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营养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行山猕猴,营养生态学,营养几何模型,食物可利用性
营养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崔振伟[1](2019)在《太行山猕猴营养生态学整合研究:觅食、营养与肠道菌群》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生存受外部环境和自身需求两种因素影响,而食物是重要外部生态因子。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面临因食物可利用性的季节性波动,以及冬季低温带来的食物短缺和能量消耗增加的压力。为探究太行山猕猴在该地区的营养适应性策略。本研究自2013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一个野生猕猴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观察、食物选择和粪便样品分析、营养和次生物质测定,并结合肠道菌群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整合食物选择、营养摄入、繁殖输出和亲本投入以及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等数据,研究了太行山猕猴营养生态学。旨在从营养视角探究太行山猕猴营养调节模式与生存和繁殖的关系,揭示其适应性策略,完善灵长类营养需求动因相关理论。主要结果分述如下:1太行山猕猴的食物选择模式本研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连续跟踪记录和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猕猴的食物选择模式。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取食来自33种植物种类57个食物项目,其中包括8种不同的食物类型(叶、芽、嫩皮、种子、花、果、草本植物和嫩枝)。2)食物可利用性呈现季节性变化,在种子稀缺的春季和夏季,叶子占食谱干物质组成的60.3±13.8%,草本植物对食谱干物质贡献率为31.7±22.2%。然而,种子丰富的秋季和冬季,种子贡献了食谱干物质组成的68.5±22.7%,而草本植物占食谱干物质组成的18.9±12.9%。虽然一年四季都有树皮和嫩枝,但猕猴只在冬天取食该类食物。3)食物选择系数(Electivity indexes,Ei)很好地反映了食物的可利用性与其消耗之间的关系。秋季,猕猴对种子的选择系数是正值(Ei=0.3),而对草本植物的选择系数是负值(Ei=-0.35);冬季,猕猴对种子的选择系数约为0,对草本植物和果实的选择系数几乎都是最高的;春季,猕猴对种子的选择系数约为0,对果实的选择系数较高(Ei=1)。夏季,猕猴高度选择草本植物(Ei=0.8)和树叶(Ei=0.85)。2太行山猕猴的营养调节模式本研究采用行为观察,样地调查等方法获得了4年16个季节的数据,利用营养几何模型分析了太行山猕猴的营养调节模式。结果如下:1)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s)分析结果表明,各季节蛋白(available protein,AP),非蛋白(non-protein,NP)和总能量(total energy,TE)摄入存在明显季节差异(Linear Mixed Models:AP:F=13.113,df=3,P=0.001;NP:F=56.003,df=3,P<0.001;TE:F=132.608,df=3,P<0.001)。2)猕猴在春季和冬季的蛋白(One-way ANOVA:spring:F=134.486,df=3,179,P<0.001;winter:F=20.725,df=3,76,P<0.001)和非蛋白(One-way ANOVA:spring:F=11.638,df=3,179,P<0.001;winter:F=9.250,df=3,76,P<0.001)的摄入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而在夏季和秋季,对蛋白(One-way ANOVA:summer:F=1.305,df=3,72,P=0.279;autumn:F=0.181,df=3,97,P=0.909)和非蛋白(One-way ANOVA:summer:F=0.244,df=3,72,P=0.865;autumn:F=0.101,df=3,97,P=0.959)的摄入量均没有明显的年际差异。但是,无论春季、夏季、秋季还是冬季,猕猴对总能量摄入年际保持不变(One-way ANOVA:spring:F=0.161,df=3,179,P=0.922;summer:F=0.158,df=3,72,P=0.924;autumn:F=0.058,df=3,97,P=0.982;winter:F=2.541,df=3,76,P=0.063)。3)相比非哺乳组猕猴(成年雄性和非哺乳雌性),哺乳组猕猴摄取更多的能量(Linear Mixed Models:F=231.200,df=1,110,P<0.001)。而摄取食物的营养比率(AP/NP)无显着差异(Linear Mixed Models:F=0.276,df=1,110,P=0.600)。4)哺乳组猕猴4年平均能量摄入量为413 k J/d·BWKg,而非哺乳组4年平均能量摄入量为318 k J/d·BWKg。哺乳组单宁摄入量显着高于非哺乳组(Linear Mixed Models:F=358.436,df=1,184,P<0.001)。同样,哺乳组猕猴不可消化纤维摄入量显着高于非哺乳组猕猴(Linear Mixed Models:F=295.188,df=1,192,P<0.001)。3种子可利用性的年际变化对太行山猕猴繁殖输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连续记录法和营养测定的方法,记录了3年中包括食物可获得性、食谱、营养摄入、繁殖输出和母亲投资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栎属种子(Quercus)(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的可利用性年际变化较大。种子对总能量、碳水化合物、可利用性蛋白和脂肪的贡献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2)妊娠和哺乳猕猴的AP(Available protein)和NPE(Non-protein energy)比值各年内没有显着的变化(Mann-Whitney U-test:Z1,18=-0.634,P=0.526,2013;Z1,16=-1.659,P=0.097,2014;Z1,17=-0.089,P=0.929,2015)。