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近与更真更善更美(论文文献综述)
胡媛媛,易华勇,王岩[1](2021)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与着力点》文中认为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当下表现形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文化自信、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共识、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文化话语权。立足于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现实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将一元主导与尊重多元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包容并蓄与批判超越相结合、多维解读与恪守边界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构建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增强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引领作用和积极拓展我国价值观对外传播渠道。
刘雪艳[2](2020)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日益繁盛,要想在全球文化之林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乡村文化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家通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政策表达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乡村题材纪录片可以承载民族情感、传递国家意志,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的国家文化形象,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形象对外传播与交流,加强我国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也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笔者通过观摩作品、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行探究,乡村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核心,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是国家文化形象的根本立足点。乡村文化的内涵包括:和谐统一、自强不息、孝悌仁义以及新时代乡村道德风尚,国家文化形象蕴含在乡村文化的母体中,乡村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是呈现国家文化形象的载体。本文研究的重点章节是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内容呈现手段,乡村题材纪录片将符号与文学修辞相结合对国家文化形象进行呈现。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具有相似性,以语言符号为载体呈现的国家文化形象,便于受众理解与接受。非语言符号囊括着节日符号、实物符号、行为符号与场景符号,非语言符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语境固化的作用被削弱,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在画面修辞的呈现上,笔者创造性的将文学修辞手法与纪录片画面相结合,在文学与纪录片的交叉中寻找更加有力的内容呈现手段,强调、隐喻、渲染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国家文化形象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乡村题材纪录片对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还体现在叙事策略上,本文从乡村文化主题把握、形象塑造、故事讲述三方面进行探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蕴含的文化主题以新颖的乡村视角展现独特的文化风情,以民族的讲述展现不一样的家国特色,以可读的故事讲述多彩的文化形象。乡村题材纪录片塑造的国家文化形象对国家文化形象中时代特色、民族魂魄与国家意志的展现也是大有裨益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故事讲述将国家文化形象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叙事手法呈现我们的眼前。最后,国家文化形象的呈现以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画面为依托,无论是微观的镜头选取,还是宏观的整体表现,乡村题材纪录片都围绕国家文化形象,以其独特的优势,建构国家文化形象。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深沉且奔放、热烈又含蓄且具有中国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家文化形象在历史与时代的潮流下不断变化外壳,以符合时代审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乡村题材纪录片犹如华丽布匹,以得天独厚优势为国家文化形象量体裁衣。乡村题材纪录片以乡村文化为精髓,以独特的叙事策略,以纪录片符号为依托,在画面的表达中,建构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和谐奋进的、仁义自信的国家文化形象。
姜轶升[3](2020)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农村实践研究 ——以“中国农民哲学村”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最鲜明的旗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积极推进当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民学哲学运动中,当时的浙江省江山县勤俭大队异军突起,成为全国农村学哲学的典范,被誉为“中国农民哲学村”。本文以“中国农民哲学村”为例,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理论,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其经验教训,探究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农村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论述了文章的选题意义和原因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基本理论。第三部分,具体展开论述“中国农民哲学村”诞生的背景,针对在学哲学用哲学期间的代表人物和事迹进行剖析,得出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论述在新时代“中国农民哲学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通过该案例的追溯与分析,对于新时代中国农村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提出三点启示:其一,需要领导干部充分重视;其二,要建立长效机制;其三,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立刚,涞城[4](2019)在《聆听数字里的玉石之音》文中研究说明从结绳计数到政治算术再到如今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统计工作为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翻阅《中国统计年鉴》,你便可感受到统计工作者的艰辛,他们与数字打交道,收集数字,琢磨数字,分析数字。这数字的叠加像芭蕾舞,这数字的交差像交响曲,然而独看起来,真好像每一个数字都有着一种神奇的型态,都会发出一种美妙的声音。
