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西地区地基基础和建筑物的地震反应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志勇[1](2021)在《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农村地区的房屋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和减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适合农村民居的减隔震技术研究主要在基础隔震方向,而岩土隔震方向的研究尚少且缺少室内或室外大型模型试验工作。为了降低农村房屋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岩土隔震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针对农村民居的低成本岩土隔震系统,对其隔震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开展了农居模型-基础-岩土隔振系统-地基的地震模拟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原型农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具体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基于岩土隔震(GSI)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并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机理。2)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通过制作1/4缩尺比例的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农居结构-基础-岩土隔振层-地基大型振动台试验。对试验现象以及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变反应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震时,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表现良好,验证了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有效性;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提出的GSI-SC隔震系统和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越明显;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好于GSI-SC隔震系统。3)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工作,对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4)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原型结构及场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有、无隔震工况有限元模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结构损伤云图、位移反应及土体累计塑性变形等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岩土隔震系统具有良好的隔震效应。通过大量数值模拟讨论了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5)通过对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钱思众[2](2020)在《大型煤仓地基方案分析及施工监测》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论文以大型煤仓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测试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对大型煤仓的地基土特性进行了论述,对地基变形及钢筋应力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节约投资,同时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仓高度73.5m,基底压力630k Pa,基底下地层为砂层,原设计方案为桩基。通过对地基土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平板载荷等试验结果、地基土层分布及地基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经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案优化提出并实施了天然地基方案。相比于桩基,采用天然地基方案,节约投资3390万元,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煤仓已建成投产6年,跟踪监测的结果显示,其总沉降及倾斜等指标均满足要求,使用良好。(2)根据地基土的水平位移监测发现,在施工及竣工后,地基土有明显的水平位移,在上部对称荷载条件下,说明砂土的固结不是单向的,而是多维固结;水平位移的产生必然伴随基底压力的减小,这有利于竖向变形的控制。(3)根据地基土的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1号仓土体向北移动,3号仓向南移动。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基础底面附近,位移的最大值达到95mm,远大于煤仓满仓后的竖向总沉降(36.35mm)。(4)钢筋应力监测的结果表明,2号仓基础底板钢筋以受压为主;3号仓基础底板钢筋以受拉为主,经计算最大拉应力满足钢筋抗拉强度要求。
丁小伟[3](2020)在《天然地基在高层框筒结构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西安地区高层建筑多采用桩基础或CFG桩复合地基,而在渭河阶地某些区域,存在工程性能良好的较厚密实砂层。结合一栋100m高层框筒结构,通过地基基础方案分析比选、原位静载试验、地基承载力确定、软弱下卧层验算、地基基础变形验算,采取调整基础筏板外挑尺寸、合理划分筏板沉降后浇带,使建筑物重心和筏板基础平面的形心基本重合等工程措施,并对结构封顶后两年间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得出,高层框筒结构以细砂层作为天然地基是可行的。