但是,妊娠和哺乳猕猴平均摄取的AP/NPE值存在显着的年际差异(Kruskal-Wallis test:chi-squared=44.949,df=2,53,P<0.001)。3)妊娠猕猴的总能量摄入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Kruskal-Wallis test:chi-squared=2.898,df=2,26,P=0.235),然而,哺乳期雌性猕猴的总能量摄入在种子缺乏的年份低于种子丰富的年份(Kruskal-Wallis test:chi-squared=7.249,df=2,26,P=0.027)。此外,与妊娠猕猴相比,哺乳期猕猴每天摄入的能量更多(P<0.001)。4)2014年的繁殖成功率(48%)低于2013年(95%)和2015年(82%)。5)与种子丰富的年份相比,种子缺乏的年份,哺乳雌性的体重减幅度更大(利用了身体储备脂肪)(Mann-Whitney U test:Z1,26=-3.49,P<0.001),移动更少(Mann-Whitney U test:Z1,26=-2.770,P=0.006),花在照顾后代上的时间也更多(Mann-Whitney U test:Z1,26=-2.436,P=0.015)。4肠道菌群对太行山猕猴营养摄入的响应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12只成年猕猴(6雌6雄)的肠道微生物的16S r RNA进行了测序、分析和功能预测,结合食谱和营养学数据,比较研究了4个季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营养摄入响应。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食谱主要由树叶、种子、花、芽、嫰枝和嫩皮等组成。夏季(2016),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树叶为食,分别各占51.60%和48.40%。秋季(2016),主要以种子为食,占食物组成的89.16%,其中栎属种子占64.13%。冬季(2016)以种子(47.94%)和草本植物(25.76%)为食。2017年春季,猕猴主要以叶子为食,占食谱组成的72.27%。2)太行山猕猴对蛋白质和非蛋白质能量的摄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ERMANOVA:F=261.77,df=169,P<0.001)。对于每个季节,秋季和冬季的构成很相近,夏季与其他季节差异较大,春季营养摄入结构介于夏季和秋冬季之间。3)太行山猕猴肠道中厚壁菌门(56.14±6.46%)和拟杆菌门(36.57±6.80%)占肠道总微生物组成的90%以上。太行山猕猴肠道中的优势菌属为普氏菌属(Prevotella,17.67±8.62%),密螺旋体属(Treponema,1.73±1.31%),柔嫩梭菌群(Faecalibacterium,1.45±1.33%),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1.41±0.99%),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0.81±1.05%),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0.61%±1.10%),罗氏菌属(Roseburia,0.56±0.60%)。3)猕猴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存在季节性差异(ANOVA,P=0.042),Beta多样性季节间也存在显着差异(PERMANOVA,F=8.288,df=47,P<0.001)。4)太行山猕猴个体间的肠道菌群差异不显着,群体季节间差异明显。5)通过宏基因组功能预测分析共获得329个第叁级分类水平的代谢通路,分属40个第二级分类水平的代谢通路。其中氨基酸代谢通路、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能量代谢和辅酶因子和维生素代谢通路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位于第2、4、6和10位。结论:1)食物可利用性的季节性变化影响太行山猕猴食物摄取量。猕猴取食种类相对较少、营养互补和营养补充是食谱组成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原因。2)本研究以太行山猕猴为对象,首次在脊椎动物中验证了总能量摄入恒定的“等距离”营养调节模式。这种营养调节模式表明太行山猕猴是常量营养泛化的猕猴亚种。3)太行山猕猴在不同营养环境下维持繁殖的能力,表明太行山猕猴已经进化出了一种将出生数量与后代抚育能力相匹配的营养补偿性机制。4)太行山猕猴肠道主要微生物类群组成与蛋白/非蛋白能量摄入的相关性体现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宿主营养摄入结构的一种适应性响应。肠道菌群在属水平的分布特征以及常量营养和能量相关代谢通路的大量富集表明,肠道菌群的适应性响应是太行山猕猴在该地区生存和繁殖的有效的营养机制。(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邹艳,赵栋,孟佳,何梦洁,方跃强[2](2018)在《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学生营养健康综合干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分析影响6~17岁学生营养健康的环境生态学和社会决定因素,借鉴美国学校营养工作模式,提出适合中国学生的营养健康干预策略。学生人群的环境可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学生所处的时代、年龄的增长是纵向的时间系统,学生营养健康干预策略需要从宏系统到微系统进行系统思考。学生的个体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是学生建立营养健康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引导着营养健康行为变化的方向,政策因素是营养健康行为的强大动力,必须综合考虑各层次的联系,创建多层次的营养健康氛围,推动学生形成营养健康行为。(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张倩,甘倩,徐培培,赵文华,胡小琪[3](2018)在《促进城市中小学营养状况的社会生态学模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膳食营养是否均衡、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和智力的正常发展,还关系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仍面临着若干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显示,从2002到2012年,我国城市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从低于12.9%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08期)