史美丽[5](2019)在《真实德育素材在中学运用的现状、策略和效果的研究 ——以大连市第xxx中学、第xxx中学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还不尽善尽美,在一些方面呈现出低效、无效的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本质原因是学校德育目标定得过于高,学校德育的要求超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大多数情况是在虚拟道德教育情境下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导致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甚至落空的现象。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德育感染,在活动中提升品行情操,在交流中促进品行形成,在活动后升华人生感悟,才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收获更为直接、久远的效果。因此,对真实性德育素材的识别与利用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典型个案跟踪调查法,以大连市第×××中学、大连市第×××中学的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发放并最后收回了915份调查问卷。结合我国当前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研究真实性德育素材的识别与利用情况,并结合具体实践教育活动阐明真实性德育素材对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成果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问卷收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归纳,论证了基于真实性德育素材开展的德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本研究结合大连市第六中学、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学生的校园生活,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并加以实施,帮助教师正确识别、高效利用真实性德育素材自主开展德育活动,就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方面,对中学实施德育活动的内容设计、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对中学如何进行高效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刘哲[6](2018)在《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论提供了一种不断创新、永恒流变的世界观,强调关系性、过程性和实践性,从而破解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实体”研究,转向了与人相关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以生成论哲学为视域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把德育文化放置于基本“生活世界”的背景之中,将德育观念、文化精神转化为实践力量,促进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和对日常生活的文化选择和批判,以更加贴近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方式为目的,确立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德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德育在思维方式上的“文化自觉”。首先,对比中西方生成论哲学的状况,从中寻找可资借鉴和利用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以生成论哲学的思维方式检讨了当前大学德育中关注的重要且基本的理论问题,从静态和动态结合角度,分析德育文化的生成依据、文化型构、文化特性等方面。其次,在历史的流变中论证德育文化生成的社会基础和时空向度,结合东西方德育文化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在德育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生中获得对大学德育文化生成的历时性维度。再次,重点论述了德育文化生成机理,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文化人格构成了德育文化生成的共时性的维度,实现“人、文化、实践”三者的关系上辩证统一。最后,分析当下大学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改变传统德育的“泛政治化”模式,消解德育主体与生活世界的疏离,缓和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张力,解蔽德育的工具化、功利化、教条化的现状,关注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上更新,促进德育与科学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相谐相融,实现德育“应为”和“实效”统一,为德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为基础,将德育文化放置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的三重视域,呈现出一定的历时演进形态,涵摄多重的共时结构和内蕴无形的价值诉求,构建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文化系统。以文化思维方式研究德育现代变革,扬弃了二元对立的预设前提,反映了德育文化对人的整体性观照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呼唤,实现个体与类群的统一、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从宏观层面,德育文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存在、组织形式及其特征会相应地呈现出不同历史形态比较;从中观层面,德育文化的本质内涵与“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相通约,探讨如何进行“文化构建”和“文化教化”,形成“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完整命题,诉诸于大学德育文化的范式诉求;从微观层面,把握多元的文化样态,着眼于个体的类的积极存在,促进大学德育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实现个体道德品格的养成和文化人格的形成,促进德育的文化自觉。
