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保护性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链球菌,B细胞抗原表位,亚单位疫苗,免疫保护
非保护性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孔里程,王兆飞,孙建和[1](2019)在《猪链球菌保护性抗原表位串联亚单位疫苗设计及小鼠免疫保护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和鉴定猪链球菌3个保护性抗原GAPDH、MRP、DLDH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设计表位串联方案,研究重组串联表位蛋白(简称GMD蛋白)免疫小鼠后对猪链球菌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筛选,并将表位串联并构建重组质粒pET28a-GMD,诱导表达且纯化后将GMD蛋白配合弗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并评价该蛋白对2型猪链球菌的免疫保护效力。发现经SDS-PAGE鉴定该重组蛋白大小为43.3 kDa;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血清中针对猪链球菌HA9801菌株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102 400,GMD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可达90%。上述结果表明面对猪链球菌HA9801菌株的攻击,GMD蛋白可以为机体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本研究结果为猪链球菌新型表位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谢灵志[2](2019)在《表达ASFV保护性抗原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初步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猪瘟 ASF(African swine fever),是由非洲猪瘟病毒 ASFV(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引起的家猪及野猪高死亡率的一种疾病。ASFV是大型双链DNA病毒,长约180 kb,编码蛋白多达180个。ASFV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短距离内也可通过空气传播,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引起家猪及野猪急性高热症状。目前,ASFV现已传播至中国大部分省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ASFV疫苗,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能够诱导坚强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且安全性更高。因此,本研究旨在制备表达多种ASFV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ASF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借鉴。EP153R(EP153R)、CD2v(EP402R)、p54(E183L)和 p72(B646L)蛋白在 ASFV 复制、包装等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是ASFV重要的保护性抗原。以EGFP为标签蛋白,构建pShuttle-EGFP-EP 1 53R-EP402R、pShuttle-EGFP-EP153R-E183L 和 pShuttle-EGFP-B646L;为提高免疫效果,以CTLA4部分序列为先导序列,构建pShuttle-CTLA4-EP 153R-EP402R、pShuttle-CTLA4-EP153R-E183L 和 pShuttle-CTLA4-B646L,构建完成的载体分别转染 293T 细胞,western blot对融合蛋白表达进行验证(pShuttle-CTLA4-B646L不表达),正确表达的质粒转化到BJ5183大肠杆菌重组菌株中,分别重组为pAd-EGFP/CTLA4-EP 153R-EP402R、pAd-EGFP/CTLA4-EP153R-E183L 和 pAd-EGFP-B646L 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 293A 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皮下注射小鼠进行免疫,一免后7天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一免后14d、30d、46d采血收集血清,使用原核表达产物EP153R蛋白及EGFP蛋白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产生水平;一免后50d采集脾脏及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使用原核表达蛋白EP153R与EGFP蛋白刺激淋巴细胞,分别检测脾脏及淋巴结细胞增殖水平;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刺激后CD3+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分析重组腺病毒免疫后小鼠对同种抗原的识别及反应程度。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5种融合表达ASFV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CTLA4为佐剂的重组腺病毒免疫组能引起更好的体液免疫,EP153-CD2v 比EP153R-p54蛋白引起的体液免疫更强,EGFP-p72蛋白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较弱;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Ad-EGFP-p72免疫组淋巴细胞经EGFP蛋白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其余免疫组经EP153R刺激后无明显增殖。流式结果与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相符,EGFP蛋白刺激Ad-EGFP-p72免疫组有特异性IFN-y分泌,其余组经EP153R蛋白刺激后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松建,周雅坪,吕天星,史晓娜,郭婷[3](2018)在《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保护性抗原Sip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无乳链球菌Fc-Sip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并验证IgGFcRn在奶牛乳腺发生局部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由IgGFcRn介导无乳链球菌保护性表面抗原蛋白(Sip)的融合蛋白Fc-Sip,并与佐剂混合制成Fc-Sip亚单位疫苗。选取干奶前15 d的奶牛进行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检测,选取120头CMT(++)以上的奶牛进行分组免疫。通过免疫前后的细菌分离试验、牛奶体细胞数测定、免疫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来评价该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乳样细菌分菌率为86.6%,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46.6%;免疫后乳样分菌率降至40%,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降至13.3%,表明Fc-Sip亚单位疫苗不但可以治疗无乳链球菌性奶牛乳房炎,还可以抑制其它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侵入。首次免疫后60 d,免疫组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1∶4 096,对照组奶牛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512。