李杰[4](2018)在《日本镜蛤(Dosinorbis japonica)数量性状、营养成分及幼体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古典分析方法和分子方法确定物种为日本镜蛤,并运用多元分析方法探讨日本镜蛤朝鲜群体的壳型态与数量性状、质量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采用常规生态学方法研究pH、温度(T)、盐度(S)、养殖密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完善日本镜蛤的生物学特性,揭示日本镜蛤的营养价值,以及苗种规模化培育过程中养殖水质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日本镜蛤朝鲜群体的壳形通径分析(1)容量指数与凸度指数分别为0.4729±0.0203、0.5018±0.0197,软体部占总体积比例较少、出肉率少。侧面观圆形指数与侧面观椭圆指数数值均接近1,壳形接近圆形。(2)主成分分析表明,容量指数、延长指数、凸度指数均大于1,这叁组贡献值占到壳型指标的91.4%。且容量指数特征根2.451,贡献值为35.0%。(3)采用相关分析、共线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日本镜蛤的数量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测量的日本镜蛤的各性状间均呈极显着的表型相关(P<0.01);共线性分析剔除了与各壳性状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壳长;通径分析表明,壳重是直接影响总重的主要性状,壳腔体积和壳宽是直接影响软体重的主要性状壳宽和总体积是直接影响壳重的主要性状,总重是直接影响总体积、壳腔体积的主要性状,壳重是直接影响壳体积的主要性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壳尺寸性状对体积和重量性状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为日本镜蛤的养殖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日本镜蛤朝鲜群体营养成分分析(1)蛋白、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含量分别约为0.512(湿重)和1.22%,糖原含量相对较高,含量约为3.93%。(2)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Met)和胱氨酸(Cys)。(3)脂质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65%,其中EPA和DHA总含量达到了21.46%,其含量比约为1:1。3、环境因子对日本镜蛤朝鲜群体浮游期幼虫发育与生长的影响(1)在6.8~8.4范围内,日本镜蛤均能够正常生长发育,pH7.0附近其存活率越高,pH8.0附近其壳长生长速率越大。(2)25℃和33℃时,浮游期幼虫存活率较高,17℃时浮游期幼虫完全死亡,25℃-33℃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壳长生长率越高。(3)盐度20和30两个梯度组的日本镜蛤浮游期幼虫存活率较高,盐度低于15和高于35时,其幼虫全部死亡,盐度30壳长生长速率最快。(4)在3-12个/ml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日本镜蛤幼体存活率逐渐下降,同时壳长生长速率不断降低。(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8-06-01)
尚玉昌[5](2017)在《灵长动物行为与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五):营养生态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灵长动物的研究史中,取食行为的研究始终占有中心的位置。灵长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几大类。前叁类通常被称为大营养物(macronutrient),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对其需求比较大,而矿物质和维生素通常被称为微量营养物(micronutrient),其本身不用于产生能量,却参与不计其数的生理过程。除了少数例外,灵长动物的能量和营养需求大部分来自于植物。(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张泽钧,李有绪,韦伟,周宏,洪明生[6](2017)在《野生小熊猫营养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前瞻》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物中营养成分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面对食物营养供给的变化,食草动物可通过行为及生理等不同途径进行补偿性调节,以满足个体生存与繁衍对营养的需求。小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动物,仍保留着肉食动物消化肠道的特征,但在食性上已特化为以竹为生。小熊猫植食性生活方式的获得及食谱的季节性变化为探讨通过行为调节以适应低营养质量食物来源的挑战提供了特殊的机会。