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持续性科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持续性科学,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耦合系统,跨学科
可持续性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兵兵,马群,邬建国,胡国华,毛德华[1](2019)在《再论可持续性科学:新形势与新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来,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新科学领域.然而,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可持续性科学尚未引起科学家和实践者的足够重视.为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014年邬建国等曾撰文介绍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补充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可持续性科学的科学范式及其8个基本论题.基于对可持续性科学发展动态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可持续性科学已进入系统推进的成熟发展期;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实践与教育的热情高涨,但在可持续性科学领域起步较晚,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南非.为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发展可持续性科学的"叁位一体"策略:一是"请进来"以服务中国实践;二是"走出去"以贡献中国智慧;叁是"中西医结合"以引领学科发展.(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秋洋,蔡志伟[2](2018)在《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的生产与活动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例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方面,无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面对这样的情况逐渐提出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发展成为发展的一个重点,并且在景观可持续性科学的基础上,实施景观可持续性建设模式,主旨就是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度。(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8年09期)
桑吉草[3](2018)在《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的生产与活动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例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方面,无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面对这样的情况下,逐渐提出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发展成为发展的一个重点,并且在景观可持续性科学的基础上,实施景观可持续性建设模式,主旨就是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度。(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08期)
韦恩·内勒斯,苏珊·维泽,苏瑞差,杨琼[4](2018)在《编者前言:东南亚社会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组织一组特别稿件的想法,源于2015年8月19—21日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举行的一次关于"东盟共同体的社会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的区域研究研讨会和学术政策对话。在该研讨会上发表的一小部分论文已经修订并提交同行评审,以供考虑在本刊出版。本期刊出其中的四篇文章。(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8年01期)
诸大建[5](2016)在《可持续性科学:基于对象—过程—主体的分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9月,联合国通过了未来15年即2016-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成为指导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概念和中轴原理。基于这个背景,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加强整合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任务。本文提出基于对象-主体-过程的可持续性科学的分析模型,对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中的一些经常碰到的关键问题进行辨析:在对象维度,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在生物物理极限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出环境、社会、经济叁个方面有重要的包含互补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并列替代关系;在过程维度,强调可持续发展将适应性治理和源头性预防结合起来,运用压力-状态-响应即PSR方法进行全过程管理,而不是应对其中一个环节;在主体维度,强调利益相关者参与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不能脱离合作治理研究可持续发展。作为案例应用,讨论了可持续性科学视角下的绿色经济的对象、过程、主体问题及其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6年07期)
苏飞,应蓉蓉,张慧敏,赵樱紫[6](2016)在《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以Sustainability Science载文数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Sustainability Science 2006—2015年间刊载的论文为基础数据,应用Cite Space软件,采取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Sustainability Science载文质量和国际影响力逐年上升;日、美、德、澳、加5国及东京大学、联合国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茨城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发文量位居前列,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Komiyama H、Lang D J、Miller T R、Talwar S、Clark W S等是期刊载文引用较多的作者,显示了这些学者在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权威性。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主要聚焦"可持续性"、"气候变化"、"概念框架"、"管治"、"脆弱性"、"适应性"、"恢复力"等热点问题。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学科发展"、"跨学科研究"、"规划机制"、"灾害管控"、"信息管理"、"海岛环境"、"沿海脆弱性评估"、"土地利用"和"生态景观"等研究领域。(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李丽红[7](2015)在《黑龙江省园林植物设计可持续性科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讲究艺术性,而且要遵循科学性,我们不能仅仅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更要重视园林绿化的更多功能即它的可持续性。为了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叁者合一,黑龙江省在园林植物设计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农业》期刊2015年11期)
[8](2015)在《怎样理解“可持续性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来,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形式简单但是思想深刻的可持续性指标,是国家的行星幸福指数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这一指标要求在地球生态承载能力之内用尽可能少的生态足迹或者自然资本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客观福利如人类发展,或主观福利如生活满意度(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5-10-11)
王晓真[9](2015)在《致力于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性科学是21世纪才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学者本杰明·华纳(Benjamin Warner)在“对话”网站上撰文,对可持续性科学学科发展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必须发挥该学科的跨学科优势,为复杂的现实问题探求解决之道。$(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9-30)
艾丽坤,杨颖[10](2015)在《可持续性科学中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性科学是揭示自然-社会-人类这一复杂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本文尝试从与利益相关者协同和跨学科交叉的角度,讨论可持续性科学的独特理念和研究方法,发现可持续性研究要从传统线性跨学科交叉模式向非线性模式转变,应通过引入政策制定者、公众、企业与金融单位、科研资助机构、民间社团、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设计和实施科研项目,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达到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与利益相关者协同设计、协同实施的关键是: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主导"的科学研究,保障信息透明公开,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互信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并且共同推广科研成果。(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5年04期)
可持续性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的生产与活动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例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方面,无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面对这样的情况逐渐提出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发展成为发展的一个重点,并且在景观可持续性科学的基础上,实施景观可持续性建设模式,主旨就是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持续性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兵兵,马群,邬建国,胡国华,毛德华.再论可持续性科学:新形势与新机遇[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李秋洋,蔡志伟.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时代报告.2018
[3].桑吉草.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分析[J].现代园艺.2018
[4].韦恩·内勒斯,苏珊·维泽,苏瑞差,杨琼.编者前言:东南亚社会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8
[5].诸大建.可持续性科学:基于对象—过程—主体的分析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
[6].苏飞,应蓉蓉,张慧敏,赵樱紫.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以SustainabilityScience载文数据为例[J].生态学报.2016
[7].李丽红.黑龙江省园林植物设计可持续性科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化农业.2015
[8]..怎样理解“可持续性科学”[N].解放日报.2015
[9].王晓真.致力于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10].艾丽坤,杨颖.可持续性科学中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同[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