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格特鲁德斯泰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格特鲁德·,斯泰因,自传化,自传空间,身份
格特鲁德斯泰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乔乔[1](2018)在《论格特鲁德·斯泰因的自传化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多元主义文化与边界理论的趋势之下,自传文学研究日盛并在与其他类型文学的结合研究中表现出可观的生命力。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创作具有极强的自传化特征,本文将打破文类界限综合研究斯泰因的自传与非自传作品,将文本叙事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避免从单一身份角度分析的局限,综合分析斯泰因的性别、性向、种族身份,运用女性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等多种理论,从其作品的文学性透析出作者对自身多重文化身份的处理。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斯泰因的自传化创作缘起以及国内外对斯泰因的综合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文本类型层面综合分析斯泰因整体创作的自传化特征,即自传的小说化,非自传的自传化。第叁章则从形象层面分析了斯泰因对人物的身份投射与自我建构,揭示她在关注边缘群体的背后,通过凸显、替换、移情等手段表现了自我身份的多重与矛盾。第四章从叙事声音的角度分析了斯泰因的自我表达,主要从混淆的叙事声音、重复与悖论的文学特性中透析出她对自我多重身份的认识与处理。第五章从对比角度分析了斯泰因自传化写作的独特立场与意义。(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30)
武娜[2](2017)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研究中,阐释是个极难准确定义又极易令人误解的领域。斯泰因作品中扑朔迷离的创作技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贯穿其创作始终的"习惯"与"重复"的元阐释性特质是其创作中最醒目的特征。本文试图挖掘出斯泰因独特的文学创作视角,进而揭示出其文本中所渗透出的超验性写作策略。斯泰因使充斥着"重复"与"习惯"的阐释变为一种崭新的写作方式,这是对单一层面上文学阐释的颠覆与升华。(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17年02期)
刘艳卉[3](2017)在《从“风景戏剧”到“视象戏剧”——格特鲁德·斯泰因、约翰·凯奇及罗伯特·威尔逊》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特鲁德·斯泰因提出了"风景戏剧"的概念,旨在破除亚里士多德戏剧线性、叙事的、语言的、心理的戏剧模式,但格特鲁德·斯泰因并未在剧作实践上给出理想范本。之后的约翰·凯奇以"偶然"作为创作方法和原则,运用《易经》原则,尝试通过去除创作的主观理性以及语言的理性来实现"景观戏剧"。罗伯特·威尔逊的"视象戏剧"亦可看作是对"景观戏剧"某种层面的一种实现。(本文来源于《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布莱恩·瑞德[4](2016)在《格特鲁德·斯泰因是何时成为诗人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二、叁十年来,格特鲁德·斯泰因作为20世纪重要诗人之一的地位已经在美国文学研究领域被广为接受,然而,在她数百篇实验性作品中哪些可以归于诗歌文类、她关于诗歌的定义在其文学生涯中可能有怎样的变化,学界对此还不十分清晰。鉴于此,本文将重新审视创作于《美国人的创造》(成稿于1911)与《软纽扣》(1914)之间的过渡性作品,尤其是《断袖之书》,探讨这些作品是否能够支撑斯泰因的《美国讲稿》中关于她作为诗人之渊源的观点。本文还将从斯泰因作为诗歌创作的文本中去探究是否能够探查到隐含于文本之中的某种关于诗歌建构的理论的演变轨迹,并将对斯泰因关于散文/诗歌分界与后来的批评家关于其具体文本分类之间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21世纪之初,学界在诗与非诗的观念上有着激烈的论争,而斯泰因的名字作为文学形式与文类当代实验的典范和先驱始终突出地深陷于这种争论之中,因此,重新回到她的作品并且弄清她本人有意识地创作的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准确地面对当前的这些学术争论。(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胡晓军[5](2015)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特鲁德·斯泰因在美国现代文坛上享有特殊的地位,斯泰因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忽略作品本身到现在的认同其创作,从早期的生平自传研究到目前的创作理论的阐释和作品主题的挖掘,斯泰因研究之热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仍存在深度广度不够、研究方法理论单一的缺憾。本文重点梳理和总结19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斯泰因研究现状,期待挖掘更多的研究空间。(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10期)
[6](2014)在《美国先锋剧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一文中研究指出Gertrude Stein,1874-1946生于匹兹堡的一个富裕的德国犹太人家庭,1903年起定居法国。她在巴黎创立了着名的沙龙,亲自品评、推荐年轻艺术家和作家的作品。斯泰因的文风一反19世纪文学那种关注暂存事物的传统,带有清新爽利的孩子气,对"持续性存在"情有独钟,不仅颠覆了通行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还时常利用重复单词、短语来制造独特的艺术效果,如"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这种文风深刻影响了舍伍德·安德森、欧内斯特·海明威等未来的文学巨匠。斯泰因的剧作从不媚世取宠,(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4年01期)
