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释药系统论文-王洁敏,王雄飞,王静,方瑜,曹德英

脉冲释药系统论文-王洁敏,王雄飞,王静,方瑜,曹德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释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脉冲释药系统,酶敏感,pH敏感,温度敏感

脉冲释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敏,王雄飞,王静,方瑜,曹德英[1](2016)在《新型材料在脉冲释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释药系统具有使药物经预定的时滞后快速或缓控释释放的特点。释药时滞的控制一是依靠外界刺激的触发,另一是依靠制剂本身设定的程序。目前,设计以外界因素刺激来触发脉冲释药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查阅近年文献基础上,综述了酶敏感、pH敏感、温度敏感及双敏感等新材料在具有脉冲特性的口服、膜剂、水凝胶和注射剂等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杨金兰,单利,王玉丽,高春生[2](2015)在《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中功能性包衣膜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给药系统(pulsatile delivery system)又名择时释药系统,是根据疾病发作时间规律适时地释放药物的给药系统。相比于单-单元型制剂,多微粒系统具有良好的释放调节性,所以已成为脉冲给药系统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多数的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的释药曲线特征是通过功能性包衣膜实现。所以本文概述了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中功能性包衣膜的分类及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包衣膜处方组成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及相应的药物释放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5年14期)

冉茂莲,李小芳,罗丽佳,余琳,罗丹[3](2015)在《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FPDDS)是一种胃漂浮与脉冲原理结合的释药系统,该系统能够增加制剂的胃内滞留,并经一定时滞期后在胃或小肠远端完全释放,达到定时定位定量释药,主要用于哮喘、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等具昼夜节律性疾病的治疗。根据释药机理不同可分为水溶性或易侵蚀包衣系统、聚合物衣膜破裂系统、具控释塞胶囊体状系统和多单元系统。本文重点综述了具有昼夜节律性且需要脉冲释药的疾病及FPDDS的发展、释药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5年01期)

朱正辉,李娟[4](2014)在《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在口服脉冲释药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无污染、能耗低、效率高的优点,具有传统有机溶剂包衣不可比拟的优势,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近几年国内外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在口服脉冲释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4年17期)

陈晶,王乐,边虹铮,陶秀娥[5](2012)在《脉冲释药系统及相关制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脉冲释药系统及相关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脉冲释药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结果: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包括可按需定时定量释药、预防疾病发作和减少不良反应、降低产生耐药几率、避免肝脏首关效应、增加患者依从性等。脉冲释药系统的类型包括本体溶蚀系统、表面溶蚀系统、酶降解激活释药系统、渗透压激发释药系统、超声波激发释药系统等。脉冲释药制剂涵盖了口服(如包衣片剂、胶囊剂、微丸)、注射(如注射微球制剂)、外用(如透皮贴剂)等各个领域。结论: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借助于新辅料和制剂新技术,更多的药物将被制成脉冲释药制剂,脉冲释药系统会有更大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2年36期)

杨宗发,江尚飞,张荣发[6](2012)在《脉冲释药微丸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丸作为多单元给药系统的代表,特别是脉冲微丸凭借其良好的释放可调节性,已逐渐成为脉冲微丸制剂的主要研究方向。该文综述了脉冲微丸缓控释制备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脉冲微丸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2年01期)