首次免疫后90 d,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实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范围在0.17×10~5个/mL~3.91×10~5个/mL,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的范围在4.05×10~5个/mL~7.27×10~5个/mL。免疫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的升高及免疫后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减少,表明该亚单位疫苗促进了奶牛体液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发生,也证明该亚单位疫苗具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作用。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付强,李舜,赵贤杰,谢宏林,李桂珍[4](2018)在《SEZ保护性抗原鉴定及基因突变菌株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链球菌病是当今危害养猪业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发展。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SEZ)是引起我国猪链球菌病最主要的病原之一。疫苗的研制对控制疾病的大面积流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该菌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对其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的了解不够全面,阻碍了SEZ疫苗的研发。本研究应用胰酶消化结合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和鉴定SEZ C55138细菌表面相关蛋白,成功鉴定了20种细菌表面蛋白。选择6种具有典型LPXTG的细胞锚定蛋白家族成员进行体内表达研究,发现这6种蛋白可以为康复期血清识别,具有开发为疫苗的重要潜力。这些细菌表面相关蛋白的鉴定为新型疫苗、诊断试剂以及治疗制剂的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7-27)
王文秀,王宝琴,徐晴晴,刘博,张艳[5](2018)在《猪肺炎支原体主要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猪支原体肺炎(Mycoplsa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的原发性病原,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MPS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主要导致猪慢性咳嗽,生长率降低,饲料转换率下降,体重增长缓慢。另外,MPS使宿主易感其他呼吸系统病原,从而造成继发感染。由于对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Mhp特异性蛋白缺少深入研究,使得Mhp研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影响了对MPS的控制。文章围绕Mhp主要黏附因子、膜蛋白及细胞质蛋白等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予以综述,以期为MPS疾病诊断、监测和相关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孙玉章,许运斌,王宏华,孙明军,蒋贻海[6](2018)在《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保护性抗原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猪流行性腹泻口服疫苗,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心保护性抗原基因(COE)插入到穿梭表达载体,并电转化至乳酸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内,进行诱导培养,通过Western blot能够检测到大小约27 KD的蛋白表达。该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为动物体内免疫试验的开展和新型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8年06期)
李松建[7](2018)在《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儿的Fc受体(FcRn)对于向胎儿和新生儿提供具有保护性的母源抗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促进局部保护性免疫的功能。FcRn还可以将特异性IgG与抗原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转运到粘膜的固有层,抗原复合物通过抗原递呈细胞递呈给T淋巴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为探究由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验证IgG FcRn在奶牛乳腺发挥局部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牛IgG Fc和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重要的表面抗原Sip的重组质粒pET-22b-Fc-Sip,通过原核表达并配合佐剂制备了亚单位疫苗Fc-Sip。在本实验室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金黄色葡萄球菌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将无乳链球菌Fc-Sip亚单位疫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Fc-Sip和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即将干奶的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免疫试验。通过免疫前后乳样细菌分离、乳样体细胞数测定、免疫血清间接ELISA方法,评价上述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学特性。结果显示,免疫组0 d的乳样细菌分离率为83.3%,其中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2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3.3%;免疫组90 d后乳样细菌分离率降至26.6%,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降至3.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降至6.6%。免疫前后分菌试验结果说明Fc-Sip亚单位疫苗和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不但针对无乳链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具有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抑制其它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侵入。免疫后第90 d,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检测仪对所有试验奶牛的乳汁进行体细胞数检测,免疫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小于3.3×10~5个/mL,而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大于4.0×10~5个/mL。监测0 d、7 d、14 d、28 d、60 d免疫组、对照组的血清抗体滴度,对照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256至1:512之间。第一次免疫后7 d,免疫组80%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为1:1024;第14 d后,血清抗体滴度升高明显,免疫组9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为1:2048;第28 d后,免疫组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在1:4096至1:8192之间,比对照组平均上升3至4个抗体滴度;第60 d后,免疫各组的血清抗体滴度呈现下降趋势。