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鱼类论文-熊昌富,邓可仁

底层鱼类论文-熊昌富,邓可仁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层鱼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池塘水质,投喂量,青饲料,水质恶化

底层鱼类论文文献综述

熊昌富,邓可仁[1](2019)在《一起水质恶化引起底层鱼类死亡案例的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我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春夏连旱,至6月下旬降雨总量不足900毫米,不到往年1/2。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尤其是水产养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6月23日我县水产科技示范户刘明燕的养鱼池连续几天出现死鱼现象,6月23日笔者前往诊断、治疗。经认真仔细观察、解剖、镜检,精心治疗一个星期后,病鱼全部治愈,现(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9年17期)

张然[2](2018)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底层鱼类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地处高纬度,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着的海域之一,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的时空分布与环境特征息息相关。本研究综合了我国第4次(2010年7~9月)、第5次(2012年7月和9月)、第6次(2014年7~9月)、第7次(2016年7~9月)、第8次(2017年9月)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陆架区、白令海峡、楚科奇海陆架区和楚科奇海陆坡区等海域开展的底层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历次考察中鱼类的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结合水深、底温、底盐等环境数据阐述了研究海域鱼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研究海域环境扰动增加背景下底层鱼类的适应与反馈。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5科,以鲉形目最多,鲈形目次之。其中白令海记录鱼类53种,隶属于8目14科,以第6次考察种类数最多(36种);楚科奇海记录鱼类43种,隶属于6目11科,以第7次考察种类数最多(25种);两个海域共有种31种。除第8次考察外,其余历次考察均有出现的种类有5种,为费氏狮子鱼(Liparis fabricii)、叁叉裸棘杜父鱼(Gymnocanthus tricuspis)、北极胶八角鱼(Ulcina olrikii)、白令海北鳕(Boreogadus saida)和粗壮拟庸鲽(Hippoglossoides robustus)。综合历次考察,渔获尾数前3的种类为叁叉裸棘杜父鱼、粗壮拟庸鲽和白令海北鳕,它们的资源丰度近年来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其中,白令海北鳕是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类之一(FEC,Focal Ecosystem Component),连接食物网中各个营养级生物,可以作为观测北极变化的指示种。(2)白令海鱼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0~3.1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楚科奇海鱼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0~2.2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87,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综合历次北极考察,白令海各站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值高于楚科奇海,且差异显着(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分类多样性方面,研究海域65种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74.18,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318.27;其中白令海53种△+为74.26,∧+为302.40;楚科奇海43种鱼类△+为71.45,∧+为296.35;以上结果显示出白令海调查海域底层鱼类分类关系更加多样化的统计特征。鱼类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白令海,鱼类Margalef丰富度与水深显着负相关,△和∧+与盐度显着正相关;在楚科奇海,鱼类生物量与水深显着正相关,种类数、∧+与底温显着正相关。(3)研究海域底层鱼类可以分为4个群落:(1)白令海北部陆架外缘群落(群落I),以第4次和第6次考察为代表,环境因子分析中以水深的方差贡献率最高,组内贡献率较大的鱼类为砂栖狼绵鳚、匙形冰杜父鱼;(2)圣劳伦斯岛-白令海峡群落(群落II),以第4次、第5次和第6次考察为代表,环境因子分析中以水深和底温的方差贡献率较高,平均底温接近0℃,组内贡献率较大的鱼类为粗壮拟庸鲽、北极胶八角鱼、费氏狮子鱼;(3)楚科奇海东部近岸群落(群落III),以第6次和第7次考察为代表,因子分析中同样以水深的方差贡献率最高,水深均值检验结果与群落Ⅰ和群落Ⅱ均差异显着(P<0.05);底温的方差贡献率高于群落Ⅰ和群落Ⅱ,组内贡献率较大的鱼类为叁叉裸棘杜父鱼、白令海北鳕和粗壮拟庸鲽;(4)楚科奇海北部陆坡群落(群落IV),以第7次考察为代表,底层环境低温、高盐,是唯一平均底温在0℃以下的群落,底温均值检验结果显着低于群落Ⅰ和群落Ⅲ(P<0.05),底盐均值检验结果则显着高于其他3个群落(P<0.05),该群落组内贡献率以白令海北鳕为主,出现了紫斑狼绵鳚、中间弧线鳚等深海种和极地种。(4)气候变化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的改变,本研究共记录8种原记录分布于北极其他海域而在本考察中有出现的种类,12种原记录分布于北极海域太平洋扇区而本考察中出现的站位超过原有分布范围的北部边界或接近已有分布的最北端的种类。通过鱼类尾数加权营养级的分析显示,白令海南部北纬60°~62°区域底层鱼类尾数加权营养级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可能是目前受影响较为剧烈的区域。群落组成中不同种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从而引起群落结构的重塑。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可能放大人为因素(诸如过度捕捞、生境破坏和水域污染)对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因此鱼类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各国、各利益团体在气候变暖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王亮根,谷阳光[3](2016)在《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营养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24种底层鱼类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的δ~(13)C值在–20.4‰—–17.0‰之间,均值为(–19.1±0.8)‰;δ~(15)N值的范围为7.9‰—12.2‰,均值为(9.7±1.0)‰。鱼类的营养位置在3.06—4.33之间,平均值为3.58±0.29,表明均以肉食性为主。根据群落范围指标结果分析,鱼类群落的δ~(13)C和δ~(15)N值范围(CR和NR)分别为3.4和4.3,表明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底层鱼类的初始食源较为单一,营养层次较少;总面积(TA)和到重心的平均距离(CD)分别为5.8和1.0,意味着鱼类食物网营养级多样性的总程度和平均程度均较低;平均最近相邻距离(NND)及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偏差(SDNND)分别为0.37和0.43,说明研究海域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冗余程度较高,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生态位幅宽较小,重迭程度较高。此外,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和狐形长尾鲨(Alopias vulpinus)在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对该海域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禁止捕捞这些种类,而对一些冗余种类,如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条尾鲱鲤(Upeneus bensasi)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等,可以适度捕捞,以维持底层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完整性,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发展。(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6年02期)