孙益哲[4](2020)在《季节性冻土场地地震动力反应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季冻区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很多地震发生在季冻区。目前对于季冻区的场地地震反应研究大多处于定性认知的阶段,而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大部分为冻土层会削弱土体的地震动反应。实际上冻土的动力特性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在地震作用下会有不同的地震反应。因此,本文以长春地区典型粉质粘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冻结状态和未冻结状态的粉质粘土进行室内静、动三轴试验从而获取不同温度状态下土体的静、动力学参数,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季冻区场地地震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一、详细总结了冻土动力学以及冻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饱和土的静、动力学特性和Seed等效转化法进行理论分析。二、对长春地区典型粉质粘土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土体内冰含量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得到很大提升。土体粘聚力在温度降低时逐渐增大,在-10℃时土的粘聚力是15℃时的47倍。土体的内摩擦角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三、在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对土体施加相同应力幅值、频率、周期的动荷载,得到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土体的动剪切模量和动阻尼比。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可知,当围压保持不变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土体的动剪切模量逐渐增大,动阻尼比逐渐减小。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动剪切模量和动阻尼比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加的幅度均不大。四、将试验所获取的土体参数作为依据,进行季冻区场地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常温场地和有冻土层场地在地震作用下的不同反应结果,研究表明,对于长春地区典型粉质粘土场地,冻土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场地的地震反应,但是有冻土层存在的场地在地震作用下较常温场地,地表会产生更大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在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重视起来。
冯昆[5](2019)在《高台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代表,尤其以楼阁式古建筑为最,是东方文明智慧结晶的重要体现,其重要的科学性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拟就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一种建筑形制,即楼阁式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以山东聊城光岳楼和甘肃嘉峪关光化楼为例,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依据有限元的数值计算结果来分析高台木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楼阁式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与普通木结构古建筑的区别在于其拥有高台基。本文在对传统的古代楼阁式木作结构的构造特点进行分析后,结合相关文献对木结构古建筑进行了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分析和抗震机理的研究分析。其次,本文对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的发展与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木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力学特性,通过ABAQUS软件平台分别建立了光化楼与光岳楼的上部木结构、木结构-高台基(整体结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其中柱础与木柱的连接形式采用CARTESIAN单元来模拟实现摩擦滑移;斗栱与榫卯节点因其半刚性特点而由BUSHING单元模拟;厚重屋盖的质量、刚度普遍较大,故而采用点质量与点荷载的方式进行模拟。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为:通过对上部木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可知光化楼、光岳楼结构布置合理、均匀,不同模型的各部分构件的最大应力值远未达到其材料强度,光化楼、光岳楼木结构建筑各部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有较大的强度裕度,光化楼、光岳楼所用木材基本处于弹性阶段。通过分别对光化楼与光岳楼木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与时程分析,得出了该类建筑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规律,揭示了古代多层大式木作结构与小式木作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体现出“以柔克刚”的防震理念。通过对数据分析与整理,也为其他同类建筑的保护研究、加固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参考。通过对光化楼整体结构和光岳楼整体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得到了光化楼与光岳楼在高台影响下的地震反应特点和结构各层的动力放大系数,并且将其结果与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做对比,可知与木结构相比,柱脚隔震特性有所削弱,而榫卯间耗能减震特性、斗栱仅起到装饰作用等特点均有良好的发挥作用。
陈玉祥[6](2019)在《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地震中土体液化是地震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其会导致建筑物及工程结构的震害,进而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地震液化产生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地面震荡、震陷和侧移,其物理本质均是液化土体液化过程中本身的大变形。土体液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液化过程中土中有效应力的降低引起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消失。可液化地基上土体液化大变形会导致建筑物结构功能丧失甚至毁坏。实际工程中,建筑物的选址可能遭遇可液化地基,准确合理地描述及预测建筑物液化震陷及其影响因素,为场地地基的处理措施提供依据。目前对液化过程中土体变形的模拟主要基于数值试验方法,本文采用可模拟大变形的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为模拟工具,建立下卧可液化地基的建筑物概化模型,通过控制模型参数,探讨可液化场地上建筑物震陷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完成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结论概括如下:1.建立可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概化模型,选取合理的模型土性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非液化场地和液化场地建筑物的震陷及其发展规律,结果显示,液化场地建筑的震陷量显着大于非液化场地。2.研究上覆土层参数特征,包括上覆土层厚度、剪切波速和黏土层黏聚力等,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分析上覆土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规律。3.研究可液化层参数特征,即可液化层厚度、剪切波速以及渗透系数等,对建筑物的震陷的影响,通过模拟液化土体中超孔压比的增长和消散过程,分析可液化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规律。4.研究可液化地基上建筑物层高及基础几何尺寸对其液化震陷的影响,讨论建筑物几何特性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规律。
