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实践略谈
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对于“周长”的教学应在学生探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通过观察与积累,充分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所以,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时我想如果建立“活动串”,不断更新活动让学生充满挑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地实践着、思虑着、感触感染着,那该多好呀!
关键词:周长课例实践研究
揽过教材,打开书页……《什么是周长》从何下手呢?学生的空间观念总体来说比较弱,怎么学?怎么教?讲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于事务或事实的感触感染、体验认识,来自于对于不懂的题目的敏感、好奇,来自于富厚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认同,思索颇多,思的形也渐渐晕染开……
一、来自何方,去向哪里
“认识周长”是一个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什么是周长》是新世纪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开启课,重点是周长概念的形成。本节教材较之原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较大的变化,实现了两个拓宽,即:一是拓宽了周长概念的外延,避免了原人教版教材编排导致的一说周长就认为只有长方形、正方形才有的弊端,使周长的概念宽泛起来,学生容易明白还有许多图形也是有周长的;二是拓宽了测量周长的方法,由人教版教材的用尺子量线段算周长,到实验教材的包括“化曲为直”的多种测算方法。教材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概念,也有利于学生运用周长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对于教学的要求提高了,教学的难度也加大了。
二、摸着脉,理清络
对于“周长”的教学应在学生探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通过观察与积累,充分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所以,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这样使用教材:
1.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化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
2.认识周长的建构过程又分化为:(1)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2)区分:同一物体不同表面,周长也是不一样的。(3)区分开口和封闭图形。(4)建立封闭图形的周长概念。
3.测量规则和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建构过程又分化为:(1)测量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先明确图形的特点,再用尺量,最后计算。(2)测量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用线围、平移、在尺上滚、涂色在白纸上滚、对折等等,体现了一种“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设计了“三条”脉络:(1)知识点脉络;(2)教学层次脉络;(3)活动层次脉络。
5.沉淀几何,别有“动”天。上课时我自始至终贯穿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应用、在活动中创造,在“一连串”的活动中体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活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站在课堂之上,突然觉得“动”的感觉是:这里在城市上空,沉重的灰霾,似怒海之上翻滚沉浮的泡沫,时散时聚;那里的水像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远处风像轻纱一般柔软,阳光一般温煦,黄白的野花在和风下微微颤抖;近处在苇塘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从“摸”到“找”,从“找”到“辩”,从“辩”到“描”,从“描”到“量”,又从“量”到“算”,一连串不断更新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充满了挑战,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我感觉到,惟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周长”,经历一种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对原来所认识的“周长”达到真正的“数学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而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中学生“体验”的价值所在。
一直以来,我对于课堂的理解总是有些小碎步式的,无论是对于孩子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于课堂自主探索时空的处理,总是亦步亦趋。虽然学得扎实,但缺乏灵动的探究。其实,我更喜欢放开的课堂,或许并未收获结果,但经历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就像偶像俞正强老师说的:朴素到课堂中只剩下数学学习,数学学习需要怎样就怎样,不因课的功利而改。今天,步履蹒跚的尝试,令我收获颇多,但只要有了开始,相信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堂,不管是失败或成功,或许就像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结果更需要经历,不仅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也使我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