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实践哲学论文-樊志辉

后实践哲学论文-樊志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实践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哲学,信仰,劳作,后实践哲学

后实践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樊志辉[1](2009)在《文化:在信仰与劳作之间——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论纲》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哲学的解析与建构需要将自己建立在一个哲学理念之上。这个哲学理念需要将内在性与超越性、此岸与彼岸、现实活动与超验意向等统一起来。这个哲学理念需要既摆脱旧形而上学所隐含的价值虚妄与暴力,也需要规避一元实践主义所隐含的虚无主义。在后实践哲学的视域中,文化作为对人的生存安顿包含着超验信仰与现实的劳动实践两个维度。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思想脉络中,"文化"乃是以"文""化"之,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化成的王道政治;"政治"乃是"正"之以"文"以"治",也即是以"教化"实施统治。因此,文化的问题在其现实性上就是政治问题。(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9年03期)

刘雪影,郭祖炎[2](2008)在《论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对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价值定位的偏见,对实践哲学本土化本真面目部分的扭曲以及对实践哲学本土化历史、现实和未来叁重向度衔接的漠视和浅见。(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08年02期)

郭祖炎,刘雪影[3](2008)在《论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价值定位的偏见,对实践哲学本土化本真面目部分的扭曲以及对实践哲学本土化历史、现实和未来叁重向度衔接的漠视和浅见。(本文来源于《学习论坛》期刊2008年01期)

黄敏[4](2006)在《从实践哲学到后实践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实践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传统理解方式的反叛,它把传统的思维方式即直观的思维方式和思辨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的思维方式。中国实践哲学以实践的观点凸显了主体性思想。这个主体性既受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又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中国实践哲学寻构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重新以实践的观点建构马克思哲学体系。但是,它一方面把实践经验化、庸俗化,另一方面,中国实践哲学家大都把实践看作本体来建构自己的哲学空间,以至于容易丧失社会导向和社会批判功能。因而,后实践哲学质疑实践的自明性,并以超验价值来约束实践,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然而,后实践哲学对超验维度的过度张扬会导致哲学唯物主义的根基的丧失,难以承担社会导向和社会批判功能。要发挥马克思哲学的社会导向和社会批判功能,必须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审视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把文化批判精神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内在精神。因此实践哲学和后实践哲学走向新高度的融合,才是马克思哲学当代发展的新路径。(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6-01-01)

樊志辉[5](2004)在《“文”是如何“化”的,以及如何“化”“文”——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断想”》一文中研究指出0:何谓“后实践哲学”视域“后实践哲学”视域,乃是一种哲学审视的方式。这种哲学审视建立在现代汉语哲学界的所谓流行的“实践哲学”理念的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实践哲学”的含义有二:一是与“理论哲学”相对应的“实践哲学”,这是从古希腊哲学到中古士林(经院)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基本分类方式。在这意义上,“实践哲学”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自然神学)等部分。一是在现代哲学的意义上,尤其是在(西(本文来源于《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期刊2004-06-01)

[6](2003)在《“后实践哲学”的建构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樊志辉在“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哲学展望”(《社会科学战线》2 0 0 3/ 3)一文中指出 :假如我们想在 2 1世纪走一条哲学理论的建构之路 ,我们就必须了解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和现实的理论起点。就本人的理解 ,我们所面临的最为关键的哲学问题 ,就是(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03年05期)

樊志辉[7](2003)在《建构主义与后实践哲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不是纯粹因果的时间展现,故此展望对一个哲学从业者来说似乎是不可能之事,因为偶在的个体连自身的当下都无法有一确定性的把握又何敢奢谈展望。然而既然未来不是纯粹因果的时间展现,而是与当下自我的行为定向具有相涉性,因而所谓对21世纪的中国哲学展望,就不是如导师般的指点哲学在21世纪必当如何,而是立足于自我对当下哲学状况的省思而表现的一种哲学转身的动姿。对此,我的思索首先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03年03期)

樊志辉[8](2003)在《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学的发展是在哲学的视野下展开自己的思想历程 ,它大致经历了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四个维度 ,当代人学在实践哲学那里达到顶峰 ,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构想。欲以此反抗我们时代的虚无主义滥觞。(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03年02期)

樊志辉[9](2002)在《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传统哲学视野下的人学人学的架构是在哲学的视野中生成的,因而欲建构现时代的人学,就必须透过哲学自身的演进来把握,人学不是抽象的一门关于人的学问,而是以一特定的基点对人加以全面审视的话语结集。立足于现代语境的人学建构也就必然从人学的传统视野的基点的反思入手。(本文来源于《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2-01-01)

樊志辉[10](2000)在《实践哲学的域限及对实践的自明性的质疑——后实践哲学论纲》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哲学”是当今的国内哲学界的主流话语。这一派把实践作为绝对自明性的存在 ,并以此为基点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文本。因而 ,不论是就“实践哲学”的理论成就还是就其话语地位而言 ,对“实践哲学”的反省 ,都是今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必要准备和理论起点。1.实践哲学(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00年02期)

后实践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对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价值定位的偏见,对实践哲学本土化本真面目部分的扭曲以及对实践哲学本土化历史、现实和未来叁重向度衔接的漠视和浅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实践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樊志辉.文化:在信仰与劳作之间——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论纲[J].学术交流.2009

[2].刘雪影,郭祖炎.论后实践哲学的限度[J].理论与现代化.2008

[3].郭祖炎,刘雪影.论后实践哲学的限度[J].学习论坛.2008

[4].黄敏.从实践哲学到后实践哲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5].樊志辉.“文”是如何“化”的,以及如何“化”“文”——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断想”[C].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2004

[6]..“后实践哲学”的建构之路[J].文艺理论研究.2003

[7].樊志辉.建构主义与后实践哲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3

[8].樊志辉.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J].求是学刊.2003

[9].樊志辉.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C].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

[10].樊志辉.实践哲学的域限及对实践的自明性的质疑——后实践哲学论纲[J].求是学刊.2000

标签:;  ;  ;  ;  

后实践哲学论文-樊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