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门湾论文-李超,王发云,王德波,赵盼,彭鸿雁

八门湾论文-李超,王发云,王德波,赵盼,彭鸿雁

导读:本文包含了八门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澜-八门湾,舄湖,潮汐,水动力学

八门湾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王发云,王德波,赵盼,彭鸿雁[1](2019)在《海南岛清澜-八门湾舄湖潮汐水动力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DELFT3D模型研究了清澜-八门湾舄湖的水位分布和潮汐波内部结构,以及由于人类开垦引起的海岸线变化(以1962年、1985年和2008年为例)对舄湖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澜-八门湾舄湖潮汐是由多种分潮耦合而成的复杂驻波,其中K_1,O_1,M_2,S_2和M_4分潮的影响最大。由湾外向湾内传输,由于湾内红树林和浅滩引起的底部损耗增加,M_2,S_2,K_1和O_1分潮幅值减弱;M_4分潮幅值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浅水增幅效应;M_2和S_2分潮相位在文教河和文昌江领域表现出明显的干湿效应。不同年代海岸线的研究表明,1985年和2008年间,人类复垦导致舄湖及其潮汐汊道附近的红树林和滩涂区域严重破坏,海岸线缩减,引发了水位降低、纳潮量减少和舄湖潮汐汊道底摩擦弱化,从而削弱了干湿、潮呛和浅水效应。后果提示持续的人类复垦活动将会引发清澜-八门湾潮汐水动力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未来发生更大的自然灾害。(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晓然,谢跟踪,邱彭华[2](2018)在《1964—2015年海南省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景观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南省文昌市八门港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为研究对象,采用6期遥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建立起研究区域内1964、1972、1988、2000、2009、2015年50年的景观数据库,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和表征景观破碎化过程的景观指数系统阐述了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景观破碎化的过程,探讨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64—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建筑用地、养殖水面面积持续增长面积比重分别上升了7.72%、12.55%,耕地、林地、红树林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7.01%、9.16%、9.74%。(2)1964—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斑块数量增加了685个,平均斑块面积缩减了39.12%,聚合度下降了3.5%,最大斑块面积缩减了28.38%,蔓延度下降了9.26%,斑块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分别上升了0.0148、0.0207,斑块密度从1964年的0.0653个/hm~2上升到2015年的0.1073个/hm~2。(3)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过程的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养殖水面、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指数的影响上。养殖水面、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聚合度、斑块数量、蔓延度的作用上。其中,养殖水面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红树林面积的侵占,使得红树林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由15%下降到5.25%,红树林由大面积连续集中分布趋向于小面积孤立分散分布。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大量的建设。50年来,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各地类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红树林面积转化成养殖水面,林地和耕地面积转化为建筑用地,由此可见,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徐晓然,谢跟踪,邱彭华,刘艺轩[3](2018)在《1964—2015年间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64、1972、1988、2000、2009、2015年六个时段的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叁个方面,全面分析1964—1988年和1988—2015年两个时间段的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对1964、1972、1988、2000、2009、201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4—1988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6.72,1988—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9.35;红树林面积减少,减少速度从1.05%上升到2.10%;建筑用地和养殖水面的面积增加,增加速度分别从3.61%与6.29%上升到7.15%与6.97%.(2)1964—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红树林转化成养殖水面,占红树林面积减少的比重为81.6%;耕地、林地转化成建筑用地或耕地与林地之间相互转化.(3)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1964、1972、1988、2000、2009、2015年分别为246.58、248.63、252.21、255.96、256.61、259.13,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证明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4)研究区域内1964—1988年、1988—2015年两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分别为5.63、6.92,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得益于政府退耕还林、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的环保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在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内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林地转化成建筑用地.