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虫红色素论文-汤沈杨,陈梦瑶,肖花美,李飞

胭脂虫红色素论文-汤沈杨,陈梦瑶,肖花美,李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胭脂虫红色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胭脂虫,胭脂虫红色素,胭脂红酸,检测方法

胭脂虫红色素论文文献综述

汤沈杨,陈梦瑶,肖花美,李飞[1](2019)在《胭脂虫及胭脂虫红色素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胭脂虫DactylopiuscoccusCosta属同翅目(Homoptera)洋红蚧科(Dactylopiidae)洋红蚧属(Dactylopius),其饲养和应用历史悠久。从干燥的雌性胭脂虫体内可以提取出一种红色色素——胭脂虫红。胭脂虫红主要由胭脂红酸、胭脂酮酸、虫漆酸D、DCⅣ(2-C-α-葡萄糖呋喃糖苷)、DCⅦ(2-C-β-葡萄糖呋喃糖苷)以及Spiroketalcarminic acid等组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用于医药、天然色素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价格非常昂贵。鼓励边远地区的农民饲养胭脂虫曾是云南等省份的扶贫工作之一。胭脂虫红质量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个体内在因素(性别、生长发育阶段等)、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害虫等)。目前,可采用核磁共振光谱法NMR、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二极管阵列和串联质谱与电喷雾电离HPLC-DAD-ESI MS/MS、叁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技术检测和鉴定胭脂虫红。本文综述了胭脂虫及胭脂虫红色素的应用,以期得到昆虫学业内更广泛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兰香,郑华,钱岐雄,张雯雯,高山[2](2015)在《乙酸酐/乙酸法制备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胭脂虫红色素是水溶性极好的天然色素,改善其油溶性后可拓展该色素在油溶性食品、化妆品、药品、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本文以乙酸酐/乙酸为反应体系,对其有效染色成分胭脂红酸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后制得了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确定了制备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胭脂虫红色素0.5g;乙酸酐与乙酸用量均为10m L;催化剂叁乙胺用量为1.0m 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8h;此条件下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收率为65.2%。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所得到的色素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表征,表明胭脂虫红酸分子中增加了酯基和烷基,得到的产物在油样中的溶解度为2.41(25℃),且稳定性良好,说明胭脂虫红色素的油溶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开发和应用潜在价值与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5年09期)

刘兰香,郑华,张雯雯,陈奇,宋国彬[3](2015)在《DDSA酯化法制备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二烯基丁二酸酐(DDSA)作酯化剂,对胭脂虫红色素的主要成分胭脂红酸分子进行改性修饰,制得了油溶性较好的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0.5 g原料,DDSA与胭脂虫红色素的质量比值为2.3,催化剂叁乙胺(Et3N)的用量为1.8 mL,温度为67℃,反应时间为6 h,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20 mL,此条件下,产物得率为41.59%。通过FT-IR及UV-Vi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明DDSA与胭脂虫红色素发生了酯化反应,制得的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的λmax及颜色在碱性溶液中受pH值影响较大;其可溶于食用玉米油,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且稳定性良好,溶解度(20℃)为6.53,有效改良了胭脂虫红色素的油溶性。(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5年04期)

