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陈岭

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陈岭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燕京大学,百万基金运动,筹款,中国化

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岭[1](2015)在《基督教大学“中国化”意涵与实践的歧异——1930年代燕京大学“百万基金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化"是燕京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其"中国化"转型得益于外部环境与内在逻辑的共同作用,因而更为中国社会所认同。1930年代初,立案后的燕京大学开始推进经费来源的"中国化",以求全面实现"中国化"转型,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为此提供了契机。由于此时美国方面无力为燕大提供经费支持,燕大便在中国社会发起"百万基金运动",希望筹募一百万基金来摆脱危机并进一步推进"中国化"转型。"百万基金运动"以燕大师生、校友为主力,并外扩至中国社会各界。各募集主体均建立相应筹款组织以承担校方分配的定额任务,各方之间协力共进,运动得以分区分期稳步进行。但由于193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局势的不稳,"百万基金运动"未能收到理想效果。而燕大校方和学生对"百万基金运动"及其"中国化"意涵的歧异化理解,则展现了燕大"中国化"转型的复杂多样。(本文来源于《近代史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陈锦航[2](2015)在《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俗世化的尝试及其后果——基于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基督教在华实践的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后社会史思路,重新解读了燕京大学基督教在华实践,发现20世纪20年代基督教在中国的辉煌时期与它的日后在中国的衰落有直接关系。当时中国的基督徒深受美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试图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改革,让基督教思想承担拯救中国社会的使命。基督教在中国完成了俗世化的转变,使得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直接相联系,这一转变导致了基督教失去了不受社会变革影响的独立的宗教空间,在日后必然直接承担社会的变迁带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5年04期)

陈锦航[3](2014)在《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俗世化的尝试及其后果——基于对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基督教在华实践的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后社会史思路,重新解读了燕京大学基督教的在华实践,发现20世纪20年代基督教在中国的辉煌时期与它日后在中国的衰落有直接关系。中国深受美国社会福音影响,试图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改革,让基督教承担拯救中国社会的使命。基督教在中国完成了俗世化的转变——使得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直接相联系。这一转变导致基督教失去了不受社会变革影响的独立的宗教空间,在日后必然直接承担社会的变迁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期刊2014年03期)

谢竹艳[4](2014)在《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办学宗旨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有13所基督教大学。这些基督教大学最初都坚持传教的宗旨,体现在校训文化、课程设置、校园宗教活动、校长垂范等方面。但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中国兴起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基督教大学先后在中国政府注册备案,办学宗旨也发生了转变,表现出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宗教课改为选修,普遍出现英语授课,广设职业课程。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生存发展达半个多世纪,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入乡随俗、与时俱进。(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张丽萍[5](2013)在《中国基督教大学从外国式到“中国化”的转折及其启示——华西协合大学从异质到本土身份的递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在华设学,以1839年澳门马礼逊学堂为嚆矢,教会学校竟日盛月增,并直达大学的"象牙塔",在西南则有华西协合大学,是为十叁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因其"根在外国,权在教会,西人为主,外国方式"而迥异于国内公立学校。以20世纪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为契机,基督教大学阶段性完成了其"异文""异种""异教"的"中国化"变革,成为了中国教育系统下的私立大学,这既是它们针对时代挑战的应变,也有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求变。(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张劲松[6](2013)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近二十年来,基督教大学作为新的学术关注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与其中,取得了不少值得称道的学术成果。章博博士2010年8月发表的《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以华中大学为中心的研究》(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华大博雅·史学文丛"系列图书之一),选取华中大学为样本,从兴起、"中国化"、"世俗化"、"国立化"潮流中的竞争图存四个方面展现了近代基督教大学的流变,着重阐述了它们为消解外部压力、保持基督教特色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认为经济上不自立、政府的限制始终是影响基督教大学生存、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制约性越来越大,最终使其湮没于历史潮流之中。这带给今天的研究者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就此书框架,择要加以评介。(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3年20期)