(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徐晓然[4](2018)在《海南省八门湾红树林湿地近50年来动态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64年、1972年、1988年、2000年、2009年、2015年六个时段的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五个时段的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叁个方面,全面分析1964-1988年和1988-2015年两个时间段的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对1964年、1972年、1988年、2000年、2009年、2015年每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和表征景观破碎化过程的景观指数系统阐述了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景观破碎化的过程,探讨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同时对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进行定量的深入分析,为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1964-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建筑用地、养殖水面面积持续增长面积比重分别上升了7.72%、12.55%,耕地、林地、红树林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7.01%、9.16%、9.74%。(2)1964-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斑块数量增加了685个,平均斑块面积缩减了39.12%,聚合度下降了3.5%,最大斑块面积缩减了28.38%,蔓延度下降了9.26%,斑块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分别上升了0.0148、0.0207,斑块密度从1964年的0.0653个/hm2上升到2015年的0.1073个/hm2。(3)1964-1988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6.72,1988-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9.35;红树林面积减少,减少速度从1.05%上升到2.10%,建筑用地和养殖水面的面积增加,增加速度从3.61%与6.29%上升到7.15%与6.97%。(4)1964-2015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红树林的面积转化成养殖水面,占红树林面积减少的比重为81.6%,耕地、林地面积主要转化成建筑用地,耕地与林地之间相互转化。(5)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1964年、1972年、1988年、2000年、2009年、2015年六个时间点分别为246.58、248.63、252.21、255.96、256.61、259.13,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证明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6)研究区域内两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分别为5.63、6.92,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得益于政府退耕还林,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的环保措施。(7)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过程的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养殖水面、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指数的影响上。养殖水面、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聚合度、斑块数量、蔓延度的作用上。其中,养殖水面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红树林面积的侵占,使得红树林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由15%下降到5.25%,红树林由大面积连续集中分布趋向于小面积孤立分散分布。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大量的建设。(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伏箫诺[5](2017)在《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及赋存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南岛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是我国重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海南岛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日趋频繁,重金属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排入海湾河口也越来越多。由于该区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拥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导致重金属易在此富集,从而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本研究选择八门湾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区,以五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Cr、Cu、Pb、Zn、Cb)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分析重金属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单一提取法和多级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效态及其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重金属污染物在红树林湿地累积的迁移规律,以期为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总量分布的研究表明,八门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中具有较高的Cd和Cr含量,Pb和Zn的总体含量相对较低,并且在林内外有显着的差异。从垂直分布来看,除个别区域个别元素之外,各种重金属元素受到研究区沉积物性质的影响,并没有大量的集中在表层,最大值出现在5-10cm深处的沉积物中,可能因为表层沉积物淋溶现象明显,而中层沉积物的细颗粒物质吸附和絮凝效果好,导致重金属元素在此集中。(2)将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总量与海洋沉积物标准以及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环境背景值进行比研究发现,该区域并没有超过国家海洋沉积物Ⅰ类标准,说明研究区重金属富集尚未超标,值得注意的是,Zn元素在个别地段表层发生富集,显示出污染趋势。(3)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在水平分布上差异较大,表现为林内>林缘>光滩,Zn和Cd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分别在林内和光滩超过了50%,说明这两种元素的在研究区有较高的生物危害。