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田间蒸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草田轮作,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棵间蒸发量
田间蒸散论文文献综述
宋丽萍[1](2016)在《黄土高原草田轮作系统田间水分蒸散特性及土壤水分恢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是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贫困的区域。作物单播和过度耕作是引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再加上降水变率大,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系统稳定性差。紫花苜蓿作为优良豆科牧草,在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种植数年形成深厚的土壤干层在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因此,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典型雨养农业区苜蓿地布设田间试验,旨在探索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多年生苜蓿地耕翻轮作粮食作物后田间水分蒸散特性及苜蓿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不同草田轮作系统包括苜蓿-苜蓿(Lucerne-Lucerne)、苜蓿-休闲(Lucerne-Fallow)、苜蓿-小麦(Lucerne-Wheat)、苜蓿-玉米(Lucerne-Corn)、苜蓿-马铃薯(Lucerne-Potato)和苜蓿-谷子(Lucerne-Millet)。通过探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草田轮作系统作物的产量表现和耗水特性、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明确不同草田轮作系统土壤水分恢复效应及其机制,以期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苜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适宜粮草轮作模式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随轮作年限延长,苜蓿-苜蓿和苜蓿-马铃薯处理的产量逐渐降低,而苜蓿-小麦处理逐年增加,与2013年相比,苜蓿-玉米、苜蓿-谷子和苜蓿-小麦处理的产量均在2015年表现为最高,苜蓿-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随轮作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而苜蓿-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2)不同轮作系统作物田间蒸散特性各异,其中作物耗水量表现为苜蓿-休闲处理最高为294.57 mm,苜蓿-小麦最低为247.11 mm。棵间蒸发量占总耗水量比例苜蓿-休闲高达90%以上,苜蓿-玉米仅为17%,说明苜蓿-休闲耗水主要用于土壤蒸发,而苜蓿-玉米耗水主要用于作物蒸腾。(3)通过土壤水分恢复效应评价发现,苜蓿地翻耕轮作4年粮食作物后,0~3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苜蓿-休闲表现为完全恢复(恢复指数132%),苜蓿-马铃薯表现为极好恢复(恢复指数96%),其余处理均表现为良好恢复(恢复指数62%~72%)。整体来看苜蓿-休闲模式对土壤水分恢复效果最好,粮食作物中苜蓿-马铃薯恢复效果较好。(4)草田轮作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其中苜蓿-休闲、苜蓿-小麦、苜蓿-玉米、苜蓿-马铃薯、苜蓿-谷子的土壤容重分别比苜蓿-苜蓿处理降低了6.86%,7.69%,6.22%,9.29%和10.17%,苜蓿-休闲、苜蓿-小麦、和苜蓿-谷子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分别比苜蓿-苜蓿处理提高了0.32,1.52和0.33倍。说明苜蓿-谷子和苜蓿-马铃薯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容重,苜蓿-小麦和苜蓿-休闲可以显着增加土壤入渗。(5)草田轮作均降低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苜蓿-苜蓿处理相比,苜蓿-休闲、苜蓿-小麦、苜蓿-玉米、苜蓿-马铃薯和苜蓿-谷子处理分别降低了33.44%,23.08%,7.36%,27.09%和20.29%。研究同时发现,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强,而团聚体的水稳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6)草田轮作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而苜蓿-苜蓿和苜蓿-休闲则维持了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有机碳含量与2~5 mm、1~2 mm、0.5~1 mm、0.25~0.5 mm和≥0.25 mm粒径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以及MWD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0.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杨炳玉,申双和,张富存,陶苏林,汪秀敏[2](2015)在《不同尺寸蒸渗仪测定作物蒸散的田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称重式蒸渗仪测定作物蒸散量(ET)是公认的一种标准测定方法。