胡剑锋[7](2012)在《百年孤独——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格特鲁德·斯泰因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才辈出的美国文坛,格特鲁德·斯泰因堪称一名怪杰,早在二十世纪早期她就在她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实验性写作风格,其具有先锋性和预见性的文风激起了持续不断的、内容各异的评论。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斯泰因近二十年来的评论和研究,指出国外的斯泰因研究仍然不够全面,更多的还是从语言实验和性别意识两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国内急需开拓思维,多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本文来源于《群文天地》期刊2012年10期)
孙红艳,魏丽娟[8](2011)在《格特鲁德·斯泰因作品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是美国女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理论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中超然于一切流派之上,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她被看做现代主义的先锋领袖人物。她一生致力于语言和题材的革新,在欧洲先锋派(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1年12期)
朱赛方[9](2011)在《格特鲁德·斯泰因作品《叁个女人》的元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个女人》(Three Lives, 1909),是现代主义文学之母—美国旅法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 Gertrude Stein, 1874-1946)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格特鲁德·斯泰因摆脱19世纪文学进入二十世纪文学的里程碑。它由叁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分别描写的是叁个女人的日常生活,两个德国移民女佣(好人安娜和温柔的莉娜)和一个名叫梅兰克莎的黑人姑娘。评论家们对《叁个女人》的讨论多从女性主义、种族主义、阶级、心理主义和同性恋等立场出发,对它的写作技巧讨论主要是中篇小说“梅兰克莎”中的语言重复。这些研究成果的存在,一方面证明了该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对该文本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形式领域的实验与革新是斯泰因文学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叁个女人》为她的“形式具有表意功能”的观点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而从文体学的角度解读斯泰因的《叁个女人》更能体现其文体特色及语言特征。以澳大利亚着名语言学家M.A.K.韩礼德(1925- )为代表的功能文体学不仅侧重于语言形式的分析,而且将语篇分析与社会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本论文以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作为理论基础,试图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叁个方面来阐释《叁个女人》的主题,并探讨该作品的文体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是如何通过语言学手段来实现的。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斯泰因作品《叁个女人》的研究背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大纲。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分析国内外对《叁个女人》的研究现状。第叁章把功能文体学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阐释其概念、人际及篇章功能。第四章应用韩礼德的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从主仆情、亲情、爱情和友情各方面分析叁个女主人公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历程。通过语言结构的分析,揭示叁个女人与小说中其他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分析她们是如何走向殇情命运的。第五章应用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的人际功能中的人际评价系统,分析作者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和情感,从而折射出叁个女主人公漫长而痛苦的人生历练。同时应用情态系统来分析小说中人物的特征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六章从语篇功能中重复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宏观重复和微观重复是如何有效实现悲剧命运主题和语篇连贯的。本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探讨重复艺术。