许俊豪[7](2019)在《西北寒区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性及桩基动力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多年冻土,而且随着西北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政策的执行,交通基础建设也在逐渐加强。由于冻土的力学性质随着温度变化,极不稳定,因此交通基础建设中多采用桩基基础,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西北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地带,因此为了交通基础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冻土环境下的冻土场地和桩基体系进行地震分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对西北寒区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要对寒区冻土场地和桩基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首先应对冻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因此对冻结粉质亚黏土进行了动三轴试验,分析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得出动应力应变曲线符合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动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围压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温度而定,动弹性模量随含水量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阻尼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次建立冻土场地和非冻土场地的有限元模型,对冻土场地与非冻土场地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冻土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在地震P波下,冻土会对地震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地震S波下,冻土场地的横向加速度大于未冻土场地,横向位移在地震前期大于未冻土场地,地震荷载较大时未冻土场由于强度较小,出现较大累积变形。最后对冻土-桩-承台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不同温度的冻土环境下桩基体系的应力、位移和桩土相对位移变化。在地震P波下,-6℃冻土环境时虽然桩基体系会产生较大应力,但是承台的竖向位移会较小,并且从位移增长速率来看,温度越高,位移增长速率越快。因此对于P波的抗震设计,温度在-1℃以上的冻土环境下应给予重视。在地震S波下,不同温度下桩基体系的应力和位移相差很大,-1℃桩与冻土会产生滑移现象,-6℃时承台会出现较大的横向位移。因此对于S波的抗震设计,应考虑温度的因素。
张然[8](2017)在《重庆地区综合体建筑的抗震设计特点及工程实践》文中提出重庆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西部支点,建设开发的速度全国瞩目。无论是政府投资层面还是开发商层面,对建筑功能的要求逐渐趋于综合体化。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综合体由此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体建筑不断涌现,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意义。综合体建筑从功能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商业综合体、娱乐综合体、体育综合体、居住综合体等。但不论从建筑角度如何分类,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结构特点:超高、超长、大空间、构件不连续、连体等结构超限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如何系统的应对以上几个结构设计难点对于结构设计工作者具有借鉴意义。重庆地区地质条件良好,其超限综合体建筑有着自身独有的设计特点。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本文所选的项目实例属于重庆地区非常典型的超限综合体建筑。本文选择研究的项目位于重庆新城渝北区,属于商业办公综合体。项目规模约78万平方米,由大型商业、中型商业、办公楼组成。地下五层,大型商业地上78层,建筑高度50.4米,属于超长结构;中型商业属于一般多层建筑,不在此次分析范围内容中;写字楼地上37层,建筑高度168.65米,属于超高建筑。本项目的嵌固层位于地下室顶板位置,各栋单体共用一个大底盘。以设计工程为基础,本文针对该综合体结构中的超限情况提出抗震设防的性能目标和加强措施,采用有限元程序软件PKPM、MIDAS-GEN、ABAQUS等有限元设计软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通过研究表明:重庆综合体各类建筑的基础设计方案具有区域特点,经济合理。商业空间采用框架结构,办公空间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解决大空间、超高的性能措施具有简单直接的特点,也具有经济合理的特性。笔者选择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重庆地区综合体建筑的抗震设计特点及解决措施。本文从一个典型的综合体建筑项目入手,通过研究综合类项目结构设计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从概念设计入手,到项目的工程实施,对具体项目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得出重庆地区超限综合体建筑的结构类型、设计特点、分析思路,为重庆地区该综合体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找到现阶段研究工作的一些不足,展望下阶段的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研究成果预期。