张敏,滕文卓,解朵,李国英[4](2014)在《胭脂虫红色素对胶原膜的染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胭脂虫红色素对胶原膜进行染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染色条件对胶原膜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色后的胶原膜进行了相关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染色工艺为:在胭脂虫红色素浓度0.15%、温度50℃及pH值为5的染浴液中反应60 s。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胭脂虫红分子的引入增强了胶原氢键的作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染色后胶原膜的热变性温度提高了10.5℃,起始分解温度升高了约90℃,耐热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接触角和吸水率测定表明,染色后胶原膜的亲水性增加。机械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染色后胶原膜的机械强度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皮革科学与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胡金燕,郑华,张雯雯,李坤,刘兰香[5](2014)在《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拓宽胭脂虫红色素在食品及日化品等领域中的应用,以月桂酰氯为改性试剂对胭脂虫红色素的主要成分——胭脂虫红酸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制得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优化验证,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为:以1.0 g胭脂虫红色素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月桂酰氯的用量分别为15.3 mL、4.5 g,反应温度42.0℃,反应时长1 h。在此条件下,胭脂虫红色素的回收率为59.35%。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结构进行表征,表明胭脂虫红色素和月桂酰氯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胭脂虫红酸月桂酸酯,并可溶于食用玉米油中,且稳定性较好,20℃条件下溶解度为15.06 g/100 g。(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胡金燕[6](2014)在《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胭脂虫红色素是经常使用的优良天然着色剂之一,具备良好的染色性能和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品等行业中。然而,胭脂虫红色素在物化特性上也有不足,其脂溶性差限制了它在油性化妆品、脂溶性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胭脂虫红色素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高效提取、精制纯化、分析测定、功能利用等方面,尚未见有解决胭脂虫红色素在油脂类物质中溶解性问题的系统性报道。因此,采用化学方法对胭脂虫红色素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脂溶性对其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胭脂虫红色素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胭脂虫红酸,每1个胭脂虫红酸分子内含有8个羟基和1个羧基,本研究采用月桂酰氯为改性试剂,与胭脂虫红酸分子结构上的羟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了胭脂虫红酸月桂酸酯,引入了亲脂性的长链烷基,这样既改善了胭脂虫红色素的脂溶性,又保持了良好的染色功效,制得了脂溶性的胭脂虫红色素。为了深入了解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理化性质,本研究还测试了其主要成分胭脂虫红酸月桂酸酯的光谱特性、色价、pH值、溶解性以及光照、温度、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客观评价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实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本研究还采取油脂自动氧化体系和自由基体系评估了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抑制油脂氧化的能力以及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为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单因素及优化验证试验,确定了制备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月桂酰氯/胭脂虫红色素的用量分别为15.3 mL、4.5 g、1.0 g,反应温度42.0℃,反应时间1h。在此条件下,胭脂虫红色素的回收率为59.35%。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胭脂虫红酸和月桂酰氯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胭脂虫红酸月桂酸酯;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可以溶解于食用玉米油中且在其中的储藏稳定性较好,其溶解度为15.06 g/100 g(20℃),油样在较长时间内澄清、透明度良好。(2)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在浓度为1μg/mL时,色价为19.15,pH是5.5。它极易溶于无水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醋酸等溶剂中,微溶于氯仿、甲苯、苯等溶剂中,不溶于石油醚、正己烷、丙叁醇、去离子水等溶剂中。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对光照、温度、酸、氧化剂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还原剂对其稳定性略有影响;碱会使其稳定性降低;Fe~(3+)、Fe~(2+)、Cu~(2+)、Mn~(2+)、Zn~(2+)等金属离子会破坏其稳定性,而其他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太显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护色功效。(3)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对油脂有一定的抑制氧化能力,当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添加量分别为猪油和食用玉米油质量的0.03%和0.01%时抗氧化效果最好;抗坏血酸、柠檬酸、酒石酸对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抑制油脂氧化能力均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抗油脂抗氧化的能力不及合成抗氧化剂TBHQ、BHT、BHA。(4)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对3种不同的自由基DPPH·、ABTS~+·及O_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较强,功效相当,对O_2~-·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较弱。(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4-05-01)

金滨滨,王能飞,张梅,赵倩,吴佐浩[7](2014)在《南极红色素与胭脂虫红色素稳定性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南极真菌Geomyces WNF-15A分泌的红色素的稳定性,通过与胭脂虫红色素的对比,包括色价、紫外敏感性、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影响、金属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等方面,发现南极红色素在528 nm有最大吸收波长;色价为144.3;对紫外光稳定;对绝大多数金属离子稳定;pH值在6~10内稳定。测试结果表明南极红色素稳定性较好,有成为胭脂虫红色素替代品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4年02期)