田养邑[7](2016)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理论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行知是我国着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融入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创生出了生活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包含三个维度,彰显了教育是成就人的事业。从基本要义上来分析,行动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生活教育思想是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形成的活理论,其行动性围绕教育生活、教育行动、教育创造和教育幸福展开。据于此,回归生活、彰显实践、展开行动才能完成教育理论的创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无疑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珍视其中的理论价值。
韩丰光[8](2016)在《商品广告创意中审“丑”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自广告诞生之日起,随着广告业、广告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壮大,广告学与美学的联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谈到广告,似乎就要牵扯到美学,而广告也似乎只有与美学艺术性结合在一起,才会摆脱“广告仅仅是一种传播宣传手段”的刻板印象,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喜爱之情。广告美学一直伴随着广告学的研究一起进步和发展,于是广告丑学就成了被忽略的研究领域。而近年来,各种各样审“丑”广告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审“丑”广告的研究也被逐渐提上日程。在学术研究领域,丑其实是美学范畴里一个重要的定义,并具有美学意义,而且它的美学意义更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但学术界关于美与丑的关系,审“美”与审“丑”,审“丑”和丑的关系的探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因为审“丑”在美学和艺术学领域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审“丑”广告也是广告业界的新生广告表现形式。本文将立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视角,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丑,理解美与丑的关系和互化,同时将艺术丑与自然丑、社会丑区分开来。在充分理解丑的基础上,进行广告领域的审“丑”研究,理解审“丑”的目的不是夸大丑、迎合丑,而是用揭露真实的手段、直面残酷的勇气,反向去肯定美、弘扬美,在否定中去肯定。这一点也是审“丑”广告与丑广告的根本性区别。业界有人认为审“丑”广告就是丑广告,这其实是个误区。丑广告是指那些背离社会道德、颠覆传统理念、传播消极能量、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甚至是具有欺骗性虚假的广告表现。而审“丑”广告是指运用非和谐、非合理性、富有冲突和非常规等元素构成的广告表现形式,审“丑”背后的真实目的是美。在现代消费市场和文化大环境下,审“丑”广告出现在市场营销舞台上的背后深层价值逻辑也是学术研究领域正在研究的问题。它的现实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指导着产品商、广告业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利益链条,也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广告文化肯定审“丑”的存在和积极意义,更关注审“丑”广告对广告呈现的实际效果和带来的经济利益。于是,审“丑”广告与审“美”广告的对比差异研究就成了指导广告创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将在这些方面针对审“丑”广告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阐述审“丑”广告的形成以及思考审“丑”广告产生的理论背景和传播的现实意义。通过其对整个社会消费市场、广告业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完善其功能和相应领域变革。这一研究结果将是美学领域、广告领域对审“丑”广告比较全面的研究,会为以后审“丑”广告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刘水庆[9](2015)在《体育赛场反暴力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体育赛场暴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关注度很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寻找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规制已经迫在眉睫,事实上,人们也一直做着努力。在全球法治化的背景下,运用法律手段来防控体育赛场暴力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法律手段已经成为解决体育赛场暴力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的方法、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法学的视角对体育赛场暴力行为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研究了体育赛场暴力的一般法律问题,探索了法律防控体育赛场暴力的措施和实践。论文分为三部分:引言部分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正文部分共有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界定了体育赛场暴力的基本内涵。古希腊罗马时期已经出现规制体育赛场暴力的法律雏形,运用的实体规范是“神圣休战”制度和《阿奎流斯法》。本章在研究体育赛场和暴力的基础上界定了体育赛场暴力的概念。根据实施暴力主体的不同,体育赛场暴力的类型可以分为运动员间暴力、观众间暴力以及其他类型暴力。体育赛场暴力侵犯了体育人身权、财产权、体育消费权、体育发展权,扰乱了正常的体育和社会秩序。体育赛场暴力的治理机制包括社会控制机制和法律治理机制。第二章研究了体育赛场运动员暴力的法律问题。在界定运动员暴力的基础上,说明了运动员暴力的范围、特征、成因和类型。主要分析了法律防控运动员暴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了运动员暴力的法律规制现状。研究了运动员侵权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抗辩事由和责任的承担。运动员暴力的侵权责任是一种人身伤害赔偿责任,使用的主要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主要有受害人同意、自甘风险和受害人过错。在刑法学和犯罪学的基础上,给出了运动员间暴力刑法规制的范围和路径。体育赛场运动员纯粹暴力和非纯粹暴力可以通过刑事司法来解决,刑法规制体育赛场运动员暴力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实体法制度。体育赛场运动员暴力诉讼的主要种类有两种。第三章分析了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法律问题。在考查观众暴力现象的基础上,概括了运动员暴力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同时,总结了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形成机制和形成原因,然后,提出了体育赛场观众间暴力的法律防控的理念和措施。