本文在对野生动物营养生态学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觅食对策、空间利用及繁殖行为等方面就野生小熊猫营养生态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要梳理,指出在传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可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自动触发红外相机以及GPS可自动脱落颈圈跟踪等技术并在几何框架模型下检验营养平衡摄入对小熊猫行为的全面影响。这些研究预期可揭示小熊猫应对竹子资源季节性变动在行为等方面产生的适应性机制,并将对小熊猫-竹子这种特殊二元系统协同进化机制的认识提升到崭新的水平。(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马文森,胡瑶庆[7](2017)在《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生态学导向型、营养敏感型农业保障粮食与营养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个月来,由于一些粮食主产国天气条件非常有利,2016年全球谷物产量前景继续改善,全球玉米和小麦产量数据大幅上调。预计2016/2017年度全球谷物消费量将增长1.6%,达到25.6亿吨。全球小麦、粗粮和稻米的库存消费比率将略有下降,但出口供应量仍然十分充足。尽管全球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总体呈现出积极的前景,但据粮农组织预计,包括非洲28个国家在内的全球36个国家仍然需要外部粮食援助。持续的冲突和干旱导致粮食减产,是威胁2016年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当前,全球仍有7.93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本文来源于《中国粮食经济》期刊2017年01期)
胡贺娇[8](2016)在《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分子生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是我国特有、濒危、珍贵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该物种曾一度被国际组织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上个世纪90年代被中外科学家在野外调查时重新发现。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8月初-9月末)连续两年秋季,采用非损伤取样法——粪便样品,对西藏马鹿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性比及数量、食物组成、食物选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生理健康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从野外采集的199份西藏马鹿粪便样品中,利用非损伤取样法成功提取出了87份DNA分子片段。对12个多态性高,无紧密连锁关系的微卫星位点进行了PCR分析,并进行了个体识别,最终识别出的87份粪便样品分属于50只西藏马鹿个体。对这50只个体性别鉴定结果为:雌:雄≈1:0.79,表明西藏马鹿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个体数量多于雄性个体数量,有利于西藏马鹿种群的发展。2、运用R软件Capwire包中的TIRM和ECM两种模型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分别别为:TIRM模块得到西藏马鹿数量为87只,97.5%的判别率下的置信区间为87~90只;ECM模块得到的西藏马鹿数量为65只,97.5%的判别率下的置信区间为65~67只。利用该软件包的似然比测试得到的P值不显着偏离0,说明调查区域内的不同的个体的捕捉率不同,因此以模块TIRM结果为种群数量估计值。本次粪便采样覆盖面积(即调查抽样面积)为264.5km2,在97.5%的判别率下马鹿种群数量置信区间为87~90只,密度为0.329~0.340只/km2。本次实地调查确认:西藏马鹿目前仅分布于面积2680.6 km2的西藏桑日马鹿自然保护区内。西藏马鹿实际适栖面积为650.4 km2,其余2030.2km2为白唇鹿(C. albirostris)的主要分布区。故2013~2014年秋季西藏马鹿种群总数量约为214~221只。3、通过50只个体基因型数据统计指出,西藏马鹿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58±0.1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4.91±0.16个,单个微卫星座位的PIC在0.39~0.90之间,平均值为0.67±0.013,12个座位中只有位点T123为中度多态性位点,其他11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45~0.91,平均为0.72±0.01;平均表现杂合度为0.52±0.11。遗传分析数据显示,目前西藏马鹿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不会由于自身遗传因素而导致衰退。4、通过粪便显微切片技术分析得出西藏马鹿秋季采食的植物共有37种,隶属于18个科,26属,采食比率较高的依次为菊科(21.62%)、豆科(13.51%)、禾本科(13.51%)、蔷薇科(8.11%);对西藏马鹿所食植物中的水分(W)、粗蛋白(CP)、粗脂肪EE)、能量(E),纤维素(C)和单宁(T)等物质含量测定结果:水分(62.13%)、粗蛋白(11.06%)、粗脂肪(8.88%)、能量(17812.53J/g)、纤维素(22.86%)、单宁(0.14%)。5、选择食物组成、能量、纤维素和蛋白质4个主要营养成分为因变量,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西藏马鹿偏向蛋白质和能量高的食物,对蛋白质高纤维素含量低,能量高纤维素含量低的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并未出现明显的回避,分析认为西藏马鹿秋季取食策略为食物营养均衡型策略。