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得体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标题党”,顺应论,不得体性,生态防范
不得体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萍[1](2019)在《从顺应论看“标题党”现象的不得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读题时代,"标题党"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标题党"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地选择并运用不得体的语言形式。从修辞表达来看,"标题党"现象的语言形式与表达内容违背了修辞学的一大原则——得体性,导致形式、内容的相互背离,最终导致言语交际行为的无效。基于语言顺应理论,为实现语言生态文明,应该对"标题党"现象加以严格规范。(本文来源于《品位经典》期刊2019年06期)
钱伟[2](2018)在《夏饮凉茶益处多 有体性寒喝不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茶与药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用叁四味中药沏茶调理,对于改善体质、防病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合适的中药沏凉茶,无论是去暑还是保健,都较为有效。五类人群不宜喝凉茶《神农本草经》将夏枯草归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药,而《本草纲目》则称其"无毒"。研究表明久服夏枯草确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症状轻重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脾胃虚弱者要慎服,气虚者要(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8年09期)
魏伟[3](2009)在《语用学视角下桂林市汉语公示语的得体性与不得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社会的发展,公示语的研究在我国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课题。公示语是流行于社会、面向社会的的语言,一般是指在公共场所张贴和印刷,旨在为一般公众或者特殊群体提供指南、提醒等帮助的宣传性、服务性语言、标牌或标语。公示语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发挥着强大的信息服务和宣传功能。目前国内对公示语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大多是从翻译角度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示语翻译中的语言和语用失误以及翻译的策略等方面。但从得体性这一高度出发对公示语进行研究的文章目前尚不多见。公示语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语言得体是关键。本文以采集自桂林市的汉语公示语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中的顺应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为主要的理论框架,研究探讨桂林市公示语的得体性和不得体性。本文首先在已有的英语公示语和汉语公示语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告知类;警示类;标语类。告知类是用来提醒受语者某些必要的信息,具体分为招牌次类和提醒次类,一般都利于辨认;警示类被认为是为了公众和他人的利益,对受语者的行为提出警告、限制或请求,大致分为禁止、请求和教育叁个次类。随着时代的发展,禁止类的制定体现出向人文关怀方面发展的趋势;标语类主要指宣传标语,通常为了一定政治目的,为了宣传国家或地方的政策,号召、鼓动大家为了某种利益而共同奋斗。随着社会的发展,标语的制定也更加注意策略。针对采集自桂林市的汉语公示语语料,本文在描述公示语的分类的基础上,从得体性和不得体性的高度出发,运用Verschuren的顺应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等,详细分析桂林市的汉语公示语的现状,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告知类、禁止类、标语类公示语中,既有得体性,也有不得体的地方;其中不得体的方面亟待改进;2.警示类公示语中,一方面呈现出禁止次类逐渐减少,请求和教育次类逐渐增多的趋势,另一方面禁止次类仍然太多;3.公示语的制定有向人文关怀方面发展的趋势,更加注意语用策略的运用,更加得体,反映出时代发展对公示语制定的要求。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公示语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公示语和得体性两方面的研究以及提高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刘和林[4](2008)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用不得体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学界也一直从多视角探讨跨文化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和因素。在跨文化交流和活动中,语言使用的得体不仅体现了说话人语言能力的大小,而且能使交流更富有成效,从而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并能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目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不得体现象却颇为多见,如语用失误、语用负迁移等等。当今语用学更多地关注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和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使用情况。因此,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视角来研究语用的不得体性这一课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梅伊(Jacob,L. Mey)的语用行为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语用失误进行解释,首先探讨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对交际造成的影响,并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失误、礼貌失误和称谓失误等现象;其次,从语用迁移方面入手,对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一些例证和案例分析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语用负迁移的原因,并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最后,从文化角度入手,分析造成语用不得体的重要因素,即深层文化或隐蔽文化包括价值观、道德观、个体与群体观、思维模式和文化语境等方面。并归纳出导致跨文化语用不得体的叁大因素:由于语用语言的迁移或失误而导致的跨文化语用不得体;由于社交语用迁移或失误而导致的跨文化语用不得体以及交际者一方由于文化因素的缺失、对语境意义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跨文化语用不得体。同时,本文建议跨文化交际者应该培养了解和分析蕴涵在话语表层中的深层的语用意义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重视不同的文化因子对跨文化语用行为的影响,以达到减少跨文化语用不得体,并有效传递跨文化语用意义的目的。本文采用了四种分析方法:第一,对比法,即对比中西文化中语用行为实现的不同方式;第二,图表法,用图形与表格更加形象地表达文中较深奥的理论分析;第叁,例证法,用例子来证实笔者的分析;第四,案例分析法,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借以增强文章的信度。文章出现的例子、案例来源有四:第一,报刊杂志;第二,作者本人的实践经历与体会;第叁,学界前辈们对本课题研究成果中出现的案例;第四,英特网上某些真实的案例。(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5-16)
孙业伟,王秋平[5](2006)在《认识的“求之不得”之本体性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自然地、自在地生成了人,同时生成了人的认识,人的认识本质上便也是自然的。面对自然的先在性和历久性,人之存在具有后在性和短暂性,这决定了人的认识具有“求之不得”性。虽然人的意识不过是存在生成历史中的异化,然而,自然自在的和谐包含着人的“求之不得”的认识,是自然自在生成的和谐认识的必然性。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存在的种子性———存在以其种子性生成其历史。世界的存在无非是由最微小的部分构成的,是由这追求着和谐的不和谐而构成的大和谐———正因如此,“求之不得”获得了当下的意义,然而也只是当下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不得体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古代,茶与药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用叁四味中药沏茶调理,对于改善体质、防病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合适的中药沏凉茶,无论是去暑还是保健,都较为有效。五类人群不宜喝凉茶《神农本草经》将夏枯草归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药,而《本草纲目》则称其"无毒"。研究表明久服夏枯草确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症状轻重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脾胃虚弱者要慎服,气虚者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得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慧萍.从顺应论看“标题党”现象的不得体性[J].品位经典.2019
[2].钱伟.夏饮凉茶益处多有体性寒喝不得[J].现代养生.2018
[3].魏伟.语用学视角下桂林市汉语公示语的得体性与不得体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9
[4].刘和林.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用不得体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
[5].孙业伟,王秋平.认识的“求之不得”之本体性及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