体育赛场观众暴力法律防控的原则有制度化原则、应急性原则、差别化对待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为了有效的规制体育赛场观众暴力,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巴西和阿根廷以及欧盟组织进行了针对性立法。欧洲在促进反观众暴力合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根据规制运动员暴力的司法实践,运动员暴力诉讼的主要种类有三种。第四章探讨了体育赛场上其他类型暴力的法律问题。本部分研究了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法律问题、针对体育赛场的暴力恐怖行为的法律问题和针对体育赛场安保人员暴力的法律问题。实证分析了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的司法实践,重点研究了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针对体育赛场的暴力恐怖行为和针对体育赛场安保人员暴力的法律规制办法。从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的司法实践可以看出,观众、体育赛场管理者和运动员及其所在俱乐部都可能为赛场暴力承担责任。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诉讼的主要种类有三种。体育赛场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主要有《消除国际恐怖主义措施宣言》和《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等。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分别采用显性规制模式和隐性规制模式来规制暴力袭警行为。第五章说明了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法律问题。在分析中国体育赛场暴力的现象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规制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的立法,执法不规范,司法处理存在困难,过分依赖体育协会规制,法律监管缺乏。我国应该根据法律传统对体育赛场恐怖活动和暴力袭警进行特殊规定。完善我国体育赛场反暴力法律制度和体育制度是必要的。主要通过加强反暴力法律制度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建立反暴力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在人民法院设立体育专门法庭,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反暴力法律实施机制。结语部分论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同时还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趋势。
林雅琪[10](2015)在《《浙江日报》“科学plus”栏目传播实践研究与改进策略》文中指出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一方面,科技创新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较量的新的重要驱动力,而另一方面,公众的科学素养却远远落后于与这种重要性相对应的应有水平。国人科学素养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新闻的内容专业、晦涩难懂,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科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学共同体与大众媒体没有寻求到好的与公众对接的科学传播方式。科技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方向,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或社会新闻,但是在传统媒体中,科技新闻总是处在被忽略的地位。并且,国内大众媒体的科学传播一直延续着建国之初的“科学普及”的路子,自上而下的向公众单向传播,传播效果一直不佳。而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给科学传播带来了一种模式上的创新,对“公众参与”的强调为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理念带来了一次实践上的冲击与革新。《浙江日报》“科学plus"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由浙江省科协、《浙江日报》、果壳网三个传播主体共同打造。政府、科学共同体、传统党报、新媒体四种身份的结合使得“科学plus"在科学选题、传播主体意识、内容生产理念、报道模式与技巧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创新的同时,“科学plus"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在详细分析“科学plus"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它的不足之处,提出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改良方案,包括科学论坛建设、微信微博加强互动、线上线下活动开展以及传统纸媒报道内容和可视化上的改进,希望将“科学plus"真正打造成一个让公众与科学更加接近,科学与公众关系更为平等的科学传播栏目。
二、贴近与更真更善更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贴近与更真更善更美(论文提纲范文)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与着力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 |
(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有利于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共识 |
(三)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文化话语权 |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一元主导与尊重多元相结合 |
(二)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
(三)包容并蓄与批判超越相结合 |
(四)追求理想与关切现实相结合 |
(五)多维解读与恪守边界相结合 |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强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 |
(二)构建大众化话语体系,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 |
(三)引领网络空间治理,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 |
(四)拓展对外传播渠道,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
(2)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定义 |
二、国家文化形象的定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符号学理论 |
二、交往行为理论 |
第二章 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乡村中有国家文化的精髓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 |
