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通货膨胀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代经济政策,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反通货膨胀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丁小珊[1](2010)在《中国古代反通货膨胀思想及其现实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即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此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进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然而,通货膨胀并非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也存在通货膨胀。我国古代就存有大量的反通货膨胀思想。而今,虽然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但古人于反通货膨胀的努力与探索,对我们当下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存有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0年10期)
王伟[2](2008)在《论中国古代的反通货膨胀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古代从先秦到元的反通货膨胀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我国的反通货膨胀思想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通胀,但有关货币和物价的学说源远流长,反通胀的思想就散见于这些思想之中。中国古代的货币理论体系是由名目论、金属论、数量论、轻重论相互揉合并以《管子》理论从中贯穿而成的。《管子》的货币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货币思想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最高峰,其对中国古代反通货膨胀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中国古代的反通货膨胀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先秦到北宋、北宋到元。前一个阶段是金属货币流通阶段,后一个阶段纸币进入了流通领域,每个阶段的反通胀思想都有独特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反通胀思想以反铸币减值的金属论者的思想成就最为突出。在纸币进入流通领域的条件下,以货币数量论者的反通胀思想成就最为突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自前360年至1905年这2265年间,货币价值大的起落达20余次,货币贬值的时间超过1200年;货币回值或平稳的时间不到1000年。其中绝大部分回值是暂时的,而且基本上是还未完全回落又重新上涨。中国古代货币流通的黄金时代只是汉唐的叁个120年,即:西汉文景以后的120年;东汉明帝以后的120年和唐贞观以后的120年。可见,中国二千年货币流通史的一多半是通货膨胀史。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必然会有大量的反通货膨胀的思想。那么,可以说,先秦到元的货币思想史也是一部反通货膨胀思想史。在两个时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始终是财政发行的需要,要么铸币减值,要么超发纸币。货币思想家们提出许多铸造足值金属货币,回笼纸币的治理办法,此外还有一些思想家认识到财政问题是通胀根源,但是这些观点并不足以与被超经济力量渗透的管子、贾谊、晁错的货币思想想抗衡。中国历代货币理论在超经济力的渗透下无非是祖述管子,贾谊、晁错的货币理论,并为统治者超经济铸币减值、发行纸币服务。所以中国古代货币流通史成为通货膨胀史的悲惨历史。时隔千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出现了,研究古代的反通胀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反通胀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6-30)
钟义盛[3](1996)在《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的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货币发展的进程大致上可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叁个阶段。在最古的实物货币阶段,因为实物本身是商品,有其价值、故不存在贬值和通货膨胀问题。到金属货币〔主要是铜铸币)为主的阶段,由于金属本居有价值,金属货币能靠贮藏(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1996年06期)
赵声[4](1995)在《陈云的反通货膨胀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陈云同志曾经亲自具体领导了开国初期和60年代初经济调整时期稳定市场物价,制止通货膨胀的工作,搞得十分成功.他的反通货膨胀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研究和探讨陈云的反通货膨胀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我们当前控制物价上涨,制止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实践意义.一、稳定物价制止通货膨胀的必要性陈云同志作为新中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十分重视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制止通货膨胀,安排好人民生活.他多次提到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一)稳定物价,制止通货膨胀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陈云同志一贯重视市场物价问题.他认为市场物价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能否稳定地得到改善与提高.因此,他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总是设法采取各种手段来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尽量不使人民的生(本文来源于《河北财经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反通货膨胀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古代从先秦到元的反通货膨胀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我国的反通货膨胀思想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通胀,但有关货币和物价的学说源远流长,反通胀的思想就散见于这些思想之中。中国古代的货币理论体系是由名目论、金属论、数量论、轻重论相互揉合并以《管子》理论从中贯穿而成的。《管子》的货币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货币思想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最高峰,其对中国古代反通货膨胀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中国古代的反通货膨胀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先秦到北宋、北宋到元。前一个阶段是金属货币流通阶段,后一个阶段纸币进入了流通领域,每个阶段的反通胀思想都有独特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反通胀思想以反铸币减值的金属论者的思想成就最为突出。在纸币进入流通领域的条件下,以货币数量论者的反通胀思想成就最为突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自前360年至1905年这2265年间,货币价值大的起落达20余次,货币贬值的时间超过1200年;货币回值或平稳的时间不到1000年。其中绝大部分回值是暂时的,而且基本上是还未完全回落又重新上涨。中国古代货币流通的黄金时代只是汉唐的叁个120年,即:西汉文景以后的120年;东汉明帝以后的120年和唐贞观以后的120年。可见,中国二千年货币流通史的一多半是通货膨胀史。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必然会有大量的反通货膨胀的思想。那么,可以说,先秦到元的货币思想史也是一部反通货膨胀思想史。在两个时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始终是财政发行的需要,要么铸币减值,要么超发纸币。货币思想家们提出许多铸造足值金属货币,回笼纸币的治理办法,此外还有一些思想家认识到财政问题是通胀根源,但是这些观点并不足以与被超经济力量渗透的管子、贾谊、晁错的货币思想想抗衡。中国历代货币理论在超经济力的渗透下无非是祖述管子,贾谊、晁错的货币理论,并为统治者超经济铸币减值、发行纸币服务。所以中国古代货币流通史成为通货膨胀史的悲惨历史。时隔千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出现了,研究古代的反通胀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反通胀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通货膨胀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丁小珊.中国古代反通货膨胀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求索.2010
[2].王伟.论中国古代的反通货膨胀思想[D].西北大学.2008
[3].钟义盛.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的思想[J].历史教学问题.1996
[4].赵声.陈云的反通货膨胀思想[J].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