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作者构篇成章,有利于读者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第七章总结全文观点从而指出功能文体学能够通过语言结构的分析来有效阐释叁个女主人公悲剧命运主题。本论文试图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去诠释《叁个女人》来说明功能文体学不仅能为文学文体的研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而且能充分揭示作品中主题与文体之间的关系。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叁个女人》,这是对斯泰因研究的补充,拓宽了斯泰因研究范围上的视野。同时,本研究期望能为读者更好地解读和鉴赏其他文学作品的意义和艺术价值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1-06-20)
孙红艳[10](2011)在《格特鲁德·斯泰因语言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 1946)是美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理论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中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她一生致力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和题材的革新,创作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作品。她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进行了理论性探索,提出了大量的文学理论,对其创作思想和语言艺术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为读者理解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斯泰因的文学创作理论可以证实,她对语言所进行的独具特色的实验贯穿了其整个创作历程。斯泰因在欧洲先锋派艺术家和作家中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语言革新人物,斯泰因以对禁锢人类思想的传统语言加以批判甚至颠覆的语言艺术和大胆创新地驾驭文字的精神,赢得诸多学者和作家的关注和青睐。但是由于其创作的大部分作品语言风格独特,晦涩难懂,她并没有像同时代的许多现代主义作家那样被英美主流文化认同,对她的评论也截然不同,褒贬不一。国内外评论界对斯泰因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争议,主要在于她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和风格。虽然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斯泰因的语言和风格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从文体学视角对其语言的研究被忽视了。因为语言是打开解读斯泰因作品的钥匙,为此,本文采用以文体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探究斯泰因的语言艺术,这对于理解和欣赏斯泰因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探讨了斯泰因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性作品的语言艺术。在早期小说《叁个女人的一生》中,斯泰因就多种形式的重复和绵延现在时进行实验,使这一作品具有了前景化的语言特征,体现了斯泰因小说的语言艺术;在中期散文诗歌《嫩芽》中,斯泰因通过选择性地使用一定的词汇、标点符号和使句式陌生化的方式,运用语言进行静物写生,像驾驭画笔那样驾驭文字,使语言成为自由流动的存在和自指的世界,因而反映她的思维风格、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斯泰因散文诗歌的语言艺术;在晚期戏剧代表作《我们共同的母亲》中,斯泰因变异戏剧语言对话模式、抹去情节和高潮、违背会话合作原则、强调语音的不规则现象和突出语言的诗学功能,因而使这一作品的语言具有极强的音韵特色和表现力,体现了斯泰因戏剧的语言艺术。这叁部作品分别创作于20世纪的初期到40年代期间,是斯泰因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的重要作品。因此,本论文就这叁部作品的语言艺术进行论证研究。此外,论证过程中还涉及了影响斯泰因创作的背景,借助了文学批评、自传和与这叁部作品相关的斯泰因文学理论。本论文的主体由叁章组成,它们分别讨论了斯泰因小说前景化的语言艺术、体现思维风格的散文诗歌的语言艺术和戏剧变异的语言艺术。第一章分析了小说《叁个女人的一生》中的前景化语言艺术特征,即斯泰因式的重复和绵延现在时。重复是语言前景化表现在数量上的偏离,它构成斯泰因文风的主要特色之一。斯泰因式的重复并不是相同的语言形式的再现,而是每一次重复在形式上都稍有差别、在意义上都有所不同。正是通过对部分词句的重复,斯泰因使其语言产生节奏并蕴藏丰富的意义与内涵。小说抛弃情节描述而强调每一个事件的意义,结构的重复使事件得以重新开始,并不断地将读者拉回到时间轴的某一固定点,造成一种现实时间的持续感。小说死亡主题在叁位主人公的相继死亡中得到升华。绵延现在时是语言前景化表现在质量上的偏离,它是斯泰因背离传统语法而独创的时态,是构成斯泰因文风的又一主要特色。绵延现在时表示现在的时间的延续,强调的是其表现对象的心理体验在时间轴上某一点上的延续,而不是在流动的意识中呈现为线性的一段时间。绵延现在时的时间观念为她摆脱叙述中的历史时间的限制和禁锢提供了空间,有助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内心矛盾冲突。因此,前景化的语言艺术强调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小说的叙述技巧的独创性,体现了斯泰因把握人物现时的意识和心理状态、刻画和展示人物形象的创新性。语言前景化特征体现了斯泰因的小说语言艺术和文体价值。第二章探索了散文诗歌《嫩芽》中的语言艺术对斯泰因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反映,通过探讨她如何选择一定的词汇、标点符号和变异句子的模式,使其陌生化,用语言进行立体绘画,描写她理想中的静物世界,了解她认识世界和理解语言的方式。