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飞,鲍雨祺[1](2021)在《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顺应信息技术和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展示空间利用新媒体形式对展览和藏品进行展陈及宣传解读,不仅有利于激活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也让展品及信息的展示更加灵活生动。文章对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中的趋势变化及运用案例和适宜性进行研究。
尤浩[2](2021)在《艺术营销视角下的文化主题展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各项产业都蒸蒸日上,特别是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带动了我国展示空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如何提高和创新展馆的展览形式和内容,以及如何提升对于大众的接受力和吸引力,创造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展示空间,展馆作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文化机构,应当顺应时代需求,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发挥好文化纽带作用,促进文化的发展,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艺术营销理论在展示设计中起到了独特的创新指导作用。因此,本文立足艺术营销学理论的研究范畴,对文化主题性的空间展示进行一个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艺术营销和现阶段文化主题展馆的关系总结,引申出艺术营销理论和文化主题展馆的定义,论述艺术营销在展示空间设计的必要性。研究分析艺术营销在文化主题展馆中的理论构建,第一是展馆的营销环境,第二是展馆的文化内容营销,第三是艺术营销模式中的“人”第四是展馆的空间形态设计四个方面与艺术营销的核心要素一一对应,初步概括出文化主题展馆营销的常规流程。其次,通过对个案和其他展示案例的成功营销策略分析总结,提出艺术营销在文化主题展馆中的营销设计方法,即从人的感官、行为,文化,空间四个方面。从基于“物”的展示设计转向基于“策略”(营销)的设计,涵盖功能、空间、材料、色彩、光等传统的物质设计对象,转向人与展示环境和价值观层面。最后,在实践环节结合“骆越文化”从序厅、骆越文化展厅、实景展厅、骆越民俗文化展厅、艺术产品展厅、休息区、虚拟互动展厅七个不同功能需求方面进行主题性的展馆设计,验证艺术营销理论构建下的设计应用。通过以上的研究规律发现,艺术营销视角下文化主题展馆设计效果与价值进行了应用实践,即骆越文化主题展馆展示设计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维、风格、效果、应用结果,再次体现了艺术营销理论在文化主题性展示中的优越性和价值。为艺术营销在未来的展示空间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和设计策略,在该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提供更有意义的理论探索和构建策略。
陈莹馨[3](2021)在《“信息触媒”下地域文化的动态展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展示设计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当下科技与美学的集成体现。展览既是信息交换的媒介,也是文化传播的平台。单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打破了原本和谐稳定的区域秩序,冲击了原本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结构或解体、或同质,文化遗产或流失、或断层。文化的保护不是简单的保留,文化的复兴不是原样的复制。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需要持久化地激活,更需要自发性地展示与传播。展览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展其设计内涵和设计范畴,比特流、信息流成为展示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不能再以空间设计的思维、策略来解析、构建未来的展览。展示设计从对实体空间的塑造转为对整体环境(实体和虚拟环境)的塑造。展示传播的关注点从“展品与空间的关系”转向“人与空间的关系”,再转向“信息与人的关系”;展示传播的素材收集、处理、表现从对物件的整合转为对信息的整合。未来的展览将会是一个由数字化信息构筑起来的动态展示空间。本论文在动态展示中引入触媒效应,以展示传播空间中的信息因子及其交换的过程作为促进地域文化传播的触媒,探寻信息触媒下地域文化动态展示传播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核心并非探究动态展示的技术及媒介,而是灵活运用新兴技术,改变原有单渠道、重形式的现状,强调展示空间中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信息因子之间的紧密联系生成展示空间,寻求地域文化传播、再生、展示的新媒介、新载体、新策略,从而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在信息触媒效应的思想指导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一方面,重新梳理了动态展示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流程,对动态展示空间中信息的载体——传播媒介进行了收集、整理、归纳、总结,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寻求到新的传播媒介,后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平台的整合设计”和“基于时间的先导性设计”的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对信息触媒机制的论述,罗列了地域文化传播中的物质和非物质信息触媒点,并提出了“基于基因的文化传播”机制,为地域文化的再生寻求到新的载体。在此基础上,重定义了展示传播空间的生成策略,从持续性地进行展示信息的调查、整理,到完整性地对数据资源进行编排,从联动性地对信息因子进行抱团、重组,到有主次性地对触媒层级进行划分,最后完成“信息触媒系统”到“展示传播空间”的构建。