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吸收谱论文-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唐顺磊,白志明

可见光吸收谱论文-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唐顺磊,白志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见光吸收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锐钛矿TiO2,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可见光吸收谱论文文献综述

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唐顺磊,白志明[1](2020)在《Ag-X(X=F,Cl,Br,I)共掺杂锐钛矿TiO_2的可见光吸收》一文中研究指出TiO_2是一种常见的光触媒,但由于带隙较宽制约了其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Ag-X(X=F,Cl,Br,I)共掺杂对锐钛矿TiO_2的结合能、态密度、吸收系数和带边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g-X共掺杂锐钛矿TiO_2的结合能分别为-6.43、-5.54、-4.36和-3.97 eV,因此Ag-X都是稳定结构。Ag-X共掺杂对锐钛矿TiO_2的光学性质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锐钛矿TiO_2带隙宽度由3.15 eV分别减小到2.85、2.57和2.21 eV,导致吸收系数产生红移;其次,带隙中杂化出新的能级,有利于可见光的吸收;最后,Ag-X共掺杂后的锐钛矿TiO_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20年01期)

王平,郭颂,张志明,鲁统部[2](2019)在《一种具有宽谱带、强可见光吸收的光敏剂极大的提高了产氢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具有宽谱带、强可见光吸收光敏剂是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利用和促进人工光合作用的迫切需要。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简便的策略,将Ir配合物与香豆素和Bodipy共敏化,以探索一种覆盖约50%可见光区的宽谱带光敏剂(Ir-4)。该类型光敏剂首次引入水分解体系,性能显着提高,是典型Ir(ppy)2(bpy)+的21倍以上,对Ir-4的转化率达到115840,是目前报道的分子光催化体系中活性最高的光敏剂。这些发现为在分子水平上开发高效(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赵紫凡,孙欢,苏雅玲[3](2019)在《基于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叁维荧光光谱的腐殖酸光降解组分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重要的碳库,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于湖泊的碳循环过程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云南老君山高山湖泊天才湖周边土壤中的腐殖酸作为外源溶解性有机物(DOM)的代表物,通过腐殖酸模拟光降解实验,考察光照强度对外源DOM光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殖酸光吸收系数a440、465 nm和665 nm波长处吸光度比值E4/E6的下降幅度均为:对照组<20 W光照组<40 W光照组,a440、E4/E6和光谱斜率SR显着相关,表明紫外辐射使得腐殖酸溶液浓度降低、相对分子量下降,且光照强度越强,腐殖酸的光降解程度越大.通过EEM-PARAFAC模型识别出光降解过程中腐殖酸溶液中含有5种荧光组分:UV类腐殖质(C1)、UVA类腐殖质(C2)、类色氨酸(C3)、UVC类腐殖质(C4)和类络氨酸(C5). 40 W光照组中4种荧光组分的降解程度与降解速率均大于20 W光照组,降解程度均为:C4>C3>C2>C1,降解速率为C2>C4>C3>C1,说明不同的荧光组分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不同.该研究有助于阐明外源DOM的光降解途径与归趋.(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邸帅,李红莲,秦成程,李佳懿,方立德[4](2019)在《汽车轮毂铬镀层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谱测量技术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探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采用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对汽车轮毂铬镀层进行了研究。利用比较法对铬镀层厚度进行了测量,当镀层时间为120s、200s、300s时,铬镀层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0.48μm、0.37μm、0.16μm,将镀层时间与厚度作线性拟合,拟合系数为0.9999。对铬镀层可见光波段(390~650nm)的透光率进行测量,验证了镀层时间与厚度的相关性,得到了镀层时间与透光率的关系,基于该行业对铬镀层透光率变化低于5%的实际要求,测定最佳镀层时间为150s~200s,镀层厚度为1.40μm~3.43μm。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铬镀层吸收光谱的检测是切实可行的,对该行业镀层时间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3期)

洪华华,兰苑培,刘涛,顾小英,章子熊[5](2019)在《碳酸铈分解制备CeO_(2-x)的氧空位特征及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碳酸铈在500, 700和900℃H_2中分解形成的CeO_(2-x)氧空位特征,并对比考察了碳酸铈在700℃空气和N_2中的分解过程,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获得的CeO_(2-x)颗粒尺寸增加且表面有"烧结"现象出现;另外在H_2中制备的CeO_(2-x)氧空位浓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分解温度下, H_2中分解获得的CeO_(2-x)的氧空位浓度较在空气和N_2中制备的样品高。不同温度H_2条件下制备的CeO_(2-x)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随氧空位浓度的增加CeO_(2-x)的响应光谱发生红移。(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少林,王咏梅,石恩涛,王后茂,毛靖华[6](2018)在《紫外-可见光吸收性气溶胶地基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利用太阳直射和天空散射等自然光源对吸收性气溶胶进行地基监测,研制了基于被动光学遥感技术的监测系统。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双通道望远镜及太阳跟踪器,实现对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散射光的交替收集;探测器实现分光和采集;控制器进行系统的运行控制;电控箱装载电源模块和采样电路。软件上基于LabVIEW设计了仪器的控制系统,并利用CCD的感兴趣区技术对紫外-可见光光谱分别采集。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太阳直射和天空散射的自动化地基观测,并能得到紫外-可见光波段有效的光谱数据。(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21期)