黄炫彰[9](2017)在《吹填土液化特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海造陆逐渐成为滨海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来源,在地震振动激化下,人工吹填土场地易出现液化且液化范围较广,将严重威胁场地区域的建构筑物与滨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吹填土的动力与液化特性逐渐受到关注。吹填土也称之为冲填土,它是由河滩及港口底部的泥沙经挖泥船和泥浆泵通过水力冲填的方式填筑而成的沉积土,这种吹填土通常是以砂粒为主并含有黏粒的混合土。实际吹填土场地中,距离吹填口远近的不同,吹填土的成分、黏粒含量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在砂土中会形成黏土透镜体,使得土层的排水边界条件产生变化。尽管在这类混合土场地上开展了诸多的工程建设,但目前对这种吹填混合土动力特性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吹填土的液化机理模糊不清。本论文在国内外现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动三轴试验开展对吹填土动力特性及液化机理的研究。试验土样取自广州南沙区围海造陆工程,开展这类吹填土的GDS动三轴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砂粒含量的吹填土抗液化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吹填土中砂粒含量对Finn孔压模型参数影响较大,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含砂量下吹填土Finn孔压模型参数。本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吹填土由于其成分和颗粒含量不同,导致其所具有的抗液化强度改变。(1)通过开展不同含砂量冲填土样的GDS动三轴实验,测得吹填土的抗液化强度随着含砂量的增加而减小且降幅较大。而当吹填土的含砂量较高时,随含砂量的增加土样的抗液化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某一含砂量时其抗液化强度最低。(2)吹填土孔压比的增幅在施加循环荷载初期较大,随后逐渐达到初始液化状态振幅,并趋于稳定。在施载过程中,孔压比呈波动型逐渐上升,在达到0.95-1.00时逐渐趋于稳定。孔压变化幅值与含砂量密切相关,随着含砂量的增加,试验过程中孔压比增长的幅值越来越大。(3)当土体的动应变已经达到初始液化标准而动孔压比并未达到时,液化判别以动应变为主。(4)试样承受循环荷载时,土体骨架承担外部荷载,加载过程中试样土颗粒逐渐压密,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故土体的强度越来越低,达到初始液化状态。(5)随着含砂量的增加,土体达到初始液化状态所需要的破坏振次逐渐减小,结果表明随着含砂量的增加土体抗液化强度降低,并且降低的速度越来越快。2、Finn孔压模型可以较好的反应土体在受到循环荷载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3、通过固结实验计算得到Finn孔压模型所需的孔压模型参数。吹填土成分的不同对Finn孔压模型参数影响较大,给出了不同含砂量吹填土孔压增量与体积应变增量的关系曲线,为吹填土场地液化数值分析提供初步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为吹填土场地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实测数据,同时将为吹填土场地液化的分析与评价提供初步的借鉴。
刘涛[10](2016)在《基础刚度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是先把上部结构隔离出来,并在结构底部施加固定约束代替基础约束,通过计算得到上部结构构件内力和变形来校验结构的安全性,将结构底部固定支座反力作为设计桩或校核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荷载。这种计算方法忽略了基础相对于地基的变形和位移,工程实践经验表明,用这种简化方法计算得到的上部结构构件的内力与变形实际结构内力有着较大差异,尤其在结构底部楼层差异最为明显,在工程中考虑地基基础与结构相互作用很有必要。现阶段研究地基基础与结构共同作用理论主要有弹簧-阻尼-质量计算理论和弹性半空间计算理论,由于这两种方法的复杂性和实际工程应用的局限性,工程中依然采用刚性地基假定进行计算。本文采用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考虑地基基础与结构的共同作用,忽略地基阻尼的影响,假定结构基础为具有一定刚度的竖向弹簧,地下室周围土体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水平弹簧。弹簧变形都处于弹性阶段,且弹簧只有受压刚度,受拉刚度为零。另外由于基础底面与土体的摩擦力以及桩基础的侧向约束作用,基础底部不会发生水平位移。文章中提出了单桩刚度计算方法和回填土土弹簧计算方法,运用动力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不同高宽比的剪力墙结构分析,并对结构取不同基础刚度计算,探究基础刚度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基础刚度的减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整体刚度减小。基础刚度对结构位移响应影响明显,基础刚度相差越大结构位移响应差异越明显。考虑基础刚度后,水平地震作用趋于降低,但在局部楼层会出现不利影响。另外,考虑基础刚度会增大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本文研究了基础刚度对结构整体倾覆的影响,考虑基础刚度会使增加结构整体转动,对结构抗倾覆不利。为了描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倾覆程度,引入了倾覆偏心距的概念,结构倾覆偏心距随着基础刚度减小而减小。本文讨论了地下室层数对结构倾覆的影响,还提出了验算中震时结构倾覆的必要性。
二、辽西地区地基基础和建筑物的地震反应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西地区地基基础和建筑物的地震反应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震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1.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
1.2.2 隔震技术的分类 |
1.3 农村民居减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隔震技术 |
1.3.2 岩土隔震技术 |
1.3.3 混合隔震技术 |
1.4 隔震技术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 |
1.4.1 农村民居中应用隔震技术的工程实例 |
1.4.2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阻力 |
1.4.3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建议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 |
2.2.1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背景 |
2.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介绍及特点 |
2.2.3 摩擦性能试验 |
2.3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机理 |
2.4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简化计算模型 |
2.4.1 摩擦力模型 |
2.4.2 简化计算模型 |
2.4.3 计算方法 |
2.5 算例验证 |
2.5.1 计算模型 |
2.5.2 输入地震动 |
2.5.3 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 |
