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托起虚拟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绍荣[1](2016)在《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治理的最佳境界是大学文化的治理,是以精神场域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生态形成。在信息技术革故鼎新的时代境遇下,大学文化生态治理逐步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内隐趋于外显。在复杂纷繁的理论探究中,就其已有研究脉络而言,大致可归结为三条主线:一是遵循显性分类的研究脉络,将其分解为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治理体系;二是延续功能分类的研究脉络,试图从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育人、引领等方面进行整合治理研究;三是秉持历史比较的研究脉络,从大学文化的历史、中外大学文化的比较进行治理探究。虽然各种研究进路皆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但面对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现实困顿与理论诉求,原有的理论构型和路径设计已很难予以准确地回应。如何因势利导,契合信息时代的趋势与规律,凝聚大学文化的精神品格,实现大学文化生态治理,从实然的状态到理想的愿景,都期待学界作出系统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寻,这也成为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话题。本研究着眼关注的核心问题,借助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思维方法,从新的视角,将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化解为大学文化各种复杂要素多元重组关联而成的场域治理。以此为理论起点,从当下我国大学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以大学文化生态为核心概念,以大学“人”和“职能”的推演将大学文化生态分解为“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管理文化生态”的三者鼎足而立。以此为逻辑起点,将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转化为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文化生态治理、学术文化生态治理、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的分割与聚合之上,统整形成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研究体系。研究以教育学、文化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交叉为视角支撑,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为方法手段,按照“整体理论建构?具体深度解析?策略路径走势”的推进线路开展研究工作。依此思路,整个研究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六个模块进行。第一板块,聚焦综场而述,以“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立论与治理建构”为主题。在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解读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和场II域”等概念进行了重认识,为整个研究作立论铺垫。虽然已有研究陈述丰富,但研究点多面广,并未形成系统的大学文化治理逻辑体系,对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还未形成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很有必要对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进行整体性的意蕴省思,顺延研究以大学“人”(由“师生”关系演化为“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关系)和“职能”(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转化隐含入为大学内部“教学、学术、管理”三大主要系统上)的推演将大学文化生态分解为“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管理文化生态”,从而实现对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理论诠释。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时代的大学虚拟之网和沉淀历史的大学精神之网的视野,紧扣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大学管理文化生态场域的逻辑关联,进而设定“走向精神场域”的整个“三域两网”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分析框架,将整个治理研究的路径方略着力在“三域”治理的分解与聚合之上。第二板块,顺延上述统整分析框架,着眼分场而立,聚焦“三域”,以“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三域解析”为主题。分别从应然样态、实然状态、案例辅证的三重维度详细解读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和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并紧扣主题详细阐释了信息技术对“三域”的冲击和革新。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应是双向民主开放和流动生成的,但实然的教学审视和课堂控制并非如此,笔者通过高考状元现象的案例引证反思了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的缺失。大学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应呈现自组织式的入场与出场状态,但现实的大学往往行政权力僭越学术权利、自上而下非自组织模式导致大学学术泛化,笔者通过对全国邮电电子类大学学术研究环境的调研分析印证了相关理论推断。大学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应是对外高度自治、对内和谐共生的景象,但事实上办学自主权不断弱化、大学本身决策系统复杂交错,大学管理文化的教育性被遮蔽,笔者以所在学校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案调研为例剖析了大学管理中的文化阻隔。通过“三域”解析,我们发现当前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管理文化的现实困境,究其根源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缺乏“分享”与“互动”的生态境遇,而这恰好契合了信息时代的内在本质。第三板块,在对“三域”分别解析的基础上,聚焦合场而理的大学文化生态整体视野,以“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关联及趋势流变”为主题。从教学与学术文化场域的对立统一、学术与管理文化场域的张力相持、教学与管理文化生态的冲突衍变阐释了博弈中的三赢——大学教学、学术与管理的“三域”关联,实现了对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度解析,并通过一项职称评审政策调整引发的调研和教职工评优表彰为例对相关逻辑进行了表象审思。通过信息物理共享教育时代的到来分析了趋势中的流变——信息技术推动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变革,并通过重庆市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进一步印证了信息时代给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一步凸显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潜在危机,映射出探讨构建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调研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和管理文化生态变革的必然走势。面对当前大学文化生态治理中缺乏分享与互动的问题和症结,而信息时代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就是“分享”以及“互动”,世界因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进入了一个无界的“分享时代”和“互动时代”,这也正好是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要义所在。