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配方设计,品质,贮藏稳定性
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刘甲[1](2010)在《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配方设计及其品质和贮藏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全世界营养缺乏仍旧普遍存在,为了补充日常膳食中所缺乏的重要营养素,不少国家都先后推出营养强化食品。特别是在美国,营养强化产品已近万种,占到所有食品的80%。稻米是世界人民的主食,但是在加工、淘洗过程中其营养素损失严重。为提高国民营养,对大米进行营养强化,补充人们在营养摄入中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利用杂粮作为营养素的载体原料,使用单螺杆蒸煮挤压技术,制作出用于大米强化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从而实现了对大米的营养强化。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配方进行了科学设计(1)根据线性规划理论,针对产品营养要求及原料挤压特性的一些限制条件,采用计算机编程,科学地设计出了适合叁种不同人群食用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基础配方(普通大众型、青少年型、高膳食纤维钙型)。叁种类型产品的配方为:①普通大众型(或称普通型):标准籼米30%,玉米(黄)64%,糯米0.5%,小麦标粉2%,燕麦全粉0.5%,高粱1%,黄豆粉2%;②青少年型:标准籼米24.5211%,玉米(黄)60%,糯米1%,小麦标粉3%,燕麦全粉2.479%,高粱4%,黄豆粉5%;③高膳食纤维钙型(或称高纤维钙型):标准籼米28.2321%,玉米(黄)60.7679%,糯米0.5%,小麦标粉0.5%,燕麦全粉1%,高粱1%,黄豆粉3%,麸皮5%。(2)在综合参考《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以及考虑与普通大米混配比例、加工损失等各种因素后确定了各种营养素在试验原料的添加量:①普通型:VB1、VB2、VB6、VB12、Vc、VD3、CaCO3、FeSO4、ZnO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100 mg、45.59 mg、14.34 mg;②青少年型:VB1、VB2、VB6、VB12、Vc、VD3、CaCO3、FeSO4、ZnO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200 mg、65.1 mg、19.33 mg;③高膳食纤维钙型:VB1、VB2、VB6、VB12、Vc、VD3、CaCO3、FeSO4、ZnO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 lμg、75mg、7.5μg、2400mg、45.59 mg、14.34 mg。2.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品质的研究(1)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型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米饭感官方面优于魔芋挤压米和日本淀粉营养强化米,稍低于普通米饭。(2)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确定了各阶段营养素的损失情况,为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营养强化最终计量确立了理论依据,也为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与普通大米混配比例(强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确定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与大米的合适混配比例为1:4或1:5。3.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贮藏稳定性的研究(1)对叁种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在叁种包装方式及叁个贮藏温度下的各营养成分(VC、VB1、VB2、VB6、Ca、Fe、Zn、水分含量、酸价)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得出各营养成分在各种贮藏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及最终保存率,为叁种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业化生产及科学配方提供了理论依据。(2)不同的营养成分适宜于特定的保存方式,为了获得某营养成分的最大保存率,必须满足该营养成分的最适贮藏条件,即合适的包装方式、合适的温度条件。但对于生产实际而言,一种贮藏条件并不能满足所有营养成分保持率的最大化。所以,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一种成分为主成分,满足其最大化的要求,其余营养成分兼顾其较好的保存率即可。3.本论文创新点本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首次将杂粮作为营养素的载体原料生产出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并应用于大米的营养强化,改变了过去大米营养强化的方式。(2)首次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食用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贮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5-20)
陈厚荣[2](2009)在《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生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状况,为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少国家都先后推出营养强化食品,来补充日常膳食中所缺乏的重要营养素。特别是在美国,营养强化产品已近万种,占到所有食品的80%。稻米是世界特别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但是在加工、淘洗过程中其营养素损失严重。为提高国民营养,对大米进行营养强化,补充人们在营养摄入中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营养强化米的制作技术中,蒸煮挤压营养强化技术是目前的最新技术,一些科研人员在蒸煮挤压营养强化米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和不足,如对蒸煮挤压营养强化米的配方优化技术、挤压成型技术、湿样品的干燥技术、营养素的贮存稳定性及成品贮存条件的研究、品质评价体系、工业化生产线的设备配套研究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营养强化米的工业化生产。为此,本研究提出利用杂粮作为营养素的载体原料,使用单螺杆蒸煮挤压技术,制作全新的可用于大米强化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用以实现对大米的营养强化并彻底改变了过去大米强化的方式,对杂粮的深加工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配方的设计(1)在对挤压原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线性规划理论,针对产品营养要求及原料挤压特性的一些限制条件,采用计算机编程,设计出了适合不同人群食用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基础配方叁个(普通型、青少年型、高纤维钙型)。其基础配方为:①普通型:标准籼米30.0%,玉米(黄)64.0%,糯米0.5%,小麦标粉2.0%,燕麦全粉0.5%,高粱1.0%,黄豆粉2.0%;②青少年型:标准籼米24.5%,玉米(黄)60.0%,糯米1.0%,小麦标粉3.0%,燕麦全粉2.4%,高粱4.0%,黄豆粉5.0%;③高膳食纤维钙型:标准籼米28.2%,玉米(黄)60.7%,糯米0.5%,小麦标粉0.5%,燕麦全粉1.0%,高粱1.0%,黄豆粉3.0%,麸皮5.0%。(2)在综合考虑《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与普通大米混配比例、加工损失等各种因素后,确定了各种营养素在试验原料的添加量:①普通型:V_(B1)、V_(B2)、V_(B6)、V_(B12)、V_C、V_(D3)、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100 mg、45.59 mg、50.66mg;②青少年型:V_(B1)、V_(B2)、V_(B6)、V_(B12)、V_C、V_(D3)、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200 mg、65.1 mg、54.15 mg;③高膳食纤维钙型:V_(B1)、V_(B2)、V_(B6)、V_(B12)、V_C、V_(D3)、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400mg、45.59 mg、50.66mg。