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时间建模论文-姚成玉,李新宠,陈东宁,吕世君,来博文

离散时间建模论文-姚成玉,李新宠,陈东宁,吕世君,来博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散时间建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轴向柱塞泵,可靠性分析,贝叶斯网络,离散时间

离散时间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姚成玉,李新宠,陈东宁,吕世君,来博文[1](2016)在《轴向柱塞泵可靠性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建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离散时间的贝叶斯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对轴向柱塞泵进行可靠性建模及分析,综合考虑轴向柱塞泵的压力、流量、泄漏、变量调节等要素,构建轴向柱塞泵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基于轴向柱塞泵的运行时间和任务剖面,将任务时间进行离散划分,构建轴向柱塞泵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而,求解轴向柱塞泵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区间、轴向柱塞泵组成零部件不同时刻的后验故障概率区间等可靠性指标。(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9th FPTC-2016)论文集》期刊2016-11-17)

陈旋,陈金香[2](2016)在《离散时间切换双时标系统的建模与状态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性的线性离散时间双时标系统,将奇异摄动理论和切换理论相结合,建立离散时间切换双时标系统(DSTTSs)动态模型,切换理论的引入主要解决系统中参数不确定性部分对系统模型精确度的影响。主要讨论了离散时间双时标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以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利用谱范数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将上述一系列问题都将归结为求解与摄动参数ε无关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并采用实例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新型工业化》期刊2016年06期)

郑万里,佃松宜[3](2015)在《Buck变换器的变分积分离散时间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开关功率变换器设计问题,为了提高变换器性能,一般采用离散时间模型进行电路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和数字控制器设计。现有的离散时间映射模型由于矩阵指数和积分的存在,运算量非常大,进行了大量近似,导致模型精确度的降低,无法反映出电感电流纹波等动态特性,直接影响了动力学分析的准确性和数字控制器的性能。提出采用变分积分原理对Buck变换器建立离散欧拉-拉格朗日方程,进而推导出运算量小且精度高的离散时间演化映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真实反映电感电流纹波等动态特性,电流和电压跟踪误差仅为近似离散迭代映射模型的5%,精确度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01期)

林锦贤,林军青[4](2011)在《离散时间下混合型良性蠕虫的建模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刻画良性蠕虫的传播过程,采用了离散时间模型。在离散时间下,考虑恶性蠕虫和良性蠕虫传播对网络的影响,对混合型良性蠕虫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通过仿真验证传播模型,并引入泰勒公式对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混合型良性蠕虫释放时间和网络性能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切换时间最佳,而网络敏感度足够小时,不同的切换时间对感染类主机数量的变化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1年11期)

