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官制度论文-闫兴潘

职官制度论文-闫兴潘

导读:本文包含了职官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代,“超迁格”,女真人,民族关系

职官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闫兴潘[1](2019)在《论金代女真人的“超迁格”——民族关系影响下的职官制度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朝前期设立的"超迁格",是女真人在职官制度领域的重要特权。"超迁格"仅与武散官系统相关,且只适用于其中的中下品级官阶,这与金前期女真人没有获得文散官的途径、以及金朝严格控制叁品以上高官数量相关。正常情况下,相较于非女真人逐阶迁转官阶,女真人凭借"超迁格",其官阶迁转的平均速度可能是前者的叁倍,通过此制,金代女真人能够保持本族的仕宦和政治优势。"超迁格"原是女真人独享的特权,但章宗将此制向契丹人开放,宣宗更进一步将其适用范围扩及所有非女真人。女真统治者扩展"超迁格"适用民族范围,是为了缓和内部民族矛盾、巩固金朝统治。但章宗和宣宗对"超迁格"的改革,均遭到女真官僚集团激烈反对,最高统治者和女真官僚集团对"超迁格"的态度,说明此制属于女真人特权的核心组成部分。"超迁格"这一独具特色的制度,是女真本位政策在职官制度中的体现,也表明了北族因素对金代汉制的显着影响;而"超迁格"所适用民族范围的变化,也展示了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对金代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李猛[2](2019)在《萧子良西邸“文学”集团的形成——从政治与职官制度的视角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因次孙年长而得萧道成重用,短时间内从低阶府佐成为方面之任。萧赜即位后更委以重任,先后出督南徐、南兖。永明二年、四年,先后以护军、车骑将军兼司徒,以司徒府为依托盛选僚佐。五年正位司徒前,西邸核心成员多已入司徒府,各类文学活动也已颇具规模。而开西邸只是将活动中心转移至西邸,规模和声势持续扩大。此后天下文士汇集西邸,一个以府主萧子良为主导,以其僚佐为核心的文学集团逐渐成形。究其形成之因,实与萧子良建元、永明时期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有直接关系。以此政治与职官制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南朝其他文学集团,对南朝乃至中古时期的文学集团会有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黎明钊,唐俊峰[3](2018)在《秦至西汉属国的职官制度与安置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秦至西汉属国的职官制度,以及属国内部族群的生活模式,以及他们与汉帝国的互动。根据战国秦"蜀属邦"的例子,可见秦属邦官制呈现出"流官-外族官"的双轨制。原政权虽然能保持一点独立性,但属邦的实权却被秦设置的流官属邦守掌握。西汉属国的官制大致与秦属邦接近,唯独汉武帝参考部都尉制度,把属国长官由"守"改为"都尉"。此外,本文又以武帝"五属国"为例,指出属国的内部空间不足以支持内附的游牧族群维持原来的生活模式。在生活空间减少的情况下,虽然属国民仍保留原来仟、佰的部落组织,但部分人群似乎开始过着定居生活。而属国的归附族群在军事、社会等层面皆和汉帝国有着密切接触。军事上,他们需对汉帝国的军事行动提供协助。社会上,部分属国民曾被汉人非法强捕为奴;又因属国官吏希望属国民能如汉帝国正规编户民般缴纳徭赋,这往往引发双方冲突。(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黄曾慧[4](2018)在《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发展特点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历史当中,官吏制度几乎贯穿了一整部中国古代封建史。从夏商周伊始到清,权力至尊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主导思想。在今天,我们常言所谓的"官"乃人民公仆,但实际上在为数不少的人心里,对于政府官员仍然具有天然的敬畏,官本位思想深入人心。此种现状产生的最大的原因我认为便是受中国千年历史中职官制度的影响,受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等级森严思想的影响。1总体上,从叁公九卿制,到叁省六部制,再到一省六(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15期)

周囿杉,柏桦[5](2018)在《明代职官奏请取问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职官奏请取问制度,是将职官犯罪情况奏报皇帝,由皇帝决定是否问罪。除了《大明律》"职官有犯"与"军官有犯"所规定的奏请取问之外,在各种典章制度中也有相关的规定。皇帝对奏请问罪的职官采取取问、不取问及便宜处置,既有制度上的依据,也有人为的因素,更有政治的需要,存在许多变数。职官奏请取问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既反映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之君权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反映出官僚政治的特征,其中蕴涵的政治因素是值得关注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戴卫红[6](2018)在《出土材料所见百济职官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出土百济木简中记录有德率等职官名,与《周书》所载百济职官名相对应。木简中的佐官等能补文献百济职官之缺。百济职官制度中的官品、服绶制度以及部分官名受到了中国王朝官僚体制的影响。百济木简中的道使、小使的出现,表明与同一时期的高句丽职官制度有着紧密联系。而以德结尾的官名,并不能确定是否从中国王朝借入,也与高句丽以"加"、新罗以"飡"为结尾的官名不同,而是自带百济的特点。在与倭国的交往中,百济采用的是国内自身的职官系统;而在与中国王朝的遣使中,特意采用了中国王朝的范式。(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8年02期)