张迎秋,许强,徐勤增,刘辉,张宏晔[4](2016)在《海州湾前叁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前叁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采样调查共渔获鱼类6目15科22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等属于常年性岩礁鱼类,是该区域鱼类群落的优势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鲹科和鲭科种类为季节性洄游鱼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类时空分布主要受底层水温和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影响。斑头鱼、五带高鳍鰕虎鱼(Pterogobius zacalles)、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铠平鲉(Sebastes hubbsi)、鲐(Scomber japonicus)和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资源量与底层水温密切正相关;大头鳕和大泷六线鱼资源量与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大头鳕仅分布在低温季节具有较高溶解氧的深水区;许氏平鲉和星康吉鳗分布区域广泛。基于稳定氮同位素法确定了鱼类营养级,常年性岩礁鱼类位于第叁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属于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鱼类;花鲈和大头鳕处于最高营养级(>4.0),是顶级捕食者。(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张迎秋[5](2015)在《前叁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结构、摄食生态和运动行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和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导致全球海洋生物种群持续衰退,近岸海域(如海州湾)鱼类种群衰竭和栖息地退化,渔业资源显着衰退。为努力实现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如圈定海洋保护区,人工鱼礁投放修复受损生境,以及制定保护性管理措施。自2005年以来在海州湾前叁岛海域开展了人工鱼礁投放等生物资源修复工作,但该区域渔业资源恢复状况缺乏系统性监测。2013年5月-2014年4月,对前叁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采样调查共渔获鱼类6目15科22种: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斑头鱼和星康吉鳗等属于常年性岩礁鱼类,是该区域鱼类群落的优势种;花鲈、大头鳕、鲹科和鲭科种类为季节性洄游鱼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类时空分布主要受底层水温和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影响。斑头鱼、五带高鳍鰕虎鱼、褐牙鲆、铠平鲉、鲐和高体鰤资源量与底层水温密切正相关;大头鳕和大泷六线鱼资源量与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大头鳕仅分布在低温季节具有较高溶解氧的深水区;许氏平鲉和星康吉鳗在研究区域广泛分布。基于稳定氮同位素法确定了鱼类营养级,多数常年性岩礁鱼类位于第四营养级(3.4~4.0级),属于高级肉食性动物;花鲈和大头鳕处于最高营养级(>4.0级),是顶级捕食者。基于胃含物分析和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对斑头鱼、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岩礁鱼类)和洄游鱼类花鲈进行了摄食生态学研究。斑头鱼和大泷六线鱼主要摄食蟹类、鱼类和端足类,兼食藻类和多毛类等,许氏平鲉和花鲈主要以鱼类和虾类为食。Schoener重迭指数表明四种鱼类不存在显着食性重迭,单因素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种间食性差异显着。花鲈δ15N和δ13C显着高于叁种岩礁鱼类,表明花鲈与叁种岩礁鱼类营养生态位具有显着差异。叁种岩礁鱼类之间δ15N、δ13C范围交互重迭,表明叁种岩礁鱼类营养生态位相近,尤其是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但是较低的Schoener重迭指数(<0.6)和显着的种间食物组成差异(ANOSIM)共同表明:叁种岩礁鱼类之间存在食性分化。对许氏平鲉持续46天的遥测跟踪研究表明,在研究区域内许氏平鲉具有较高的栖息地忠诚度,栖息地指数为0.90±0.13,而且多数个体在接收器阵列中的一个分区被连续监测到。许氏平鲉信号频次日间显着高于夜间,但连续小波变换分析表明信号频次仅在部分时间段呈现显着昼夜周期(24 h)。栖息地选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对自然岩礁、人工鱼礁分布的砂底和砾石底具有偏好性。许氏平鲉垂直移动主要表现为底栖习性,且垂直移动具有昼夜周期、半日周期和无周期性叁种模式。该研究结果对采捕许氏平鲉、海洋保护区的圈定以及关键栖息地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对许氏平鲉的可持续利用和深入研究具有借鉴性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11-01)