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姚飞洋[5](2019)在《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变,艺术领域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以科技为支撑,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时代下的家具展示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它不仅传递家具产品的各类信息,还能满足人们对体验感受的需求,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急速发展之下,家具展示空间的创新设计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以家具展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从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切入,结合家具展示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本质、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家具展示的设计内涵及要素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科学技术、价值观念、信息传播、行业竞争四个影响家具展示设计的要素,指出适用于家具展示的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介技术、全息技术三种技术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技术可为家具展示注入互动性、虚拟性、便捷性、绿色化的新内涵。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应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从互动方式的创新性入手,以感官体验、以行为引发、以娱乐兴趣为主的互动家具展示形式;第二种是基于对技术表现的分析,从空间的角度挖掘艺术语言的虚拟家具展示形式,它包括了家具虚拟展示、空间环境虚拟展示以及网络虚拟展示三种方式;第三种是从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多重技术的丰富体验、信息传递的多样融合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家具展示形式的研究。在最后的设计实践中,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利用DVS3D平台及交互设备对某品牌的家具进行了展示设计实践,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赵艺瑾,李娟[6](2018)在《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从世界工艺以及科技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展示活动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相互交流以及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目前,我国已经迎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概念与技术,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信息时代中展示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人为本、互动性、虚拟化、多媒体、网络化。信息时代中网页设计的质量也要遵循风格统一、创意独特、巧妙运用颜色与图片的原则,从而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审美感受。
李丽华[7](2017)在《信息时代汽车展示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实现汽车展示设计由传统的以汽车为主体的静态展示向以人的体验为主体的转变,体现信息时代汽车展示设计的特征和设计方式。方法通过分析信息时代汽车展示设计特点,归纳出交互设计在信息时代汽车展示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结论动作交互、数据交互、声音交互、图像交互等交互设计方式可以运用到汽车展示设计中,并能够取得很好的展示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效传递汽车信息。
李曼琦[8](2014)在《略论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展示设计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展示设计上可以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在现今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传统的展示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加强展示设计的改革成为了信息时代展示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李呈让[9](2013)在《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艺术》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展示设计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演变进行多方面有意义的探索:追溯展示设计艺术与人类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的关系。其中,重点就世博会展示艺术的演进对其主题设计理念、意义与作用进行挖掘,例数了起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川[10](2013)在《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位移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给展示设计带来巨大变革,当代的展示设计已不是某个人、某个专业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由此带来了展示设计在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表现形式、审美标准上有了质的飞跃,文章从分析信息时代展示设计位移的社会动因入手,总结归纳现代展示设计的四大位移趋势,为现代展示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
