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部产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地确权,农户投资,产权强度,情境依赖
外部产权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知,米薪宇,胡新艳[1](2019)在《农地确权能否促进农户投资?——基于“产权强度-情境依赖-外部约束”框架的评论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典产权理论,农地确权预期会对农业投资产生显着影响,但中国实践经验呈现出多元化证据。由此产生的理论混乱,既影响到学界和决策者对农地确权重要性的认知差异,也不利于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为此,本文建立"产权强度-情境依赖-外部约束"的分析框架。在整合理论分歧的同时,解释了农机服务外包与农地确权之间的关系。相应,本文强调了"农地确权促进农户自主投资"这一基本理论的普适性价值,也在肯定农地确权历史性意义的基础上,为未来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村》期刊2019年04期)
吴亚娟[2](2019)在《科研外部协作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引领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企业要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或保持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势在必然。然而,以单一主体进行自主研发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创新发展的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恰当地进行科研外部协作,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但科研外部协作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否则会给后期知识产权取得、利用埋下隐患,从而给作为委托方的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法律风险。本文针对科研外部协作过程中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对企业防控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作出了提示。(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向国成,谌亭颖,邓明君,童乙伦[3](2019)在《APP外部性的市场有效逻辑:产权动态化均衡与用户资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用博弈论方法解析APP共享经济外部性的市场有效逻辑,阐明共享经济中呈现出的免费现象,并不是市场失灵理论的失灵。基于APP软件下载、信息使用和产品交易叁阶段博弈中用户人数与软件、信息和产品供应方在收费、闲置资源、潜在消费上的内在关系,得出叁类七个动态均衡解及其产权界定路径。产权动态化均衡说明,共享经济中的免费现象本质上是节省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成本与节省产权界定不清引起内生交易成本之间两难冲突的折中决定了产权清晰与模糊程度,决定了在哪些环节免费、哪些环节收费。通过用户资本化的创新定义,证明了用户资本化的价值法则和门槛法则,阐释了用户量决定APP网络分工效应的基本逻辑。正是基于产权动态化的外部性市场有效和用户资本化的网络分工效应的有机统一,使得共享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转换更为灵活,能够充分地利用闲置资源、激发潜在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郑统[4](2019)在《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从高管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代理成本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两类代理成本对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首先阐明我国企业代理问题较为严重、资本结构调整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的研究背景,说明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现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进而找出本文的研究方向;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和阐释,对文章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分析代理问题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率下降的原因,提出了高管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代理成本都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下降的假设;对法律环境、证监会处罚、分析师跟踪等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因素以及企业产权性质在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影响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假设;并且对于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和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本文说明了数据来源、研究模型以及模型中所使用的变量内涵及其度量方法。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包含代理成本、法律环境、证监会处罚、分析师跟踪以及企业产权性质等变量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同时提出了验证代理问题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影响的logit回归模型以及验证代理问题对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的回归模型。在完成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并建立研究模型之后,本文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本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高管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代理成本的存在都会使得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下降的结论。在模型中加入调节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证监会处罚、分析师跟踪、企业产权性质等因素能够调节代理成本对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法律环境的改善对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速度加快有促进作用但是无法对代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调节等结论。同时本文还得出高管代理和大股东代理问题会促进企业采取增加负债和增加现金股利发放形式来调整资本结构,并且会抑制企业采用减少负债和增加股权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的结论以及代理成本的增加会提高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的结论。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对相关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加强高管监督激励机制建设、改善企业股权治理结构、改善法律环境加强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证监会监管处罚力度、充分发挥分析师在资本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监管作用等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邵波,钱升华[5](2019)在《产权视阈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外部性及其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种能够传承历史文化、提高公众文明程度的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为此,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方式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产权人强加许多保护管理责任和义务,由此给产权人造成一定的负外部性.笔者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古典经济学解决外部性利弊的基础上,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偏好界定、产权归属和权能交易进行探讨;提出了改进文物认定制度、界定产权归属、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加强监管等建议,以期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的外部性内部化、文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苏亚民,姜诚[6](2019)在《外部审计、产权性质与现金股利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当年被出具的审计意见及是否"四大"作为外部审计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具备公司治理功能的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均与外部审计正相关,并且其相关程度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会有所不同,证明"结果理论"在外部审计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上起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9年01期)
冯强,蔡双立[7](2018)在《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商业化绩效关系研究——基于解吸能力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95家样本企业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外部商业化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重点探讨了企业解吸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商业化动机、合作伙伴对商业化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组织结构对商业化绩效则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商业化动机、组织结构、技术市场对解吸能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解吸能力对商业化绩效有显着的正影响;解吸能力在商业化动机、组织结构与商业化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技术市场与商业化绩效之间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商业化绩效的理论研究领域,同时为中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活动提供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08期)
张志宏,朱晓琳[8](2018)在《产权性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考察这一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高管薪酬高于行业均值时,外部薪酬差距能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倾向,进而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当高管薪酬低于行业均值时,外部薪酬差距越大,管理者追求风险以寻求改变现状的动机越强烈,同样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无论高管薪酬高于还是低于行业均值,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间的正相关关系都只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且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金静,汪燕敏[9](2018)在《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产权性质与企业风险承担》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公平理论,本文分析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发现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越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大;区分产权性质以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不显着,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显着的影响;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可以显着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风险承担在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与经营业绩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用(这是一个新的发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高管薪酬公平理论,为风险承担行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支持了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高管采取不同的薪酬激励方法与不同的业绩考核体系。(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徐光胜[10](2017)在《哈药增资:冰城国企混改“新地标”》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27日晚,哈药股份发布公告,中信资本向哈药集团拟注资29.2亿元,合计持有其60.86%的股权,间接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这意味着,从1993年哈药股份上市起一直位居控股股东地位的哈尔滨市国资委,将退居参股地位。哈药是全国医药行业旗帜性企业,(本文来源于《哈尔滨日报》期刊2017-12-28)
外部产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新引领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企业要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或保持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势在必然。然而,以单一主体进行自主研发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创新发展的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恰当地进行科研外部协作,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但科研外部协作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否则会给后期知识产权取得、利用埋下隐患,从而给作为委托方的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法律风险。本文针对科研外部协作过程中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对企业防控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作出了提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部产权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小知,米薪宇,胡新艳.农地确权能否促进农户投资?——基于“产权强度-情境依赖-外部约束”框架的评论性研究[J].南方农村.2019
[2].吴亚娟.科研外部协作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J].甘肃科技.2019
[3].向国成,谌亭颖,邓明君,童乙伦.APP外部性的市场有效逻辑:产权动态化均衡与用户资本化[J].当代经济科学.2019
[4].郑统.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9
[5].邵波,钱升华.产权视阈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外部性及其治理研究[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6].苏亚民,姜诚.外部审计、产权性质与现金股利相关性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
[7].冯强,蔡双立.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商业化绩效关系研究——基于解吸能力的中介效应[J].中国科技论坛.2018
[8].张志宏,朱晓琳.产权性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
[9].金静,汪燕敏.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产权性质与企业风险承担[J].商业研究.2018
[10].徐光胜.哈药增资:冰城国企混改“新地标”[N].哈尔滨日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