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基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通信系统,软基站,技术分析
软基站论文文献综述
姚宇[1](2018)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软基站技术分析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的进步,在无线通信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支持多种制式、平滑演进的软基站成为无线电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对无线通讯系统中软基站的研究,对其相关的技术背景进行探讨和分析。(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7期)
孙吉刚,何电明[2](2016)在《基于OAI系统的软基站相关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型基站通信设备体积大而笨重、硬件改造困难,容易给工作带来问题。文章结合OAI开源系统和通用软件无线电设备,在计算机上建立了4G-LTE软基站(eNB)、软终端(UE)以及在空中接口的eNB和UE上下行链路系统,用Iperf测试软基站稳定性和空中接口的传输速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重点分析。文章为研究LTE软基站和其他相关技术以搭建了一个简便快速的平台,具有很强的灵活参数配置性,该结论将为研究软件无线电LTE的软基站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6年11期)
侯延昭[3](2014)在《基于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软基站及其资源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软基站,能够充分发挥通用处理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实现对多个无线通信协议的兼容,被认为是第五代(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软基站所带来的挑战,本文以交叉学科的思想,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无线通信技术,对软基站的实时性(算法优化)、稳定性(时钟定时)、有效性(资源调度)叁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设计了3GPP LTE软基站原型样机,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主要工作如下所述:1.针对软基站基带算法执行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典型基带处理模块(如循环冗余校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数据流特点,结合通用处理器的数据结构存储方式,实现了基带数字信号流的去耦处理,并提出了面向LTE/LTE-A的基带算法并行优化架构。同时,将算法优化建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在保证处理性能的条件下,降低算法占用的空间复杂度,减少对通用处理器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理论分析与系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能够实现10~630倍不等的增益。2.针对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中,基于训练序列的时钟同步方案所引入的定时误差问题,对训练序列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降低了OFDM循环前缀与数据符号间的相关度,实现了OFDM系统的精确定时,并提出了快速低搜索维度的同步方案;进一步地,针对软基站参考信号的映射方式,设计了时钟同步误差的估计与补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快速的时钟定时与误差估计补偿,基于OFDM系统的软基站误码性能能够得到9dB的增益,误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3.针对无线接入网集中式基带处理场景下,传统的轮询式计算资源调度方式无法满足用户计算需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计算资源自适应调度方案:首先对计算资源进行了量化建模,并通过信道译码迭代次数建立起信道质量与计算需求的关系,进而推导了计算资源作为信道状态的函数关系式,并提出了基于信道状态的计算资源自适应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计算资源的自适应调度,系统吞吐量可以获得1dB的增益。4.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通用的软基站体系架构,提出了基于"Round-Trip"的软基站跨层时延测量方案,进而基于一颗3.4GHz的Intel i7处理器搭建了3GPP LTE软基站原型样机。通过软基站实时性业务传输功能,分析了软基站系统各算法模块的通用处理器占用率及处理速率水平,并对软基站的时钟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际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软基站实时峰值速率可达50.12Mbps(单天线),误码率可达1.37×10-6,并通过了第叁方测试。同时测试结果表明,软基站时钟抖动能够控制在μs量级,远低于现有的解决方案(ms量级)。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基于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软基站及其资源调度方案展开了研究,解决了将通信基带算法部署于通用处理器时实时性能较低的问题,并对未来网络架构下的集中式基带的计算资源自适应调度进行了探索。目前,5G组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软基站也成为5G的重要研究点之一,已被纳入863计划。(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4-20)
吴家铸,田希,赵传军,刘衡竹,陈书明[4](2013)在《面向软基站高密集度计算的创新DSP的反汇编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高密集度计算的创新DSP,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创新DSP(FT-Matrix)芯片设计以及与芯片配套的高效编译器、汇编器、反汇编器、链接器与集成开发环境研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创新DSP指令集和体系结构的变长指令反汇编器,并允许使用宏汇编预处理命令。(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高姣[5](2011)在《SDR软基站版本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SDR (Software Defined Radio,软件无线电)软基站是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将设备的物理层或全部的无线电相关功能都使用软件的方式定制和实现的一种基站类型。它是一种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将传统的基站的基带和射频两部分从物理上分开,中间使用光纤通过标准的基带射频接口(CPRI,OBSAI)直连。其基站的硬件采用统一的Micro TCA平台架构,可以通过软件配置的方式实现多种标准,多种调制方式以及多个频段的支持。