一、乡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
二、新时代的乡村文化 |
第三节 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中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 |
第三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内容呈现手段 |
第一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符号的使用 |
一、语言符号的使用 |
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
第二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学修辞的使用 |
一、强调的使用 |
二、隐喻的使用 |
三、渲染的使用 |
第四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主题把握 |
一、主题具有民族性 |
二、主题具有新颖性 |
三、主题具有可读性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形象塑造 |
一、乡村文化形象具有时代特色 |
二、乡村文化形象彰显民族魂魄 |
三、乡村文化形象呈现国家意志 |
第三节 乡村文化的故事讲述 |
一、多元结构下表达文化 |
二、多元节奏下呈现文化 |
三、多元视角下传递文化 |
第五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画面表达方式 |
第一节 镜头的选取传递文化 |
一、景别的选择表达文化意义 |
二、构图的使用呈现文化含义 |
三、色彩的使用表现文化意义 |
第二节 画面整体呈现时以真实和艺术相结合传递文化 |
一、以真实事物中真实性与自然美的结合传递文化 |
二、以画面表现时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传递文化 |
三、以整体呈现上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传递文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农村实践研究 ——以“中国农民哲学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原因与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农民哲学村”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实践的基础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理论 |
2.1.1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
2.1.3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实践的基本内涵、要求及要素 |
2.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实践的基本内涵 |
2.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实践的基本要求和影响要素 |
第3章 “中国农民哲学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历史考察 |
3.1 “哲学村”诞生的背景与兴起 |
3.1.1 “哲学村”的概况 |
3.1.2 “哲学村”诞生的背景 |
3.1.3 “哲学村”的兴起 |
3.2 “农民哲学家”与“中国农民哲学村” |
3.2.1 代表人物介绍 |
3.2.2 “哲学村”的文献 |
3.2.3 “哲学村”的实践活动 |
3.3 经验与教训 |
3.3.1 “哲学村”的经验 |
3.3.2 “哲学村”的教训 |
第4章 新时代“哲学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问题分析及完善路径 |
4.1 新时代“哲学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4.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 |
4.1.2 强化“哲学村”党的领导的需要 |
4.1.3 “哲学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4.2 新时代“哲学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实践的主体方面 |
4.2.2 实践的客体方面 |
4.2.3 实践的外部环境方面 |
4.3 新时代“哲学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善路径 |
4.3.1 强化实践主体 |
4.3.2 优化实践客体 |
4.3.3 改善外部环境 |
4.3.4 丰富实践媒介 |
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真实德育素材在中学运用的现状、策略和效果的研究 ——以大连市第xxx中学、第xx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需求 |
(二)初中教育管理的需要 |
(三)中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德育实践的研究 |
(二)国外德育实践的研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真实性德育素材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国内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 |
(二)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人本德育论 |
(三)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
二、国外的理论基础 |
(一)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二)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 |
(三)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
(四)瑞士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
(五)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学教师指导和运用真实德育素材的现状 |
一、中学教师运用真实德育素材的现状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结果 |
(四)结果分析 |
二、干预中学教师恰当运用真实德育素材 |
(一)调查对象 |
(二)干预过程 |
(三)实施效果 |
(四)应用策略 |
第四章 中学生对真实德育素材育人效果的评价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结果 |
四、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一、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
二、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基本理论 |
一、“生成论”哲学的定义域 |
二、“生成论”的德育文化命题 |
第二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依据与目的 |
一、生成的基本条件 |
二、生成的时空限定 |
三、生成的目的设定 |
第三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内在规定 |
一、德育文化的结构 |
二、德育文化的功能 |
三、德育文化的属性 |