柳艳,王祥荣[8](2013)在《胭脂虫红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提升性等方面入手对胭脂虫红色素上染羊毛织物的性能进行研究,并对染色牢度和生态安全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胭脂虫红色素上染羊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pH值3~4,染色温度为80℃以上,染色时间为50~60min;胭脂虫红色素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的提升性;胭脂虫红色素染色的羊毛织物的金属离子含量和禁用偶氮染料含量达到生态纺织品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1期)

刘锡建,李荣秋,李健,蒋文斌,谢燕婷[9](2012)在《D-101树脂纯化胭脂虫红色素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胭脂虫红色素的纯度,研究了D-101树脂纯化胭脂虫红色素的工艺。比较了不同pH值预处理胭脂虫红色素提取液的吸附效果,研究了树脂动态吸附和洗脱动力学曲线,并对树脂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得到D-101树脂纯化胭脂虫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采用pH为3进行预处理,上柱液体积为2BV,上柱流速为3BV/h,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脱,洗脱液体积为3.5BV,洗脱速率为2BV/h,在此条件下,吸附量为42.15mg/mL树脂,洗脱率高达98.24%,胭脂虫产品纯度可达58.47%,能够满足一般食品工业的对胭脂虫红色素的纯度要求。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胭脂虫红色素具有吸附量较大、洗脱率高、产品纯度较高、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2年09期)

虞成华,陆志芸,朱伟,印杰,林毅侃[10](2012)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胭脂虫红色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胭脂虫红色素是一种蒽醌类天然色素,主要成分为胭脂红酸,理化性质比较稳定,胭脂红酸和氢氧化铝、明矾等铝盐反应可形成含水螯合物,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唯一一种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允许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胭脂红酸在生物高新技术及生物标本制作上也有重要用途,且被视为最安全的天然色素之一。我国国家标准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已将胭脂虫红色素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列入国家标准,同时(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2年08期)

胭脂虫红色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胭脂虫红色素是水溶性极好的天然色素,改善其油溶性后可拓展该色素在油溶性食品、化妆品、药品、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本文以乙酸酐/乙酸为反应体系,对其有效染色成分胭脂红酸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后制得了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确定了制备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胭脂虫红色素0.5g;乙酸酐与乙酸用量均为10m L;催化剂叁乙胺用量为1.0m 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8h;此条件下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收率为65.2%。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所得到的色素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表征,表明胭脂虫红酸分子中增加了酯基和烷基,得到的产物在油样中的溶解度为2.41(25℃),且稳定性良好,说明胭脂虫红色素的油溶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开发和应用潜在价值与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胭脂虫红色素论文参考文献

[1].汤沈杨,陈梦瑶,肖花美,李飞.胭脂虫及胭脂虫红色素的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9

[2].刘兰香,郑华,钱岐雄,张雯雯,高山.乙酸酐/乙酸法制备油溶性胭脂虫红色素[J].化工进展.2015

[3].刘兰香,郑华,张雯雯,陈奇,宋国彬.DDSA酯化法制备胭脂虫红色素衍生物[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5

[4].张敏,滕文卓,解朵,李国英.胭脂虫红色素对胶原膜的染色性能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4

[5].胡金燕,郑华,张雯雯,李坤,刘兰香.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制备及表征[J].食品科学.2014

[6].胡金燕.脂溶性胭脂虫红色素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7].金滨滨,王能飞,张梅,赵倩,吴佐浩.南极红色素与胭脂虫红色素稳定性对比[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

[8].柳艳,王祥荣.胭脂虫红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3

[9].刘锡建,李荣秋,李健,蒋文斌,谢燕婷.D-101树脂纯化胭脂虫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2

[10].虞成华,陆志芸,朱伟,印杰,林毅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胭脂虫红色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

标签:;  ;  ;  ;  

胭脂虫红色素论文-汤沈杨,陈梦瑶,肖花美,李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