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移位酶论文-骆东梅,汪水平,赵雪莉,韩雪峰

脂肪酸移位酶论文-骆东梅,汪水平,赵雪莉,韩雪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脂肪酸移位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脂肪酸移位酶,CD36,SR-B2,长链脂肪酸,跨膜转运

脂肪酸移位酶论文文献综述

骆东梅,汪水平,赵雪莉,韩雪峰[1](2019)在《脂肪酸移位酶CD36/SR-B2及其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跨膜转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链脂肪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营养素,其吸收、转运和代谢对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脂肪酸转运蛋白介导长链脂肪酸的跨膜转运。脂肪酸移位酶CD36/SR-B2是一种整合膜蛋白,能特异性介导脂肪酸在多种细胞中的跨膜转运。本文对CD36/SR-B2的由来、亚细胞定位、功能调控及其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跨膜转运进行概述,探讨其对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薄俊霞,李敬达,刘庆平[2](2018)在《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与长链脂肪酸的结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与长链脂肪酸的结合机制。方法 ELISA分析重组蛋白FAT/CD36与不同种类长链脂肪酸结合强弱机制,分子模拟对接进一步验证其结合机制并分析其可能作用位点。结果ELISA证明重组蛋白FAT/CD36与不同种类长链脂肪酸均显示特异性结合,结合值大小为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分子模拟对接进一步验证FAT/CD36受体蛋白主要与其中的油酸、棕榈酸及棕榈油酸结合,且结合位点位于FAT/CD36受体蛋白胞外结构的Arg183-Lys-Gly-Lys-Arg-Asn-Leu-Ser-Tyr238区域组成的活性口袋。结论 FAT/CD36作为细胞长链脂肪酸转运的主要受体,其可能主要转运油酸、棕榈酸和棕榈油酸这叁种脂肪酸。(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薄俊霞,李敬达,刘庆平[3](2017)在《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转运长链脂肪酸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体对长链脂肪酸(LCFAs)的摄取是细胞利用和调节脂肪酸代谢的重要环节,其中绝大多数LCFAs通过一系列膜转运蛋白介导的摄取作用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是一种分布在细胞膜上的二次跨膜糖蛋白,对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对FAT/CD36的结构、转运长链脂肪酸的机制以及其表达调控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LCFAs作为重要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以及代谢综合症时LCFAs经由FAT/CD36引发的发病机制。(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7年05期)

脂肪酸移位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与长链脂肪酸的结合机制。方法 ELISA分析重组蛋白FAT/CD36与不同种类长链脂肪酸结合强弱机制,分子模拟对接进一步验证其结合机制并分析其可能作用位点。结果ELISA证明重组蛋白FAT/CD36与不同种类长链脂肪酸均显示特异性结合,结合值大小为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分子模拟对接进一步验证FAT/CD36受体蛋白主要与其中的油酸、棕榈酸及棕榈油酸结合,且结合位点位于FAT/CD36受体蛋白胞外结构的Arg183-Lys-Gly-Lys-Arg-Asn-Leu-Ser-Tyr238区域组成的活性口袋。结论 FAT/CD36作为细胞长链脂肪酸转运的主要受体,其可能主要转运油酸、棕榈酸和棕榈油酸这叁种脂肪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脂肪酸移位酶论文参考文献

[1].骆东梅,汪水平,赵雪莉,韩雪峰.脂肪酸移位酶CD36/SR-B2及其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跨膜转运[J].动物营养学报.2019

[2].薄俊霞,李敬达,刘庆平.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与长链脂肪酸的结合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3].薄俊霞,李敬达,刘庆平.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转运长链脂肪酸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7

标签:;  ;  ;  ;  ;  

脂肪酸移位酶论文-骆东梅,汪水平,赵雪莉,韩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