从垂直分布来看,各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并未富集在沉积物表层,其最大值出现在10-20cm深度的沉积物中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地段沉积物中Cu、Zn和Cd元素有效态的排列顺序总体表现为光滩>林缘>林内,Cr、Pb元素有效态排列表现为林内>光滩>林缘;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含量呈现出极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这说明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在聚集过程中主要以共生聚积为主。(4)八门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赋存形式主要以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态为主,其中残渣态作为最稳定的形态,对环境危害不大;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作为活跃的形态,赋存在地表可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性。垂向上看来,重金属元素总量的变化与非残渣态浓度的变化有关。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五种赋存形态都在20-30cm深度上都出现了明显富集,这与重金属元素总量的垂直分布变化一致;总体来说Zn、Cd、Pd叁种元素在红树林沉积物中活性较大,容易被动植物吸收和利用,在该地今后的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吴丹,赵志忠,季一诺,王军广[6](2015)在《海南岛八门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海南岛八门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富集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金属除Cd、As外,均未发生明显的富集和累积.湿地内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48.17,799.66)),整体上处于高生态风险水平.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大,As次之,其他5种重金属Cr、Ni、Cu、Zn和Pb仅具有轻微生态风险.湿地的部分区域存在对重金属的沉积和富集的"聚集区",因此在湿地的治理保护过程中对重金属"聚集区"应予以关注,同时也应重点监控沉积物中Cd与As的治理.(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谷河泉[7](2015)在《近海水体镭同位素源汇项的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然放射性镭同位素示踪陆源物质在近海水体的输入、迁移和转化的途径和速率,评判近海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日益受到海洋学家的青睐。沿岸地下水释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SGD)和近岸水体混合过程是近海水体镭同位素示踪应用的两大主要方面。然而,应用镭同位素揭示的海洋学信息准确与否,完全受限于研究者对镭同位素在近海水体中来源和归宿的认识程度。本论文从镭同位素的示踪应用回归到科学问题的本质,着力于镭在近海中的源、汇探讨,比较各源汇项对不同半衰期镭同位素的响应差异,以期为今后辨别和评估陆源物质在近海水体的来源、归宿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一些关键信息。(一)镭同位素分析方法。本论文对镭延迟符合计数器(RaDeCC)测量短半衰期镭同位素的探测效率、本底、探测限和测量误差等信息进行探讨。RaDeCC对224Ra和223Ra探测效率分别在0.47~0.59和0.45~0.57之间,探测限分别为0.02dpm 100L-1和0.07 dpm 100L-1. RaDeCC对224Ra和223Ra测量误差一般在5%和15%左右,但对低活度样品的测量误差较大,即224Ra比活度低于5dpm 100L-1时,相对标准偏差一般在10~30%;223Ra低于0.3 dpm 100L-1时,相对标准偏差达到20%~80%。Alpha能谱法分析长半衰期镭同位素226Ra和228Ra的测量误差平均值为4.5%和5.1%,不随226Ra和228Ra比活度变化。(二)镭同位素解吸实验。本论文利用室内解吸实验和现场采集间隙水测量224Ra两种方法,对盐度影响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沉积物镭解吸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八门湾红树林沉积物上最大可交换态224Ra量为0.44 dpm g-1,解吸比为35%;利用间隙水的224Ra含量,确定镭的分配比Kd与水体盐度S呈反比例函数,即Kd=8.4×102S-1,与室内解吸实验的结果相比,更能代表镭在沉积物上的真实解吸行为;在深度25~40cm内,湿地沉积物224Ra处于与母体228Th平衡状态。长江口徐六泾处的长江悬浮颗粒物进行解吸实验表明长江悬浮颗粒物最大可交换态224Ra量为1.4 dpm g-1,解吸比为38%。(叁)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的镭同位素源汇项。基于2009年8月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的224,223,228,226Ra比活度,建立双箱镭质量平衡模型,估算长江口羽状锋内区和锋外区水体滞留时间分别为5.4 d和7.0 d,与224Ra/223Ra活度比(Activity ratio, AR)模型计算的水体表观迁移时间0~17 d的结果基本吻合。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水体过剩226Ra通量为5.5×1011dpmd-1,主要来源为长江携带悬浮颗粒物的解吸和SGD的释放,其中悬浮颗粒物的解吸贡献占到48%,SGD释放占到49%,底层沉积物释放仅占2%左右。结合崇明岛潮滩湿地和嵊泗列岛地下水的226Ra端元值,长江口及其沿岸SGD通量为(0.2~1.0)×109 m3d-1,相当于同期长江洪季径流量的6%30%。(四)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湿地的镭释放通量。基于2010年4-5月和2011年8月采集的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孔隙水224,223,228,226Ra比活度,以及八门湾底层沉积物和红树林潮滩沉积物的228Th和228,226Ra比活度,本论文利用四种不同的镭释放模型(Hancock模型、Nozaki模型、S&T模型和Webster模型)计算四种镭同位素释放通量。模型敏感性分析表明:孔隙水盐度、沉积物再生镭量、上覆水活度、底栖生物扰动、生物紊流以及沉积埋藏作用,均对四种镭同位素的释放通量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比较各模型优劣之处后,选择Nozaki模型计算八门湾底层和潮滩沉积物的镭释放通量。(五)海南八门湾舄湖的镭同位素源汇项。基于2010年4-5月和2011年8月采集的八门湾水体224,223,228,226Ra比活度,以及清澜港和文昌河定点站在潮周期内224,223,228,226Ra比活度的变化趋势,建立镭质量平衡模型,结果显示:八门湾水体滞留时间为11±5.9 d;河流、悬浮颗粒物解吸和再生的贡献仅占224,223,228,226Ra总来源的1%~5%;底层和潮滩沉积物释放对224,223Ra贡献占到68%~100%;SGD释放对228-26Ra贡献占到76%~96%。依据228Ra/226Ra AR在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的差异性,构建双端元混合模型,定量区分八门湾SGD地下淡水通量(QFGW)和地下咸水通量(QBGW),雨季为QFGW=(3.0±2.3)105 m3 d-1, QBGW=(5.0±2.4)×105 m3 d-1;枯季QFGW=(4.8±13)×105 m3 d-1, QBGw=(1.2±1.5)×106m3d-1。(六)海南高隆湾和博鳌湾的水体混合过程。基于2010年4~5月和2011年8月高隆湾和博鳌湾224,223,228,226Ra离岸分布趋势,应用224Ra/223Ra AR模型计算水体表观迁移时间。高隆湾水体镭的主要来源来自于沿岸释放,在约10 km离岸距离内,枯雨季的水体表观迁移时间分别为4.4 d和2.2 d,与水体滞留时间结果基本一致。