3.2.1 地震模拟振动台 |
3.2.2 试验土箱 |
3.2.3 传感器 |
3.3 模型相似比设计 |
3.4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1 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2 地基土模型设计与制作 |
3.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6 地震波选取及加载制度 |
3.7 试验材料 |
3.7.1 结构模型材料 |
3.7.2 地基土模型材料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土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分析 |
4.2.1 结构模型 |
4.2.2 地基土模型 |
4.3 结构动力特性 |
4.4 结构加速度反应 |
4.4.1 振动台控制性能分析 |
4.4.2 结构加速度时程反应 |
4.4.3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 |
4.4.4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减震率 |
4.5 结构位移反应 |
4.5.1 层间位移反应 |
4.5.2 相对位移反应 |
4.6 结构应变反应 |
4.6.1 钢筋应变 |
4.6.2 混凝土应变 |
4.6.3 砖墙应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5.2.1 单元类型及划分网格技术 |
5.2.2 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2 接触设置 |
5.3.3 边界设置 |
5.3.4 地震动荷载 |
5.3.5 模型材料及计算参数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1 无隔震试验模拟 |
5.4.2 GSI-SC隔震试验模拟 |
5.4.3 GSI-GBSC隔震试验模拟 |
5.4.4 数值模拟与试验的隔震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原型结构及场地介绍 |
6.2.2 有限元模型 |
6.2.3 人工边界的选取及验证 |
6.2.4 材料本构模型 |
6.2.5 材料参数确定 |
6.2.6 输入地震动 |
6.2.7 计算工况 |
6.3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分析 |
6.3.1 结构加速度反应 |
6.3.2 结构损伤云图 |
6.3.3 位移反应 |
6.3.4 土体累计塑性变形 |
6.4 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砂垫层密实度 |
6.4.2 回填砂土的宽度 |
6.4.3 回填砂土的密实度 |
6.4.4 摩擦系数 |
6.4.5 砂垫层厚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土隔震系统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引言 |
7.2 设计与施工建议 |
7.2.1 适用范围 |
7.2.2 一般规定 |
7.2.3 材料选取 |
7.2.4 设计建议 |
7.2.5 施工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大型煤仓地基方案分析及施工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
1.2.3 地基监测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特征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2 原煤仓概况 |
2.3 地形地貌 |
2.4 场地地层岩性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
2.6.1 物理力学指标 |
2.6.2 原位测试试验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基土工程特性及承载力研究 |
3.1 标准贯入试验 |
3.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
3.1.2 地基变形参数确定 |
3.2 静力触探试验 |
3.2.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
3.2.2 地基变形参数确定 |
3.3 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 |
3.3.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
3.3.2 地基地基变形参数确定 |
3.4 地基方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基监测与分析 |
4.1 监测概况 |
4.1.1 监测项目及施工节点 |
4.1.2 现场监测过程 |
4.2 倾斜监测 |
4.2.1 监测点布置 |
4.2.2 监测数据分析 |
4.3 钢筋应力检测 |
4.3.1 监测点布置 |
4.3.2 检测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天然地基在高层框筒结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概况 |
1.1 工程概况 |
1.2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2 天然地基方案的分析验算 |
2.1 地基基础方案的比选 |
2.2 原位静载试验结论 |
2.3 地基承载力确定 |
2.4 软弱下卧层验算 |
2.5 地基基础变形验算 |
3 调整基础筏板形心与建筑物重心基本重合 |
4 沉降观测与基础筏板的变形特征 |
5 结语 |
(4)季节性冻土场地地震动力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的静、动力学特性及Seed等效转化法理论分析 |
2.1 土的静、动力学特性 |
2.1.1 土的静力学特性 |
2.1.2 土的动力学特性 |
2.2 Seed等效转化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温度下长春地区粉质粘土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验仪器简介 |
3.2.1 仪器组成部分 |
3.2.2 仪器主要功能 |
3.2.3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
3.3 试样制备 |
3.4 试验原理 |
3.5 试验方案 |
3.5.1 冻结时间 |
3.6 试验步骤 |
3.6.1 土样饱和 |
3.6.2 安装土样 |
3.6.3 安装压力室 |
3.6.4 传感器读数清零 |
3.6.5 软件操作 |
3.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1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
3.7.2 强度参数确定 |
3.7.3 试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春地区粉质粘土动力特性试验 |
4.1 概述 |
4.2 试样制备 |
4.3 试验原理 |
4.4 试验方案以及参数的选取 |
4.4.1 试验方案 |
4.4.2 试验参数的选取 |
4.5 试验步骤 |
4.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1 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 |
4.6.2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FLAC3D数值模拟初探 |
