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室围岩应力论文-陈张华,陈昱彤,邓洋,虞东亮,张恒

洞室围岩应力论文-陈张华,陈昱彤,邓洋,虞东亮,张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洞室围岩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下洞室群,软岩,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

洞室围岩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陈张华,陈昱彤,邓洋,虞东亮,张恒[1](2019)在《软岩力学参数取值对洞室围岩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影响的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地质勘测、试验得到的围岩力学参数通常是一个区间值,计算时的不同取值对地下厂房位移、应力、塑性区有一定的影响。结合蟠龙抽水蓄能工程,建立了地下洞室群叁维整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力学参数试验值的上下限取值,分析参数对主厂房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Ⅳ类、Ⅴ类变形弹性模量降低时,对位移影响最为显着,对应力与塑性区的影响相对较小; 2种取值工况下,主厂房沿垂直厂房轴线方向的位移增幅达18%,应力和塑性区的变化在10%内。(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8期)

董金玉,赵志强,黄志全,郑珠光,杨继红[2](2016)在《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深埋洞室围岩应力和变形特征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圆形和矩形两种典型断面洞室,利用岩土数值分析FLAC~(3D)软件,模拟了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其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侧压系数λ小于1时,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大主应力最大值、剪应变增量最大值分布在洞室左右两侧,位移最大值分布在洞室顶部,剪应变增量分布区域近似为长轴与Z轴平行的椭圆;λ大于1时,大主应力最大值、剪应变增量最大值分布在洞室顶部和底部,位移最大值分布在洞室左右两侧,剪应变增量分布区域近似为长轴与X轴平行的椭圆;进一步分析和得到了洞室围岩最大主应力、剪应力、位移以及剪应变增量在不同侧压系数下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地下洞室水平应力影响的研究和洞室断面形状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饶军应,傅鹤林,谢涛,王小敏,尹泉[3](2016)在《内压对管状双椭圆洞室围岩应力影响的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管状双椭圆高水压洞室围岩应力为研究对象,将该问题简化为混合边界的双椭圆孔平面应力计算模型。基于平面弹性复变理论,通过保角映射、Cauchy积分及留数定理等方法,求解了具有单椭圆内压孔的两个平面应力复势函数;采用Schwarz交替算法,推导了具有双椭圆内压孔无限平面内任一点的应力分量表达式。据所得表达式,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研究了无限平面含双洞室或双椭圆洞室的4个算例,分析了内压及两孔相对位置对围岩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洞室均无内压时,水平对称双椭圆洞室的左孔口0°(或右孔口180°)处有最大切向应力;各孔口的最大或最小切向应力均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孔中仅一孔含内压时,两孔孔口应力随内压的增大而或增或减,具体视孔壁位置而定。(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6年01期)

饶军应[4](2015)在《岩溶介质中深埋洞室围岩应力弹性解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入21世纪,伴随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地下工程亦迎来其发展春天。工程建设经验表明,岩土体中常孕育有天然洞室或洞室群,故工程施工前、后均有必要掌握洞室围岩应力分布。从理论上来看,洞室围岩应力问题可归结为求解单(多)连通域的应力分布。复变函数中的共形映射可将复杂面域方便地映射到单位圆域,因此,复变函数法是解决单(多)连通域应力问题的绝佳选择。结合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科技项目(粤公研2011–14)、湖南省交通厅课题(201225/201227)及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3B078),依托韶赣(韶关—赣州)高速公路白山隧道工程,以溶腔、隧洞与围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弹性复变理论及广义平面应变理论,对无限岩土体含一个、两个或多个洞室时围岩应力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平面弹性复变理论,构建了深埋含内压单洞室、双椭圆洞围岩应力计算模型,推导了围岩域的复应力函数表达式,探讨了单洞室围岩应力随内压p、孔形参数m及侧压系数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双椭圆洞室中不同内压、不同相对孔位对孔口应力的影响,揭示了孔口的最大切向应力??,max随洞室内压增大的变化规律。(2)以弹性复变函数法为基础,给出了单洞室、双洞室及任意数量洞室的环形与完全填充加固问题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围岩、加固域及二者接触界面的复应力函数表达式,再结合具体算例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探讨了不同的加固方式与材料对洞室围岩及材料的应力分布影响。(3)基于广义平面应变理论,建立了有限厚板含单个贯通圆孔时孔口叁维弹性应力计算模型。将叁维应力问题的控制方程转化为由平面应力分量表示的控制方程后,探讨了将含单圆孔的空间力学问题简化为平面力学模型对应力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孔口应力集中系数与厚径比⊿、泊松比μ的关系。(4)以白山隧道多溶腔区段为依托,结合任意洞室完全填充加固后复应力函数表达式的推导过程与成果,求解了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C15混凝土及M7.5浆砌片石分别对溶腔完全填充处治后的围岩应力,展示了将理论推导结果用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的操作方法与流程;同时,对用3种材料分别处治溶腔时隧洞开挖及支护施作与否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判定,并对比分析了溶腔填充加固与隧洞支护结构对溶腔及隧洞周边应力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梁正召,龚斌,吴宪锴,张永彬,唐春安[5](2015)在《主应力对洞室围岩失稳破坏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应力环境叁向应力状态下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条件和破裂机制,采用统计损伤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叁维非均匀性地质模型,考虑应力的叁维效应,引入强度折减法,一方面在保持模型边界条件的同时实现洞室围岩的逐步破坏,另一方面以此定量评价不同应力场中洞室安全稳定状况,探讨不同侧压力系数和轴向应力条件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探究中间主应力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产生条件和破裂规律等。结果表明,侧压力系数影响洞室围岩初始破裂形成部位和发展趋势;不同的轴向应力使得洞室围岩破裂区域和范围显着不同,在不同的侧压力系数条件下,轴向应力影响洞室稳定的规律存在差异;不同方向中间主应力对洞室围岩安全稳定状况的影响是不同的;当洞室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平行时,较大的轴向应力会使洞室围岩产生分区破裂化现象,围岩破坏的区域也是拉应变集中的区域等。这些结果对进一步揭示地下洞室围岩非线性变形破坏行为,评价岩土工程安全稳定性,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沈俊,张向阳,陈安敏,徐景茂,孔福利[6](2014)在《爆炸应力波在洞室围岩中的分布及洞库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爆破应力波在下部已有洞库围岩内的传播及洞室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爆炸波在洞室围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拱顶的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压力峰值随着距爆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通过爆心竖直测量线上的垂直压力峰值大于通过洞室形心水平线上对应位置处的压力峰值,水平测量线上测点的垂直压力峰值基本上大于水平压力峰值;正拱顶部位爆炸压力峰值小于衬砌材料的抗压强度,且拱顶没有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位移,洞室是安全稳定的;交通隧道爆破施工时,应重点监测其下方洞室正拱顶及拱脚与侧墙顶部交接部位衬砌的动态反应。(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期刊2014-11-23)