二、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媒体技术与展示空间的概念及联系 |
(一)数字媒体技术 |
(二)展示空间设计 |
(三)二者的关系研究 |
二、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及其运用 |
三、数字时代展示设计的位移 |
(一)展示载体的转变——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 |
(二)展示模式的转变——从展陈模式到参与、交流、互动体验模式 |
(三)展示设计的转变——从静态到动态 |
(四)展示形式的转变——从单一视觉到多感官体验 |
四、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中的作用 |
(一)持续参观者的注意力 |
(二)信息的高效传达 |
(三)为展馆效果取得效益 |
五、数字媒体技术与适宜性的思考 |
(2)艺术营销视角下的文化主题展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艺术营销 |
2.文化主题展馆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查阅法 |
2.案例分析法 |
3.实地调研法 |
4.归纳分析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二、艺术营销与文化主题展馆的关系研究 |
(一)艺术营销的概述 |
1.艺术营销的定义 |
2.艺术营销的思想渊源 |
3.艺术营销的特点 |
4.艺术营销核心概念 |
(二)文化主题展馆的概述 |
1.文化主题展馆的基本概念 |
2.文化主题展馆的内容 |
3.文化主题展馆的功能 |
(三)展示空间的营销特征 |
1.营销类别 |
2.营销手法 |
(四)艺术营销对文化主题展馆的影响 |
1.营销提升感官体验 |
2.营销增强“人”的情感 |
3.营销改变展示模式 |
4.营销改变空间形式 |
(五)本章小结 |
三、艺术营销在文化主题展馆设计中的构建 |
(一)主题展馆中的营销环境特征 |
1.间接环境与直接环境 |
2.营销环境的动态性 |
3.营销环境的不可控性 |
4.营销环境的关联性 |
(二)文化内容营销 |
1.营销内容结构 |
2.文化营销内容设计 |
(三)艺术营销模式中的“人” |
1. “人”的类型 |
2. “人”的参观路径 |
(四)主题展馆设计中的营销空间 |
1.主题展馆的营销空间形态 |
2.主题展馆的营销空间结构 |
3.主题展馆的情感功能 |
4.主题展馆中的营销空间信息及过程 |
5.主题展馆的营销空间内容反馈 |
(五)本章小结 |
四、艺术营销在文化主题展馆中的策略分析 |
(一)个案分析 |
1.广西柳州骆越博物馆 |
(二)其他展示案例中的营销方式 |
1.北京湖广会馆 |
2.赫尔维帝公园 |
(三)案例分析总结 |
(四)艺术营销在文化主题展馆中的应用策略 |
1.展馆中的感官营造 |
2.展馆中的行为模式 |
3.展馆中的形态塑造 |
(五)本章小结 |
五、艺术营销视角下的骆越文化主题展馆设计实践 |
(一)骆越文化背景 |
1.设计说明 |
2.设计理念 |
(二)展馆设计实践 |
1.图案元素提取 |
2.人、空间分析 |
3.展馆概念推导 |
4.展馆设计方案 |
(三)设计效果展示 |
1.序厅 |
2.骆越文化展厅 |
3.实景展厅 |
4.骆越民俗文化展厅 |
5.艺术产品展厅 |
6.花山文化影音厅 |
7.休息区 |
8.虚拟互动展厅 |
9.实物展示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信息触媒”下地域文化的动态展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1.研究背景 |
1.1.2.研究现状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研究目的 |
1.2.2.研究意义 |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研究内容 |
1.3.2.研究方法 |
1.4.论文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理论框架 |
1.4.2.技术路线图 |
2.地域文化传播中动态展示的引入 |
2.1.动态展示设计的概述 |
2.1.1.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 |
2.1.2.地域文化和动态展示设计的概念阐述 |
2.1.3.动态展示设计的基本要素及流程 |
2.1.4.动态展示引入后展示传播设计要素的转变 |
2.2.动态展示设计的类型及特点 |
2.2.1.展览的技术手段 |
2.2.2.展览信息的传播渠道 |
2.3.地域文化传播中动态展示的应用特征 |
2.3.1.传者:多元、实时的传播 |
2.3.2.受者:共享、自发的传播 |
2.3.3.场所:虚拟、交互的传播 |
2.4.地域文化传播中动态展示的现存挑战 |
2.4.1.过度堆砌的媒介技术 |
2.4.2.华而不实的实体空间 |
2.4.3.陈列无序的信息空间 |
3.动态展示传播中“信息触媒”的介入 |
3.1.触媒效应与信息触媒 |
3.1.1.触媒效应的概念阐述及其在展示传播中的应用特征 |
3.1.2.动态展示中信息触媒的类型与特点 |
3.1.3.信息触媒介入后地域文化传播机制的改变 |
3.2.地域文化展览空间中的信息触媒点 |
3.2.1.信息因子动态输出的端口 |
3.2.2.信息因子动态交换的窗口 |
3.3.信息触媒介入后展示设计构建机制的改变 |
3.3.1.展示因子“交互式”生成 |
3.3.2.信息因子“网格式”形成 |
3.3.3.文化因子“内生式”激活 |
4. “信息触媒”下地域文化的动态展示设计策略 |
4.1.地域文化动态展示空间的构建策略 |
4.1.1.展示信息的调查、整理 |
4.1.2.文化信息的筛选、重组 |
4.1.3.信息触媒系统的构架 |
4.1.4.媒介接触点的生成 |
4.1.5.展示传播空间的构建 |
4.2.信息触媒介入下地域文化动态展示空间的构建原则 |
4.2.1.文化基因的收集——持续性原则 |
4.2.2.数据资源的编排——完整性原则 |
4.2.3.信息因子的重组——联动性原则 |
4.2.4.触媒层级的划分——主次性原则 |
4.3.展示传播空间的设计策略 |
4.3.1.基于平台的整合设计 |
4.3.2.基于时间的先导设计 |
4.3.3.基于要素的个性设计 |
5. “信息触媒”下地域文化的动态展示实践应用 |
5.1.建立基地的文化信息数据资源库 |
5.1.1.基地的发展概述与区位环境 |
5.1.2.展示传播相关信息概述 |
5.1.3.基地的文化资源分布 |
5.1.4.文化资源编排成为信息资源库 |
5.2.资源筛选、重组形成信息因子 |
5.3.构架信息触媒网络系统 |
5.4.生成展示传播的接触点 |