第四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构建 |
一、基点:人的文化存在 |
二、主线:“人-文化-实践”关系 |
三、场域:回归生活世界 |
第二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历史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传承脉络 |
一、中国古代德育文化探源 |
二、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教化功能 |
三、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实现途径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德育文化的泛政治化历程 |
一、政治意识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影响 |
二、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 |
三、大学德育文化价值的有限复归 |
第三节 东西方学校德育文化的现代性回应 |
一、学校德育文化现代性启蒙 |
二、各国德育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三、大学德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逻辑 |
一、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生产 |
二、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交往 |
三、大学德育文化与文化人格生成 |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制 |
一、德育文化的发生 |
二、德育文化的转化 |
三、德育文化的升华 |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范式诉求 |
一、内容“吻合”现实需要 |
二、主体“培育”文化认同 |
三、传播“拓展”话语途径 |
四、核心“构建”精神家园 |
第四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 |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冲击与挑战 |
二、传统德育力量的薄弱与式微 |
三、主体价值失衡和意义迷茫 |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任务 |
一、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目标实现 |
二、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内容实现 |
三、从德育文化取向看大学德育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主体重构 |
一、立足于个体而着眼于类的积极存在 |
二、师生关系的转向 |
三、文化人格的化育 |
第四节 大学德育文化根基的拓展 |
一、德性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发展性构建 |
二、公民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公共性建构 |
三、文化生活与德育文化的人文性构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承担课题 |
三、参与课题 |
致谢 |
(7)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根植于教育实践的教育思想 |
二、生活教育思想的基本要义 |
(一) 生活教育思想的三个维度 |
1. 生活教育目的:“生活即教育” |
2. 生活教育内容:“社会即学校” |
3. 生活教育方法:“教学做合一” |
(二) 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品质 |
(三) 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
三、基于生活教育的教育理论创新 |
(一) 教育理论应是实践性的活理论 |
(二) 教育理论行动性的要点 |
1. 教育生活 |
2. 教育行动 |
3. 教育创造 |
4. 教育幸福 |
(三) 如何创新教育理论 |
1. 回归生活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
2. 彰显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条件 |
3. 展开行动是理论创新的核心 |
(8)商品广告创意中审“丑”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
第2章 审“丑”广告概述 |
2.1“丑”的概述 |
2.1.1 美学研究中对“丑”的界定 |
2.1.2 美学研究中对“审丑”的认知 |
2.1.3 美学研究中“美”和“丑”的辩证关系 |
2.2 审“丑”广告概述 |
2.2.1 审“丑”广告中的“丑元素” |
2.2.2 审“丑”广告的定义 |
2.2.3 审“丑”广告的分类及其特征标准 |
第3章 审“丑”广告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与特征 |
3.1 审“丑”广告产生的背景 |
3.1.1 审“丑”广告产生的商业市场背景 |
3.1.2 审“丑”广告产生的人文社会背景 |
3.2 审“丑”广告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3.2.1 审“丑”广告的文本表现形式及特征 |
3.2.2 审“丑”广告的图像表现形式及特征 |
3.2.3 审“丑”广告的语言表现形式及特征 |
3.3 审“丑”广告应用实效及其影响 |
3.3.1 审“丑”广告应用的积极影响 |
3.3.2 审“丑”广告应用的消极影响 |
第4章 审“丑”广告存在的深层认知逻辑和价值逻辑 |
4.1 审“丑”广告的基本功能和存在原因 |
4.2 审“丑”广告背后隐藏的价值逻辑 |
4.2.1 审“丑”广告应用的精神文化价值 |
4.2.2 审“丑”广告应用的社会心理价值 |
第5章 审“丑”广告的现实分布及其实效分析 |
5.1 审“丑”广告宣传的商品分布和服务类别 |
5.2 审“丑”广告宣传使用中的实效分析 |
第6章 审“丑”广告与丑广告 |
6.1 审“丑”广告与丑广告的区别和矛盾 |
6.2 审“丑”广告与丑广告中“丑”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
第7章 审“丑”广告研究的问题及应对 |
7.1 审“丑”广告为广告研究带来的启示 |
7.2 审“丑”广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7.3 审“丑”广告的应用规范和行业准则 |
7.4 审“丑”广告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不足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体育赛场反暴力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一章 体育赛场反暴力的一般问题 |
第一节 体育赛场暴力规制的源起 |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赛场暴力现象 |
二、体育赛场暴力规制的雏形 |
第二节 体育赛场暴力的界定 |
一、体育赛场的概念与范围 |
二、暴力的界定 |
三、体育赛场暴力的概念 |
四、体育赛场暴力的类别 |
第三节 体育赛场暴力侵犯的客体 |
一、人身权 |
二、财产权 |
三、体育消费权 |
四、体育发展权 |
第四节 体育赛场暴力的治理机制 |
一、社会控制 |
二、法律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育赛场运动员暴力法律问题 |
第一节 运动员暴力的一般问题 |
一、运动员暴力与竞技体育 |
二、运动员暴力的界定 |
三、运动员暴力的成因 |
四、运动员暴力的类型 |
第二节 运动员暴力的规制 |
一、体育行业规制 |
二、法律规制 |