张罗彬,程丽娟,侯攀[7](2014)在《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支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猴子岩地下厂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洞室群埋深大,位于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极高地应力区。与一般高地应力情况不同的是,猴子岩厂区第一、第二主应力均较高,分别达到36.43 MPa和29.82 MPa,使得高地应力对洞室高边墙的不利影响不能通过调整厂房轴线来规避,这为洞室施工和支护设计带来较大挑战。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破坏现象以及位移、支护应力监测资料、声波检测资料入手,归纳高第二主应力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的变形破坏特征为:1岩爆现象普遍;2围岩变形量及破坏深度大;3锚固支护结构负荷水平高。对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作初步探讨,并根据支护效果总结了高第二主应力下支护设计和支护措施的经验,可为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的稳定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4年11期)

石喜梅[8](2014)在《无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主要分为开挖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确定、开挖后围岩重分布应力的计算和支护衬砌后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善。利用柯西的圆行洞室计算理论,探讨了无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和其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4年21期)

沈俊,张向阳,陈安敏,徐景茂,孔福利[9](2014)在《爆炸应力波在洞室围岩中的分布及洞库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爆破应力波在下部已有洞库围岩内的传播及洞室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爆炸波在洞室围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拱顶的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压力峰值随着距爆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通过爆心竖直测量线上的垂直压力峰值大于通过洞室形心水平线上对应位置处的压力峰值,水平测量线上测点的垂直压力峰值基本上大于水平压力峰值;正拱顶部位爆炸压力峰值小于衬砌材料的抗压强度,且拱顶没有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位移,洞室是安全稳定的;交通隧道爆破施工时,应重点监测其下方洞室正拱顶及拱脚与侧墙顶部交接部位衬砌的动态反应。(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杜浩鸣,黄光辉[10](2013)在《浅谈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及锚喷支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最难开挖的就是岩体,而在往往的隧道开挖过程中岩体都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有效的解决岩体开挖问题直接决定了隧道开挖的成功与否。一旦隧道内部发生坍塌将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的保证洞室内围岩的稳定在隧道开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隧道围岩应力和锚喷支护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3年23期)

洞室围岩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圆形和矩形两种典型断面洞室,利用岩土数值分析FLAC~(3D)软件,模拟了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其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侧压系数λ小于1时,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大主应力最大值、剪应变增量最大值分布在洞室左右两侧,位移最大值分布在洞室顶部,剪应变增量分布区域近似为长轴与Z轴平行的椭圆;λ大于1时,大主应力最大值、剪应变增量最大值分布在洞室顶部和底部,位移最大值分布在洞室左右两侧,剪应变增量分布区域近似为长轴与X轴平行的椭圆;进一步分析和得到了洞室围岩最大主应力、剪应力、位移以及剪应变增量在不同侧压系数下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地下洞室水平应力影响的研究和洞室断面形状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洞室围岩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陈张华,陈昱彤,邓洋,虞东亮,张恒.软岩力学参数取值对洞室围岩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水力发电.2019

[2].董金玉,赵志强,黄志全,郑珠光,杨继红.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深埋洞室围岩应力和变形特征数值分析[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3].饶军应,傅鹤林,谢涛,王小敏,尹泉.内压对管状双椭圆洞室围岩应力影响的解析解[J].岩土力学.2016

[4].饶军应.岩溶介质中深埋洞室围岩应力弹性解析及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

[5].梁正召,龚斌,吴宪锴,张永彬,唐春安.主应力对洞室围岩失稳破坏行为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

[6].沈俊,张向阳,陈安敏,徐景茂,孔福利.爆炸应力波在洞室围岩中的分布及洞库稳定性研究[C].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2014

[7].张罗彬,程丽娟,侯攀.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支护措施[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

[8].石喜梅.无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

[9].沈俊,张向阳,陈安敏,徐景茂,孔福利.爆炸应力波在洞室围岩中的分布及洞库稳定性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4

[10].杜浩鸣,黄光辉.浅谈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及锚喷支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3

标签:;  ;  ;  ;  

洞室围岩应力论文-陈张华,陈昱彤,邓洋,虞东亮,张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