刘贵山,杨锦,靳凌翔,屈雁平,高文元[7](2018)在《高可见光吸收CuFeMnO_4/PAN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CuFeMnO_4/PAN复合纤维,分别用共沉淀-高温煅烧工艺和共沉淀-水热合成工艺制备了CuFeMnO_4粉体,探讨了两种制备工艺所制得CuFeMnO_4颗粒尺寸的差异对其可纺性能的影响。将可纺的纳米CuFeMnO_4粉体和PAN混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纤维,利用XPS、XRD、SEM、UV-Vis-NIR、TG和自组装的吸热性能测试装置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水热法可制得粒径小于50nm、适合静电纺丝的CuFeMnO_4粉体,各元素主要以Cu~(2+)、Fe~(3+)、Mn~(3+)存在,同时存在少量Mn~(2+);与PAN纤维相比,复合纤维直径增大,且可见光区平均吸收率提高了73.18%,模拟太阳光源照射下的最高温度提高了31.4℃;TG分析发现复合纤维中由于强氧化性CuFeMnO_4粉体存在,加速了PAN热分解。(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志洁,徐家跃,曾海波,张娜[8](2018)在《增强可见光吸收和电荷分离的碳量子点/BiPO_4纳米复合材料(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具有增强可见光吸收和电荷分离的碳量子点/BiPO_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降解罗丹明B染料表征了碳量子点/BiP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碳量子点/BiPO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均优于单纯的BiPO_4。碳量子点/BiPO_4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可归因于碳量子点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加了太阳光的利用率,以及碳量子点的电子转移和储存性质提高了材料的电荷分离效率。(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堰杨,秦纪洪,孙辉[9](2018)在《川西高海拔河流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4条高海拔河流,即杂谷脑河、抚边河及岷江(高山峡谷河流)与白河(高原河流),对其天然水体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川西高海拔河流DOC变化范围为1.55~5.66 mg·L~(-1),CDOM(以a(355)表征)变化范围为0.96~6.31 m-1,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以lg Fn(355)表征)变化保持在2.08~2.83之间.与高山峡谷区河流比较,高原河流芳香性、疏水性特征常数SUVA254、SUVA260较高,吸光度之比E2/E3、光谱斜率S275~295及光谱斜率之比SR较低,揭示了高原河流CDOM芳香性较强、疏水性组分丰富、分子结构较为复杂;SUVA254、SUVA260分别与SR、S275~295呈显着负相关,表明白河由于高通量陆源腐殖质输入影响了CDOM特征.川西高原4条高海拔河流中SUVA254、SUVA260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表明芳香性结构普遍存在于河流CDOM疏水组分中.川西高原天然河流水体中CDOM与DOM的浓度之间总体上无直接关联,因为不同天然水体在DOM形成过程中,陆源DOC输入组分和强度及转化机制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高海拔区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有机碳循环的区域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仲佩佩,沈锡田[10](2017)在《赞比亚墨绿色电气石的成分及显微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探针、LA--ICP-MS、显微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对产自东非赞比亚地区的墨绿色电气石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以Al_2O_3和SiO_2为主,过渡元素中Fe和Mn元素的含量较高,计算化学式得出样品为氟锂电气石-氟铁电气石。为研究致色因素及生长色带的特征,利用JascoMSV--5200进行偏光显微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测试,不同电气石的不同色区及不同方向上,都存在415nm和720nm吸收带,致色离子主要为Fe~(2+)、Fe~(3+)、Mn~(2+),415nm的吸收峰主要由于Fe~(3+)或者Mn~(2+)的电子跃迁导致,720nm的吸收峰主要由于Fe~(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跃迁导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际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期刊2017-11-08)

可见光吸收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发具有宽谱带、强可见光吸收光敏剂是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利用和促进人工光合作用的迫切需要。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简便的策略,将Ir配合物与香豆素和Bodipy共敏化,以探索一种覆盖约50%可见光区的宽谱带光敏剂(Ir-4)。该类型光敏剂首次引入水分解体系,性能显着提高,是典型Ir(ppy)2(bpy)+的21倍以上,对Ir-4的转化率达到115840,是目前报道的分子光催化体系中活性最高的光敏剂。这些发现为在分子水平上开发高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见光吸收谱论文参考文献

[1].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唐顺磊,白志明.Ag-X(X=F,Cl,Br,I)共掺杂锐钛矿TiO_2的可见光吸收[J].微纳电子技术.2020

[2].王平,郭颂,张志明,鲁统部.一种具有宽谱带、强可见光吸收的光敏剂极大的提高了产氢量[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3].赵紫凡,孙欢,苏雅玲.基于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叁维荧光光谱的腐殖酸光降解组分特征分析[J].湖泊科学.2019

[4].邸帅,李红莲,秦成程,李佳懿,方立德.汽车轮毂铬镀层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特性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

[5].洪华华,兰苑培,刘涛,顾小英,章子熊.碳酸铈分解制备CeO_(2-x)的氧空位特征及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9

[6].梁少林,王咏梅,石恩涛,王后茂,毛靖华.紫外-可见光吸收性气溶胶地基监测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18

[7].刘贵山,杨锦,靳凌翔,屈雁平,高文元.高可见光吸收CuFeMnO_4/PAN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8

[8].张志洁,徐家跃,曾海波,张娜.增强可见光吸收和电荷分离的碳量子点/BiPO_4纳米复合材料(英文)[J].无机材料学报.2018

[9].刘堰杨,秦纪洪,孙辉.川西高海拔河流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8

[10].仲佩佩,沈锡田.赞比亚墨绿色电气石的成分及显微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C].中国国际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2017

标签:;  ;  ;  ;  

可见光吸收谱论文-董明慧,苑光明,王学文,唐顺磊,白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