喻开志[5](2011)在《离散值时间序列建模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离散值时间序列,其分布为离散的,如保险市场某险种的大额赔付次数、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ST公司数、股票市场每日大宗交易笔数等。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这些变量的统计特征及变化规律,是经济金融分析的需要,这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提高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离散值序列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还较为欠缺,特别是离散值金融时间序列的模型选择、单位根检验、模型预测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探讨五个问题:(1)针对INARp)与INMA(q)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条件最小二乘估计量与Yule-Walker估计量,多角度地比较它们的估计效果:(2)论述运用传统的模型选择准则和交叉验证法(AICc准则、BIC准则、EIC准则与K-CV法)来确定泊松INARp)模型参数p的合理性;(3)讨论离散值随机游走过程的极限性质,证明单位根过程中的自回归系数的极限分布;(4)提出整数值泊松随机系数滑动平均过程,证明其存在性与遍历性,给出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矩估计量;(5)运用整数值INAR(p)模型来研究中国股市的个股交易量行为,给出交易量的概率预测。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五个方面:1.梳理了INAR(p)模型的主要估计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条件最小二乘估计与Yule-Walker估计,从不同滞后期长度p、不同自回归系数、不同的扰动项参数λ、不同样本容量等四个角度,利用Monte Carlo模拟较为详细地比较了各估计量优劣。对于INAR(1)模型,研究发现:(1)当α和λ都比较小时,条件最小二乘估计的效果比较好;(2)当α和λ大小适中时,极大似然估计的效果较好。对于INAR(p)模型,研究发现: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导致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哪一种估计方法更好。梳理了INMA(q)模型的主要估计方法——条件最小二乘估计Yule-Walker估计与GMM估计,使用Monte Carlo模拟法,较为详细地比较研究了不同滞后阶数、不同样本容量、不同扰动项参数的情况下,Yule-Walker估计量和条件最小乘估计量的估计效果。在样本容量较大时,研究发现有以下规律:从系数绝对偏差的角度来看,Yule-Walker估计量较好;从系数均方误差的角度来看,条件最小二乘估计量较好;从扰动项的估计效果来看,条件最小二乘估计较好。2.从理论上论述了AICc准则、BIC准则、EIC准则和交叉验证法等常用的阶数选择准则与方法适用于INAR(p)模型的可行性。利用Rujui BU, McCabe and Hadri(2008)给出的泊松INAR(p)模型的似然函数公式,使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验证了上述准则与方法确定INAR(p)模型的阶数p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滞后阶数较低时,叁种准则的效果较好;当滞后阶数较大时,叁种准则的正确率也超过了50%以上;无论滞后期长短,交叉验证法的结果都不是很稳定。3.提出了整数值随机游走过程的概念,证明了随机游走过程的六种和式分别收敛于不同的常数,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对应的连续随机游走过程的和式极限。进一步证明了在无截距、无时间趋势的单位根过程中,自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极限分布不再是Wiener过程的泛函,而是依概率收敛到真值。4.扩展了INARMA模型的种类,提出了系数服从Beta分布的泊松INMA(q)过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过程的存在性。同是还证明了该过程是平稳过程,均值与方差都具有遍历性;对于Beta(α,β)分布的不同参数(α,β),使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模型参数的矩法估计量的效果,发现估计结果都比较理想。5.研究了个股泸天化某天上午的买家交易笔数的离散特征,并对未来的交易量给出了概率预测。本文运用INAR(p)模型来研究中国股市的个股交易量行为较为少见,给出的概率预测对投资者的参考意义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1-04-01)

靳晓青[6](2011)在《两个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建模和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离散时间排队有广泛的应用背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离散时间排队的研究和应用。离散时间无穷服务台排队已被成功应用于高速计算机、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的建模和分析中。二阶段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也比较广泛,这类系统的特点是顾客在第一阶段接受批量服务,在第二阶段接受单个服务,这种排队系统在计算机与通信系统中应用非常普遍。论文主要研究了离散时间无穷服务台排队系统的瞬态行为和稳态指标,以及二阶段离散时间排队系统的批量服务值对系统的影响。论文首先给出了离散时间排队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接着研究了非时齐的批量到达的离散时间无穷服务台系统,利用二重随机过程这种新型方法得到了系统的联合瞬态分布的概率母函数及其相关性结构,对系统的瞬态行为和稳态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数值例子结合图表分析了到达概率和服务率对到达过程、队长过程和离开过程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应用性更广的二阶段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队长和稳定性,得到了第一阶段顾客的队长、等待时间分布和平均等待时间,第二阶段顾客的等待时间分布以及批量服务值对等待时间的影响,通过MATLAB程序进行数值例子绘图分析,验证论文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1-03-01)