斯泰因通过选用多表感官印象的词汇进行静物写生;她利用名词的谐音、多义和同义性说明名词的变通性和多义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的多义性,挖掘语言的潜力;她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仅限于选择句号和逗号,并避免使用问号,来改变句式结构,使文本的语言和句式产生陌生化。她用语言的结构反映世界的结构,用一种崭新的文学语言来表达她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体现了散文诗歌的语言艺术和文体价值。斯泰因致力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挑战传统语言形式。《嫩芽》意义不透明性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型”文本的特点,读者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参与作品语言的解读,才能够领会文本的意义,文本的解读依赖于不同的读者而产生丰富的内涵。显然,斯泰因在散文诗歌中的语言艺术不但表达了她的别具一格的思维风格,而且也反映了她的语言创新能力和陌生化语言艺术的美学价值。第叁章论述了戏剧《我们共同的母亲》在对话和语音方面的文体变异成分而探讨其戏剧语言艺术。斯泰因背离戏剧常规模式,在剧中抹去故事情节,冲突和高潮,使戏剧语言丧失传统戏剧语言必不可少的指称、表现、呼吁和寒暄功能而使其前景化。她变异戏剧语言对话模式,背离戏剧会话合作原则,在貌似散乱、无意义的会话中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戏剧主题。她采用拼贴和分割组合方法变异戏剧文本形式,更加突出戏剧语言的诗学功能,即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与语言相关的内在节奏和韵律上来,使戏剧成为风景,创造诗歌剧,塑造一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起一条重要的纽带的大地母亲式人物安东尼。斯泰因文体变异的戏剧语言体现了她的戏剧语言艺术和文体价值,表达了对一生致力于为妇女获得选举权而奋斗的安东尼的歌颂,也是对她本人致力于获得艺术承认而创作的一生的纪念。通过对斯泰因文本的文体学解读,本论文得出结论:在斯泰因从事语言创新的实验中,《叁个女人的一生》、《嫩芽》和《我们共同的母亲》叁部作品反映了斯泰因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的语言艺术和文体价值。她能够运用前景化的语言艺术逼真地再现小说的人、事、物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对刻画人物性格和突出主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以陌生化的语言艺术为媒介,挖掘语言的潜力,反映她的思维风格和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变异的戏剧语言艺术描写人物形象和反映主题。前景化、陌生化和变异的语言艺术特征,新奇别致,生动形象,富有表达力。正是通过它们,斯泰因试图揭示文体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拓宽文学语言的表达空间。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讲,有关前景化、陌生化和变异的语言实验反映出,斯泰因在语言创新方面与诸如詹姆斯·乔伊斯、埃兹拉·庞德和厄内斯特·海明威等其他现代主义作家是一致的,他们都在20世纪之初以语言为手段探索着文学创作的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05-01)
格特鲁德斯泰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研究中,阐释是个极难准确定义又极易令人误解的领域。斯泰因作品中扑朔迷离的创作技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贯穿其创作始终的"习惯"与"重复"的元阐释性特质是其创作中最醒目的特征。本文试图挖掘出斯泰因独特的文学创作视角,进而揭示出其文本中所渗透出的超验性写作策略。斯泰因使充斥着"重复"与"习惯"的阐释变为一种崭新的写作方式,这是对单一层面上文学阐释的颠覆与升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特鲁德斯泰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乔乔.论格特鲁德·斯泰因的自传化写作[D].暨南大学.2018
[2].武娜.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
[3].刘艳卉.从“风景戏剧”到“视象戏剧”——格特鲁德·斯泰因、约翰·凯奇及罗伯特·威尔逊[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
[4].布莱恩·瑞德.格特鲁德·斯泰因是何时成为诗人的?(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16
[5].胡晓军.格特鲁德·斯泰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作家.2015
[6]..美国先锋剧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J].戏剧文学.2014
[7].胡剑锋.百年孤独——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格特鲁德·斯泰因研究综述[J].群文天地.2012
[8].孙红艳,魏丽娟.格特鲁德·斯泰因作品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J].山花.2011
[9].朱赛方.格特鲁德·斯泰因作品《叁个女人》的元功能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1
[10].孙红艳.格特鲁德·斯泰因语言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