第四板块,在前述信息时代“三域”解析、“三域”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聚焦融场而治,提出治理方略,以“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及逻辑归结”为主题。立足信息时代,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信息时代与大学教学、学术、管理融合发展的角度,以“分享”和“互动”为着力点,提出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治理路径和方略:首先,提出构造真实与虚拟交互的教学共同体是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文化生态的治理方略,从教学双向涅盘的自然生成、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和模型构造探讨了其治理的理论路径,并通过“红岩网校”的实践探索与实证举样印证了实践路径的可行性;其次,创建虚拟矩阵式学术联盟为大学学术文化生态治理路径,从学术文化理念的重建、学术与行政权力的耦合、学术作为的群体和个体进行了理论铺垫探究,并以高校相关研究院的设立进行了实践探寻和验证;再次,推进智慧型校本管理是信息时代大学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的实践取向,信息环境撬动大学管理结构主体整合,创建智慧型校本管理的校园模型体系成为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的必然,并以智慧型校本模型设计及其实现进行了实证探讨。最后,研究在整篇主要着眼大学文化生态对内的“三域”治理逻辑基础上,以更加宽泛的视野,指出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是一个综合治理,对内很难独善其身,必须促进大学本身治理与外界协同的联合。同时,对大学文化生态的内外结合治理逻辑进行了思辨性归结,凝练提出了基于“三域”治理的“关系思维的多元嵌入、开放协同的路径联动、文化规制的合作包容”三重逻辑,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目标,从而推动大学精神场域的自主化生成。
袁玮[2](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赵莉[3](2015)在《地方高等院校国际化的问题研究 ——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是提升国家未来发展动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地方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同时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地方高等院校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进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受制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当前地方高等院校国际化建设面临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从国际化的概念出发,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回顾了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说明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阐述了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是观念、地域和经费等方面的局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相较于其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摆脱了宏观的研究方向,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上,因而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袁绍成[4](2010)在《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学校校长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素质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学校校长培训的理念、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也不断在改变。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由于知识更新加快,培训人员增多,培训规模扩大,远程培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农村学校校长培训主管单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远程培训方式给农村学校校长培训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网上学习时间不够、网上互动少、上交作业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课程缺乏针对性、远程管理难等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做进一步研究,总结其原因、找出其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实践。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才刚刚起步,在此方面的理论还很欠缺。论文试图运用人力资本培训理论、远程教育理论,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已有的文献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和对自己参与中西部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远程专题培训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来探索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规律,为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理论建设提供一定参考。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是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并把形成过程分作三个阶段;接着探讨了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四个功能: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校长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校长培训公平、节约培训成本和解决工学矛盾;在分析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现状(流程、特点、存在的问题、制约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实效的五个方面对策:一是转变培训观念;二完善培训课程;三是改革培训方法;四是改善培训条件;五是加强培训管理。
李锦奇[5](2010)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重要路径。由于每一所高校都是办在特定的区域,属于特定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因而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彰显都必然具有区域性特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可以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思维框架和实践模式。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个案,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进行了系统探讨。本研究界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时间、空间和概念,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催生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所谓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指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各单元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它既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和地域结构等宏观结构,也包括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权力结构等微观结构。