牛奶中体细胞数检测结果和抗体监测结果说明,该亚单位疫苗具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作用,也证明该亚单位疫苗促进了奶牛免疫反应的发生。免疫组中的A组是使用Fc-Sip和Fc-FnBPB-ClfA制备的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奶牛进行试验的,综合免疫效果在各免疫组中最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晓,李丽,葛雷,李垚,戴建军[8](2018)在《羊口疮病毒上海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保护性抗原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上海地区羊口疮病毒(ORF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变异情况,采集疑似ORFV感染的羔羊唇部结痂组织,应用PCR、MDBK细胞分离培养、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这2个分离毒株保护性抗原基因F1L、B2L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2株ORFV,将其分别命名为ORFV-F416、ORFV-F429。其中,2株分离株F1L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2%~99.4%,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4%~99.4%,遗传进化树分析均显示2株均属于同一分支,且与福建株FJ-YX(KC568410)亲缘关系最近。但与相关参考毒株相比,分离株FIL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44~66位不存在核苷酸的缺失,表明上海流行株与FJ-YX株存在一定的变异。2株分离株B2L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7%~98.9%,且在遗传进化树上均与广西株GX-YB(JQ904793)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与中国疫苗株(JQ904789)亲缘关系较远。表明从上海地区分离得到的2个毒株与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ORFV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分离株的FIL基因和B2L基因存在一定变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姬秋彦,顾琴,梁疆莉,衡燮,马艳[9](2018)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的遗传稳定性及理化性质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遗传稳定性及理化性质稳定性进行研究,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代、工作代、疫苗生产用工作种子(P1)、P2、P3(P1后再传2代)的菌体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百日咳主要抗原组分[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外膜蛋白(pertactin,PRN)、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白喉主要抗原[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原液]、破伤风主要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in,TT)原液]的基因序列,克隆至p LB-Simple Vector,转化E.coli DH5α,测序后,运用DNAMAN软件与Gen Bank中登录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按照《中国药典》叁部(2015版)相关方法,进行菌株理化性质稳定性检测。结果生产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菌株的主代、工作代、P1、P2、P3的主要抗原基因序列大小及同源性与预期一致,理化性质稳定。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遗传稳定,理化性质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胡云霏[10](2017)在《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方法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细菌表面蛋白作为潜在的疫苗或者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对象,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本论文中,我们以红斑丹毒丝菌(革兰氏阳性菌)和A型猪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新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的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筛选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最大的创新来自于噬菌体展示与亚细胞定位技术的结合。我们首先改进了模拟抗原表位噬菌体筛选方法:混合噬菌体与抗体,保持两者在溶液状态下的自由结合,提高目的噬菌体与抗体的结合效率,再将抗体-噬菌体复合物快速固定在包被了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和SPG(Streptococcal protein G)的酶标孔中;经洗涤和洗脱后,将筛选的噬菌体分装到10块96孔板中扩增(~1000倍稀释),显着降低了噬菌体在扩增中多样性丢失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所获得的模拟抗原表位信息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然后使用改进的噬菌体筛选方法分别对抗红斑丹毒丝菌和A型猪巴氏杆菌表面分子多克隆抗体进行两轮筛选,并从获得各细菌对应的12肽和环7肽噬菌体中,各随机挑取100个噬菌体进行测序、阳性验证等相关分析,最后获得两种细菌各自对应的模拟抗原表位序列。将获得的红斑丹毒丝菌模拟抗原表位序列,与该细菌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并将获得的高相似性蛋白做亚细胞定位分析,从中筛选出模拟抗原表位可能对应的表面蛋白。对于猪巴氏杆菌,按以上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获得目前流行毒株间有交叉保护性作用的抗原,本文从A型猪巴氏杆菌模拟抗原表位中去筛选A、D型菌株可能共同的保护性抗原。总共获得了18个红斑丹毒丝菌表面蛋白信息,其中有4个为已经报道的表面蛋白(3个为保护性抗原),对另外14个新发现的蛋白作基因原核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最终从11个成功鉴定的蛋白中发现了9个新的保护性抗原,分别为CwpA、Plp、CbpA、Bga、Bml、Neu、CwpB、Da和Atsp。在猪巴氏杆菌中,总共获得14个A、D型菌株共同表面蛋白信息,其中有7个为已经报道的蛋白(5个为保护性抗原),对另外7个新的蛋白进行基因原核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最终从6个成功鉴定的蛋白中发现了5个新的A、D型猪巴氏杆菌共同保护性抗原,分别为LppC、TonB-d、pTonB、Omabp和Tp。两个细菌保护性抗原筛选准确性高,且筛选效率均超过80%,相比于反向疫苗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筛选效率均<30%)显示了极高的筛选效率。为评价筛选蛋白的相关特性,以新发现的红斑丹毒丝菌表面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全细胞ELISA检测和免疫印迹分析,再结合已报道表面蛋白的信息,发现各模拟抗原表位出现的概率与其对应蛋白在细菌表面表达量的高低,或是该蛋白免疫原性高低成较好的正相关性。