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因单点独立安装而无法进行不同处理的重复试验,小型蒸渗仪则可解决该问题,但目前对于小尺寸蒸渗仪的适用性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利用1m2(SL)、2m2(ML)和4m2(LL)3种不同面积的蒸渗仪在冬小麦(2012年11月21日播种,2013年6月20日收获)和水稻(2013年6月22日移栽,2013年10月28日收获)整个生长季进行连续蒸散量观测,筛选无有效降水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冬小麦和水稻生长季内,SL(小)蒸渗仪所测蒸散量日内变化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ML(中)蒸渗仪所测蒸散量日内变化趋势均与LL(大)蒸渗仪所测一致,日内变化比较平稳;(2)ML蒸渗仪所测日蒸散量与LL所测结果的相关性最好(P<0.01);(3)SL蒸渗仪所测水稻日平均蒸散量和蒸散总量与LL接近,所以可将SL蒸渗仪替代LL测定水稻日平均蒸散量和蒸散总量;ML所测冬小麦和水稻的日平均蒸散量及蒸散总量均比LL明显偏小,蒸散总量偏小主要由于拔节后较大的日蒸散量偏差导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5年02期)
王幼奇,樊军,邵明安[3](2010)在《陕北黄土高原雨养区谷子棵间蒸发与田间蒸散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黄土高原雨养区谷子的降水利用效率,该文利用中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微型蒸渗仪并结合谷子整个生育期内生物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对神木六道沟流域谷子棵间蒸发与田间蒸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谷子株高和盖度的变化,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神木六道沟流域的降水总量和谷子的耗水量基本持平,在谷子抽穗期到灌浆期出现了阶段性的缺水。在谷子整个生育期内谷子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44%。叶面积指数、0~10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与棵间蒸发与田间蒸散比值间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其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且呈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研究为当地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刘海亮[4](2009)在《绿洲灌区小麦//玉米田间水分的蒸散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玉米是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河西绿洲灌区重要的高产种植模式,但是受水资源不足和间作灌溉技术落后的影响,间作应用面临重大挑战,研发高效节水间作技术已成为该区种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不同供水水平和小麦不同留茬方式下,对小麦//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棵间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间作可提高小麦、玉米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供水水平有利于间作产量的提高,小麦高留茬收割对间作产量的影响不显着。低、中、高叁个供水水平下,未留茬小麦//玉米和高留茬小麦//玉米的土地当量比分别在1.20~1.25和1.19~1.30之间,供水和留茬对间作土地当量比的影响不显着;同模式不同供水处理间相比,高供水水平单作小麦、单作玉米、未留茬小麦//玉米、留茬小麦//玉米的产量分别较低供水处理和中供水处理高10.8%和4.8%、15.9%和4.7%、15.5%和9.2%、22.2%和1.2%。2.小麦//玉米的全生育期耗水总量、棵间蒸发量、棵间蒸发量占总耗水量(E/ET)的比例均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同种种植模式内,随供水水平的提高,作物全生育期的耗水总量呈增大趋势,小麦高留茬对各灌水水平间作复合群体的总耗水量影响不同。低、中、高叁个供水水平下,未留茬小麦//玉米与高留茬小麦//玉米生育期总耗水量分别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加权平均24.4%~26.3%和23.4%~25.4%;生育期平均日棵间蒸发量分别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加权平均4.4%~7.1%和0.8%~2.6%,E/ET分别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加权平均7.8%~9.7%和2%~2.6%。单作小麦、单作玉米、未留茬小麦//玉米、高留茬小麦//玉米的高灌量处理生育期总耗水量分别比相应的中灌量处理高11.7%、8.7%、10.8%、9.9%,比低灌量处理高22.9%、17.7%、23.7%、21.2%。3.间作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单作玉米、高留茬小麦//玉米的中供水水平以及单作小麦、未留茬小麦//玉米的低供水水平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留茬收割对间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着。