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技术伦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伦理学家,技术伦理学,伦理分析,生命伦理学,人工智能,人类未来,虚拟空间,主体性,网络伦理学,网络伦理问题
技术伦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伦[1](2020)在《技术伦理学:关切人类未来的伦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技术兼具客体性技术和主体性技术的特征,串联并融合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层的伦理意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机关系、技术—社会双向形塑的伦理分析范型。我们可以深入分析计算机技术,以此为例探寻技术伦理学的时代性和未来性。计算(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20-01-07)
闫宏秀[2](2019)在《数据挖掘与技术伦理学的内在路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数据挖掘技术参与到对世界、人类生存方式等的创构时,数据挖掘技术将海量数据的价值予以呈现。在这种呈现中,人类自身的伦理观念被视为数据最终得以呈现的一个标尺。当由数据挖掘引发的诸如数据歧视、数据正义、隐私与开放、遗忘等伦理争议不断涌现时,技术伦理学已经或正在力图作出不同的应对。在这些应对中,通过设计保护隐私、价值敏感性设计等从技术内部进行的一种伦理学,被视为技术伦理学的内在路径。该路径力图从技术的内部着手,通过将伦理前置的方式通向对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相较于传统技术伦理学从外部解决技术伦理学问题,确是一个新的突破,但其有效性与可行性需要更进一步的哲学厘清。(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胡海明,邱仁宗,翟晓梅[3](2018)在《安保技术伦理学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9·11"事件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深刻变化和飞速发展使得应对恐怖主义和预防犯罪变为重点,安保技术也因此受到极大关注。探讨评价安保技术领域采取行动的伦理原则,权衡安全与自由的关系,分析限制个人自由在伦理学上可得到辩护的条件。最后提出规范安保技术使用的建议:明确管理责任,建立或完善司法监督;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相称的监控措施;联合运用伦理和法律的评估标准,建立或重建信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8年07期)
张旺,刘戟锋[4](2018)在《技术伦理学视域下的网络安全规范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网络安全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丰富网络社会治理路径的同时,也带来了合理利用技术的伦理规范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目标要求,推动这一要求贯彻落实,最为紧要的便是有效破解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建构难题,从人工智能的技术伦理视角推进网络安全伦理规范路径,进而建立规范自律、合理有序的智能化生态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本文来源于《湖湘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李邮[5](2017)在《数据挖掘技术与会计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计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职位,在人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然而近年来,假账风波、我国的十大公司造假案都对公众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会计伦理行为直接影响人类所处经济环境健康与否,因此,会计伦理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会计伦理学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会计伦理已经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其研究主要围绕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推理、会计伦理的相关案例、会计伦理行为以及会计政策选择等。即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将会计伦理视为行业伦理而展开,重在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即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点而展开的伦理研究。而数据是会计的核心内容,且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已有一定的应用。因此,本文的第二部分探究了会计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计工作从手工转变为技术,因此产生了大量复杂的会计数据。会计同数据挖掘技术一样,都是一项处理数据的技术。也正是鉴于此,可以将会计伦理的研究扩展到技术伦理的研究之中。而关于技术伦理的研究,正如本文第叁部分通过对海德格尔、芒福德、伯格曼等对技术本质的分析的反思,指出,传统的技术伦理学常常是聚焦于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但如今技术已不仅仅站在伦理的对立面上,技术既能引发伦理问题,但同时也能对伦理进行导引与规约,即维贝克等学者所提出的技术伦理学的内在路径。在这种路径之中,调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技术可以调节人类的伦理道德行为。那么,数据挖掘技术是否可以对会计伦理进行规约与导引呢?本文最后,在对会计伦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会计伦理问题的概念以及伦理行为的原因,提出了会计伦理的主要困境是真实披露。并从会计数据的特征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特征出发,建立两者之间联系,以数据挖掘技术的几个经典的具体方法,关联规则挖掘、时间序列挖掘、聚类分析、决策树为例,阐述了以数据挖掘技术为视角并将其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工具试图解决会计伦理问题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1-01)