第三节 运动员暴力诉讼的主要种类 |
一、与体育技战术相关的暴力引起的诉讼 |
二、与体育技战术无关的暴力引起的诉讼 |
三、对运动员暴力诉讼的简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育赛场观众暴力法律问题 |
第一节 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一般问题 |
一、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现象 |
二、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界定 |
三、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成因 |
四、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类型 |
第二节 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防控 |
一、观众暴力防控体系 |
二、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防控理念 |
三、防控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措施 |
第三节 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规制 |
一、体育行业规制 |
二、法律规制 |
三、规制体育赛场观众暴力的国际合作:以欧洲为例 |
第四节 体育赛场观众暴力诉讼的主要种类 |
一、因判罚过重引起的诉讼 |
二、申请撤销足球禁止令的诉讼 |
三、无过错体育俱乐部提起的诉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育赛场其他类型暴力法律问题 |
第一节 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暴力 |
一、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的表现 |
二、对运动员与观众间暴力的规制 |
三、规制运动员和观众间暴力的司法实践 |
第二节 针对体育赛场的暴力恐怖行为 |
一、恐怖主义及体育赛场暴力恐怖行为 |
二、体育赛场暴力恐怖行为的表现和成因 |
三、对体育赛场暴力恐怖行为的规制 |
第三节 针对体育赛场安保人员的暴力 |
一、体育赛场安保人员的界定 |
二、针对体育赛场安保人员暴力的表现和成因 |
三、对其的法律规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体育赛场暴力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表现和成因 |
一、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表现 |
二、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成因 |
第二节 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规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体育赛场暴力的规制 |
二、我国体育赛场暴力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体育赛场反暴力制度的完善 |
一、完善体育行业内部反暴力制度 |
二、完善反暴力法律制度体系 |
三、建立和完善反暴力法律实施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浙江日报》“科学plus”栏目传播实践研究与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设计)目标与方法 |
1.1 设计背景 |
1.2 设计目标 |
1.3 设计方法 |
2 研究背景与理论探讨:媒体与科学传播 |
2.1 科学传播的理念演进 |
2.1.1 “科学传播”的概念 |
2.1.2 科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和三种主要模式 |
2.1.2.1 “科学普及”阶段与“权威解说模型” |
2.1.2.2 “公众理解科学”阶段与“缺失模型” |
2.1.2.3 “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与“对话模型” |
2.2 当代中国媒体科学传播现状 |
2.2.1 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现状 |
2.2.1.1 科技新闻备受忽视 |
2.2.1.2 单向传播缺乏对话 |
2.2.1.3 传统媒体的改进尝试 |
2.2.2 新媒体的科学传播创新 |
2.2.2.1 “公众”地位提升 |
2.2.2.2 “科学”走下神坛 |
3 “科学plus”的传播实践 |
3.1 “科学plus”的内容变化:新版与旧版对比 |
3.1.1 “大众热点类”选题比例大大提升 |
3.1.2 “网络/社交媒体热点类”成为新的选题来源 |
3.1.3 “宣传任务类”选题总体比重下降 |
3.1.4 “科技时事与科技前沿类”变化不大 |
3.1.5 “公共突发类”选题范围扩大 |
3.1.6 “人文类”选题开始传播真正的科学与人文 |
3.2 传播主体意识的转换:从单一到多元 |
3.2.1 公众立场 |
3.2.2 社交媒体立场 |
3.2.3 政治立场 |
3.2.4 社会立场 |
3.2.5 科学共同体立场 |
3.3 内容生产理念的创新 |
3.3.1 科学传播与公众生活:“民生的”科普 |
3.3.2 科学传播的硬核:“高端的”科普 |
3.3.3 科学传播与流行文化:“有趣的”科普 |
3.3.4 科学与人文:“跨界的”科普 |
3.3.5 科学传播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科普的市场化 |
3.4 科学报道的操作模式与技巧 |
3.4.1 “一阶”报道与“二阶”报道 |
3.4.1.1 栏目固定活动报道 |
3.4.1.2 年终特别策划报道 |
3.4.2 事件科普 |
3.4.3 人文性 |
3.4.4 注入生活元素 |
3.5 新媒体实践 |
4 “科学plus”实践之反思与改进策略:从公众理解到公众参与 |
4.1 科学论坛建设 |
4.2 微博、微信 |
4.3 传统纸媒报道 |
4.4 线上线下活动策划 |
5 结语 |
5.1 总结 |
5.2 设计的特点与创新点 |
5.2.1 设计的特点 |
5.2.2 设计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贴近与更真更善更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与着力点[J]. 胡媛媛,易华勇,王岩. 江淮论坛, 2021
- [2]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D]. 刘雪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农村实践研究 ——以“中国农民哲学村”为例[D]. 姜轶升.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4]聆听数字里的玉石之音[J]. 立刚,涞城. 中国统计, 2019(12)
- [5]真实德育素材在中学运用的现状、策略和效果的研究 ——以大连市第xxx中学、第xxx中学为例[D]. 史美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6)
- [6]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D]. 刘哲. 东南大学, 2018(03)
- [7]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理论创新[J]. 田养邑. 教师教育论坛, 2016(10)
- [8]商品广告创意中审“丑”因素研究[D]. 韩丰光. 吉林大学, 2016(09)
- [9]体育赛场反暴力法律问题研究[D]. 刘水庆. 武汉大学, 2015(07)
- [10]《浙江日报》“科学plus”栏目传播实践研究与改进策略[D]. 林雅琪. 浙江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