此外,还通过对西藏马鹿粪便样品中氮含量与秋季主要采食的20种植物的平均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初步探讨了鹿粪氮含量与可食植物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6、采用沉淀法和漂浮法对西藏马鹿粪便样品中寄生虫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酶联免疫法对粪便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西藏马鹿粪便中寄生虫感染率低,免疫球蛋白较圈养梅花鹿含量低,说明西藏马鹿生理健康状态良好。综上所述,尽管我国西藏马鹿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营养状态良好,但鉴于目前分布面积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当地有关部门应尽快加大该物种目前的唯一分布地——西藏桑日马鹿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投资和保护管理力度,以利于这一特有、濒危、珍贵鹿科动物种群数量的迅速恢复。(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朱小龙[9](2015)在《河蚬对富营养水体水质改善作用及生态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及整理,调查分析和模拟野外受控实验等方法研究太湖土着双壳贝类河蚬对蓝藻的滤食特征、对富营养水质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水层-沉积物耦合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河蚬滤食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机理,从而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设计河蚬滤食对太湖内源负荷的控制及改善富营养化水质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河蚬滤食显着降低悬浮物浓度、绿素a含量以及水体TN、TP浓度,其中,低、中、高密度处理组叶绿素a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3.29%、48.32%和71.17%。设计河蚬对太湖外源营养的控制的实验,共设置四个处理组,结果表明:外源营养盐的摄入会促进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水体叶绿素a浓度显着增加;而河蚬的滤食及生物沉积作用降低水体营养盐,从而使得叶绿素a浓度大大降低,缓解了湖泊富营养的压力;河蚬对水层-沉积物耦合关系作用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河蚬高强度的滤食压力会导致水体氮、磷浓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实验前期河蚬组的TN、TP浓度明显低于没有河蚬的对照组,而处理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实验后期,对照组中的TN、TP浓度仍然高于各处理组,但是不取组的总氮总磷却高于半取组和全取组。在此基础上,研究河蚬滤食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草的生物量随着河蚬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苦草生长率与河蚬密度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河蚬可以通过滤食浮游植物使水体理化环境向着有利于沉水生长的方向发展,水下光照环境的改变可能是沉水植物苦草生物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06-01)
刘健锋[10](2015)在《灰直纹螟生物学生态学及所产虫茶营养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虫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是由特种昆虫取食特种植物所排出的粪粒而制成。灰直纹螟是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其寄主植物为化香树。本文对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做了系统调查,同时系统研究了灰直纹螟生物学特性,探讨了不同温度对灰直纹螟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测定和评价了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的主要营养成分。此研究旨在弄清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摸清灰直纹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虫茶营养价值,为灰直纹螟化香虫茶规模化生产及贵州虫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调查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有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直纹螟、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米仓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有豹皮樟、红果黄肉楠、化香树和叁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灰直纹螟叁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叁叶海棠。2.灰直纹螟生物学特性研究灰直纹螟是一种主要的产虫茶昆虫。本文对以化香树为寄主的灰直纹螟生物学及其虫茶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灰直纹螟一年可发生3代,且具有世代重迭现象,各虫态发生期不整齐,以老熟幼虫在化香树叶中越冬,第1代和第2代幼虫分别从5月下旬~9月下旬和8月中旬~12月中旬约120 d,卵期持续时间为80~90 d。灰直纹螟低龄幼虫有群集现象,对湿度和温度敏感,老熟幼虫喜在蛹外结有一端开口的白色南瓜子状的丝茧,成虫一般将卵产于叶片与叶片的折迭处或两片叶片贴合处。