在9个新发现的红斑丹毒丝菌保护性抗原和已知的3个保护性抗原中,有10个的模拟抗原表位信息均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噬菌体筛选肽库中,并且有3对序列分别筛选自不同的肽库(ADKPRVDTTTYN与NADKPTE、LQASAKTMHGTI与GAKWMSQ、AHRYIDAQIDRR与LALDRRD),它们分别对应Bml、Plp、CwpB叁个蛋白的同一氨基酸区域,显示了本实验获得模拟抗原表位信息的准确性。对红斑丹毒丝菌新鉴定的蛋白作进一步分析,意外发现两种蛋白酶(Bga和Da)显示了较好的保护性抗原特性,但它们的功能可能并不只是参与细菌新陈代谢,可能还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存和致病有关。Bga(β半乳糖苷酶)可能还与细菌的致病机理有关;Da属于氨肽酶家族,其体内外表达存在差异,功能则还可能与细菌在宿主体内的感染和生存有关;另外还发现Hya在细菌表面表达量很高,但却不是保护性抗原。这些信息为相应蛋白的功能分析、细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因此,本论文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的策略,相比于反向疫苗学和蛋白组学,显示了极高的准确性和筛选效率,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更强的特点,一方面成功将噬菌体展示技术与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的筛选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也为深入的表面蛋白功能分析、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非保护性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洲猪瘟 ASF(African swine fever),是由非洲猪瘟病毒 ASFV(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引起的家猪及野猪高死亡率的一种疾病。ASFV是大型双链DNA病毒,长约180 kb,编码蛋白多达180个。ASFV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短距离内也可通过空气传播,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引起家猪及野猪急性高热症状。目前,ASFV现已传播至中国大部分省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ASFV疫苗,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能够诱导坚强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且安全性更高。因此,本研究旨在制备表达多种ASFV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ASF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借鉴。EP153R(EP153R)、CD2v(EP402R)、p54(E183L)和 p72(B646L)蛋白在 ASFV 复制、包装等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是ASFV重要的保护性抗原。以EGFP为标签蛋白,构建pShuttle-EGFP-EP 1 53R-EP402R、pShuttle-EGFP-EP153R-E183L 和 pShuttle-EGFP-B646L;为提高免疫效果,以CTLA4部分序列为先导序列,构建pShuttle-CTLA4-EP 153R-EP402R、pShuttle-CTLA4-EP153R-E183L 和 pShuttle-CTLA4-B646L,构建完成的载体分别转染 293T 细胞,western blot对融合蛋白表达进行验证(pShuttle-CTLA4-B646L不表达),正确表达的质粒转化到BJ5183大肠杆菌重组菌株中,分别重组为pAd-EGFP/CTLA4-EP 153R-EP402R、pAd-EGFP/CTLA4-EP153R-E183L 和 pAd-EGFP-B646L 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 293A 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皮下注射小鼠进行免疫,一免后7天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一免后14d、30d、46d采血收集血清,使用原核表达产物EP153R蛋白及EGFP蛋白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产生水平;一免后50d采集脾脏及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使用原核表达蛋白EP153R与EGFP蛋白刺激淋巴细胞,分别检测脾脏及淋巴结细胞增殖水平;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刺激后CD3+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分析重组腺病毒免疫后小鼠对同种抗原的识别及反应程度。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5种融合表达ASFV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CTLA4为佐剂的重组腺病毒免疫组能引起更好的体液免疫,EP153-CD2v 比EP153R-p54蛋白引起的体液免疫更强,EGFP-p72蛋白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较弱;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Ad-EGFP-p72免疫组淋巴细胞经EGFP蛋白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其余免疫组经EP153R刺激后无明显增殖。流式结果与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相符,EGFP蛋白刺激Ad-EGFP-p72免疫组有特异性IFN-y分泌,其余组经EP153R蛋白刺激后无明显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保护性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孔里程,王兆飞,孙建和.猪链球菌保护性抗原表位串联亚单位疫苗设计及小鼠免疫保护效力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2].谢灵志.表达ASFV保护性抗原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初步研制[D].扬州大学.2019
[3].李松建,周雅坪,吕天星,史晓娜,郭婷.IgG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保护性抗原Sip亚单位疫苗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
[4].付强,李舜,赵贤杰,谢宏林,李桂珍.SEZ保护性抗原鉴定及基因突变菌株的生物学功能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5].王文秀,王宝琴,徐晴晴,刘博,张艳.猪肺炎支原体主要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8
[6].孙玉章,许运斌,王宏华,孙明军,蒋贻海.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保护性抗原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及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18
[7].李松建.IgG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8].陈晓,李丽,葛雷,李垚,戴建军.羊口疮病毒上海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保护性抗原基因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8
[9].姬秋彦,顾琴,梁疆莉,衡燮,马艳.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的遗传稳定性及理化性质的稳定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8
[10].胡云霏.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方法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D].湖南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