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25例临床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25例临床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25例临床分析

郭洪霞(黑龙江铁力市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19)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56-02

【摘要】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X线表现等资料。结果25例中8例表现为小斑、片状阴影或班片阴影互相融合或密度不均片状影,6例表现为节段或大叶颁布的致密影,11例表现为下肺野及肺门周围局部透亮度减低、结构模糊,3例表现为胸膜增厚或胸腔少量积液。X线表现与胸部体征不同步。结论X线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确诊支原体肺炎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放射摄影术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小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均有发病,冬季较多。现对25例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院2004年10至2005年9月收住25例MPP,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岁4例,3-5岁4例,5岁以上17例。咳嗽剧烈呈刺激干咳5例,咳嗽较重伴咳痰5例,咳嗽较轻5例。发热11例,多为稽留热或驰张热,平均热程8d。胸痛3例,皮疹4例,眼结膜充血2例。20例有不同程度的肺部体征。病初又有呼吸音减低或增粗,随病程发展可出现干、湿性罗音。但有5例无肺部体征,仅有X线胸片表现。

1.2检查方法

1.2.1胸部X线检查患儿均摄全胸后前位X线片,曝光适当,对比度、清晰度达到一级标准片。支肺炎8例(均为5岁以下患儿),右上肺炎4例,右下肺炎7例,左上肺炎2例,左下肺炎3例,左中下肺炎1例,左侧胸腔积液1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胸膜增厚1例。

1.2.2实验室检查25例患儿均采用检测血清MP-Ab及检测痰液MP-DNA。其中痰MP-DNA阳性12例,血MP-IgM阳性8例,痰MP-DNA及血MP-IgM均阳性5例。血白细胞减少(<4×109/L)8例。血CRP正常(<8mg/L)21例,增高(>8mg/L)4例。

2结果

2.1治疗及转归25例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疗程2-3周。用药3-10d患儿热退,肺部罗音消失,肺外症给予相应的治疗,随MPP的治愈而消失,愈后良好。21例痊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

2.2胸部X线分析

2.2.1节段性或叶性实变型病变按节段或大叶分布的致密影,密度较高或不均匀,均为单侧病变。

2.2.2小叶性实质浸润性病变型病变以肺小叶分布,表现为小斑、片状阴影或斑片状阴影互相融合或密度不均片状影,边缘模糊,并沿肺纹理分布,类似支气管肺炎。

2.2.3肺间质浸润性病变型病变以主要分布于下肺野及肺门周围。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局部透亮度减低,均有肺门影增大、增浓,结构模糊。

2.2.4胸膜反应及胸腔积液部分病例在病灶的同侧会出现胸膜增厚或胸腔少量积液。

MP主要侵犯肺间质呈节段性或局灶性分布,引起间质组织的充血、水肿和多量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炎性浸润沿支气管、肺血管周围发展,达肺泡间隔。在肺间质炎性改变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累及肺泡,而发生实质性炎症。这就决定了本病具有多样的X线表现,不同表现其实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一般表现为肺门阴影弥散,肺纹理增多,伴有斑片状模糊阴影,常见于肺野外带或中带,其中可见散在肺纹理自肺门向外伸展,或肺野外带呈云絮状影,边缘模糊。不同年龄的MPP的肺部X线表现不同。本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如下:(1)婴幼儿表现为全部为双侧性,绝大多数呈斑片状阴影,未见大片状影,部分伴有肺门增大、增浓,结构不清。(2)随年龄的增长,肺部X线表现以单侧病变为主,且大片状阴影发生率明显多于幼儿,密度增高,边缘清晰。(3)病变分布下叶肺多于上、中叶肺,单侧多于双侧,右侧多于左侧。(4)肺部特征与X线表现不同步,体征出现比X线晚,年龄越大体征出现越晚。故X线表现为临床提高正确诊断率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本病尚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浸润性肺结核:当MPP发生在上肺野时,其浸润性炎症很似浸润性肺结核的表现。但MPP不需特殊治疗,1-2周可见明显吸收,而肺结核有扩大的趋势。(2)过敏性肺炎:两者的X线表现类似,但MPP的周围血象中嗜酸细胞计数常不高,故可鉴别。(3)病毒性肺炎:MPP以间质改变为主时,两者影像学表现相似,可借实验室检查鉴别。

标签:;  ;  ;  

小儿支原体肺炎25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