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全内蒙古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016000
一、例证法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1.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例证艺术有助于克服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思想政治课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国内形势相比,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的滞后性。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风貌,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例证有利于克服教材的滞后性,保证教材的时代性、科学性。
2.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例证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学信度。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与实践之树常青。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由许多概念和原理组成的理念世界,传授这样的知识,需要一些生动形象的例证。杜威说:“最好的一种教学,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例证对于学习理论、突破难点、理解重点、揭示关系、提高政治课教学信度有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联系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以及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实际的例证,效果更佳。
3.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例证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形成了一套这样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讲解为中心,而所有的讲解又以应付考试为中心。这种模式也“非常权威”地统治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在这种模式影响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运用出现了偏差,变成了理论联系考试。这样把学政治看作是一种应付考试的短期行为,就不能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当今的中学生心理和思想特点更具时代性和社会性,但他们却又受到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制约,更会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他们对现实生活往往缺乏理性分析,会产生模糊的认识或错误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当今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运用书中的实例的同时,注意运用学生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例证来论证书中的基本原理。
二、运用例证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用来说明抽象理论的例证必须具有对理论作正确无误说明的性质,以免使学生因例证的运用不当而对理论知识产生歧义或误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科学,有其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学科规律,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科学性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例证的起码要求,是保证向学生准确传授知识的前提。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问题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事例都能科学地说明某个理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材料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不能选用那些存在争议、尚未肯定的东西,也不能选用那些道听途说、无真实依据的东西,更不能歪曲事实胡编乱造。对已占有的材料,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求做到实事求是。
2.典型性原则。典型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来说明抽象理论的例证,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举例证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既能使学生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确切地揭示所要阐明的基本概念或原理的实质。这对于调动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3.思想性原则。有位老师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曾给学生举例:“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遇到歹徒打劫,就要视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如果歹徒势单力孤,你就可以勇敢地站出来与之斗争;如果对方人多势众,自己根本敌不过歹徒,就不要自讨苦吃……”看起来,这似乎很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但我们绝不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它存在着严重的思想性问题,忽视了思想教育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例如在讲授“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定”这一课题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合唱歌曲,并讲解这首歌曲在音调、节奏上的层次安排,从平心静气的叙说到连珠炮式的短垛句,情绪越来越激动,好似扳着指头列举事实,特别是最后两句是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更加坚定有力,给人以理直气壮、毋庸置疑之感。
三、运用例证法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1.新旧例证相互结合。过去的典型事例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学中当然要用。但当代的中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运用例证时只有新旧结合、以新为主,才能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并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2.中外例证相互结合。在说明某个观点时可以从国际与国内的联系中进行举例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与国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因此,我们的例证必须中外结合,否则,是很难说清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对外开放政策的。
3.正反方面的例证相互结合。即为了说明某个问题从正确与错误两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摆脱了左倾思想的束缚,我国社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道理正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说明的。所以,我们在进行例证时有意识地正反结合、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领悟道理。
4.点与面的例证相互结合。这是从概念、原理的适应范围对例证提出的要求。概念所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一般本质,一个概念只有当它的本质在其反映的各方面都得到体现时,才具有说服力,学生也才能有真正理解。但面上的东西很多,我们应取其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可以说,任何概念、原理都有其点与面的问题,在例证时都必须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