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移动信息中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块链,先导区,创新应用,国家信息中心
移动信息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磊[1](2019)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银联等宣布区块链服务网络正式内测》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国银联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6家具体单位共同设计并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正式内测发布。据悉,BSN由国家信息中心进行顶层规划,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运用相关区块链技术及已有网络资源和数据中心进行自主研发并成功部署,是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的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本文来源于《金融科技时代》期刊2019年11期)
管文菁[2](2018)在《中国移动“云计算中心”为云南文山打破信息壁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共同签署了《文山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全额投资的文山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规划按年分五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7年完工,建设了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互联网(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8-10-16)
冯立艳[3](2018)在《信息中心网络中移动切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网络中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设备移动性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核心特点,将信息中心网络(ICN)应用在无线通信环境具有必要性。在ICN中,请求节点移动使得内容无法及时到达请求节点处,导致内容的获取时间增加。同时,请求内容的获取过程中,中间节点移动将使回传的数据包无法找到下一跳转发节点,造成数据包的回传路径中断。所以,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研究ICN请求节点和中间节点的移动切换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分析ICN中请求节点和中间节点移动管理的研究现状,针对请求节点移动造成的内容获取时延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缓存的请求节点移动切换方法,该方法中请求节点移动前,内容源将被请求内容分布式地缓存在网路边缘接入路由器中,保证请求节点每次移动到新位置后可以从接入路由器获得内容。本文对内容的缓存放置方案建立了数学模型,模型的目标是请求节点获得内容的时延开销和缓存操作造成的缓存开销最小,并且提出了内容更新算法,该算法提高了节点缓存的利用率。针对中间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转发路径中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选择的中间节点移动切换方法,该方法在节点转发数据包时,首先通过转发概率计算方法获得节点的转发概率,然后选择转发概率最大的节点进行数据包的转发,防止了丢包现象的发生。本文基于ndnSIM仿真实现了上述方法的重要功能,包括:内容缓存方案的确定,数据包转发策略的制定等,在仿真平台进行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案在请求节点获取内容的时延和请求效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6-15)
段洁,韩健,唐红[4](2018)在《信息中心网中移动性缓存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中心网络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热点,ICN架构的典型特征就是利用内置缓存来提高内容的传播效率。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移动用户也将访问ICN网络,因此开展ICN网络移动场景下的缓存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介绍了ICN网络后,接着从多方面着重介绍支持移动性缓存的方案,随后对ICN网络中传统缓存方案与移动性缓存方案进行比较和归纳,最后对移动性缓存方案的发展与挑战进行展望,为移动性缓存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5](2016)在《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省级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简介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4年,201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中心。目前有移动通信、光通信、基础网络、数字通信、射频通信实验室,涵盖4G-LTE移动多媒体网络、融合通信、GPON光接入、PTN分组传输等系统及LTE网优、数据网络实验、射频通信实验平台。共投入800多万元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中心场地面积800多m~2。中心充分利用广东省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前沿优势和产业环境,依托学校信(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6年08期)
林晓华,李亚星[6](2016)在《移动互联趋势下传媒人才的需求分析——以“2015年报纸移动传播百强”前10名的招聘信息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5年报纸移动传播百强"前10名的招聘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运用量化研究和定性描述的方式,探索移动互联网趋势下报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变化,为传媒行业求职者应聘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报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6年14期)
[7](2016)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亮相世界移动大会》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9日,2016世界移动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为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之一受邀参加会议及其有关活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通信行业盛会之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为新晋国家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以"天地一体沟通无限"为主题,重点展示移动卫星通信技术和产品、船联网(宝船网)、车联网(联网联控系统)、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交通"一卡(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天地》期刊2016年07期)
[8](2016)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e行”自动航线推荐系统、航行安全信息云发布和“海e行”移动终端动态监控系统项目通过验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1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上海组织召开"海e行"自动航线推荐系统、航行安全信息云发布和"海e行"移动终端动态监控系统项目验收会,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计划财务处、海事测绘处、通信信息处、研发中心(筹)、海图中心以及上海海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代表参加项目验收,研发单位上海海事(本文来源于《航海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饶迎[9](2015)在《信息中心网络的移动性支持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互联网原始设计的市大弊端,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未来互联网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工作,而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网络能耗低、动态性能好等诸多优势的信息中心网络,现已发展成为未来互联网研究领域中认可度最高、潜力最大的网络架构之一。