5.5.构建展示传播空间 |
6.总结与展望 |
6.1.总结 |
6.2.创新应用价值 |
6.3.研究中的不足 |
6.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宣传视频初步文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2 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
2.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
2.2 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 |
2.2.1 技术属性 |
2.2.2 传播属性 |
2.2.3 艺术属性 |
2.3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
2.4 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类型 |
2.4.1 虚拟现实技术 |
2.4.2 新媒介技术 |
2.4.3 全息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媒体艺术与家具展示的融合 |
3.1 家具展示概述 |
3.1.1 家具展示的设计内涵 |
3.1.2 家具展示的要素 |
3.2 影响家具展示设计的因素分析 |
3.2.1 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2 价值观念的转变 |
3.2.3 信息传播的升级 |
3.2.4 行业竞争的挑战 |
3.3 数字媒体艺术为家具展示注入新内涵 |
3.3.1 体验性 |
3.3.2 虚拟性 |
3.3.3 便捷性 |
3.3.4 绿色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互动家具展示形式 |
4.1 家具展示中互动方式的多元化 |
4.2 互动家具展示的具体形式 |
4.2.1 基于感官体验的互动 |
4.2.2 基于行为方式的互动 |
4.2.3 基于娱乐兴趣的互动 |
4.3 本章小结 |
5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 |
5.1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的技术表现与艺术语言 |
5.1.1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的技术表现 |
5.1.2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的艺术语言 |
5.2 实体空间中的虚拟家具展示 |
5.2.1 家具的虚拟展示 |
5.2.2 空间环境的虚拟展示 |
5.3 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家具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综合家具展示形式 |
6.1 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 |
6.2 多重技术的丰富体验 |
6.3 信息传递的多样融合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DVS3D技术的家具展示设计实践 |
7.1 设计条件 |
7.2 设计构思 |
7.3 设计过程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信息时代中展示设计的特点 |
(一) 以人为本 |
(二) 互动性 |
(三) 网络化 |
(四) 多媒体 |
(五) 虚拟化 |
二、网络信息展示以及网页设计 |
(一) 风格统一 |
(二) 创意独特 |
(三) 颜色和图形的运用 |
三、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应用 |
(一) 教学网站首页 |
(二) 学校论坛 |
四、结语 |
(7)信息时代汽车展示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信息时代汽车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的作用 |
2.1 准确了解汽车的信息 |
2.2 增加观者满意度 |
2.3 容易使用 |
2.4 传递内涵和品牌文化 |
3 信息时代交互设计在汽车展示中的体现 |
3.1 动作交互 |
3.2 数据交互 |
3.3 声音交互 |
3.4 图像交互 |
4结语 |
(8)略论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特点 |
二、网络信息展示与网页设计 |
三、结语 |
(9)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结语 |
(10)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位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时代展示设计位移的社会动因 |
2 信息时代展示设计位移的转变方式 |
2.1 物质向非物质的位移 |
2.2 真实环境向虚拟环境的位移 |
2.3 静态向动态的位移 |
2.4 被动认知向互动参与的位移 |
3 结束语 |
四、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J]. 赵鹏飞,鲍雨祺.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08)
- [2]艺术营销视角下的文化主题展馆设计研究[D]. 尤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信息触媒”下地域文化的动态展示策略研究[D]. 陈莹馨. 东华大学, 2021(01)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研究[D]. 姚飞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J]. 赵艺瑾,李娟. 美与时代(上), 2018(12)
- [7]信息时代汽车展示的交互设计研究[J]. 李丽华. 包装工程, 2017(08)
- [8]略论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J]. 李曼琦. 美术文献, 2014(03)
- [9]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艺术[J]. 李呈让. 设计, 2013(12)
- [10]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位移研究[J]. 王川.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