其次,本研究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结构的规模、质量与效益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三个重要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旨在通过要素最优化来促进系统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和思路设计往往是建构在不同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理论假设之上的。其中,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问题;系统自组织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问题;波特竞争模型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安排问题;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来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保障体系问题;学科专业发展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学科走向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状态是新形势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基础。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指令性计划来平衡供需关系,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单一性特征,突出弊端在于高校与社会脱离,致使政校关系不顺、办学形式单一、高校缺乏特色、办学效益低下、专业结构比例失调、人才资源浪费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等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部分省市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都进行过探索和实验,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正逐步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各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占美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比重在日益增大。美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办学形式、招生制度、课程与教学、人事制度、科学研究等方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高校伸展个性,办出特色。上海市一直坚持高校布局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高校布局相对聚集和资源共享。黑龙江省则利用理工学科门类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它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调节和激励机制,总体上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吻合。为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关系合理,功能互补;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功能整合,效益优先。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该贯彻适应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非均衡化原则和兼顾性原则。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是以解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为目的,在综合考虑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以及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现有状况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宏微观结构调整提出的具体行动方针与作出的战略方向选择。新时期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策略,既取决于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形成的内外部关系变化的趋势,也取决于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现状与未来可能的走向等因素。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既是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也是辽宁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变化的现实诉求。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类型结构狭窄、专业结构趋同、体制结构单一、层次结构不合理,缺乏领军高校等问题。辽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发挥高等教育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省域内高等学校合理分层定位为基础,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通过重点建设、打造省域高等学校顶尖水准,为引领,辐射和带动其他层次高等学校共同发展;以建立省域高等学校战略合作联盟和以科类结构调整带动省域高等学校宏观布局合理化为主要手段,提升省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一个区域内托起“三大经济圈”重点与支柱产业发展、区域外辐射国内及东北亚相关行业与领域的、科学高效“内部区域一体、对外辐射开放”的结构体系。
张艳[6](2008)在《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 ——政策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发区建设是我国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一项战略选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伴生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当前开发区发展理论的不足与实践的困惑,本文以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基于实证结论展开规范性讨论。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源自国际上的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区模式,借鉴了它们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又因特殊的国情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际分工理论和创新理论分别为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区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也决定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区在发展方式上应该存在本质的差别。开发区的发展,是外部环境作用力、自身禀赋作用力和地方政府作用力这三种基本动力复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在不同开发区中三种动力的强弱表现各不相同,也就导致了开发区发展实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依据影响开发区发展的作用力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详细的个案分析,展现了开发区发展实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揭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发展实践中的趋同性。进而从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社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开发区建设运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本文认为,这些客观状态和表现,是开发区这一特定的、在政策驱动下实践运行的结果。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开发区政策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政策失效。这既与开发区实践本身的政策逻辑有关,也与制度背景环境所引致开发区政策执行的异化有关。研究最后建议,基于政策连贯和政策聚焦的原则,对开发区政策进行调整:淡化空间类型及经济类型的指向,构建“专业化园区+研发孵化”的发展格局;在政策资源的使用上“聚焦”于研发、创新及创业活动。