周闺臣,鲁莹,张翮,俞媛,陈琰[7](2011)在《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微凝胶脉冲释药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凝胶脉冲制剂,并对制剂的结构和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使用高压静电成囊机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凝胶核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聚电解质逐层包裹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包衣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物料比对聚电解质包衣微凝胶膨胀性能、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聚电解质包衣微凝胶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范围窄,体外释放时滞2.67h,时滞后药物迅速释放,3h释放量为72%。结论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核心,聚电解质为包衣层的微凝胶可以实现脉冲释放。(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宋群莉[8](2011)在《卡维地洛脉冲释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首次以卡维地洛为模型药物,以pH响应性智能释药系统、微孔渗透泵控释系统两大系统为研究基础,集成研制一种新型的卡维地洛脉冲释药系统。方法卡维地洛脉冲释药系统由pH响应性释药颗粒、微孔渗透泵控释颗粒共同配制,分叁步制备完成。首先,依据课题组前期研究,按最佳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卡维地洛pH响应性颗粒,并对其溶胀及释放的pH响应性能分别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此pH响应性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也进行了初步考察;其次,以氯化钠为渗透压活性物质、酒石酸为溶解度调节剂、醋酸纤维素为包衣膜材、聚乙二醇-400为致孔剂,制备卡维地洛微孔渗透泵控释颗粒。以综合的释药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选法优化其制备工艺,阐明其释药机制,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微孔渗透泵膜的微观结构,考察其微孔特性;最后,将上述制备的卡维地洛pH响应性颗粒和卡维地洛微孔渗透泵控释颗粒以适当比例均匀混合,配制卡维地洛脉冲释药胶囊。结果卡维地洛pH响应性颗粒的溶胀和释放性能测定结果均表明其具备显着的pH响应特性,在酸性介质中的溶胀度和累积释放度均较少,而在碱性介质中由于凝胶颗粒迅速溶胀至破裂,药物也能迅速大量的释放出来。在pH1.5的模拟人工胃液中24h时药物累积释放度仅为38.76%,而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24h时药物累积释放度却可达到87.27%。体外模拟胃肠实验表明,在模拟人工胃液中2h卡维地洛累积释放仅24.21%,转移至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22h后,卡维地洛累积释放达到86.58%;在卡维地洛微孔渗透泵控释颗粒的研究中,考察并证实一定量的酒石酸可以显着调节卡维地洛的溶解度,使其适合渗透泵制剂制备的溶解度要求。以酒石酸为溶解度调节剂,制备的卡维地洛微孔渗透泵控释颗粒具有明显的零级释药特征。在pH1.5的模拟胃液和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两种不同介质中,12h药物释放曲线均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值分别达到0.9943、0.9905,累积释放度分别为68.75%、71.90%。此结果表明,微孔渗透泵控释系统中药物基本以零级恒定速度释放,且不受外部环境介质pH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证实制备的卡维地洛微孔渗透泵颗粒在致孔剂溶解后呈现明显的微孔性特征;卡维地洛脉冲释药胶囊的体外模拟实验验证了其具有显着的脉冲释药行为。最初低浓度释放药物,2h药物的累积释放度仅为20.87%,而当药物经由模拟胃环境进入肠环境后,pH环境的改变刺激pH响应性颗粒迅速大量释放药物,同时微孔渗透泵颗粒系统以低浓度恒速释药,两个系统所释放的药量在短时间内发生迭加,1h内药物的累计释放度就达到了总药量的20%左右,即达到一定程度脉冲释药的效果。后药物持续以缓慢的速度释放,最终24h的累积释放度达到68.47%。结论卡维地洛脉冲释药系统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达到适时按需释药的目的,与传统的各种释药系统相比较,此脉冲释药系统在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有望开发研究成为符合时辰药理学理论的治疗高血压的新型释药系统,从而使其在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上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5-01)

郑琴,王芳,杨明,胡鹏翼,岳鹏飞[9](2011)在《中医“择时服药”理论与中药脉冲释药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择时服药"理论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根据"天人相应"、"五脏应时"等提出的组方、施药方法和原则,它反映了中医因时施治和因时施药的思想,是中医辩证用药的特色之一,是中医时辰治疗学的重要体现。脉冲给药系统是在时辰药理学和时辰药动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给药技术,它在治疗节律性疾病上具有独特优势。尽管化学药物的脉冲释药系统理论已有较大发展,但它却不能完全适合于中药脉冲释药系统研究。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中医"择时服药"理论精髓,引入、借鉴现代制剂技术,研究构建中药脉冲给药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充分发挥中医"择时服药"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1年02期)

孙艳,卞俊[10](2010)在《脉冲释药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释药系统被定义为按预定的模式迅速而短暂地释放定量药物,并且能迅速停止释放药物的给药系统。该系统不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而是按照需要和预定的时间单次或多次释放足够的药物,提供有效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脉冲制剂是随着时辰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本文来源于《海军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脉冲释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给药系统(pulsatile delivery system)又名择时释药系统,是根据疾病发作时间规律适时地释放药物的给药系统。相比于单-单元型制剂,多微粒系统具有良好的释放调节性,所以已成为脉冲给药系统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多数的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的释药曲线特征是通过功能性包衣膜实现。所以本文概述了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中功能性包衣膜的分类及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包衣膜处方组成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及相应的药物释放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释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洁敏,王雄飞,王静,方瑜,曹德英.新型材料在脉冲释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

[2].杨金兰,单利,王玉丽,高春生.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中功能性包衣膜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5

[3].冉茂莲,李小芳,罗丽佳,余琳,罗丹.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5

[4].朱正辉,李娟.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在口服脉冲释药系统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4

[5].陈晶,王乐,边虹铮,陶秀娥.脉冲释药系统及相关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2

[6].杨宗发,江尚飞,张荣发.脉冲释药微丸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2

[7].周闺臣,鲁莹,张翮,俞媛,陈琰.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微凝胶脉冲释药系统的研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

[8].宋群莉.卡维地洛脉冲释药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11

[9].郑琴,王芳,杨明,胡鹏翼,岳鹏飞.中医“择时服药”理论与中药脉冲释药系统的研究[J].中药材.2011

[10].孙艳,卞俊.脉冲释药系统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2010

标签:;  ;  ;  ;  

脉冲释药系统论文-王洁敏,王雄飞,王静,方瑜,曹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