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储存论文-李革,董晓巍,张丽,周志国

潜能储存论文-李革,董晓巍,张丽,周志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潜能储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工学,潜能储存系统,水,溴化锂,蓄能密度

潜能储存论文文献综述

李革,董晓巍,张丽,周志国[1](2005)在《以H_2O/LiBr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节约能源和缓解高峰用电的紧张状况是制冷空调领域的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采用蓄能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冷潜能储存系统是以H2O/LiBr为工质的蓄能系统,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过程、热力性并与现有其它蓄能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得知:该蓄能系统不仅能起到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即移峰填谷的作用,且具有其它蓄能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蓄能密度大,当性能系数COP为4.3时,蓄能密度为400kJ/kg;可以利用各种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及工业废热等作为系统的驱动热源;系统简单;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无任何污染;技术成熟;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投资少,在10年使用时间内的总收益是冰蓄冷空调系统的7倍。(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徐士鸣,张莉,李革,张为民[2](2005)在《以水-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以水-溴化锂为工作介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循环流程及循环特点给出了循环热力计算数学模型,最后结合潜能储存循环计算结果对循环特性做出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于较高储能密度下运行,且有较高性能系数,基于水在0℃以下结冰的现象,以水-溴化锂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比较适用于空调系统.当有低温热源时,储存的潜能还可以被转换成热能,或潜能被转换成冷能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热能,这是传统的蓄能技术所不具有的.由于潜能储存系统工作循环的非连续性及采用溶晶装置及晶/液分离装置,溴化锂溶液的结晶问题可以被解决,故此循环的溶液浓度差大,蓄能密度高,是冰蓄能密度的3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徐士鸣,李革,张卫民[3](2004)在《以氨-水溶液为工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以氨-水为工作介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工作循环和流程;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提出了循环的计算方法,并对工作循环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发现,以氨-水为工作介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具有较广的工作范围,不仅可用于蓄能空调系统,还可用于0℃以下的蓄能制冷.根据不同的需要,工作溶液的蓄能密度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改变,最大的蓄能密度可以超过冰蓄冷,但其代价是降低了系统的COP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徐士鸣,李维仲,张莉,郭亚丽,权生林[4](2003)在《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1)——工作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蓄能技术概念,就是不直接将电能转换成冷或热能, 而是先将各种能量(电能、热能或其他能量)转换成制冷,制热潜能——工作介质的化学势能,然后进行储存。当用户需要冷或热量时,可通过制冷或热泵运行方式将储存的潜能转换成冷或热能。(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3-11-01)

徐士鸣,李维仲,张莉,郭亚丽,权生林[5](2003)在《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2)——以氨/水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工作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以氨/水为工作介质的制冷潜能储存工作循环和流程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提出了循环的计算方法并对工作循环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3-11-01)

徐士鸣,李维仲,张莉,郭亚丽,权生林[6](2003)在《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3)——以水/溴化锂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工作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以水/溴化锂为工作介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循环流程及循环特点给出了循环热力计算数学模型,最后结合潜能储存循环计算结果对循环特性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3-11-01)

徐士鸣[7](2003)在《蓄能技术新概念——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已采用或正在研究的蓄能技术进行评述,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蓄能技术概念,就是不直接将电能转换成冷或热能,而是先将各种能量(电能、热能或其它能量)转换成制冷/制热潜能———工作介质的化学势能,然后进行储存。当用户需要冷或热量时,可通过制冷或热泵运行方式将储存的潜能转换成冷或热能。此蓄能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①工作介质均为自然物质,对环境友好;②潜能可在常温下长久储存;③工作介质蓄能密度非常高;④蓄能系统设备简单,投资低廉;⑤适合各种能源转换;⑥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大;⑦储存的潜能既可以转换成冷能,又可转换成热能,或同时转换成冷、热能;⑧与潜能储存系统相关的技术比较成熟;⑨易于将普通空调、制冷改造成蓄能空调、制冷系统。因此,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力需求侧管理》期刊2003年01期)

张莉[8](2003)在《以水/溴化锂为工质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水/溴化锂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论证潜能储存技术的可行性。论文分析了水/溴化锂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的工作过程,建立了系统热力计算模型。同时,选定两个典型的制冷和制热工况,计算系统的各项参数及性能系数。循环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以水/溴化锂为工质的吸收式潜能蓄冷系统蓄能密度可达到587.2MJ/m~3,远远超过水、冰及共晶盐蓄冷系统的蓄能密度。此外还分析了系统蓄能密度、cop及结晶率随溶液浓度差和冷却水温度的变化情况。 本文还给出了不同空调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计算模型,并借鉴经济学知识提出几种关于蓄能空调的经济评价指标。通过对北京地区某办公楼应用冰蓄冷和潜能储存空调系统,比较得出潜能储存系统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本文还详细计算了蓄冷率、溶液浓度差和冷却水温度对潜能储存系统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情况。 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潜能储存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思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3-03-10)

任世光[9](2001)在《不要忽视孩子脑潜能的储存》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潜能学权威安东尼·罗宾提出,每个人脑的潜能仅仅是挖掘了一小部分,尽管进入中老年,都还有潜能未被开掘。近年研究还证实,每个人大脑的潜能是不一样的,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1-10-22)

代彦军,王如竹,许煜雄,李春华[10](2001)在《太阳能液体干燥剂除湿潜能储存热质传递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液体干燥剂制冷和除湿能力贮存环节进行了分析,给出一种太阳能干燥剂再生转换装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该储能方式没有因储能介质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差产生的冷热损失,对CaCl2和LiCl等典型液体干燥剂的分析表明,理想情况下,二者的储能密度可达1000 MJ/M3和 1400 MJ/m3,远大于水和冰的蓄能密度,储能密度还受太阳辐射、面盖间距、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潜能储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详细介绍了以水-溴化锂为工作介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循环流程及循环特点给出了循环热力计算数学模型,最后结合潜能储存循环计算结果对循环特性做出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于较高储能密度下运行,且有较高性能系数,基于水在0℃以下结冰的现象,以水-溴化锂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比较适用于空调系统.当有低温热源时,储存的潜能还可以被转换成热能,或潜能被转换成冷能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热能,这是传统的蓄能技术所不具有的.由于潜能储存系统工作循环的非连续性及采用溶晶装置及晶/液分离装置,溴化锂溶液的结晶问题可以被解决,故此循环的溶液浓度差大,蓄能密度高,是冰蓄能密度的3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能储存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革,董晓巍,张丽,周志国.以H_2O/LiBr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分析与研究[J].制冷学报.2005

[2].徐士鸣,张莉,李革,张为民.以水-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

[3].徐士鸣,李革,张卫民.以氨-水溶液为工质的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

[4].徐士鸣,李维仲,张莉,郭亚丽,权生林.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1)——工作原理[C].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2003

[5].徐士鸣,李维仲,张莉,郭亚丽,权生林.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2)——以氨/水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工作特性[C].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2003

[6].徐士鸣,李维仲,张莉,郭亚丽,权生林.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3)——以水/溴化锂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工作特性[C].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2003

[7].徐士鸣.蓄能技术新概念——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

[8].张莉.以水/溴化锂为工质制冷/制热潜能储存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9].任世光.不要忽视孩子脑潜能的储存[N].光明日报.2001

[10].代彦军,王如竹,许煜雄,李春华.太阳能液体干燥剂除湿潜能储存热质传递过程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

标签:;  ;  ;  ;  ;  

潜能储存论文-李革,董晓巍,张丽,周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