李琳,成安[7](2007)在《松山湖畔长击水 南国之乡浪飞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纪实》文中提出2005年4月以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博士郑为民一直在北京过着平静的生活,太太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电机系讲师,儿子刚上幼儿园。这一年的4月30日,郑为民南下东莞参与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的筹建并选择定居东莞:“以前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真的移居这里。”35岁的郑为民说。相比以前的科研工作,创业的机会和挑战是在郑为民短短3个月内从首都搬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正是由于郑为民的“献身”行为,使其榜样的力量很快得到体现:占有全球移动显示器集成电路晶片16%市场的香港晶门科技、中国大陆最大的敷铜板生产商——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松山湖……
马晓丹[8](2006)在《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其技术转移体系分析》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科技园的崛起是世界范围内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种重要现象。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转移体系对于发挥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功能、构筑和完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做的基本工作。文章认为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的顺利发展离不开体系内各要素间的良好互动,离不开各种机制的顺利运行,也离不开园区创新文化和网络的培育。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若要稳定发展,必须从创建区域创新体系出发,平衡发展科技园内各技术转移要素,取得系统最优效益。在发展模式方面,要针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弱点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在机制建设方面,要注重协调、主动、沟通的原则,在资金和人才方面要多渠道多方式地引进和吸收;同时要重视培育各园区独特的创新文化环境。文章贯彻了系统论的思考方法,坚持把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转移体系放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创新型社会、国际科技经济新形势的发展大背景下研究,同时引入了产业集群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思考。
谷海玲[9](2005)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故乡,800多年来,英国的高等教育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英国最早提出了教育产业、教育市场和教育出口的概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英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的运作中。自80年代末,英国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为加快其国际化的发展步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策略,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首先对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以便对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此后,概述了英国在推进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与课程相关的策略、与服务相关的策略、与国际交流相关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其策略的特征并从国家及高校两个层面来分析其策略的动因;第五部分总结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中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及启示:加强政府间的学历互认、加大境外宣传力度、加快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保证国际教育的质量、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方乐[10](2005)在《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当中的职能定位,有助于中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管理当中转变观念和职能,有助于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从而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挑战。本论文首先从四个时间段的演变过程,细致地探究了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具体展示了州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发现了美国政府和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十个特点。为了避免随意比较和盲目借鉴,论文也介绍分析了中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之间的关系。论文最后对中国逐步构建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提出了十点建议。本论文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网络文献研究、历史与比较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和访谈等。其中网络文献研究用于资料的获取和信息的验证,历史与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用于论文框架的建构,而行动研究和访谈则用于研究线索的发现。本论文的亮点主要表现为:第一,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第二,不仅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还通过个案具体展示了州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第三,运用大量多元、权威和崭新的第一手资料;第四,提出了网络文献研究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说明。
二、图书馆托起虚拟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托起虚拟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以精神场域为指向的大学文化生态 |
一、问题缘起 |
(一)本质使然: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研究视野 |
(二)现实必然: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生态研究背景 |
(三)理论应然:精神场域的大学文化生态研究指向 |
二、研究旨意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相关研究 |
(一)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 |
(二)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 |
(三)场域理论脉络下的大学文化生态研究 |
四、概念架构与分析框架 |
五、研究假设和视角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视角 |
六、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大学文化生态的意蕴及治理构型 |
一、大学文化生态的立论溯源 |
(一)文治教化的改造过程 |
(二)文化生态的场域愿景 |