5.1 FLAC3D软件简介及应用 |
5.1.1 FLAC3D简介 |
5.1.2 FLAC3D的应用 |
5.2 FLAC3D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
5.3 FLAC3D本构模型的选择 |
5.4 FLAC3D阻尼形式的选择 |
5.5 基于FLAC3D的数值模拟方案 |
5.6 地震场地模型建立 |
5.6.1 数值模拟基本假定 |
5.6.2 模型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
5.6.3 参数及边界条件确定 |
5.7 不同场地下地震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高台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结构古建筑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木结构古建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2.1 古代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研究 |
1.2.2 近代以来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研究 |
1.2.3 国外对木结构古建筑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基本特点 |
2.1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
2.2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基本特点 |
2.2.1 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组成 |
2.2.2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类型 |
2.2.3 木结构古建筑连接构造特征 |
2.3 中国高台木结构古建筑概况 |
2.3.1 建筑台基 |
2.3.2 中国高台古建筑 |
2.4 光化楼与光岳楼概况 |
2.4.1 光化楼 |
2.4.2 光岳楼 |
2.4.3 木结构古建筑框架体系的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化楼与光岳楼木结构材料的力学特性分析 |
3.1 常用木材的材料力学特性——正交各向异性 |
3.2 常见木材的力学性能 |
3.2.1 抗拉性能 |
3.2.2 抗压性能 |
3.2.3 抗弯性能 |
3.2.4 抗剪性能 |
3.2.5 弹性模量 |
3.3 影响木材强度的因素 |
3.3.1 密度 |
3.3.2 含水率 |
3.3.3 温度 |
3.3.4 长期荷载 |
3.4 光化楼与光岳楼木结构模拟参数的确定 |
3.4.1 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调整系数 |
3.4.2 光化楼 |
3.4.3 光岳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化楼与光岳楼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 有限单元分析方法 |
4.2 光化楼与光岳楼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木框架不同构件间榫卯连接 |
4.2.2 斗拱连接的模拟 |
4.2.3 楼面板、重檐板及屋面板的简化模拟 |
4.2.4 柱础的连接模拟 |
4.2.5 上部木结构有限元模型 |
4.2.6 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化楼与光岳楼木结构静力分析 |
5.1 荷载统计 |
5.1.1 光化楼荷载统计 |
5.1.2 光岳楼荷载统计 |
5.2 荷载效应组合 |
5.2.1 基本组合 |
5.2.2 计算用荷载组合 |
5.3 结构内力分析计算 |
5.4 结构构件承载力校验 |
5.4.1 木结构首层金柱承载力复核 |
5.4.2 木结构位移最大处横梁承载力复核 |
5.5 静力受力特点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化楼与光岳楼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
6.1 光化楼与光岳楼木结构的模态分析 |
6.1.1 结构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6.1.2 模态分析过程与成果 |
6.1.3 光化楼与光岳楼不同结构模型的振型特点 |
6.2 木结构截面抗震验算 |
6.2.1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荷载效应组合 |
6.2.2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 |
6.3 动力时程分析 |
6.3.1 时程分析基本理论 |
6.3.2 时程分析所用地震波的选择 |
6.3.3 动力时程分析成果 |
6.4 整体结构时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所得结论 |
7.2 光化楼与光岳楼的监测、修缮等预防性保护措施 |
7.2.1 古建筑预防性保护监测内容 |
7.2.2 光化楼与光岳楼监测分析 |
7.2.3 光化楼与光岳楼的保护和修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日本新泻县历次地震液化大变形震害 |
1.1.2 新西兰2011年Mw6.3 地震液化大变形震害 |
1.2 液化大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震后现场调查及经验公式预测方法 |
1.2.2 简化分析方法及流体力学方法 |
1.2.3 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
1.3 FLAC3D计算液化大变形方法 |
1.3.1 FLAC3D求解流程 |
1.3.2 FLAC3D计算液化大变形原理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筑物液化震陷研究模型的建立 |
2.1 FLAC3D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 研究模型动力计算阻尼和荷载的选取 |
2.3 研究模型土结相互作用接触面 |
2.4 研究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 |
2.5 研究模型变量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覆土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非液化场地与液化场地的建筑物震陷研究 |
3.3 上覆土层厚度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4 上覆土层剪切波速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5 上覆土层黏聚力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化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液化层厚度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3 液化层剪切波速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4 液化层渗透系数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物几何尺寸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上部结构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5.3 基础面积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西北寒区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性及桩基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冻土的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冻结粉质亚黏土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1.1 冻土的分类 |