谢竹艳[7](2013)在《中国基督教大学早期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十叁所基督教大学在早期外籍校长办学期间,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寓于中西融合的校训文化中,外在表现形式则为男女平等、师生一家的校园人际关系。基督教大学的早期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内师生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对后续的华人校长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海峡教育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谢竹艳[8](2013)在《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办学活动研究(1892-1947)》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随着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西方基督教“奋兴运动”的兴盛,大量传教士涌入中国,不平等条约赋予他们在各开放商埠传教、设医院、办学等特权,由于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格格不入,起初传教事业并不顺利,传教士开始转而办学。最初的叁四十年,办学规模不大。随着西方商贸对中国的逐步渗入,以及中国上层统治集团对西学认识的深入,洋务运动及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青年学子对西学的热情及接纳程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基督教初等教育的发展基础上,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对教会学校宽容欣悦接纳的基础上,基督教高等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翘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13所基督教新教大学的外籍校长,包括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校长庄才伟(Edwin Chester Jones)(1915-1923)、高智(John Gowdy)(1923-1927),金陵女子大学(Ginling College)的校长德本康夫人(Mrs Laurence Thurston)(1916-1928),之江大学(Hangchow Christian University)校长裘德生(Rev,J·H·Judson)(1897-1911)、王令赓(E L Mattox)(1914-1916)、司徒华林(Warren H Stuart)(1916-1922)、费佩德(Fitch,Robert Ferris)(1922-1927),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校长孟良佐(AlfredAlonzoGilman)(1924—1929),华南女子大学(Hwa Nan University)校长程吕底亚(Miss Lydia Trimble)(1914-1925)、卢爱德(Ida Belle Lewis)(1925-1927),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校长晏文士(Charles K.Edmunds)(1916-1924)、香雅各(James M. Henry)(1924-1927),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校长包文(A. J. Bowen)(1910-1928),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校长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1896-1947,1941年起改任名誉校长,沈嗣良任代理校长),沪江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校长柏高德(J. T. Proctor)(1906-1911,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魏馥兰(Francis Johnstone White)(1911-1914年上海浸会大学校长,1915-1928沪江大学校长),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校长柏尔根(Paul D. Bergen)(1904-1915)、卜道成(J.Percy Bruce)(1916-1919)、聂会东(James BoydNeal)(1919—1922)、巴慕德(Harold Balme)(1922-1926)、瑞思培(麦克瑞)(John Donald Mcrae)(1926-1927),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校长孙乐文(David L.Anderson)(1900-1911)、葛赉恩(John W. Cline)(1911-1922)、文乃史(W. B. Nance)(1922-1927),华西协合大学(WestChina Union University)校长毕启(Joseph Beech)(1913-1931),和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的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919-1946年任职,1929年起改任校务长,英文名称仍为“president”)。本论文研究的历史阶段为各基督教新教大学开始办大学起至它们在中国政府注册备案前后外籍校长卸任时止,即外籍校长长校时期。之所以选择基督教新教大学而不是天主教大学,主要是因为基督教新教大学相对于天主教大学,数量多,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教学质量高。之所以选择外籍校长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教会大学由于日益趋向独特化而使人们难以对它们进行概括。早期教会大学间的差别往往是校长的缘故。”1而教会大学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大学的雏形,为中国近代化大学的源头,所以研究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可以更好地发现中国近代化大学的根源所在;二是因为这部分人群,除了极个别有较高社会影响的人物,如司徒雷登、卜舫济,其他外籍校长仍是我们研究的盲区,对于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的整体研究,更是从未被研究者所涉及。对他们的研究,可以填补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空白。本论文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所引用的文献包括各种档案(档案馆和大学档案馆)、传记和自传、回忆录、校史资料、论着等。在具体分析文献时运用了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都是传教士,来自各个国家,出生于不同时代,神学背景不同,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程度,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因客观背景的差异而对中国的理解和了解也不同,从而在办学长校过程中的治校理念与治校实践也各有特色。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办学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传教,二是为了中国未来,而且在办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着他们的办学宗旨,主要为两大特色:科学和宗教并重,基督教与儒学兼容。除圣约翰大学、华南女子大学和岭南大学是独立建校之外,其余十所基督教大学都是联合办学的成果。在办学初期,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联合办学过程中的困难,包括选址、校长人选、人事、管理和财政等问题,而筹集与管理经费是初期办学时外籍校长们最主要的困难,筹得的经费主要用于建筑、添置图书和设备、支付教师工资等。在教师的管理方面,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建设起完备的教师队伍,并着力提高教师待遇。在学生管理方面,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提倡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在对待学生运动方面,除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因受圣公会支使持反对意见,一般都持鼓励支持的积极态度或放任自然的平和态度。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一直重视宗教课程,并逐渐充实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并重视世俗性与职业性课程。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都重视建设现代管理制度,塑造中西融合的校园文化,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兴起的中国“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妥善处理好各种冲突。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深受基督教福音理论的影响,积极推动大学面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他们创办社会服务机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传播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也是因为他们想通过社会服务来达到改造民众、革除陋习、改善风俗的目的。随着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具体服务对象的改变,社会服务工作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加强。社会服务种类分为综合性社会服务机构、个别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师生个别的社会服务活动。内容包括社会、娱乐、教育和宗教等多个方面。基督教大学经过各外籍校长的积极建设后,在社会上声誉极高,受到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主要通过校长和学者、毕业生两大群体赢得社会声誉。而校长因其办学,获得了来自校内师生、社会各界、上级差会和母国的赞誉。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来自异域的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办学,必须要本土化;(2)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在处理与上级差会组织的关系方面,必须使大学保持相对的教育独立,才能更好发挥校长的办学独立性和积极性,在建立起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后,按照大学的办学规律来办学;(3)基督教大学的外籍校长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和杰出能力的群体,他们领导基督教大学走向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前列,但因各种因素限制,所获成就不一。本文的创新是:第一次从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群体的角度探究其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所做的办学活动及贡献,有助于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论文系统地梳理并且归纳了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办学业绩、办学思想、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不足是:因资料的匮乏,尤其是国外资料的短缺,加上所涉校长群体的面太广,不可能搜集到所有相关资料,故某些研究结论会流于肤浅,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3-01)

