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制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探测器宽度,辐射剂量,图像质量
调制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袁颖,吴天棋,钟朝辉[1](2019)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不同探测器宽度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行胸部CT扫描时,不同探测器宽度对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Revolution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扫描按照探测器宽度分为40 mm组和80 mm组,两组分别在10、15、20、25和30噪声指数(NI)级别下扫描。记录两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层厚为5 mm的轴位图像的标准差(SD)和信噪比(SNR)。采用双盲法对层厚为0.625 mm的轴位图像的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应用Kappa检验评价两组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40 mm组在NI级别为10、15、20、25和30时的CTDIvol与80 mm组比较,分别降低了10.53%、9.69%、10.37%、9.64%和8.93%,DLP分别降低了21.57%、20.67%、22.57%、20.29%和19.36%,两组不同探测器宽度扫描对GGN主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两名观察者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结论:宽度为40 mm的探测器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而80 mm探测器扫描则可以显着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时间分辨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张国柱[2](2019)在《矢量信号调制质量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矢量信号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已调信号的特性,能够快速发现引起信号失真的原因,定位系统设计中的错误,该技术在信号分析仪器、数字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在深入研究矢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矢量信号分析模型,并对矢量信号分析中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最佳判决未知和幅相补偿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软件实现了矢量信号调制质量分析,能够快速的对EVM等指标进行计算,且易于嵌入其它系统和设备,使用方便。(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宇,胡启云,罗娅红[3](2019)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腮腺CT图像质量及腮腺辐射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腮腺CT图像质量及腮腺辐射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腮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进行常规扫描,B组应用ATCM扫描。将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参数(背景噪声值、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CT剂量指数(CTDI)及有效剂量长度乘积(DL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CT影像中正常腮腺实质和皮下脂肪的背景噪声(BN)、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观图像质量评4分54例,3分6例,B组分别为48例、12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T剂量指数为(24.61±0.91) mGy,低于A组的(28.29±0.44) m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TCM技术对腮腺疾病患者进行扫描的图像质量好,并且能有效降低腮腺辐射剂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原媛,钟朝辉,王振常,张婷婷,卓磊[4](2019)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头颈CTA中对辐射敏感器官的照射强度和图像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中对辐射敏感器官的照射强度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仿真体模进行开启和关闭ODM技术的头颅CTA扫描,记录并比较体模各个方向上的管电流强度、辐射剂量以及各个感兴趣区(眼晶体层面的左右眼玻璃体、脑干及颈部甲状腺区域)的CT值和图像噪声(SD)。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诊断或怀疑为头颈部动脉疾病需要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扫描时使用ODM技术,B组不使用ODM技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眼晶体和甲状腺层面上各个方向的管电流强度,测量并比较各个感兴趣区(眼晶体层面的左右眼玻璃体、脑干和颈部甲状腺层面上的双侧胸锁乳突肌区域)的CT值与SD值。结果体模研究显示,开启ODM技术时,体模前方管电流降低(眼晶体层面为198 m A vs. 282 m A,甲状腺层面为325 m A vs. 464m A),总体平均管电流降低(335 m A vs. 383 m A),体模感兴趣区CT值无显着变化(P> 0. 05),各个感兴趣区SD值均有升高(P <0. 05),整体扫描辐射剂量降低[(157. 2±0. 3) m Gy×cm vs.(173. 9±0. 1) m Gy×cm,P <0. 05]。临床研究中,在眼晶体层面,A组患者前方管电流明显低于B组[(370. 6±52. 5) m A vs.(479. 0±56. 7) m A,P <0. 05)],其他方向上的管电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各个感兴趣区SD值均有升高(P <0. 05),分别为眼晶体层面右侧玻璃体(12. 0±1. 2) HU vs.(10. 9±1. 5) HU,左侧玻璃体(11. 9±1. 2) HU vs.(10. 7±1. 3) HU,脑干(15. 4±1. 7) HU vs.(14. 1±2. 2) HU。在甲状腺层面,所有患者管电流均达上限,自动管电流调制失效,感兴趣区SD值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整体辐射剂量低于B组[(267. 0±25. 5) m Gy×cm vs.(303. 2±31. 8) m Gy×cm,P <0. 05]。所有患者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两组患者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ODM技术可以降低头颈CTA中对辐射敏感器官的照射强度,同时保持可接受的图像质量水平,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付玉[5](2018)在《青贮饲料的调制、质量鉴定与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贮饲料是奶牛的重要饲料,将青绿的玉米秸秆、牧草等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可以调制成适口性良好、营养丰富、可长期保存的青贮料。青贮过程是利用厌氧乳酸菌进行发酵,同时可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繁殖,从而保证了饲料的质量,还可使饲料得以长期的保存,可为反刍动物在冬季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确保了奶牛的健康,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青贮饲料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在使用前还需要进行质量的鉴定,并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李书进,杨微婷,杜政康,孔凡[6](2018)在《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及其减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装配式结构与结构减振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可以置入空腔楼板内部空间的滚动式带碰撞调制质量阻尼器耗能减振装置(PTRMD)。该装置结合了碰撞调制质量阻尼器(PTMD)及滚动式调制质量阻尼器(TRMD)的装置特点,由质量碰撞体(小球)、弧形轨道以及弧形轨道上的黏弹性限位装置构成。具有制作方便、布置灵活、鲁棒性强等优点,且不额外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不影响结构使用功能,能有效解决控制装置设置与建筑功能相冲突的矛盾。