博鳌湾水体镭主要来源是博鳌港输出和沿岸释放,两者基本处在同一量级;枯季时博鳌湾水体从近岸迁移至离岸约2.8m处,水体表观迁移时间约为3.3 d;雨季时博鳌湾水体从近岸迁移至离岸约6.9 km处,水体表观迁移时间降低为2.2 d;博鳌湾水体滞留时间大致相当或略小于水体表观迁移时间。根据224Ra/223RaAR模型不确定分析,水体表观迁移时间小于2.5 d时,其不确定性往往高于100%,且随水体表观迁移时间的降低而指数升高,这将削弱了224Ra/223RaAR模型评估近海水体混合过程的可信性。综上,为充分发挥镭同位素在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示踪应用,需要定量评估镭自身的源汇项在不同水体类型中的重要性,以研究对象的自身水文特征为出发点,建立和应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才能为陆源物质如营养盐、碳、痕量金属等在近海环境中的释放、迁移和转化等科学问题提供合理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陈雨晴,黄惠琴,刘敏,鲍时翔[8](2015)在《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小单孢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潮间带、木果榄和海莲红树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小单孢菌科放线菌,对其分离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探索了八门湾红树林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多样性。采用4种预处理方法和5种分离培养基,经过排除重复菌株后共得到115株放线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这些放线菌分布在5个科、9个属。其中小单孢菌科的菌株约占全部菌株的90%(105株),主要分布于3个属:Micromonospora(85%),Jishengella(9.5%)和Verrucosispora(5.5%),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菌株的相似性分布于98.5%~100%之间。(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刘敏,周秋平,黄惠琴,鲍时翔[9](2014)在《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处于潮间带环境的特殊生态系统,作为海洋高生产力生态系统之一,是发现微生物新物种的宝贵资源。八门湾红树林位于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资源丰富,是我国红树品种最多的地方,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本文对红树林五种生境(潮间带、过渡带、海莲林区、木果榄林区和陆地林区)土壤样品中微生物菌群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对红树林区土壤放线菌资源进行了分离保存,并对3株放线菌新种进行了多相分类鉴定。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为细菌(Shannon范围为7.57~7.9,其中指数最大的来自海莲林区样品,最小的来自陆地样品),多样性最小的则是真菌类群,在过渡带样品中真菌的多样性最小,仅为2.74。稀释度曲线表现出相似的上升趋势,但未能达到平稳状态,这表示虽然大部分OTU在测序中得以检测,但真实的多样性仍未能得到完整的反映。不同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同。对于细菌,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探测到23个类群,在各样品中都占数量优势的有Delt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但是以上类群在这五个样品中的比例略有差异。来自海洋潮间带和过渡带的样品之间、两种红树林区的样品之间物种组成差异不大:潮间带和过渡带之间差别主要在于Dettaproteobacteria的数量比例,两种红树林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Alphaproteobacteria的数量比例;来自陆地环境的样品在物种组成上与以上四个样品的差异显着,除了在多样性上少于其他生境,在群落组成丰度上差异较明显的是Actinobacteria和Thermoleophilia的相对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生境样品。对古菌类群,在纲的水平上共探测到22个类群,主要包括Halobacteria、Thermoplasmata、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Marine Benthic Group B(MBG)、Terrestrial Group、Group C3、Soil Crenarchaeotic Group(SCG)和Methanomicrobia,此外还探测到大量的未分类的类群,表明红树林古菌群落中存在大量的未开发的潜在资源。对于真菌类群,在纲水平上共探测到15个类群,主要有Agaricomycetes,Sordariomycetes,Eurotiomycetes,Dothideomycetes和Orbiliomycetes;在各样品中的真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差异显着,潮间带和过渡带(平均7个类群)的多样性少于红树林区样品(平均11个类群)。对于放线菌类群,在目水平上共探测到12个类群,主要包括Frankiiales、Corynebacteriales、Micromonosporales、Propionibacteriales、Micrococeales、Pseudonocardiales、Streptomycetales、Kineosporiales、Streptosporangiales、PeM15、Catenulisporales和Elev-16S-976类群;五种生境中放线菌群落组成差别不大,但在群落组成丰度上,潮间带和过渡带与其他叁种生境差别较大,主要在于Corynebacteriales在潮间带和过渡带所占的数量比例大于其他叁种生境,Kineosporiales在过渡带中的数量比例(21.6%)远高于其他生境(分别为2.2%,2.9%,2.8%和1.5%)。两种红树林之间的放线菌的类群组成相似。陆地样品中类群组成与其他生境样品的主要差异在于陆地样品中含有丰富的Frankiales(49.7%)。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放线菌资源丰富,并且遗传多样性高,因此利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对八门湾红树林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了可培养水平上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从八门湾红树林区土壤中共分离到210株放线菌,分布于12个属,分别是:链霉菌、小单孢菌、糖多孢菌、假诺卡氏菌、野野村菌、小双孢菌、链孢囊菌、疣孢菌、束村氏菌、拟诺卡氏菌、白蚁菌属和继生菌属。链霉菌数量最多,占65.7%(138株);稀有放线菌占34.3%(72株),其中小单孢菌最多,占18.6%(39株),其它10个稀有放线菌属共33株,占15.7%。按照多相分类的原则,应用传统分类、化学分类和分子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到的3株放线菌新种进行了鉴定:鉴定菌株HA12301~T为Streptomyces属新种,命名为Streptomyces bamenwan sp.nov.(八门湾链霉菌);鉴定菌株HA12415~T为Pseudonocardia属新种,命名为Pseudonocardiamangrovi sp.nov.(红树林假诺卡氏菌);鉴定菌株HA12420~T为拟诺卡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Nocardiopsis wenchangensis sp.nov.(文昌拟诺氏卡氏菌)。(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06)