王玲玲[9](2012)在《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特殊教育机构。可以说,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融于一起。传教士发现在中国直接布道的方式传教行不通时,就开始改变传教策略并且寻求新的传播途径,即采用“间接布道”的方式进行传教。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培养一批具备基督教精神和掌握西方科学文化的人来领导并统治中国,基督教大学教育在中国逐步开展起来。基督教大学开展职业教育,适应了中国国情,满足了当时中国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基督教大学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示范与导向作用,是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个轨迹。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基督教传入近代中国以及基督教大学兴起的过程。当传教士发现在中国直接布道的方式传教行不通时,就开始以间接手段进行传教,转向教育。随着基督教小学、中学的建立,基督教高等教育逐步兴起,发展到20世纪,基督教大学步入大发展时期,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来。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即中国本土化大学的兴起、民族主义的冲击、中国自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基督教本身教育理念的变化。四个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发展,从而促使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实现了质的突破。第叁章主要论述了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叁个时期,即兴起并初步发展期、完善成熟期和调整期。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而前一个时期的发展又为下个时期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其各个时期的发展,基督教大学开设了不同的职业课程,在本文中各个阶段主要截取了典型大学的几种典型职业教育进行探讨,以此说明本阶段的历史特点。第四章主要以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发展为例,具体介绍了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主要讲述了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发展,从叁个方面进行论述,即金陵大学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历史地位。金陵大学农学院是我国农林的先驱,在我国农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地位。第五章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的评析问题,主要从其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主要有叁个办学特色:中西文艺、兼容并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基督教色彩由强变弱。基督教大学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中国,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以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赵建辉[10](201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大学“并校运动”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学术化、本土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基督教大学合并卓有成效的阶段。一股“并校旋风”席卷中华大地,许多基督教大学经过这场“并校运动”,最终形成了十多所基督教大学,遍布华北、华东、西南、华南各地,基本上形成基督教大学在华的最终发展格局。中国基督教大学的“并校运动”,是各基督教差会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对各差会以及各差会学校之间在未来的联合与合并,进行的以教育事业为论题的一次重要尝试。这次“并校运动”不仅是基督教传教士为了发展在华传教事业而进行的单方面的选择与改革,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做出的回应,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以齐鲁大学为中心,结合其它基督教大学,厘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大学“并校运动”的缘由、形式、特征和影响;展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大学“并校运动”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基督教大学,外国基督教差会、传教士与基督教大学的关系;并通过史料分析,进一步确认这次“并校运动”在中国教会大学史以及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4-01)

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后社会史思路,重新解读了燕京大学基督教在华实践,发现20世纪20年代基督教在中国的辉煌时期与它的日后在中国的衰落有直接关系。当时中国的基督徒深受美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试图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改革,让基督教思想承担拯救中国社会的使命。基督教在中国完成了俗世化的转变,使得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直接相联系,这一转变导致了基督教失去了不受社会变革影响的独立的宗教空间,在日后必然直接承担社会的变迁带来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岭.基督教大学“中国化”意涵与实践的歧异——1930年代燕京大学“百万基金运动”研究[J].近代史学刊.2015

[2].陈锦航.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俗世化的尝试及其后果——基于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基督教在华实践的历史[J].世界宗教文化.2015

[3].陈锦航.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俗世化的尝试及其后果——基于对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基督教在华实践的历史[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4

[4].谢竹艳.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办学宗旨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5].张丽萍.中国基督教大学从外国式到“中国化”的转折及其启示——华西协合大学从异质到本土身份的递进[J].世界宗教研究.2013

[6].张劲松.《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评介[J].山西青年.2013

[7].谢竹艳.中国基督教大学早期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海峡教育研究.2013

[8].谢竹艳.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办学活动研究(1892-1947)[D].苏州大学.2013

[9].王玲玲.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10].赵建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大学“并校运动”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12

标签:;  ;  ;  ;  

中国基督教大学论文-陈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