2.2 冻土动三轴试验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2.3 冻土动应力应变研究 |
2.3.1 温度对H-D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 |
2.3.2 围压对H-D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 |
2.3.3 含水量对H-D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 |
2.4 冻土动弹性模量研究 |
2.4.1 温度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2.4.2 围压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2.4.3 含水量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2.5 冻土阻尼比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3.1 前言 |
3.2 数值模拟法的分析模型 |
3.2.1 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 |
3.2.2 集中参数模型(Penzien模型) |
3.2.3 有限元模型 |
3.3 数值模拟法有限元模型的人工边界 |
3.3.1 无限元边界 |
3.3.2 透射边界 |
3.3.3 粘性边界 |
3.3.4 粘弹性边界 |
3.4 数值模拟法的地震动输入 |
3.4.1 基于拟静力法的地震波动输入 |
3.4.2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地震波动输入 |
3.4.3 基于粘弹性边界的地震动输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土场地的地震分析 |
4.1 引言 |
4.2 冻土场地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材料模型 |
4.2.2 几何数据及材料参数 |
4.2.3 地震波的选取 |
4.2.4 网格尺寸的划分 |
4.3 冻土场地地震响应性状分析 |
4.3.1 P波下冻土场地的地震响应 |
4.3.1.1 竖向应力分析 |
4.3.1.2 竖向加速度分析 |
4.3.1.3 竖向位移分析 |
4.3.2 S波下冻土场地的地震响应 |
4.3.2.1 横向应力分析 |
4.3.2.2 横向加速度分析 |
4.3.2.3 横向位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冻土-桩-承台的地震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桩基的震害 |
5.3 冻土-桩-承台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有限元几何模型和材料参数 |
5.3.2 冻土-桩接触条件设置 |
5.4 冻土-桩-承台体系的地震分析 |
5.4.1 P波输入的地震响应 |
5.4.1.1 不同温度下冻土-桩-承台体系的竖向应力分析 |
5.4.1.2 不同温度下冻土-桩接触分析 |
5.4.1.3 不同温度下承台的竖向位移时程 |
5.4.2 S波输入的地震响应 |
5.4.2.1 不同温度下冻土-桩-承台体系的横向应力 |
5.4.2.2 不同温度下冻土-桩相对横向位移 |
5.4.2.3 不同温度下桩的水平剪力 |
5.4.2.4 不同温度下承台的横向位移时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重庆地区综合体建筑的抗震设计特点及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重庆综合体类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背景 |
1.2 重庆综合体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重庆综合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特点 |
1.4 重庆综合体建筑的结构概念设计 |
1.5 重庆综合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方法 |
1.6 重庆综合体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发展近况 |
1.7 当前综合体类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重庆中渝·国际都会工程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项目特点 |
第3章 商业部分单体抗震性能分析 |
3.1 商业部分概况 |
3.2 工程地质概况 |
3.2.1 拟建场地地貌 |
3.2.2 地层土质和承载力参数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场地地震效应 |
3.2.5 场地地震动参数 |
3.3 荷载及组合 |
3.3.1 结构楼面、屋面荷载标准值 |
3.3.2 风荷载 |
3.3.3 雪荷载 |
3.3.4 荷载效应组合 |
3.4 材料 |
3.4.1 混凝土 |
3.4.2 钢筋 |
3.4.3 钢材 |
3.4.4 建筑维护和轻隔墙材料 |
3.5 结构体系 |
3.6 设计目标 |
3.6.1 设防标准 |
3.6.2 超限情况 |
3.6.3 抗震性能目标 |
3.6.4 抗震措施 |
3.7 结构弹性分析 |
3.7.1 结构分析模型 |
3.7.2 结构自振特性 |
3.7.3 小震分析 |
3.7.4 中震分析 |
3.7.5 大震分析 |
3.8 特殊构造分析 |
3.8.1 楼板开洞 |
3.8.2 托柱转换桁架补充分析 |
3.9 小结 |
第4章 写字楼单体抗震性能分析 |
4.1 写字楼部分工程概况 |
4.2 工程地质概况 |
4.2.1 拟建场地地貌 |
4.2.2 地层土质和承载力参数 |
4.2.3 水文地质条件 |
4.2.4 场地地震效应 |
4.2.5 场地地震动参数 |
4.3 荷载及组合 |
4.3.1 结构楼面、屋面荷载标准值 |
4.3.2 风荷载 |
4.3.3 雪荷载 |
4.3.4 荷载效应组合 |
4.4 材料 |
4.4.1 混凝土 |
4.4.2 钢筋 |
4.4.3 钢材 |
4.4.4 建筑维护和轻隔墙材料 |
4.5 结构体系 |
4.5.1 结构概况 |
4.5.2 地基 |
4.5.3 基础方案 |
4.6 设计目标 |
4.6.1 设防标准 |
4.6.2 抗震等级 |
4.6.3 超限情况 |
4.6.4 抗震性能目标 |
4.6.5 抗震措施 |
4.7 结构弹性分析 |
4.7.1 结构分析模型 |
4.7.2 结构自振特性 |
4.7.3 小震分析 |
4.7.4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4.7.5 中震分析 |
4.7.6 大震分析 |
4.8 写字楼单体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4.8.1 设计信息 |
4.8.2 分析方法 |