二、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意蕴省思 |
(一)关系思维和自主冲突的双重维度 |
(二)整体谐动与互动共生的生态属性 |
(三)资本拥有与兑换转化的场域动力 |
(四)惯习作用与行为策略的禀性系统 |
三、信息时代大学虚拟场域的形成与精神场域的衍变 |
(一)信息时代:大学虚拟之网 |
(二)文化生态:大学精神之网 |
四、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分析框架建构 |
(一)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阻隔分析与启示 |
(二)“三域两网”:一个统整性的治理分析框架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形塑的大学教学文化生态 |
一、民主开放与流动生成的应然样态 |
(一)文化资本的差序课堂 |
(二)开放生成的生态课堂 |
二、课堂控制与生态迷失的实然状态 |
(一)场域形塑中教师惯习的无奈 |
(二)课堂控制下学生自主的缺失 |
三、基于状元现象的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反思 |
(一)关于高考状元的调查引证 |
(二)教学文化生态场域的深层归因 |
四、信息时代创新大学教学文化生态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熏染的大学学术文化生态 |
一、自组织式入场与出场的应然样态 |
(一)自组生成与双重属性 |
(二)学科组织特征与学术权利延展 |
二、行政主导与学术泛化的实然状态 |
(一)行政权力主导僭越学术权利 |
(二)自上而下非自组织模式导致学术泛化 |
三、基于大学学术文化环境的调查辅证 |
(一)数据来源及统计 |
(二)数据分析与归因 |
四、信息时代革新大学学术文化生态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僭越的大学管理文化生态 |
一、大学管理自治的应然样态 |
(一)对外追求自治的历史变迁 |
(二)对内和谐共生的管理运行 |
二、自治与控制并存的实然状态 |
(一)对外办学自主权被弱化 |
(二)对内决策体系交错复杂 |
(三)大学管理的教育性遮蔽 |
三、基于个案调研的大学管理文化阻隔探究 |
(一)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调研为例 |
(二)大学管理文化场域阻隔的根源剖析 |
四、信息时代催新大学管理文化生态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关联与流变 |
一、教学与学术文化场域的对立统一 |
(一)教学乃大学存在之要义 |
(二)大学之大关键在学术 |
二、学术与管理文化场域的张力相持 |
(一)大学管理中的学术文化 |
(二)价值取向中的二元融合 |
(三)从职称评审政策调整反观管理与学术的张力 |
三、教学、学术与管理文化场域的冲突衍变 |
(一)教师与管理者的角色冲突 |
(二)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关联 |
(三)教职工评优表彰的个案反思 |
四、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趋势流变 |
(一)信息时代共享教育的到来 |
(二)信息时代对大学文化生态的冲击与隐忧:以重庆市调研为例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治理机制 |
一、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文化生态治理方略选择 |
(一)教学双向涅盘的自然生成与必然趋势 |
(二)信息技术催生虚拟教学共同体 |
(三)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模型构造设计 |
二、矩阵式学术联盟:大学学术文化生态治理路径机制 |
(一)在学术与行政的权力耦合中致力学术 |
(二)信息时代凸显学术作为的群体与个体 |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矩阵式学术联盟创建及实现 |
三、智慧型校本管理:大学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策略取向 |
(一)信息环境撬动大学管理结构主体整合 |
(二)智慧型校本管理的校园模型体系构建 |
(三)智慧型校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
四、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逻辑归结 |
(一)关系思维的多元嵌入 |
(二)开放协同的路径联动 |
(三)文化规制的合作包容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三域治理中的大学精神场域生成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问卷1大学学术研究环境调查问卷 |
问卷2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
问卷3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学生) |
问卷4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家长) |
问卷5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提纲1 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访谈提纲 |
提纲2 大学职员职称评审访谈提纲 |
后记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4.1 基本理论依据 |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
4.1.1 创新活动特征 |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
5.1.3 “特区化”政策 |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
6.1 南京总体规划 |
6.1.1 总体目标 |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现实意义 |
7.2 主要工作 |
7.3 主要观点 |
7.4 主要创新点 |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
7.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地方高等院校国际化的问题研究 ——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1.2.2 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析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理论的概述 |
2.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
2.2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
2.2.1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 |
2.2.2 培养目标国际化 |
2.2.3 课程系统国际化 |
2.2.4 办学模式国际化 |
2.2.5 人员流动的国际化 |
2.2.6 学术交流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机遇和挑战 |
3.1 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
3.2.1 高等教育改革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 |
3.2.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
3.2.3 国际教育市场全面开放 |
3.2.4 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
3.3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3.3.1 人才和优质生源外流 |
3.3.2 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
第四章 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 |
4.1 地方高等院校国际化的动因 |
4.1.1 国际化是所在地区对高等院校的期待 |
4.1.2 国际化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4.2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
4.2.1 国际化发展意识日趋增强 |
4.2.2 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4.2.3 国际化人才引进稳中有升 |
4.2.4 国际化合作交流的渠道有所突破 |
4.2.5 国际化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 |
4.3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度不够 |
4.3.2 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
4.3.3 制约国际化合作项目全面开展的因素较多 |
4.3.4 国际化发展配套政策建设亟待完善 |