杨懿[7](2008)在《一般概率分布下系统瞬时可用度离散时间建模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装备战备完好性与任务持续性是装备战斗力的重要组成要素。装备可用度是描述装备战备完好性与任务持续性的重要参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备可用度参数一般分为稳态可用度参数和瞬时可用度参数。长期以来,稳态可用度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随着装备功能日益复杂,装备的故障规律、保障规律等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装备的可用度在装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波动现象。这一现象己无法运用传统的稳态可用度来解释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在分析总结当前装备瞬时可用度模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装备瞬时可用度模型建模、模型的求解以及模型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工作主要包括:(1)为了展开瞬时可用度的相关分析,论文首先对一般概率分布下已有连续系统的可用度模型及其离散化近似解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似解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但由于受到模型变化的限制,离散化近似解的求解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连续模型也不便于描述系统在实际维护中的离散时间特点。(2)为了改善所发现的求解复杂度问题,以及适应系统在实际维护中的离散时间特点,论文转而尝试直接在离散时间下对瞬时可用度模型进行建模。建立了单部件可修系统、考虑延迟的单部件可修系统、串联可修系统、两部件并联可修系统以及考虑预防性维修可修系统的瞬时可用度模型。(3)分析和探讨了所建离散时间瞬时可用度模型与传统的连续时间可用度模型之间的关系。对指数分布下,离散时间模型的数值解、连续时间模型的数值解和连续时间模型的解析解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离散时间模型的数值解具有计算精度高、消耗时间少的优点,在一定的采样时间要求下,完全可以替代连续时间模型的数值解。(4)基于所建离散时间瞬时可用度模型,提出了系统优化设计的两类问题:即最小可用度波动问题和跟踪问题,并运用粒子群算法对单部件可修系统和考虑延迟的单部件可修系统进行了实例演示运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容许范围内,针对系统故障率、修复率和转修率等因素的恰当匹配设计,可以有效地抑制瞬时可用度的波动现象,使装备系统得以更加快速平稳地形成稳定的战斗力。(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刘洺辛,田乃硕[8](2007)在《无线通信基站有限用户离散时间混合消失系统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用户离散时间混合消失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进行建模.使用Markov链分析方法,给出了稳态下系统每一时隙上阻塞概率、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信道利用率和平均吞吐率等网络性能指标.而用数值仿真分析了系统缓存空间与系统负载与两类无线通信网的性能指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马占友,金顺福,刘洺辛[9](2006)在《离散时间闸门服务系统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Geom/G/1排队系统中,引入闸门服务、单重休假服务规则,建立并详细描述了离散时间Geom/G/1 (G,SV)闸门服务系统.通过使用再生循环法,推导出稳态下系统队长的母函数和FCFS规则下的等待时间的母函数;然后给出服务周期、休假期和闲期等性能指标的母函数和均值;最后求出系统处在各种状态的概率.通过使用 Matlab程序对系统的平均队长、平均服务周期和处于各个状态的概率与系统流通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7-01)

田乃硕,刘洺辛,马占友,徐秀丽[10](2006)在《Erlang消失系统的离散时间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字通信中信源的特点,应用离散时间排队Geom/Geom/c/c对经典Erlang消失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要假设离散时间点上有多个到达和离去的基础之上,通过给出在稳态条件下系统中顾客数的母函数满足的函数方程,推导出系统稳态的消失概率(Loss Probability)和平均队长的表达式。并且设计出计算稳态队长概率和损失概率的递推算法,从而获得了系统重要的稳态性能指标。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顾客损失率与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6年06期)

离散时间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性的线性离散时间双时标系统,将奇异摄动理论和切换理论相结合,建立离散时间切换双时标系统(DSTTSs)动态模型,切换理论的引入主要解决系统中参数不确定性部分对系统模型精确度的影响。主要讨论了离散时间双时标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以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利用谱范数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将上述一系列问题都将归结为求解与摄动参数ε无关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并采用实例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散时间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1].姚成玉,李新宠,陈东宁,吕世君,来博文.轴向柱塞泵可靠性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建模及分析[C].第九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9thFPTC-2016)论文集.2016

[2].陈旋,陈金香.离散时间切换双时标系统的建模与状态反馈控制[J].新型工业化.2016

[3].郑万里,佃松宜.Buck变换器的变分积分离散时间建模[J].计算机仿真.2015

[4].林锦贤,林军青.离散时间下混合型良性蠕虫的建模仿真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1

[5].喻开志.离散值时间序列建模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6].靳晓青.两个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建模和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1

[7].杨懿.一般概率分布下系统瞬时可用度离散时间建模分析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

[8].刘洺辛,田乃硕.无线通信基站有限用户离散时间混合消失系统建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

[9].马占友,金顺福,刘洺辛.离散时间闸门服务系统建模[C].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10].田乃硕,刘洺辛,马占友,徐秀丽.Erlang消失系统的离散时间建模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

标签:;  ;  ;  ;  

离散时间建模论文-姚成玉,李新宠,陈东宁,吕世君,来博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