汪振华,王凯,赵静,章守宇[6](2015)在《贻贝养殖区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相对丰度、种类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相似性指数,结合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级聚类和生物与环境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贻贝养殖和泥地生境中的鱼类组成、群落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在两生境共采集鱼类41种,其中MF为35种,SB为25种。MF中以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代表的石首鱼科鱼类的优势度皆高于同期的SB,且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成为MF的季节性优势种。但鲬(Platycephalus indicus)和黄鮟鮟(Lophius litulon)等泥地优势种在MF却较为少见。单变量分析表明两生境间各季度种类组成中等不相似。春夏季MF站位的群落丰度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比SB高,但两生境间各指标并无显着差异。多变量分析显示3个站位的群落格局皆有显着的季节变化,且2生境间群落组成差异明显。ABC分析揭示幼小鱼类的数量优势在MF站位要比SB更明显,群落稳定性高于后者。BIOENV分析显示溶解氧皆为两生境鱼类群落组成的最大相关因子。研究表明,相对于同期的泥地生境,贻贝养殖对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并无显着影响,但养殖活动对石首鱼科鱼类和一些趋礁鱼类的种群可能起到了积极的养护作用,同时也为幼小鱼类提供了更多的人工庇护所。(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鞠培龙[7](2014)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控制及预报其数量变化的趋势等是鱼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结果可为渔业资源保护和开展渔业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鱼类生态学特征的变化,尤其是鱼类种群数量和生态学参数的变化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管理和利用渔业资源提供预警。本文选取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开展其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以期能为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是连接东海和南海的重要通道,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拥有我国着名闽东渔场、闽中渔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等。该海域水文状况错综复杂,并且拥有种类繁多的浮游生物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学和鱼类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了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参数的变动趋势;并探讨引起上述变化的影响因子;同时,针对目前的资源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参数相比,2006年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和乔氏蜥雀鲷(Teixeirichthys jordani)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渔获群体最大体长、优势体长组、平均体长、最大体重、优势体重组、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初次性成熟的最小体长均有减小的趋势,种群个体出现了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前化现象;生长和死亡参数中的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减小,生长系数k加大,体重生长拐点tr提前。总死亡参数Z和捕捞死亡系数F加大,开发比率E达到或超过0.5,处于充分开发或过度开发状态。(2)捕捞和气候变化是鱼类生态学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捕捞对渔业资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资源量的减少,其次在种群结构上,使种群个体表现为小型化、低龄化和结构简单化,反映在生态学特征层面上则表现为生长速度加快、体重生长拐点提前和性成熟提前等,更进一步反映在生态系统层面上,表现为渔获物由长寿命、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逐渐转变为短寿命、低营养级的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最后一些捕捞作业方式如拖网作业极大的改变了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形态结构,对海洋生物尤其是底层近底层鱼类的生长和繁殖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过度捕捞使鱼类种群处于脆弱的状态,进而加剧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威胁,并使处于高开发强度下的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变化更为敏感。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鱼类种群波动及生态学特征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表层水温的升高,可以通过组织、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四个层面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气候异常事件ENSO导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环境变异,然后通过食物链影响初级生产力(硅藻)、次级生产力(浮游动物),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洄游及分布等。(3)本研究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削减捕捞努力量、调整作业结构;实行最小开捕规格及调整休渔期;实施保护产卵群体、产卵场及幼鱼的管理措施;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引入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念;以期获得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5-01)