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架构,信息中心网络虽可通过节点对内容的缓存,缓解内容源或用户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源或用户移动切换时,仍存在兴趣消息或数据消息丢失,移动切换时延较长,路由可扩展性降低,位置更新开销较大,用户移动切换体验较差,无法提供区分内容的移动性支持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论文在信息中心网络架构下,提出了四种适用于不同移动切换支持需求场景的移动性支持机制,相关的创新工作具体如下:1.为有效解决信息中心网络存在的内容源移动性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标识的移动性支持机制。该机制可通过扩展兴趣消息和数据消息的消息格式,添加辅助兴趣消息路由寻址的位置标识及与内容存储器结构类似的兴趣存储器,避免内容源移动切换导致的兴趣消息的丢失,缩短内容源移动切换引入的移动切换时延,提高兴趣消息的寻址效率并维护路由的可扩展性。同时,论文在便携终端移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内容源移动模型,详细地描述了内容源的移动切换行为,并从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两方面比较了信息中心网络中的各种内容源移动性支持机制。结果表明:基于位置标识的移动性支持机制具有较低的移动切换成本,较小的移动切换时延和较短的内容获取时延。2.为降低内容源移动切换时的能量消耗并节省宝贵的无线链路资源,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的移动性支持机制。首先,该机制扩展了接入路由器的基本功能,使其始终保持对内容源移动状态的监测,并代替内容源发起移动相关的信令交互流程。如此,内容源无需过多地参与移动支持相关的操作,亦无需在相对匮乏的无线链路上传输与位置更新相关的消息。其次,该机制规范了内容源位置表项的添加、更新与删除原则,可保证内容源位置表项正确地维护内容源的位置信息,并避免过期内容源位置表项浪费有限的存储空间。同时,论文采用流体流移动模型描述了内容源的域内移动切换行为和域间移动切换行为,设计了普适于各类移动性支持机制的叁层网络分析模型,并首次从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两方面比较了信息中心网络与现有互联网中的移动性支持机制。结果表明:基于代理的移动性支持机制具有较低的位置更新开销,较小的移动切换时延和较少的丢包数目。此外,论文设计了一种以基于代理的移动性支持机制为基础的子网移动支持方法,使得子网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信息中心网络中自由地移动。3.为有效解决信息中心网络存在的用户移动性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缓存的移动性支持机制。首先,该机制可通过接入路由器主动请求与缓存用户移动切换过程中未能获取的内容,避免用户移动切换导致的数据消息的丢失,缩短用户移动切换引入的移动切换时延,并提高用户的移动切换体验。其次,该机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链路层有效信息的用户移动切换策略,可为用户确定触发移动切换支持相关进程的适宜时间,并为用户选择即将移动切换至的最佳接入点。同时,论文采用随机路点模型描述了用户的移动切换行为,并首次从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两方面比较了信息中心网络中的各种用户移动性支持机制。结果表明:基于主动缓存的移动性支持机制具有较低的内容获取成本,较高的移动切换收益,较小的移动切换时延和较优的内容获取效率。4.为满足终端对不同类型内容的不同移动切换体验等级需求,论文提出了一种区分内容的移动性支持机制。通过扩展接入路由器的基本功能,修改兴趣消息和数据消息的消息格式,并为不同类型的消息设置不同的转发优先级,该机制可在有效解决信息中心网络存在的用户移动性问题和内容源移动性问题的同时,为不同身份的终端和不同类型的内容提供不同等级的移动切换体验。此外,论文给出了评估系统容量和服务阻塞概率的方法,并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终端身份、终端行为和终端能力对上述机制系统容量的影响,以及会话到达速率和终端数目对上述机制服务阻塞概率的影响。最后,论文设计了一种以区分内容的移动性支持机制为基础的QoS支持方法,使得信息中心网络可以为不同的内容提供不同QOS等级的服务。(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12-01)
刘大志[10](2015)在《移动信息服务中心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数据增值服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移动数据业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使得数据业务管理策略开始从粗放型的随机管理模式向具备后台支撑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转变,MISC平台(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Center,移动信息服务中心)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数据业务发展背景下产生并不断完善的运营管理型技术架构。MISC系统,是指在移动梦网原有网关位置增加一个管理网元,通过这个系统,大量管理职权由SP转移至运营商手中,同时违规行为和不良信息可以得到有效过滤。它连接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及业务支撑系统(客服系统、营业系统、计费系统),可以提供各种电信资源(如短消息中心资源、用户信息资源、语音资源、传真资源等)、功能资源(如单点认证、计费、漫游控制、个性化等)及各种公共的资源引擎(如TTS、地理位置、语音交互、推送信息等)。MISC平台在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起到一个“桥梁”或“纽带”的作用,使得运营商以最快速、最简单的模式开通新业务。基于此背景,本文进行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论述了移动信息服务中心的平台和应用前景,对移动信息服务中心的平台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移动信息服务中心的架构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移动信息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WAP Portal架构及其建立方法,包括系统结构、业务子系统、日志子系统、组件接口等内容;再次,对计费业务及沉默用户的清理进行了设计,并对沉默用户的清理的背景及需求进行了分析,包括解决方案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最后,对短信服务及OAM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包括短信“1862”的功能及实现方案、短信“1863”的功能及实现方案,以及对OAM统计、方案设计、设计方案、OAM接口设计、OAM性能及存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移动信息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5月,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共同签署了《文山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全额投资的文山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规划按年分五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7年完工,建设了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互联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动信息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1].张磊磊.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银联等宣布区块链服务网络正式内测[J].金融科技时代.2019
[2].管文菁.中国移动“云计算中心”为云南文山打破信息壁垒[N].人民邮电.2018
[3].冯立艳.信息中心网络中移动切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
[4].段洁,韩健,唐红.信息中心网中移动性缓存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8
[5]..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省级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
[6].林晓华,李亚星.移动互联趋势下传媒人才的需求分析——以“2015年报纸移动传播百强”前10名的招聘信息为中心[J].新闻战线.2016
[7]..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亮相世界移动大会[J].互联网天地.2016
[8]..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e行”自动航线推荐系统、航行安全信息云发布和“海e行”移动终端动态监控系统项目通过验收[J].航海技术.2016
[9].饶迎.信息中心网络的移动性支持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10].刘大志.移动信息服务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