详细描记了灰直纹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其中幼虫和蛹的形态记述为首次报道。灰直纹螟虫茶颗粒形状为长圆柱状;虫茶颗粒颜色主要有两种,其潘通U卡色号分别为:黑7U和465U,黑7U占主导;虫茶颗粒大小分为5种规格,规格一至规格五,虫茶颗粒长径、短径均逐渐增加;虫茶香气为清香型,汤色为红褐色,明亮,滋味醇和、鲜爽。3.温度对以化香为寄主植物的灰直纹螟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19°C,22°C,25°C,28°C,31°C,34°C和37°C)对灰直纹螟卵、幼虫、蛹和整个未成熟期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在19°C~31℃范围内,各个虫态与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着缩短,但在34°C时,温度仅显着影响灰直纹螟卵和未成熟的发育历期。基于极值分布模型,未成熟期出现最大存活率的最佳温度是24.89°C,且幼虫期对极端温度最敏感。采用普通线性模型和Ikemoto and Takai线性模型描述了灰直纹螟不同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拟合的灰直纹螟未成熟期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1.44°C和11.62°C,有效积温分别是1220.70日·度和1203.58日·度。采用Logistic、Briere-1、Briere-2、Lactin-1、Lactin-2、Logan-6和SSI拟合实验数据,拟合的发育终止温度在34.00°C-39.08°C范围内,最适发育温度在31.61°C-33.45°C之间。SSI模型拟合灰直纹螟未成熟期的内禀最适温度是24.18°C。模型平均参数估计和无条件的标准误也被用于估计温度常数值。基于生物学参数和模型选择,普通线性模型,Lactin-1和SSI被认为是拟合灰直纹螟温度常数的最佳模型。4.灰直纹螟化香虫茶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分析了灰直纹螟化香虫茶(以下简称:灰化虫茶)一般营养成分、茶特征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组成,同时也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以米樟虫茶、紫樟虫茶、叁叶虫茶和常规茶为参照,对灰化虫茶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灰化虫茶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相对较高,氨基酸总量为1299 mg/100g,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34%。必需氨基酸结构较合理,与大豆氨基酸模式接近,是一种高氨基酸保健茶。灰化虫茶有10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仅占38.95%。灰化虫茶矿物质丰富,其中Ca、K、Mg矿质元素含量较高。与标准限量值对比,灰化虫茶的Pb、Cd、Cr、Hg、Cu、As等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安全级别。(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营养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分析影响6~17岁学生营养健康的环境生态学和社会决定因素,借鉴美国学校营养工作模式,提出适合中国学生的营养健康干预策略。学生人群的环境可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学生所处的时代、年龄的增长是纵向的时间系统,学生营养健康干预策略需要从宏系统到微系统进行系统思考。学生的个体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是学生建立营养健康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引导着营养健康行为变化的方向,政策因素是营养健康行为的强大动力,必须综合考虑各层次的联系,创建多层次的营养健康氛围,推动学生形成营养健康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营养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崔振伟.太行山猕猴营养生态学整合研究:觅食、营养与肠道菌群[D].郑州大学.2019
[2].邹艳,赵栋,孟佳,何梦洁,方跃强.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学生营养健康综合干预策略[J].预防医学.2018
[3].张倩,甘倩,徐培培,赵文华,胡小琪.促进城市中小学营养状况的社会生态学模型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
[4].李杰.日本镜蛤(Dosinorbisjaponica)数量性状、营养成分及幼体生态学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
[5].尚玉昌.灵长动物行为与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五):营养生态学[J].自然杂志.2017
[6].张泽钧,李有绪,韦伟,周宏,洪明生.野生小熊猫营养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前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马文森,胡瑶庆.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生态学导向型、营养敏感型农业保障粮食与营养安全[J].中国粮食经济.2017
[8].胡贺娇.西藏马鹿(Cervuswallichii)分子生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9].朱小龙.河蚬对富营养水体水质改善作用及生态学意义[D].江南大学.2015
[10].刘健锋.灰直纹螟生物学生态学及所产虫茶营养价值分析[D].贵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