苗霖霖[7](2017)在《从孝文帝后宫改革看我国古代后宫职官制度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后宫职官由朝官、宦官与女官叁部分人组成,其中朝官主要在皇太后和皇后宫中任职,宦官和女官则主要负责后宫的具体事务,其中部分官职,如尚食典御监、尚衣典御监等,经过北齐和隋的发展,至唐朝时已经成为尚食局、尚服局,而北魏的叁品女官女史至唐朝则降低为初级女官的统称。北魏孝文帝通过后宫改革,不仅正式确立了女官制度,更明晰了后宫职官的等级与职责,奠定了我国古代内官体系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7年03期)

温乐平,叶秋菊[8](2017)在《西汉昌邑王国职官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汉从初期至中期,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皇权,收归诸侯王国官吏任免权和治民权,降低诸侯王国的政治与经济地位,逐渐降低王国职官的官秩、俸禄级别,同时减少王国所属吏员的数量。昌邑王国只是西汉中期诸多王国中的一例,昌邑王国的职官设有太傅、少傅、相、中尉、郎中令、仆、卫士长、内史、礼乐长等,其职官数量不多,地位亦不高,主要职责是辅佐、教育、保卫与侍从昌邑王等,已不再拥有治民之权。西汉中期昌邑王国职官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结构完整,官吏齐备,制度健全;二是与中央相比,官秩地位降低,俸禄、吏员较少;叁是在中央王朝的强权下,以文官为主,以儒生任武官,弱化武官,防止叛乱。因此,从昌邑王国职官制度来看,昌邑王刘贺的政治阅历和政局掌控历练是有限的,加上这些职官的政治素质与能力整体上根本无法与中央职官相比,这或许是后来昌邑王刘贺被废的一个因素。(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武玉环[9](2017)在《辽代职官俸禄制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代职官俸禄制度,经历了初设、调整确立与逐步衰落的过程。辽太祖、太宗时期,已经设立了职官俸禄制度。辽代朝官的俸禄由国家按月发放,有钱、实物两种。而地方官吏的俸禄最初由百姓的赋税中支出,统和十六年开始由国库支给。地方头下官的俸禄,由隶属头下州县百姓的租税中支给。辽朝职官俸禄,除了俸钱之外,还有獐鹿、俸羊、米麦等实物以及不定期的赏赐。此外,辽代官员既有食邑又有食实封,食邑应是虚名,而食实封则是所得封户的赋税。官员致仕时,朝廷给职官迁升官职,并配给相应品级的俸禄,有的还配傔人。辽代职官俸禄制度上承唐制,下启金元,是中国古代职官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辽代职官俸禄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演变,对于今天的制度建设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7年03期)

叶伟[10](2016)在《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宋代职官制度对当代企业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管理思想源远流长,五千年政治历史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发展与演变。宋代的职官制度在古代职官制度中承前启后,本文从宋代为保障皇权和为保障官吏忠于职守的手段措施出发,以内部控制的角度,提出宋代职官制度对当代企业所具有的借鉴与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6年09期)

职官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因次孙年长而得萧道成重用,短时间内从低阶府佐成为方面之任。萧赜即位后更委以重任,先后出督南徐、南兖。永明二年、四年,先后以护军、车骑将军兼司徒,以司徒府为依托盛选僚佐。五年正位司徒前,西邸核心成员多已入司徒府,各类文学活动也已颇具规模。而开西邸只是将活动中心转移至西邸,规模和声势持续扩大。此后天下文士汇集西邸,一个以府主萧子良为主导,以其僚佐为核心的文学集团逐渐成形。究其形成之因,实与萧子良建元、永明时期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有直接关系。以此政治与职官制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南朝其他文学集团,对南朝乃至中古时期的文学集团会有新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官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闫兴潘.论金代女真人的“超迁格”——民族关系影响下的职官制度变革[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9

[2].李猛.萧子良西邸“文学”集团的形成——从政治与职官制度的视角出发[J].学术研究.2019

[3].黎明钊,唐俊峰.秦至西汉属国的职官制度与安置模式[J].中国史研究.2018

[4].黄曾慧.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发展特点简析[J].知识文库.2018

[5].周囿杉,柏桦.明代职官奏请取问制度[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戴卫红.出土材料所见百济职官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2018

[7].苗霖霖.从孝文帝后宫改革看我国古代后宫职官制度的构建[J].唐都学刊.2017

[8].温乐平,叶秋菊.西汉昌邑王国职官制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7

[9].武玉环.辽代职官俸禄制度初探[J].学习与探索.2017

[10].叶伟.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宋代职官制度对当代企业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

标签:;  ;  ;  ;  

职官制度论文-闫兴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