低、中、高叁个供水水平下,未留茬小麦//玉米与高留茬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加权平均1.9%~6.6%和2.4%~13.3%;单作玉米、高留茬小麦//玉米的中供水水平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于低供水水平处理和高供水水平处理2.8%和1.9%和3.6%和10.2%,单作小麦、未留茬小麦//玉米的低供水水平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中供水水平处理和高供水水平处理5.8%和17%、8.1%和3.9%。4.作物的棵间蒸发、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降水量、灌水量、耗水量与产量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小麦//玉米蒸散的主要因素之间,棵间蒸发、土壤温度、降水量、灌水量、耗水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显着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呈弱正相关。间作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麦收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小麦带>间隔带>玉米带。低、中、高叁个供水水平下,未留茬小麦//玉米与高留茬小麦//玉米生育期内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加权平均0.4%~1%和0.5%~3.7%,全生育期0~15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高于单作小麦与单作玉米加权平均2.9%~4.1%和2.4%~5.1%,麦收后,小麦带土壤含水量较间隔带高9.5%,较玉米带高11.1%。(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于稀水[5](2007)在《玉米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田间蒸发、蒸散和地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覆盖是一种高效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在改变农田下垫面性质和能量平衡、调节土壤温度及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等方面具有显着作用,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减少水分无效消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本文着重研究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田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以及对田间蒸散、地温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尤其是关中地区秸秆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05年10月~2006年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供试品种为冬小麦西农979。通过设置不同的玉米秸秆覆盖量(多覆盖:6000kg/hm2、少覆盖:3000kg/hm2、不覆盖:0kg/hm2),系统研究了玉米秸秆覆盖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棵间蒸发量、土壤温度及田间蒸散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覆盖处理对棵间蒸发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多覆盖抑制效果更好。最大棵间蒸发量出现在10月中旬、3月下旬、6月上旬,最小在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一天中棵间蒸发量最大时间段在12:00~14:00内。(2)多覆盖处理对CK棵间蒸发抑制率最大,多覆盖抑制率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播种~分蘖期、拔节~抽穗期,抑制率分别达到64.32%和58.22%;播种~分蘖期覆盖处理对CK棵间蒸发抑制率最大、越冬~返青期覆盖处理对CK棵间蒸发抑制率最小。(3)冬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多覆盖为449.92mm,少覆盖为477.11mm,对照为519.35mm;耗水高峰出现在拔节~成熟期,此期对照处理占总耗水量的73.42%,少覆盖处理占76.01%,多覆盖占78.43%;全生育期的棵间蒸发占蒸散比例(E/ET)多覆盖处理是19.63%,少覆盖处理是26.41%,对照处理是32.91%,多覆盖处理比对照低40.35%。(4)棵间蒸发占蒸散比例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函数关系式为:对照处理E/ET=0.7915LAI-1.0971 R2=0.9552少覆盖处理E/ET=0.7536LAI-1.2054 R2=0.9379多覆盖处理E/ET=0.7041LAI-1.3899 R2=0.9465(5)10、11月份覆盖对地温影响不大;在地温较低的12、1和2月份,覆盖处理可以提高地温,有一定的升温作用;在返青期覆盖处理的地温较对照处理低,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覆盖处理地温低于对照处理,有降温作用。日最高地温5cm深处出现在15: 00左右,10cm深处较5cm深处晚1~2小时;10cm地温变化较5cm平缓,说明土壤越深对地温变化越滞后,受外界环境影响越小;覆盖对地温的调节能力随着叶面积增大而减弱。0cm、5cm和10cm土壤总积温大小顺序均为:对照处理>少覆盖处理>多覆盖处理。(6)多覆盖、少覆盖和对照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大小均为:多覆盖>少覆盖>对照。多覆盖处理和少覆盖处理分别比对照籽粒产量高出56.6kg/hm2、40.9kg/hm2,水分利用率比对照要高16.36%和9.4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9)
