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城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解决新老三农问题的关键步骤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从而实现改变农民生活及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以此来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歩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做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发展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是人们熟知的中国“三农”问题,在社会各界还在致力于解决和研究这类“三农”问题时,又出现了新的“三农”问题,即农民工、老人农业和空心村。解决新老三农问题的关键步骤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而最完整、最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且付诸实施的权威性中央文件,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底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以来,在相关地区形成了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从而实现改变农民生活及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以此来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歩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取得的成果。
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国内农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发挥了重大的成效。实现了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等明显成效。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做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的构想,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面对农村的复杂性和基层政府的传统管理观念的双重制约,这些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模仿,在探索中,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遇到很多问题。
1.1规划问题
(1)规划质量不高
目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区缺失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许多基层干部不熟悉村庄规划知识,农村规划滞后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村庄规划的编制缺乏战略性和科学性,难以起到指导作用。在相关的文献中发现,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这几年的农村建设投资都很大,但很多的投资现在都成了无效投资,诸如山东省宁阳县罡城镇农民自建房几年就推到重建,浙江嵊州市北漳镇几十万元的卫星接收站刚安好,村庄就搬走了。没有前瞻性的建设规划容易变化无常,其结果是劳民伤财,给国家的财政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2)新型城镇化建设浪费严重
比如新闻媒体上曾报道江西省宁都县安福乡马迹村的一位姓彭的村民碰到了麻烦:为服从村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统一规划,他的老宅被拆除,不料房子拆除后,村委会却不让他在新的规划点上建房,而只能原地重建。
政府单一主体进行主导,缺少相关方的参与,导致规划中混乱决策,不科学、不民主。由于新农村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它要求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企业、专家学者、人民群众都应参与到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也有的地方,基层政府基于财政税收的考虑,不能从三农整体的长远利益考虑,导致盲目短视。
1.2管理问题
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政府干预过强,没有把群众看做是重要的决策参与方,政策的公开化程度不高,政府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
(1)决策内部化,服务意识不足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在相关的决策中必须要征求农民群体的意见,以便统一思想,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在现实实践中,一些基层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解上有偏差,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农民住上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就是新农村的标志,由此大规模搞“政绩工程”,甚至提出村民整体搬迁的思路。产生的消极后果是一方面导致了劳民伤财、增加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惠民政策在农民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2)管理措施上滞后
(1)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些地方开展合作化运动,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搞农业产业化,但没有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制度不规范,导致强行征地的现象。分配上的不公平,引发部分农民要求退出合作组织。
1.3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资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血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农村还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的时候,必然要依靠外部的输血,在实践中很多地区都遇到资金支持上的困境。
农村建设离不开巨额的长期的资金支持,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大致在15万亿元左右。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8579.7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拟安排用于“三农”的投入9884.5亿元,尽管政府部门近些年投入巨额资金,仍然有相当大的缺口需要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来补充(农民自筹资金、乡镇企业积累、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城镇工商资本以及外商资本等)。由于规划的盲目导致资金的浪费也导致支农资金更加紧张。
1.4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的评估标准问题
由于区域特点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致使各个具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效评估无法进行科学的评判。也造成国家在全面分析监控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现实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努力方向有一定的困难。
1.5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素质教育的缺失
农民不富裕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也无从谈起,要想让经济上去,还是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知识能把思想陈旧的农民塑造成具有文化素质科学精神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现代农民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迅速,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6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轻面严重
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层层办试点,争办试点成了不少乡镇的重点工作。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无疑非常必要。但不少地方,办“试点”不是着眼于整体推进,而是把“试点”当“盆景”,导致试点与整体工作脱节。在地点选择上,把距离城边、路边、经济条件好的村庄作为试点;在试点内容上,盯着那些能立即见效、能彰显领导政绩的“盖新房、修马路、刷墙壁、立标牌、搞卫生”等;在推进形式上,往往集中人力、物力人为地培植超常规的典型,为了尽快见成效,资金往试点投,干部往试点派,政策往试点倾斜,有限的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上,造就一批“好是好,学不了”
的典型。
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伴随一系列创新,一系列新的发展。只有下决心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1科学编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
科学编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能够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开始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确保各项建设有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地方的自然禀赋不一样。对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选择,必定不能是“一刀切”战略,而只能是一种基于各地现实的差异性战略。
2.2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
确立为顾客服务的崭新行政理念。政府自觉地把管理职能定位在是管理的掌舵人而不是划船者。超脱于具体事务之外,集中精力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的制定工作。克服原官僚体制下对公共物品的垄断或管制供给的做法,采取分权和权力下放,实行组织机构变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2.3保障农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体地位
让农民生活幸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充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其中,首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把农民的利益、农民的诉求放在第一位,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最后,要加强培训,因为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素质的高低,通过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
2.4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稳固新农村经济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来壮大农业经济,即是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办法,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山东寿光市的大棚蔬菜集群也是很好的证明,这种模式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吸纳和较好利用,一方面有利于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发挥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对于塑造本地农产品优质品牌起到了促进作用。
2.5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
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另一方面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繁荣农村消费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通力合作,相互协调。
2.6建立能够全面、动态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能够全面、动态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的科技统计软件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有利于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方向和奋斗目标,可以科学地度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程度,准确了解和把握实际进程中各方面的情况,更有利于协调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为分类指导各地及各部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供量化管理依据;同时,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进行监测评价对比,可以找出建设新农村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现实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努力方向,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7必须处理好试点与面上整体推进的关系
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村,大部分是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通过近几年集中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典型。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非试点村的建设情况,真正实现以点带面的目的和效果。
2.8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居民应与天然的自然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调查中,89%的村庄与天然的自然联系在一起,他们每天与土地、水、风、植物、动物打交道。在社会与社区方向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是一个互相合作的社区,是利益和发展的共同体,每个居民都认同他们是这个社区的一员。村民共同分享村里的公共资源,分享公共收益和分担公共开支,因而村庄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为一体的社区。因此,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依赖感是任何工业化城市社区所不能比拟的。在文化与精神方向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居民应不断提高文化和艺术修养,促进精神生活的多样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是摆在我们规划建设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还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政策落实到形体规划中,用合法、合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村庄规划去建设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4).
[2]刘成刚.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河南国土资源,2005,(4).
[3]王伟光.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J].半月谈,2006,(4).
[5]柯炳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认识[J].红旗文稿,2006,(1).
[7]龚妮.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作者简介:石天轲(1980--),男,本科学历,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方向:工程施工技术,现工作于河南青城建设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平顶山新城区湖光花园商业街河南青城建设有限公司,石天轲收,邮编:467000,电话1330375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