实际的解决方案。2013年9月两高新出台的对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规定了网络诽谤行为的特征,明确了界定网络诽谤行为的标准,同时也将此前含糊不定的入罪标准予以具体、明确,对于公权力介入的条件也予以细化,明确了告诉才处理与公权力介入之间的界限。这样一个解释的出台,必然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适用价值,但是该司法解释在某些方面和细节之处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这对于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符合刑法第246条之规定是有所逾越的,同时新司法解释也无法解决司法实践中对于网络诽谤行为法律适用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因而我们应当抱着发现问题、并将其不断完善的态度来审视司法解释适用以及后续法律的发展。本文一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研究网络诽谤行为的界定及法律适用分析,主要分析和介绍网络诽谤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客观表现中捏造散布问题、对象问题以及行为的特殊主体网络水军,有选择性的将网络诽谤行为的新特点与传统诽谤行为进行对比,同时也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对于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第二章主要介绍网络诽谤行为入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对入罪标准——“情节严重”展开了分析,并对司法解释中对于“情节严重”认定的叁个规定进行了充分解构,肯定其合理性及价值,也详尽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主要介绍网络诽谤行为中公权力介入的问题,从网络诽谤犯罪诉讼程序设置的立法意图,网络诽谤公权力介入的条件以及对网络诽谤公权力介入标准的反思叁个部分对公权力的介入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论述。(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4-04-15)
袁定波[2](2013)在《法律不许有诽谤他人“言论自由”》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信息网络具有公共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将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平台,恣意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市场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社会各界反(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3-09-10)
任宪龙[3](2008)在《网络诽谤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国际私法领域创造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国际私法带来众多挑战。网络空间的全球性、管理的非集中性、信息的共享与即时性和当事人的多边性以及身份的隐秘性等特点导致一旦网络资源被滥用就会使得网络诽谤盛行,引发大量跨国网络诽谤案件。网络诽谤诉讼首先面对的就是要确定世界上哪个国家对该诉讼享有管辖权,继而在确定了管辖权之后就要依据一定法律选择方法找出适合与该案件的准据法。面对网络诽谤案件各国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目前各国在实践中依然是适用传统的国际诽谤侵权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规则,且针对网络空间的特点对传统规则进行改造,走对传统规则进行改良的道路。笔者在本文中也支持这种做法,并在对各国实践和理论成果进行考察后就网络诽谤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规则做出具体的设计。本文共分5章,最后的结论部分只是对本文的再概括,本文的重点部分在第五章。第1章主要是对互联网的基本介绍。涉及互联网的定义及网络空间的定义、特征以及与网络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的简单介绍。第2章是对网络诽谤的概述。主要是在就诽谤的基本问题进行介绍后探讨网络对诽谤法律规则的影响、网络诽谤的特征以及网络诽谤引发的价值冲突。第3章与第4章均是首先分别介绍了传统的国际诽谤侵权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规则面临网络诽谤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之后,进而考察了各国实践的做法和各国相关的立法与理论。第5章针对第3章和第4章对各国实践的做法和各国相关的立法与理论考察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就网络诽谤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规则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并加以进一步的阐述。结论部分再一次就适当设计网络诽谤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规则的相关重要性进行重申并再度肯定了在第五章中提出的规则设计。(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8-05-01)
网络诽谤的法律适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信息网络具有公共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将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平台,恣意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市场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社会各界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诽谤的法律适用论文参考文献
[1].周鹏.网络诽谤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2].袁定波.法律不许有诽谤他人“言论自由”[N].法制日报.2013
[3].任宪龙.网络诽谤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