4.4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观念的封闭 |
4.4.2 地域的局限 |
4.4.3 经费的短缺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
5.1 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和管理体系 |
5.1.1 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
5.1.2 完善国际化的相关体制和机制 |
5.1.3 建立国际化的课程和管理体系 |
5.2 根据学校实际,选择特色发展领域 |
5.2.1 利用地域文化特色 |
5.2.2 发展特色专业 |
5.3 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合作模式 |
5.3.1 加大经费投入 |
5.3.2 创新合作模式 |
5.4 地方院校国际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4.1 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 |
5.4.2 循序渐进,协调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形成与功能 |
第一节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形成 |
第二节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功能 |
第三章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现状 |
第一节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流程 |
第二节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特点 |
第三节 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制约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提高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实效的对策 |
第一节 转变培训观念 |
第二节 完善培训课程 |
第三节 改革培训方法 |
第四节 改善培训条件 |
第五节 加强培训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涉及的若干关系 |
2.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论域界定 |
2.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 |
2.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3.2 系统自组织理论 |
3.3 波特竞争模型理论 |
3.4 社会三元结构理论 |
3.5 学科专业发展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4.1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式 |
4.2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容 |
4.3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经验的与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经验 |
5.1 美国加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5.2 上海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5.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6.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6.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6.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案例——辽宁的方案 |
7.1 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变迁 |
7.2 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诉求 |
7.3 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 ——政策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家战略层面科学发展观的树立 |
1.2 开发区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 |
1.3 对开发区宏观调控的力度在加大,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井不明确 |
2 研究对象界定 |
3 既有研究概况 |
3.1 关于开发区总体发展的研究 |
3.2 关于开发区发展所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 |
3.3 总体评述 |
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基础 |
4.3 研究视角 |
4.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1章 开发区的渊源 |
1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s,EPZs) |
1.1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实践 |
1.2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
1.3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定性 |
2 高新区与科技园区(Science Parks,SPs) |
2.1 世界范围科技园区的发展实践 |
2.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
2.3 高新区的特定性 |
2.4 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 |
3 开发区与产业集群理论 |
3.1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
3.2 开发区建设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
3.3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4 小结 |
第2章 全国开发区发展概况 |
1 区位分布 |
1.1 经济技术开发区 |
1.2 高新区 |
1.3 两类开发区的综合分布 |
2 发展历程 |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 |
2.2 高新区 |
3 现实状况 |
3.1 总体绩效:两类开发区均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成就 |
3.2 分类比较: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质化表现 |
3.3 分区域比较:东部地区开发区总量占绝对优势,但在增长质量上的优势并不显着 |
3.4 个体差异:个体经济规模差异大,但经济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不明显 |
4 小结 |
第3章 开发区案例研究:发展动力的多样性与区域差异 |
1 开发区发展的基本动力 |
1.1 外部环境作用力 |
1.2 自身禀赋作用力 |
1.3 地方政府作用力 |
2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践案例分析 |
2.1 外资主导型 |
2.2 国企转制推动型 |
2.3 依托重点项目型 |
2.4 立足资源优势型 |
2.5 偶发机遇型 |
3 高新区实践案例分析 |
3.1 强禀赋型 |
3.2 政府强力推动型 |
3.3 城市环境相关型 |
3.4 国家科技政策驱动型 |
3.5 军工企业嫁接型 |
4 小结及引申 |
4.1 小结 |
4.2 引申 |
第4章 开发区建设运行模式 |
1 产业发展 |
1.1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 |
1.2 开发区产业集群建设 |
2 空间拓展 |
2.1 开发区空间拓展的一般特征 |
2.2 开发区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2.3 开发区空间拓展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调控 |
3 社会发展 |
3.1 开发区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 |
3.2 开发区人口构成特征 |
3.3 开发区社会空间矛盾 |
4 管理体制 |
4.1 多样化的体制类型 |
4.2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运作 |
4.3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