2.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蒸煮挤压造粒技术的研究(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艺参数范围:物料加水量22%~30%,挤压螺杆转速35rpm~45rpm,叁段机筒温度控制在120℃~140℃(指中间温度),出料端机筒温度80℃,模板选用32孔的椭圆孔模板,进料器转速9rpm,切刀转速根据螺杆转速对应。(2)通过SAS8.0软件建立了弹性、咀嚼性、粘附性、耐煮性及感官评分与各影响因素的多项式数学模型(y_1为弹性,y_2为耐煮性,y_3为咀嚼度,y_4为粘附性,y_5感官评分,x_1为螺杆转速,x_2为机筒温度,x_3为物料加水量):(3)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得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最优成型工艺参数是:当出料端机筒温度80℃、模板选用32孔的椭圆孔模板、进料器转速9rpm、切刀转速为600 rpm时,物料加水量25%,挤压螺杆转速40rpm,叁段机筒温度控制在118℃~128℃138℃,可得到品质优化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产品。3.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技术研究(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条件范围为:热风温度45~60℃、热风风速0.2~0.4 m/s、铺放厚度0.5~1.5 kg/m~2。(2)用Matlab7.0软件,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基含水率与干燥参数热风温度、风速、铺放厚度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方程:①不同温度条件下:②50℃,不同风速条件下:③温度50℃、风速0.2m/s、不同厚度条件下:在曲线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特性,得出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特性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原料。(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干燥时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及铺放厚度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耐煮性、咀嚼性、粘附性、弹性及感官评定没有显着影响,而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速率有显着影响,其中热风温度呈极显着的影响。(4)综合考虑干燥速率、生产效率及能源消耗,最终确定干燥最佳参数为:热风温度60℃、风速0.2m/s、铺放厚度1.5kg/m~2。在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36min,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即可达到安全贮藏水分要求(湿基水分约为12%)。4.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贮藏稳定性研究(1)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在储藏过程中随储藏期的延长、储藏温度的升高,维生素保存率下降(特别维生素C和维生素D_3下降明显,B族维生素相对稳定),水分和酸价上升,钙、铁、锌基本稳定。(2)包装方式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各成分有一定影响:罐装对维生素有较好的保持作用,4℃、罐装储藏条件是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最佳储藏条件。(3)暴晒条件下,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维生素保存率小于4℃,与20℃基本接近,总体高于37℃。5.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品质研究(1)加水量、保温时间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米饭的最终品质均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按1:1的米水比进行加热蒸煮:加热停止后,保温15min~30min,可得食味较佳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米饭。(2)验证试验结果: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普通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米饭感官方面优于魔芋挤压米和日本淀粉营养强化米,稍低于普通米饭。(3)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确定了叁种杂粮营养强化剂产品的营养素含量,同时确定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与大米的合适混配比例为1:4或1:5,并提出了产品的质量标准。6.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生产设备配套研究确立了工业化生产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艺流程,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业化生产设备进行了选择,绘出了生产线的设备工艺流程立面图和设备工艺流程平面图。本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首次将杂粮作为营养素的载体原料,并制作出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而运用于大米的强化,改变了过去大米营养强化的方式;(2)首次利用单螺杆蒸煮挤压技术和薄层干燥试验设备,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配套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套完整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工业化生产技术。本论文的部分研究内容已在《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科技》上发表了4篇研究文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11-08)
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营养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状况,为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少国家都先后推出营养强化食品,来补充日常膳食中所缺乏的重要营养素。特别是在美国,营养强化产品已近万种,占到所有食品的80%。稻米是世界特别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但是在加工、淘洗过程中其营养素损失严重。为提高国民营养,对大米进行营养强化,补充人们在营养摄入中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营养强化米的制作技术中,蒸煮挤压营养强化技术是目前的最新技术,一些科研人员在蒸煮挤压营养强化米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和不足,如对蒸煮挤压营养强化米的配方优化技术、挤压成型技术、湿样品的干燥技术、营养素的贮存稳定性及成品贮存条件的研究、品质评价体系、工业化生产线的设备配套研究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营养强化米的工业化生产。为此,本研究提出利用杂粮作为营养素的载体原料,使用单螺杆蒸煮挤压技术,制作全新的可用于大米强化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用以实现对大米的营养强化并彻底改变了过去大米强化的方式,对杂粮的深加工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配方的设计(1)在对挤压原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线性规划理论,针对产品营养要求及原料挤压特性的一些限制条件,采用计算机编程,设计出了适合不同人群食用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基础配方叁个(普通型、青少年型、高纤维钙型)。