杨荣慧,张国云,张一平,高鹏程[6](2005)在《田间土壤水分蒸散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播期谷子田间试验表明,土壤储水量及土壤有效储水量均与作物生物量及土壤初始有效含水量有关,并建立了土壤储水量及土壤有效储水量与作物生物量及土壤初始有效含水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此外在考虑能量因子的情况下,建立了土壤储水量及土壤有效储水量与作物生物量、土壤初始有效含水量及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孙宏勇,刘昌明,张喜英,张永强,裴冬[7](2004)在《华北平原冬小麦田间蒸散与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冬小麦田间蒸散和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播种~返青期冬小麦棵间蒸发占蒸散比例 (E ET)最大 ,抽穗~灌浆期最小。整个生长期间棵间蒸发占蒸散量 31 .4 % ,棵间蒸发占蒸散比例 (E ET)与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LAI)有一定关系 ,E ET =0 .36 93× (LAI) - 0 .74 93(R2 =0 .82 36 )。(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樱谷哲夫,王学文[8](1988)在《作物蒸散的研究:无水分亏缺条件下大豆田间蒸发与蒸腾的分别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茎杆热量平衡和鲍思比法来估算无水分亏缺时的大豆田间的蒸腾(T)和蒸散(ET)。从ET中减去T就直接得到了大豆冠层下土壤蒸发的估算值。T/ET比值的日变化可用一条午间值最低、早晨和傍晚值较高的抛物线来表征。这种变化是由冠层吸收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程而决定的。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大豆生育早期冠层稀疏时的田间蒸发,几乎与生育后期冠层稠密时田间的蒸散量相等。冠层下面的土壤日蒸发量随叶面积指数(LAI)增加而非线性下降。将估算蒸散的Makkink太阳辐射模式和冠层太阳总辐射的传输函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估算冠层蒸腾的简单模式。由此模式估算的蒸腾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增大,这种关系可由叶面积指数的负指数函数很好地逼近。(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1988年01期)
田间蒸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称重式蒸渗仪测定作物蒸散量(ET)是公认的一种标准测定方法。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因单点独立安装而无法进行不同处理的重复试验,小型蒸渗仪则可解决该问题,但目前对于小尺寸蒸渗仪的适用性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利用1m2(SL)、2m2(ML)和4m2(LL)3种不同面积的蒸渗仪在冬小麦(2012年11月21日播种,2013年6月20日收获)和水稻(2013年6月22日移栽,2013年10月28日收获)整个生长季进行连续蒸散量观测,筛选无有效降水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冬小麦和水稻生长季内,SL(小)蒸渗仪所测蒸散量日内变化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ML(中)蒸渗仪所测蒸散量日内变化趋势均与LL(大)蒸渗仪所测一致,日内变化比较平稳;(2)ML蒸渗仪所测日蒸散量与LL所测结果的相关性最好(P<0.01);(3)SL蒸渗仪所测水稻日平均蒸散量和蒸散总量与LL接近,所以可将SL蒸渗仪替代LL测定水稻日平均蒸散量和蒸散总量;ML所测冬小麦和水稻的日平均蒸散量及蒸散总量均比LL明显偏小,蒸散总量偏小主要由于拔节后较大的日蒸散量偏差导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田间蒸散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丽萍.黄土高原草田轮作系统田间水分蒸散特性及土壤水分恢复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2].杨炳玉,申双和,张富存,陶苏林,汪秀敏.不同尺寸蒸渗仪测定作物蒸散的田间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15
[3].王幼奇,樊军,邵明安.陕北黄土高原雨养区谷子棵间蒸发与田间蒸散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2010
[4].刘海亮.绿洲灌区小麦//玉米田间水分的蒸散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D].甘肃农业大学.2009
[5].于稀水.玉米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田间蒸发、蒸散和地温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6].杨荣慧,张国云,张一平,高鹏程.田间土壤水分蒸散模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
[7].孙宏勇,刘昌明,张喜英,张永强,裴冬.华北平原冬小麦田间蒸散与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
[8].樱谷哲夫,王学文.作物蒸散的研究:无水分亏缺条件下大豆田间蒸发与蒸腾的分别计算[J].气象科技.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