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形容词论文-周晓君,廖备水

性质形容词论文-周晓君,廖备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质形容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级语义,论辩,不确定性

性质形容词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君,廖备水[1](2019)在《层级语义与论辩不确定性研究——以性质形容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性质形容词具有的一个显着特性是层级性,如从"冷"到"热",并非是跳跃式的,而是渐进式的。"冷"和"热"程度如何,它们的临界点在哪里,其判断标准会根据描述对象和认知主体的不同而发生偏离。通过分析具有层级语义特征的形容词在论辩话语中的表现特征,本文认为层级语义和论辩主体的认知差异分别是造成论辩结果不确定的内在和外在动因。(本文来源于《丽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中慧[2](2019)在《留学生汉语性质形容词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红、高、大、好、舒服”等21个性质形容词为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等方法考察了留学生对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习得情况,文章选取了性质形容词的六个常用的语法点进行了考察,分别是:性质形容词的重迭形式;性质形容词与“的”、“地”、“得”的搭配关系;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需加标记;性质形容词作定语时后面是否加“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否定词的位置关系。留学生在习得性质形容词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类型主要有:性质形容词重迭形式的误用;性质形容词与“的”、“地”、“得”搭配的混淆;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不加标记;性质形容词作定语时“的”的误用;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前面程度副词的误用;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否定词的位置混淆。针对这些偏误类型,文章从语际负迁移、语内负迁移、留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教材编排、老师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最后从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完善、留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叁个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颂[3](2018)在《性质形容词带宾语的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带宾语的情况包括形容词与时态助词组合加宾语和形容词与助词的兼类词两种情形。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对上述性质形容词带宾语的语义理解产生认知偏差导致的语法搭配偏差,借助论元理论从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及其所带宾语特点入手,分析不同句式中性质形容词所关联的论元情况,借助句法模型来正确生成句子,从而辅助第二语言的习得。(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董志翘[4](2018)在《古汉语的“后附式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分为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两类,状态形容词表示时间上或程度上相对静止的事物状态,而性质形容词则表示时间上或程度上容许变化的事物性质(因此一般只能接受副词:诸如时间副词、程度副词、然否副词的修饰)。但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后附式状态形容词(~然、~焉)+性质形容词"结构,如"呺然大""颀然长""蝺焉美""樊然淆乱"之类,乃是以后附式状态形容词作状语修饰性质形容词。因此在语法上、语义上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在修辞上却能起到强调、直观、突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罗琼鹏[5](2018)在《等级性、量级结构与汉语性质形容词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性质形容词内部在语义蕴含关系、与程度词的搭配限制以及能否充当补语等方面存在差异,表明其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次范畴。文章依据形容词所引导的量级结构的不同,把形容词分为相对形容词和绝对形容词,不同形容词比较标准的确定方式不同:(1)相对形容词所引导的量级结构没有上下限,比较标准由语境提供;(2)绝对形容词所引导的量级结构具有上限或/和下限,比较标准由上限或下限提供。对形容词做出这两种分类,能对形容词内部在语义上的异质特征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更合理的说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理论需求。(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8年01期)

黄晓晔[6](2017)在《可作状语的性质形容词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些性质形容词具有充当状语的句法功能。从语义上看,不管这类形容词指向人还是指向物,都具有[+动态]的语义特征.(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7年10期)

汪小璐[7](2017)在《汉缅性质形容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是一种语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形容词在汉缅语言当中较为活跃的一类词。本文对汉缅性质性质形容词进行对比研究,汉语和缅甸语虽然分属不同的语言类型,但它们之间必定有共同点与不同点。本人通过《新HSK词汇大纲》中的674个性质形容词的分类,结构,句法功能叁个层面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比汉缅性质形容词的分类。第二部分:对比汉缅性质形容词的结构。第叁部分:对比汉缅性质形容词的句法功能;作定语,作谓语,作状语,作补语,作主宾语。(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7-06-01)

王诗卓[8](2017)在《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性质形容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考察了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偏误语料中有关性质形容词使用的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尝试找到偏误的原因,并提出帮助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汉语性质形容词知识的具体对策。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简单陈述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包括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基础是如何与本文研究主题相结合,如何在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的性质形容词偏误的分析过程中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概述了前人关于汉语性质形容词本体及其汉外对比和偏误分析的研究成果。第二章详细地列举了本文研究的偏误语料及其获得的途径,并对偏误表现做了初步分类。本文的偏误语料主要来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中介语语料部分和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性质形容词使用进行考察的调查问卷。本文第二章的第一部分记录了笔者收集偏误语料的过程,以及对语料的整理和统计。第二部分则是对所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偏误语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初步分析。第叁章从语际原因和语内原因,以及来自学生和教师的因素等多角度进一步分析文中涉及到的各类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是提出教学对策的环节,从教学法的改善、教材的完善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这叁个方面提出优化意见和具体方案,希望帮助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更有效地习得汉语性质形容词的相关知识。(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4-01)

王洪磊[9](2017)在《从俄汉比较的角度看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朱德熙(1956/2006)开始,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功能方面的二分对立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综观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会发现很多语言中都存在形容词内部的二分对立情况,例如俄语形容词中的短尾形式与长尾形式在语法功能方面也存在二分对立,而且形式语言学的研究都表明这种区别源自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汉语与俄语中的两类形容词,说明: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与俄语中的短尾形式相似,都是主述谓结构([_(afP)NP_i]),AfP内部的题元角色可以在AfP内部受到约束;汉语中的状态形容词与俄语中的长尾形式相似,都是名词性的从述谓结构[_(nP[AfPi])],AfP内部的题元角色无法在AfP内部受到约束。这一结构差异能够解释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黄晓晔[10](2016)在《从作状语的能力看性质形容词的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性质形容词在充当状语这一句法成分时,内部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否充当状语将性质形容词分为A、B两类,分别称为动态性质形容词和静态性质形容词。A类性质形容词大多具有【+动态】和【+自主】的语义特征,B类性质形容词一般含有【-动态】和【-自主】的语义特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6年11期)

性质形容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红、高、大、好、舒服”等21个性质形容词为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等方法考察了留学生对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习得情况,文章选取了性质形容词的六个常用的语法点进行了考察,分别是:性质形容词的重迭形式;性质形容词与“的”、“地”、“得”的搭配关系;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需加标记;性质形容词作定语时后面是否加“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否定词的位置关系。留学生在习得性质形容词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类型主要有:性质形容词重迭形式的误用;性质形容词与“的”、“地”、“得”搭配的混淆;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不加标记;性质形容词作定语时“的”的误用;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前面程度副词的误用;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否定词的位置混淆。针对这些偏误类型,文章从语际负迁移、语内负迁移、留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教材编排、老师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最后从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完善、留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叁个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质形容词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晓君,廖备水.层级语义与论辩不确定性研究——以性质形容词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9

[2].陈中慧.留学生汉语性质形容词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张颂.性质形容词带宾语的语义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

[4].董志翘.古汉语的“后附式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结构[J].古汉语研究.2018

[5].罗琼鹏.等级性、量级结构与汉语性质形容词分类[J].汉语学习.2018

[6].黄晓晔.可作状语的性质形容词语义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7].汪小璐.汉缅性质形容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8].王诗卓.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性质形容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辽宁大学.2017

[9].王洪磊.从俄汉比较的角度看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差异[J].外语研究.2017

[10].黄晓晔.从作状语的能力看性质形容词的分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

标签:;  ;  ;  

性质形容词论文-周晓君,廖备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