其基础配方为:①普通型:标准籼米30.0%,玉米(黄)64.0%,糯米0.5%,小麦标粉2.0%,燕麦全粉0.5%,高粱1.0%,黄豆粉2.0%;②青少年型:标准籼米24.5%,玉米(黄)60.0%,糯米1.0%,小麦标粉3.0%,燕麦全粉2.4%,高粱4.0%,黄豆粉5.0%;③高膳食纤维钙型:标准籼米28.2%,玉米(黄)60.7%,糯米0.5%,小麦标粉0.5%,燕麦全粉1.0%,高粱1.0%,黄豆粉3.0%,麸皮5.0%。(2)在综合考虑《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与普通大米混配比例、加工损失等各种因素后,确定了各种营养素在试验原料的添加量:①普通型:V_(B1)、V_(B2)、V_(B6)、V_(B12)、V_C、V_(D3)、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100 mg、45.59 mg、50.66mg;②青少年型:V_(B1)、V_(B2)、V_(B6)、V_(B12)、V_C、V_(D3)、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200 mg、65.1 mg、54.15 mg;③高膳食纤维钙型:V_(B1)、V_(B2)、V_(B6)、V_(B12)、V_C、V_(D3)、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添加量每100g分别为1.75mg、1.75mg、2.5mg、1μg、75mg、75μg、2400mg、45.59 mg、50.66mg。2.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蒸煮挤压造粒技术的研究(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艺参数范围:物料加水量22%~30%,挤压螺杆转速35rpm~45rpm,叁段机筒温度控制在120℃~140℃(指中间温度),出料端机筒温度80℃,模板选用32孔的椭圆孔模板,进料器转速9rpm,切刀转速根据螺杆转速对应。(2)通过SAS8.0软件建立了弹性、咀嚼性、粘附性、耐煮性及感官评分与各影响因素的多项式数学模型(y_1为弹性,y_2为耐煮性,y_3为咀嚼度,y_4为粘附性,y_5感官评分,x_1为螺杆转速,x_2为机筒温度,x_3为物料加水量):(3)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得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最优成型工艺参数是:当出料端机筒温度80℃、模板选用32孔的椭圆孔模板、进料器转速9rpm、切刀转速为600 rpm时,物料加水量25%,挤压螺杆转速40rpm,叁段机筒温度控制在118℃~128℃138℃,可得到品质优化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产品。3.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技术研究(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条件范围为:热风温度45~60℃、热风风速0.2~0.4 m/s、铺放厚度0.5~1.5 kg/m~2。(2)用Matlab7.0软件,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基含水率与干燥参数热风温度、风速、铺放厚度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方程:①不同温度条件下:②50℃,不同风速条件下:③温度50℃、风速0.2m/s、不同厚度条件下:在曲线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特性,得出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特性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原料。(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干燥时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及铺放厚度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耐煮性、咀嚼性、粘附性、弹性及感官评定没有显着影响,而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干燥速率有显着影响,其中热风温度呈极显着的影响。(4)综合考虑干燥速率、生产效率及能源消耗,最终确定干燥最佳参数为:热风温度60℃、风速0.2m/s、铺放厚度1.5kg/m~2。在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36min,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即可达到安全贮藏水分要求(湿基水分约为12%)。4.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贮藏稳定性研究(1)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在储藏过程中随储藏期的延长、储藏温度的升高,维生素保存率下降(特别维生素C和维生素D_3下降明显,B族维生素相对稳定),水分和酸价上升,钙、铁、锌基本稳定。(2)包装方式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各成分有一定影响:罐装对维生素有较好的保持作用,4℃、罐装储藏条件是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最佳储藏条件。(3)暴晒条件下,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维生素保存率小于4℃,与20℃基本接近,总体高于37℃。5.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品质研究(1)加水量、保温时间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米饭的最终品质均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按1:1的米水比进行加热蒸煮:加热停止后,保温15min~30min,可得食味较佳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米饭。(2)验证试验结果: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普通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米饭感官方面优于魔芋挤压米和日本淀粉营养强化米,稍低于普通米饭。(3)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确定了叁种杂粮营养强化剂产品的营养素含量,同时确定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与大米的合适混配比例为1:4或1:5,并提出了产品的质量标准。6.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生产设备配套研究确立了工业化生产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艺流程,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工业化生产设备进行了选择,绘出了生产线的设备工艺流程立面图和设备工艺流程平面图。本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首次将杂粮作为营养素的载体原料,并制作出了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而运用于大米的强化,改变了过去大米营养强化的方式;(2)首次利用单螺杆蒸煮挤压技术和薄层干燥试验设备,对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配套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套完整的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工业化生产技术。本论文的部分研究内容已在《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科技》上发表了4篇研究文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刘甲.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配方设计及其品质和贮藏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陈厚荣.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生产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