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茎用芥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茎用芥菜,现状,趋势
茎用芥菜论文文献综述
林波,孟秋峰[1](2016)在《鲜食茎用芥菜发展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叙述了鲜食型茎用芥菜的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鲜食茎用芥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户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果菜》期刊2016年06期)
孟秋峰,许映君,顿兰凤,任锡亮,蒋笑丽[2](2016)在《茎用芥菜抱子芥品种比较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个茎用芥菜抱子芥品种叁川早早福、福娃、胖儿菜、脆嫩儿菜、福满多进行品比试验,分别比较它们的生育期、农艺学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结果表明,脆嫩儿菜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表现较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孟秋峰,陈承,顾大江,黄新灿,周红权[3](2015)在《鲜食型茎用芥菜新品种及栽培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茎用芥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含量丰富,是食疗保健的蔬菜佳品。本文简介了鲜食型茎用芥菜的成分作用,主要茎用芥菜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本文来源于《宁波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张德纯[4](2014)在《茎用芥菜》一文中研究指出茎用芥菜简称茎芥菜,别名青菜头、芥菜头、包包菜、羊角菜等,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中以肉质茎为产品的变种。茎用芥菜是中国特产蔬菜,由叶用芥菜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中国四川省。长江两岸的涪陵、万县、重庆等地为主产区。茎用芥菜由短缩茎伸长、膨大而成。其肉质茎可分成两类:一类呈拳状、圆形,节间有瘤状突起,适宜腌渍加工制成榨菜;另一类呈棍棒状或羊角状,常用于鲜食。榨菜是以茎用芥菜中一种茎瘤芥瘤茎作原料,经过专门加工腌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4年10期)
孟秋峰,胡美华,陈武健,林波,蒋笑丽[5](2014)在《茎用芥菜产业简况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茎用芥菜是以膨大的茎为产品器官的芥菜类蔬菜,鲜销加工均宜,包括茎瘤芥(榨菜)、笋子芥(棒菜)、抱子芥(儿菜)。主要栽培地区为浙江、重庆和四川等省市。其中,榨菜是以膨大的瘤状茎为食用器官,为中国着名的加工蔬菜,以重庆"涪陵榨菜"和浙江"余姚榨菜"、"斜桥榨菜"最为出名。棒菜是中国特产蔬菜之一,食用嫩茎和叶,但以食用鲜嫩的茎为主。儿菜是以膨大的茎和腋(本文来源于《宁波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2期)
许冬梅,陈发波,姚启伦,方平,蒋青清[6](2014)在《不同类型茎用芥菜核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对茎瘤芥、笋子芥和抱子芥不同类型茎用芥菜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染色体数目为2n=2x=36,核型公式为2n=2x=2sm+34m;笋子芥染色体数目为2n=2x=36,核型公式为2n=2x=8sm+28m;抱子芥染色体数目为2n=2x=36,核型公式为2n=2x=12sm+24m。不同类型茎用芥菜没有出现染色体条数的变化,都属于小染色体,多数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都属于2B型;仅在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核不对称系数等核型组成上出现了细微的差异,说明不同类型茎用芥菜间具有相似的遗传特性。核不对称系数依次为笋子芥>茎瘤芥>抱子芥,据此推测抱子芥和茎瘤芥可能是由笋子芥进化而来,属于笋子芥的变种。(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王迪轩[7](2011)在《茎用芥菜病虫防治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茎用芥菜,即榨菜,是南方各省主要冬种蔬菜之一,为害茎用芥菜的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等,虫害有蚜虫、菜螟等。应注意加强防治,以免影响生产。其中以蚜虫为害及导致病毒病影响最为严重,可用50%(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1年26期)
孟秋峰,王毓洪,任锡亮,诸渭芳,臧全宇[8](2010)在《加工型茎用芥菜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6个春榨菜品种植物学和瘤状茎的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甬榨2号植株生长势强,瘤状茎经济性状好,且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宁波农业科技》期刊2010年01期)
王迪轩[9](2009)在《茎用芥菜病虫防治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害茎用芥菜的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等,虫害有蚜虫、菜螟等。其中以蚜虫危害及导致病毒病影响最为严重,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对水30~50千克,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10000倍液,或20%速灭菊酯乳油每亩10~25克对水喷雾。(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09年22期)
孟秋峰,王毓洪,任锡亮,汪炳良,周红权[10](2009)在《加工型茎用芥菜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个春榨菜品种进行植物学和瘤状茎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甬榨2号’具有植株生长势强,瘤状茎经济性状好等特性,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09年09期)
茎用芥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5个茎用芥菜抱子芥品种叁川早早福、福娃、胖儿菜、脆嫩儿菜、福满多进行品比试验,分别比较它们的生育期、农艺学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结果表明,脆嫩儿菜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表现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茎用芥菜论文参考文献
[1].林波,孟秋峰.鲜食茎用芥菜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果菜.2016
[2].孟秋峰,许映君,顿兰凤,任锡亮,蒋笑丽.茎用芥菜抱子芥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
[3].孟秋峰,陈承,顾大江,黄新灿,周红权.鲜食型茎用芥菜新品种及栽培要点[J].宁波农业科技.2015
[4].张德纯.茎用芥菜[J].中国蔬菜.2014
[5].孟秋峰,胡美华,陈武健,林波,蒋笑丽.茎用芥菜产业简况及发展趋势[J].宁波农业科技.2014
[6].许冬梅,陈发波,姚启伦,方平,蒋青清.不同类型茎用芥菜核型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4
[7].王迪轩.茎用芥菜病虫防治要点[J].农药市场信息.2011
[8].孟秋峰,王毓洪,任锡亮,诸渭芳,臧全宇.加工型茎用芥菜适应性研究[J].宁波农业科技.2010
[9].王迪轩.茎用芥菜病虫防治要点[J].农药市场信息.2009
[10].孟秋峰,王毓洪,任锡亮,汪炳良,周红权.加工型茎用芥菜适应性研究[J].北方园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