5 小结及引申 |
5.1 小结 |
5.2 引申 |
第5章 开发区政策过程及政策效果 |
1 开发区政策过程分析 |
1.1 精英式的政策形成 |
1.2 渐进式的政策方案 |
1.3 缺失的政策评估 |
2 开发区政策效果的诉求 |
2.1 开发区的政策逻辑 |
2.2 开发区的政策执行 |
3 开发区政策效果考察 |
3.1 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
3.2 开发区政策的成本分析 |
3.3 一些预期之外的负面效果 |
4 小结 |
第6章 政策变迁与开发区转型 |
1 开发区转型的方式与目标 |
1.1 方式选择——政策变迁 |
1.2 开发区转型的目标 |
2 政策调整方案设计 |
2.1 政策调整的原则 |
2.2 政策调整的主要思路 |
2.3 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
3 原政策区的后续发展 |
3.1 战略方向:从“政策区”回归“城市功能区” |
3.2 空间重构实施要点 |
3.3 产业重构实施要点 |
3.4 相关制度保障 |
结论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 开发区的历史渊源 |
1.2 开发区的发展实践 |
1.3 开发区政策分析及转型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
3.1 不足之处 |
3.2 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其技术转移体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国外大学科技园及技术转移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一般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及其技术转移的趋势 |
第二章我国大学科技园及技术转移体系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主导框架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的典型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中外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差异分析 |
第三章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特点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价值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特征 |
第四章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模式缺陷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制度障碍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主要瓶颈分析 |
第五章优化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思路与建议 |
第一节 建立技术转移协调领导机制 |
第二节 优化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模式 |
第三节 建立新型的利益分享机制 |
第四节 健全信息传输和沟通机制 |
第五节 完善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投融资体制 |
第六节 重视创新网络和创新文化培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9)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和局限性 |
(四) 研究意义 |
二、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及现状 |
(一)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变 |
(二)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
三、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
(一) 与课程有关的策略 |
(二) 与服务相关的策略 |
(三) 与国际交流有关的策略 |
四、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理论分析 |
(一)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特征 |
(二)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动因分析 |
五、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对中国的启示 |
(一) 加大境外宣传力度 |
(二) 加速政府间的学历互认 |
(三) 保证国际教育的质量 |
(四) 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
(五) 加快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10)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内容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章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二章 论文的框架和亮点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四章 关于“美国政府”和“认证机构” |
第五章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探索 |
第六章 认证机构的起源与认证制度的形成 |
第七章 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建立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确立 |
第二节 联邦政府对认证机构的认可 |
第三节 认证协调组织的发展 |
第八章 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1992 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
第二节 认证协调组织的演变 |
第三节 1998 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
第九章 政府提高认证机构问责的趋势 |
第一节 2002 至2003 年有关高等教育认证的争论 |
第二节 2004 年至今有关高等教育认证的争论 |
第十章 州政府与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
第一节 加州政府与认证机构的密切合作阶段 |
第二节 加州政府与认证机构的有条件合作阶段 |
第三部分 发现和建议 |
第十一章 发现——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特点 |
第十二章 建议——中国逐步构建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附录 |
Guideline for the Interview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答辩委员会签名页 |
四、图书馆托起虚拟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D]. 张绍荣. 西南大学, 2016(01)
- [2]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3]地方高等院校国际化的问题研究 ——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D]. 赵莉. 西北大学, 2015(07)
- [4]农村学校校长远程培训研究[D]. 袁绍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5]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李锦奇.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6]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 ——政策视角的研究[D]. 张艳. 同济大学, 2008(04)
- [7]松山湖畔长击水 南国之乡浪飞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纪实[J]. 李琳,成安. 中国高新区, 2007(01)
- [8]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其技术转移体系分析[D]. 马晓丹. 东南大学, 2006(04)
- [9]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 谷海玲. 华南师范大学, 2005(07)
- [10]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D]. 方乐. 上海师范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