韩东燕,薛莹,任一平,麻秋云[8](2013)在《应用营养谱研究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1年2~11月在胶州湾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通过构建生物量营养谱(Biomass trophic spectra)和丰度营养谱(Abundance trophic spectra),对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共构建了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4个季节和3个区域(湾内、湾口和湾外)共24个营养谱,包括52种鱼类。结果表明,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谱均显示为1个波峰,峰值的营养级位于3.4~3.6之间,而且丰度营养谱的波动范围要大于生物量营养谱,表明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主要由小型低营养级鱼类(如方氏云鳚Pholisfang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 chthys hexanema等)构成。同时,胶州湾底层鱼类的丰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春、秋季高而夏、冬季低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鱼类的繁殖习性、洄游移动以及捕捞压力等因素所造成的。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的丰度营养谱和生物量营养谱均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P<0.05);但是在不同区域间的变化并不显着(P>0.05)。本研究表明,通过构建营养谱的方法研究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所需的数据较少,并且可以直观的判断和分析营养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因此是一种监测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理想方法。(本文来源于《海峡两岸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和共同开发青年科学家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9-13)

史键,赵文,李赫,张志鹏,李文宽[9](2013)在《汤河水库和大伙房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底层鱼类产量及水质生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0—2011年对汤河水库和大伙房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库共鉴定底栖动物15种,分属于3门7科,平均密度为224.6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69 g/m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克拉伯水丝蚓L.claparedianus;大伙房水库共鉴定底栖动物19种,分属于3门6科,平均密度为235.7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01.56 g/m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克拉伯水丝蚓和苏氏尾腮蚓Branchiura sowerbyi;汤河水库底栖动物密度与活性磷、BOD5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大伙房水库栖动物密度与BOD5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汤河水库底层鱼类的渔产潜力估算为11.59 kg/(hm2·a),即全库每年可生产20 800 kg;大伙房水库底层鱼类的渔产潜力估算为32.11 kg/(hm2·a),即全库每年可生产171 000 kg。水质生态评价结果表明,两座水库均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郑元甲,洪万树,张其永[10](2013)在《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摄食习性、性成熟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产卵群体生殖力、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路线、资源量和渔获量、各种作业渔船的调整及其捕捞力量的限制措施等,并展望了中国海洋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底层鱼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地处高纬度,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着的海域之一,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的时空分布与环境特征息息相关。本研究综合了我国第4次(2010年7~9月)、第5次(2012年7月和9月)、第6次(2014年7~9月)、第7次(2016年7~9月)、第8次(2017年9月)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陆架区、白令海峡、楚科奇海陆架区和楚科奇海陆坡区等海域开展的底层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历次考察中鱼类的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结合水深、底温、底盐等环境数据阐述了研究海域鱼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研究海域环境扰动增加背景下底层鱼类的适应与反馈。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5科,以鲉形目最多,鲈形目次之。其中白令海记录鱼类53种,隶属于8目14科,以第6次考察种类数最多(36种);楚科奇海记录鱼类43种,隶属于6目11科,以第7次考察种类数最多(25种);两个海域共有种31种。除第8次考察外,其余历次考察均有出现的种类有5种,为费氏狮子鱼(Liparis fabricii)、叁叉裸棘杜父鱼(Gymnocanthus tricuspis)、北极胶八角鱼(Ulcina olrikii)、白令海北鳕(Boreogadus saida)和粗壮拟庸鲽(Hippoglossoides robustus)。