建立了设有该装置受控系统的动力方程,利用解析法和一种高精度直接积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PTRMD对结构在自由振动、简谐激励及地震作用下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很强的耗能能力。(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沈少波,余桓,刘季,孔凡,李书进[7](2018)在《滚动型调制质量阻尼装置对高杆灯的风致振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可以置入高杆灯内部空间的滚动型调制质量阻尼装置(TRMD)来减缓灯杆的风致振动。该装置由球形振子、弧形轨道构成,具有制作方便、不影响灯杆的外观和使用功能以及布置灵活等优点。建立了设有该装置的受控系统的动力方程,模拟了六组不同幅值的风荷载样本,通过算例探讨了六组工况下的受控灯杆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灯杆的风致振动,控制效果优良。同时还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统计分析了在随机风荷载作用下滚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高杆灯位移响应控制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海宁,杨丽,赵兴,丁晟,王少华[8](2018)在《LTE下行MIMO信号调制质量校准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两台信号分析仪组建长期演进技术(LTE)下行MIMO信号校准装置,并设计出载波频率和时间定时同步方案,解决了两天线LTE下行信号的调制质量参数如误差矢量幅度(EVM)的校准问题。校准实验表明:校准系统可针对发射分集和空间复用两种MIMO-OFDM调制信号进行校准分析,针对FDD和TDD两种双工模式,并分别在2110MHz和2570MHz频率点上,校准系统测量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剩余EVM都小于0.5%。(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朱枫[9](2018)在《网络传输产品中数字高阶QAM调制信号的信号质量瞬时恶化的测试及避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传输包括HFC(Hybrid Fiber Cable)产品正在往智能化方向发展:远程配置修改参数,自动幅度调整等等。为实现电路参数如放大器的增益、斜率等的调整,数字步进衰减器被广泛地使用。而在现阶段网络改革中,为了实现高数据速率信号的传输,使用越来越高的数字QAM调制阶数,如256QAM,4096QAM等,因此对信噪比(SNR)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衰减器值的变化更容易引起瞬时误码的产生,造成BER恶化,从而引起丢包(Packet Loss),造成电视图像的卡顿等。主要探讨如何测试以及预防高阶数字QAM信号由于数字衰减器的变化造成的瞬间BER恶化以及丢包。(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18年04期)
余桓[10](2018)在《新型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减振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抗震研究,无论是从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是经济财产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众多振动控制方法中,结构被动控制技术因其构成简单、设置简便且不需要附加外部能量等特点成为振动控制中的热点研究方向,而耗能减振阻尼器是其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减振装置之一。本文所研究的新型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PTRMD)是一种新型的耗能减震阻尼器,但与其他阻尼器一样,同样可应用于控制更多种类的振动工况。该装置基于滚球式调制质量阻尼器(TRMD)并引入了限位碰撞机制,既保持了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调谐减振的特点,又附加了碰撞阻尼器的碰撞耗能机制。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对PTRMD体系进行减振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PTRMD系统的减振性能分析:基于TRMD装置的研究现状制作出一套PTRMD体系试验模型,并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对阻尼器体系进行自由振动、简谐激励及模拟地震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试验中通过激光位移计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主体结构顶部的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研究发现,附加PTRMD的主体结构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取得良好的减振效果(包括模型顶部的位移响应幅值、位移响应均方根、加速度响应幅值和加速度响应均方根等),其中响应均方根展现出来的减振控制效果最好。第二,PTRMD系统的参数分析;对PTRMD装置中振子质量比及碰撞壁间距这两个重要参数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了叁个工况进行试验分析。研究表明,质量比较大及碰撞壁间距较大的装置在自由振动工况下具有更好的减振控制效果,这种参数的阻尼器装置较其他参数的而言在共振频率附近的简谐激励下同样具有更好振动控制效果,但其对外激励响应频率变化的影响较敏感;模拟地震波试验中发现,当阻尼器滚球振子的质量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随着质量比的增大,动力响应幅值的控制效果随之增长,而响应均方根值的控制效果则会降低;碰撞间距大的工况不论是幅值响应还是均方根响应的减振效果方面都表现的比间距较小的工况更好。第叁,PTRMD与圆球碰撞阻尼器(BID)的对比试验分析;将两阻尼器的质量比及限位碰撞壁水平投影间距设置为相等,并分别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得到:无论是自由振动、简谐激励还是模拟地震波的工况下,PTRMD展现出来的减振性能均高于BID,并且PTRMD体系对加速度的控制效果更加稳定。第四,利用SolidWorks对PTRMD体系进行运动仿真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其数值模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调制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矢量信号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已调信号的特性,能够快速发现引起信号失真的原因,定位系统设计中的错误,该技术在信号分析仪器、数字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在深入研究矢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矢量信号分析模型,并对矢量信号分析中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最佳判决未知和幅相补偿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软件实现了矢量信号调制质量分析,能够快速的对EVM等指标进行计算,且易于嵌入其它系统和设备,使用方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制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袁颖,吴天棋,钟朝辉.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不同探测器宽度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9
[2].张国柱.矢量信号调制质量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J].宇航计测技术.2019
[3].王宇,胡启云,罗娅红.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腮腺CT图像质量及腮腺辐射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
[4].原媛,钟朝辉,王振常,张婷婷,卓磊.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头颈CTA中对辐射敏感器官的照射强度和图像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5].付玉.青贮饲料的调制、质量鉴定与使用[J].现代畜牧科技.2018
[6].李书进,杨微婷,杜政康,孔凡.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及其减振性能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8
[7].沈少波,余桓,刘季,孔凡,李书进.滚动型调制质量阻尼装置对高杆灯的风致振动控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赵海宁,杨丽,赵兴,丁晟,王少华.LTE下行MIMO信号调制质量校准技术的研究[J].计量技术.2018
[9].朱枫.网络传输产品中数字高阶QAM调制信号的信号质量瞬时恶化的测试及避免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2018
[10].余桓.新型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减振性能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