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收缩性能论文-甄文越,陈娴

抗收缩性能论文-甄文越,陈娴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收缩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碳纤维,混凝土,抗收缩

抗收缩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甄文越,陈娴[1](2018)在《纳米碳纤维混凝土抗收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凝土脆性大、易断裂的问题,将纳米碳纤维与矿渣细粉复合加到混凝土中,探究混凝土抗收缩性能的变化趋势。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比,分析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抗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优掺量。纳米碳纤维和矿渣细粉的加入对减小混凝土的干缩值有益,尤其是早期,后期也有所提高,但是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8年12期)

黄轲,张荣,刘清亭,胡圣飞[2](2017)在《反应性共混改善ETPU的泡孔形态及抗收缩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塑性聚氨酯发泡珠粒(ETPU)由于其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已经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目前ETPU的制备面临成型费用高、发泡后易收缩等问题,因此关于ETPU制备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ABS含量对TPU/ABS共混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流变性能、发泡性能及其发泡珠粒抗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熔体粘度、储能模量大大提高,平台区向低频平移,剪切变稀提前;T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分子链刚性增强。ABS的加入能有效改善TPU的发泡性能与抗收缩性能,当ABS含量为10%时,得到发泡倍率最大(13.6倍),平均泡孔尺寸最小,泡孔密度最大收缩率最小(12%),泡孔分布均匀的发泡材料,加入ABS有利于提高TPU/ABS共混物的熔体强度,改善发泡性能;TPU/ABS发泡珠粒的收缩率随着AB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ABS的加入对降低TPU发泡珠粒的收缩有着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期刊2017-10-10)

张宝龙[3](2016)在《基于不同骨架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抗收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产生收缩性裂缝。本文针对不同骨架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干缩和温缩试验,评价不同水泥掺量下骨架密实型和骨架悬浮型水泥稳定碎材料的抗收缩性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公路与运输》期刊2016年03期)

鄢杰[4](2013)在《偏高岭土用于改善水泥砂浆抗收缩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的抗收缩性能是现代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在水泥砂浆中掺加偏高岭土,针对其收缩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掺加膨胀剂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可有效改善水泥砂浆的抗收缩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3年03期)

孙光萍,蒋伍举[5](1990)在《提高蒸养粉煤灰净浆制品抗收缩性能的有效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无骨料粉煤灰密实承重砌块的研制,认为要使无骨料粉煤灰砌块满足JC238—78规定的粉煤灰煤渣密实承重砌块的各项性能,可在原状粉煤灰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磨细粉煤灰,再加入适当量的石灰、石膏,这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建筑制品》期刊1990年02期)

抗收缩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热塑性聚氨酯发泡珠粒(ETPU)由于其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已经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目前ETPU的制备面临成型费用高、发泡后易收缩等问题,因此关于ETPU制备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ABS含量对TPU/ABS共混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流变性能、发泡性能及其发泡珠粒抗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熔体粘度、储能模量大大提高,平台区向低频平移,剪切变稀提前;T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分子链刚性增强。ABS的加入能有效改善TPU的发泡性能与抗收缩性能,当ABS含量为10%时,得到发泡倍率最大(13.6倍),平均泡孔尺寸最小,泡孔密度最大收缩率最小(12%),泡孔分布均匀的发泡材料,加入ABS有利于提高TPU/ABS共混物的熔体强度,改善发泡性能;TPU/ABS发泡珠粒的收缩率随着AB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ABS的加入对降低TPU发泡珠粒的收缩有着显着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收缩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甄文越,陈娴.纳米碳纤维混凝土抗收缩性能研究[J].四川水泥.2018

[2].黄轲,张荣,刘清亭,胡圣飞.反应性共混改善ETPU的泡孔形态及抗收缩性能[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2017

[3].张宝龙.基于不同骨架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抗收缩性能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6

[4].鄢杰.偏高岭土用于改善水泥砂浆抗收缩性能的研究[J].河南建材.2013

[5].孙光萍,蒋伍举.提高蒸养粉煤灰净浆制品抗收缩性能的有效途径[J].硅酸盐建筑制品.1990

标签:;  ;  ;  

抗收缩性能论文-甄文越,陈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