张伟,陈熠,李增平[10](2014)在《海南八门湾红树林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了海南八门湾8种红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资源的分布。结果表明:8种红树均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但侵染程度各不相同;经初步分离、鉴定,共确定丛枝菌根真菌4属16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球囊霉属(Glomus)7种,Fuscutata 1种。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优势属,首次在红树植物根际分离到巨孢囊霉属和Fuscutata两属真菌,Fuscutata savannicola为我国丛枝菌根真菌新记录种。(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八门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海南省文昌市八门港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为研究对象,采用6期遥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建立起研究区域内1964、1972、1988、2000、2009、2015年50年的景观数据库,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和表征景观破碎化过程的景观指数系统阐述了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景观破碎化的过程,探讨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64—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建筑用地、养殖水面面积持续增长面积比重分别上升了7.72%、12.55%,耕地、林地、红树林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7.01%、9.16%、9.74%。(2)1964—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斑块数量增加了685个,平均斑块面积缩减了39.12%,聚合度下降了3.5%,最大斑块面积缩减了28.38%,蔓延度下降了9.26%,斑块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分别上升了0.0148、0.0207,斑块密度从1964年的0.0653个/hm~2上升到2015年的0.1073个/hm~2。(3)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过程的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养殖水面、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指数的影响上。养殖水面、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聚合度、斑块数量、蔓延度的作用上。其中,养殖水面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红树林面积的侵占,使得红树林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由15%下降到5.25%,红树林由大面积连续集中分布趋向于小面积孤立分散分布。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大量的建设。50年来,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各地类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红树林面积转化成养殖水面,林地和耕地面积转化为建筑用地,由此可见,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门湾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王发云,王德波,赵盼,彭鸿雁.海南岛清澜-八门湾舄湖潮汐水动力的模拟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9

[2].徐晓然,谢跟踪,邱彭华.1964—2015年海南省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土地景观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18

[3].徐晓然,谢跟踪,邱彭华,刘艺轩.1964—2015年间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徐晓然.海南省八门湾红树林湿地近50年来动态变化分析[D].海南师范大学.2018

[5].伏箫诺.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及赋存形态特征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6].吴丹,赵志忠,季一诺,王军广.海南岛八门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谷河泉.近海水体镭同位素源汇项的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8].陈雨晴,黄惠琴,刘敏,鲍时翔.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小单孢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J].微生物学杂志.2015

[9].刘敏,周秋平,黄惠琴,鲍时翔.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C].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10].张伟,陈熠,李增平.海南八门湾红树林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J].热带作物学报.2014

标签:;  ;  ;  ;  

八门湾论文-李超,王发云,王德波,赵盼,彭鸿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