软件上采用平台化设计理念,将基站中通用的基带处理,传输资源等做成统一的软件平台,支持多种制式共用底层资源。SDR软基站具有集成度高,基带资源调配灵活,传输方式丰富,成本低,支持多制式共站,安装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是当前运营商实现网络融合和平滑演进的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之一。基站版本管理是一种研究如何高效可靠地管理和维护,更新和升级基站的软件版本,并能实时快速获取基站当前软件状态信息的技术。基站的版本管理技术是随基站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往的版本管理都是基于TMN架构设计的,管理对象以单个单板的单个版本为单位,其版本控制转发点分为叁个层次,这种机制复杂低效,易用性差,操作不方便。本文充分考虑SDR软基站的硬件和软件特性,在架构设计上,简化了以往版本管理系统多级控制,多级转发,多级下载的复杂低效的版本传输架构,只设置一个转发与控制节点,简单高效,操作方便。在版本组织形态上,改变了以往按单个版本进行下载,激活操作的方式,提出了“规格包”的概念,后台操作维护时以规格包为单位进行版本升级,大大提高了版本管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在功能上,除了实现版本下载,版本激活,主控板版本加载,受控板版本加载,软件信息查询,硬件信息查询,版本主备同步等版本管理基本功能外,还增加了规格包删除和版本一致性检查功能,提高了基站主控板电子盘的利用率,使当前基站版本实际状态与数据库记录以及网管后台显示始终保持一致,提高了系统的有效性。另外,本文所述的版本管理系统还充分利用了SDR基站平台提供的数据库功能,在进行版本信息查询时直接从数据库中读出版本信息,高效可靠。同时,该版本管理系统不是为某一制式定制的,具有很强的各制式通用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1-06-30)
王爽,李一兵,叶方[6](2010)在《多模软基站系统的数据字典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成未来多模软基站的宏伟目标,本文在现有单模软基站基础上,利用关系数据库的特点,设计了同时支持多套数据字典的文件结构,同时对多模下数据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利于未来多模基站的实现.(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王喜瑜,郭丹旦,崔卓[7](2010)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软基站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制式出现融合的趋势。同时运营商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的需求,使得支持多种制式、平滑演进的"软基站"成为无线基站演进的方向。文章对无线通信系统软基站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实际软基站的架构设计思想、系统模块构成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提纲挈领地分析。文章指出未来软基站将继续向集成度更高、基带资源调配更灵活、传输方式更丰富、成本更低、节能更环保几个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兴通讯技术》期刊2010年04期)
中兴通讯[8](2009)在《CDMA到LTE网络平滑演进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很多需要高吞吐量、低时延的业务,比如视频通话、视频点播(流媒体)、在线游戏、P2P下载等。这对基于CDMA技术的3G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出现了很多3G增强技术,如HSDPA、HSUPA、EV-DO Rev B、EV-D(本文来源于《通信产业报》期刊2009-08-31)
李鲲鹏[9](2009)在《软基站提高网络自适应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越来越关注,这客观上使得无线蜂窝网络的运营商寻找合适的蜂窝站址变得越来越困难。对运营商而言,在一个网络的铺设前期,希望采用广覆盖、低容量密度的设备进行建网,以达到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覆盖的目的,使广大用户享受到精品网(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09-07-09)
伊文[10](2009)在《香港CSL:“超级城市”的优化样板》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一个拥有690万人口,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技术遍地的“超级城市”。这里是通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6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同台竞技。要想在这样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保持优势,运营商除了在业务提供、资费标准等方面各出奇招外,保证网络质量是基础,也是关键。(本文来源于《通信产业报》期刊2009-07-06)
软基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大型基站通信设备体积大而笨重、硬件改造困难,容易给工作带来问题。文章结合OAI开源系统和通用软件无线电设备,在计算机上建立了4G-LTE软基站(eNB)、软终端(UE)以及在空中接口的eNB和UE上下行链路系统,用Iperf测试软基站稳定性和空中接口的传输速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重点分析。文章为研究LTE软基站和其他相关技术以搭建了一个简便快速的平台,具有很强的灵活参数配置性,该结论将为研究软件无线电LTE的软基站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基站论文参考文献
[1].姚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软基站技术分析及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
[2].孙吉刚,何电明.基于OAI系统的软基站相关技术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
[3].侯延昭.基于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软基站及其资源调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4].吴家铸,田希,赵传军,刘衡竹,陈书明.面向软基站高密集度计算的创新DSP的反汇编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
[5].高姣.SDR软基站版本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1
[6].王爽,李一兵,叶方.多模软基站系统的数据字典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王喜瑜,郭丹旦,崔卓.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软基站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10
[8].中兴通讯.CDMA到LTE网络平滑演进之路[N].通信产业报.2009
[9].李鲲鹏.软基站提高网络自适应能力[N].人民邮电.2009
[10].伊文.香港CSL:“超级城市”的优化样板[N].通信产业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