综合历次考察,渔获尾数前3的种类为叁叉裸棘杜父鱼、粗壮拟庸鲽和白令海北鳕,它们的资源丰度近年来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其中,白令海北鳕是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类之一(FEC,Focal Ecosystem Component),连接食物网中各个营养级生物,可以作为观测北极变化的指示种。(2)白令海鱼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0~3.1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楚科奇海鱼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0~2.2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87,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综合历次北极考察,白令海各站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值高于楚科奇海,且差异显着(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分类多样性方面,研究海域65种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74.18,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318.27;其中白令海53种△+为74.26,∧+为302.40;楚科奇海43种鱼类△+为71.45,∧+为296.35;以上结果显示出白令海调查海域底层鱼类分类关系更加多样化的统计特征。鱼类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白令海,鱼类Margalef丰富度与水深显着负相关,△和∧+与盐度显着正相关;在楚科奇海,鱼类生物量与水深显着正相关,种类数、∧+与底温显着正相关。(3)研究海域底层鱼类可以分为4个群落:(1)白令海北部陆架外缘群落(群落I),以第4次和第6次考察为代表,环境因子分析中以水深的方差贡献率最高,组内贡献率较大的鱼类为砂栖狼绵鳚、匙形冰杜父鱼;(2)圣劳伦斯岛-白令海峡群落(群落II),以第4次、第5次和第6次考察为代表,环境因子分析中以水深和底温的方差贡献率较高,平均底温接近0℃,组内贡献率较大的鱼类为粗壮拟庸鲽、北极胶八角鱼、费氏狮子鱼;(3)楚科奇海东部近岸群落(群落III),以第6次和第7次考察为代表,因子分析中同样以水深的方差贡献率最高,水深均值检验结果与群落Ⅰ和群落Ⅱ均差异显着(P<0.05);底温的方差贡献率高于群落Ⅰ和群落Ⅱ,组内贡献率较大的鱼类为叁叉裸棘杜父鱼、白令海北鳕和粗壮拟庸鲽;(4)楚科奇海北部陆坡群落(群落IV),以第7次考察为代表,底层环境低温、高盐,是唯一平均底温在0℃以下的群落,底温均值检验结果显着低于群落Ⅰ和群落Ⅲ(P<0.05),底盐均值检验结果则显着高于其他3个群落(P<0.05),该群落组内贡献率以白令海北鳕为主,出现了紫斑狼绵鳚、中间弧线鳚等深海种和极地种。(4)气候变化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的改变,本研究共记录8种原记录分布于北极其他海域而在本考察中有出现的种类,12种原记录分布于北极海域太平洋扇区而本考察中出现的站位超过原有分布范围的北部边界或接近已有分布的最北端的种类。通过鱼类尾数加权营养级的分析显示,白令海南部北纬60°~62°区域底层鱼类尾数加权营养级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可能是目前受影响较为剧烈的区域。群落组成中不同种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从而引起群落结构的重塑。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可能放大人为因素(诸如过度捕捞、生境破坏和水域污染)对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因此鱼类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各国、各利益团体在气候变暖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层鱼类论文参考文献

[1].熊昌富,邓可仁.一起水质恶化引起底层鱼类死亡案例的处理方法[J].渔业致富指南.2019

[2].张然.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底层鱼类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8

[3].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王亮根,谷阳光.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营养结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6

[4].张迎秋,许强,徐勤增,刘辉,张宏晔.海州湾前叁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J].中国水产科学.2016

[5].张迎秋.前叁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结构、摄食生态和运动行为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

[6].汪振华,王凯,赵静,章守宇.贻贝养殖区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2015

[7].鞠培龙.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

[8].韩东燕,薛莹,任一平,麻秋云.应用营养谱研究胶州湾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C].海峡两岸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和共同开发青年科学家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9].史键,赵文,李赫,张志鹏,李文宽.汤河水库和大伙房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底层鱼类产量及水质生态评价[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

[10].郑元甲,洪万树,张其永.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水产学报.2013

标签:;  ;  ;  ;  

底层鱼类论文-熊昌富,邓可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