王国豫[6](2016)在《技术伦理学必须机制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科学技术大国和强国,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负责任地发展科学技术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德国技术伦理学的理论与社会作用机制》(批准号为09BZX048)指出,我国对技术伦理学的机制化的要求变得非常迫切,德国技(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8-25)
陈凡,贾璐萌[7](2015)在《技术伦理学新思潮探析——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维贝克建立在技术调解理论基础上的"道德物化"思想,要求对技术物进行负载伦理价值的设计,使技术物在道德实践中发挥作为"行动者"的作用,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作为技术伦理学的新思潮,维贝克的"道德物化"思想在批判继承"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基础上,承担起了当代技术哲学"第叁次转向"的使命,同时以其后人类主义的视角尝试超越传统技术伦理学的二元分析框架,对技术伦理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强以华,魏忠明[8](2015)在《趋合还是疏离:现代技术的伦理抉择与技术伦理学的困境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不是无价值的和道德中立的,尤其在现代技术的设计与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伦理问题,继而促使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发生观念的变迁甚至彻底颠覆。"伦理在先"与"伦理在后"两种研究范式在推动技术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兴起与繁荣和传统伦理的沉沦与衰落,这两种研究范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从而使技术伦理学也困境重重。由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逻辑先后"与"时间早晚"的外在显现,而是在根本上涉及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能否相辅相成的内在规定,技术与伦理的"离合"必然在根本上决定技术伦理学的"兴衰"。技术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传统技术的"本然合一"与现代技术的"实然分离"之后必将再次走向当代技术的"应然融合",唯有如此,技术伦理学方能走出其目前困境从而获得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可能。(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5年02期)
唐红丽[9](2014)在《维护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人一方面受益并依赖于高科技发展带来的高效率、高收益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始终对其保持高度警惕。科学家关于科技伦理的思考也不断遭遇新兴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科技与伦理,双方如何冲突、博弈、调适?本报就此专访了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爱华教(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7-23)
王绍源[10](2014)在《物道德:一种后人本主义的技术伦理学——评维贝克的《技术道德化:物道德的理解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道德在人类生存世界中担负着特殊的价值角色。纵观科技伦理学的发展,伦理学是人类对技术的一种常态反思。诸如医学伦理、计算机伦理、纳米伦理等就是技术伦理学的分支领域。一般地,技术伦理学立于人本主义立场,所考察的是技术产生的具体问题。其所选取的视角也是把技术看作像其他物体一样的工具性角色,在此视阈下,技术本身是道德中立的。通常情境下,当人们创造和使用新技术来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的时,伦理学被看作是人类主体本身的事情,现代技术被置于主体与(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4年01期)
技术伦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数据挖掘技术参与到对世界、人类生存方式等的创构时,数据挖掘技术将海量数据的价值予以呈现。在这种呈现中,人类自身的伦理观念被视为数据最终得以呈现的一个标尺。当由数据挖掘引发的诸如数据歧视、数据正义、隐私与开放、遗忘等伦理争议不断涌现时,技术伦理学已经或正在力图作出不同的应对。在这些应对中,通过设计保护隐私、价值敏感性设计等从技术内部进行的一种伦理学,被视为技术伦理学的内在路径。该路径力图从技术的内部着手,通过将伦理前置的方式通向对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相较于传统技术伦理学从外部解决技术伦理学问题,确是一个新的突破,但其有效性与可行性需要更进一步的哲学厘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术伦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伦.技术伦理学:关切人类未来的伦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2].闫宏秀.数据挖掘与技术伦理学的内在路径构建[J].哲学动态.2019
[3].胡海明,邱仁宗,翟晓梅.安保技术伦理学刍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
[4].张旺,刘戟锋.技术伦理学视域下的网络安全规范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J].湖湘论坛.2018
[5].李邮.数据挖掘技术与会计伦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7
[6].王国豫.技术伦理学必须机制化[N].社会科学报.2016
[7].陈凡,贾璐萌.技术伦理学新思潮探析——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述评[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
[8].强以华,魏忠明.趋合还是疏离:现代技术的伦理抉择与技术伦理学的困境突围[J].理论导刊.2015
[9].唐红丽.维护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10].王绍源.物道德:一种后人本主义的技术伦理学——评维贝克的《技术道德化:物道德的理解和设计》[J].哲学分析.2014
标签:伦理学家; 技术伦理学; 伦理分析; 生命伦理学; 人工智能; 人类未来; 虚拟空间; 主体性; 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