4.8.3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4.8.4 分析总结 |
4.9 特殊构造分析 |
4.9.1 斜柱分析 |
4.9.2 楼板不连续 |
4.9.3 穿层柱 |
4.10 小结 |
第5章 经济性控制 |
5.1 结构经济概算数据比较 |
5.1.1 BIAD结构专业估算数据 |
5.1.2 与业主成本部的数据对比 |
5.2 结构经济性指标的影响因素 |
5.3 结构经济性指标的控制措施及优化方案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综合体性能化设计及常用方法 |
6.2 基础类型及设计方法 |
6.3 经济性控制 |
6.4 节点抗震设计方法总结 |
6.5 下阶段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吹填土液化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土体液化的影响因素 |
1.3 土体液化的评价方法 |
1.3.1 基于现场实验的评价方法 |
1.3.2 基于室内实验的评价方法 |
1.4 吹填土的研究现状 |
1.4.1 吹填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
1.4.2 吹填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5 小结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FINN孔压增长模型及其在动力反应分析中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动力反应分析与方法 |
2.2.1 土层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2.2.2 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
2.2.3 地震反应的不确定性分析 |
2.3 FINN孔压增长模型 |
2.4 FINN孔压模型在动力反应分析当中的作用 |
第3章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土样 |
3.3.1 土样来源 |
3.3.2 试样制备 |
3.3.3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
3.4 实验方案设计 |
3.4.1 实验控制条件 |
3.4.2 实验参数的选取 |
3.4.3 实验步骤 |
第4章 吹填土液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2.1 动三轴实验 |
4.3 土体液化特征 |
4.4 实验概况 |
4.4.1 低含砂量吹填土抗液化强度分析 |
4.4.2 高含砂量吹填土抗液化强度分析 |
4.4.3 Finn孔压模型液化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础刚度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基基础与结构共同作用基本概念 |
1.3 地基基础与结构共同作用研究方法 |
1.4 国外计算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
1.5 国内计算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地基模型及基础弹簧刚度的确定 |
2.1 带地下室模型计算方法 |
2.2 地基土模型 |
2.2.1 线弹性地基模型 |
2.2.2 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
2.2.3 弹塑性地基理论 |
2.3 地下室与土体相互作用 |
2.3.1 地下室外墙土压力 |
2.3.2 回填土土弹簧水平刚度 |
2.3.3 土体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 |
2.4 桩基础单桩刚度计算 |
2.4.1 单桩水平和转动刚度 |
2.4.2 单桩竖向刚度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基础刚度的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计算假定和计算模型简图 |
3.2 计算模型条件及参数 |
3.2.1 计算基本条件 |
3.2.2 模型构件参数 |
3.3 地震波选择 |
3.4 桩基础设计及单桩刚度计算 |
3.4.1 单桩承载力计算 |
3.4.2 地基条件及计算结果 |
3.5 21层剪力墙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 |
3.5.1 周期与振型 |
3.5.2 结构层间位移角和楼层位移 |
3.5.3 楼层剪力 |
3.5.4 楼层倾覆弯矩 |
3.5.5 剪力墙墙肢内力 |
3.5.6 桩基础竖向反力 |
3.5.7 竖向地震作用 |
3.6 32层剪力墙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 |
3.6.1 周期与振型 |
3.6.2 结构层间位移角和楼层位移 |
3.6.3 楼层剪力 |
3.6.4 楼层倾覆弯矩 |
3.6.5 剪力墙墙肢内力 |
3.6.6 桩基础竖向反力 |
3.6.7 竖向地震作用 |
3.7 43层剪力墙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 |
3.7.1 周期与振型 |
3.7.2 结构层间位移角和楼层位移 |
3.7.3 楼层剪力 |
3.7.4 楼层倾覆弯矩 |
3.7.5 剪力墙墙肢内力 |
3.7.6 桩基础竖向反力 |
3.7.7 竖向地震作用 |
3.8 本章小结 |
4 考虑基础刚度结构整体倾覆问题 |
4.1 结构整体倾覆偏心距 |
4.2 地下室回填土对结构倾覆的影响 |
4.2.1 回填土m值对结构倾覆影响 |
4.2.2 土弹簧m值取值 |
4.3 地下室层数对结构倾覆影响 |
4.4 中震作用下结构抗倾覆问题 |
4.4.1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辽西地区地基基础和建筑物的地震反应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D]. 尹志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大型煤仓地基方案分析及施工监测[D]. 钱思众. 长安大学, 2020(06)
- [3]天然地基在高层框筒结构中的应用[J]. 丁小伟. 煤炭工程, 2020(07)
- [4]季节性冻土场地地震动力反应特性研究[D]. 孙益哲.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高台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研究[D]. 冯昆. 天津大学, 2019(01)
- [6]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影响因素研究[D]. 陈玉祥.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7]西北寒区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性及桩基动力响应分析[D]. 许俊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重庆地区综合体建筑的抗震设计特点及工程实践[D]. 张然. 清华大学, 2017(02)
- [9]吹填土液化特性初步研究[D]. 黄炫彰.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基础刚度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研究[D]. 刘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