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攻击论文-李超

信令攻击论文-李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令攻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用户量子信令,信令传输,安全性,光子数分裂攻击

信令攻击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13)在《基于恶意攻击的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修复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通信作为一种绝对安全的新型通信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安全保密性,所以本文主要对通信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我们主要针对量子信令传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量子信令在量子通信中承载着控制作用,所以对其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量子信令传输中受到第叁方恶意攻击时的损伤模型和修复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分两部分进行:其一,提出了多用户量子传输交换模型,并详细阐述了信令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使得量子通信在现实中的大规模应用更近了一步。研究了传输过程中信令受到光子数分裂攻击的损伤模型,并将诱骗态的思想引入量子信令安全的直接通信中,分析了采用不同光强来发送光脉冲,以克服光子数分裂攻击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令传输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对多用户信令攻击的修复策略可有效的检测到光子数分裂数攻击,并增加了安全传输距离,从而保证信令传输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其二,本文提出了一个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传输系统,并详细阐述了信令的传输过程。研究了系统中信令受到特洛伊木马攻击的损伤模型及其修复的必要性。将量子密钥分发的思想引入量子信令安全的直接通信中,分析了采用非正交量子态,以克服特洛伊木马攻击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令传输的安全性。并对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传输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广义的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拓扑传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对多用户信令攻击的修复策略可有效的防止特洛伊木马攻击,从而保证信令传输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期刊2013-04-01)

李超,聂敏[2](2012)在《基于特洛伊木马攻击的多用户树型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修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个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传输系统,并详细阐述了信令的传输过程.研究了系统中信令受到特洛伊木马攻击的损伤模型及其修复的必要性.将量子密钥分发的思想引入量子信令安全的直接通信中,分析了采用非正交量子态,以克服特洛伊木马攻击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令传输的安全性.对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传输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广义的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拓扑传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对多用户信令攻击的修复策略可有效地防止特洛伊木马攻击,从而保证信令传输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李超,聂敏,刘晓慧[3](2012)在《基于恶意攻击的多用户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诱骗态修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多用户量子信令传输系统,并详细阐述了信令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研究了传输过程中信令受到第叁方恶意攻击的损伤模型,并将诱骗态的思想引入量子信令安全的直接通信中,分析了采用不同光强来发送光脉冲,以克服光子数分裂攻击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令传输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对多用户信令攻击的修复策略可有效地检测到光子数分裂数攻击,并增加了安全传输距离,从而保证信令传输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梁好,孙健,许都[4](2010)在《电信网中合法信令产生的用户线DoS攻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互通,电信网络潜在的安全漏洞不断增加,利用电信网安全机制的缺陷使用合法信令发动攻击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分析电信网业务的典型呼叫流程,给出可能的利用恶意信令对电信网络用户发起的用户线DoS攻击模式及攻击效果,提出了一种通过截获信令以分析呼叫状态的防御措施。(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徐湛[5](2009)在《Snort与防火墙联动防御3G网络信令攻击》一文中研究指出3G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普及,丰富了移动通信服务的内容,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信息由3G网络承载,随之也带来网络安全方面许多新的问题。近期信令攻击引起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种利用3G网络信令平面漏洞的新型拒绝服务攻击。它的基本特征是:低速率、小流量的攻击流、易实现对多目标的攻击、并且危害很大,严重时可造成整个城市的3G网络瘫痪。针对信令攻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检测和防御手段。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拒绝服务攻击都具有高速率,大流量的特征,因此入侵检测系统传统上主要根据这个特征设计并实现攻击检测。这使得低速率、小流量的信令攻击包可轻易地混入正常的数据包中,绕过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本文首先介绍3G网络的架构和特点,分析了目前威胁3G网络的主要安全隐患,着重分析了DoS攻击对3G网络危害的严重性;接着给出了信令攻击的模型,并在仿真环境下进行模拟攻击以观测其危害性;然后给出一种CUSUM算法的改进方案:基于时间差统计的信令攻击检测方法,给出检测方法的数学描述,基于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以插件形式在Snort中实现了检测方法;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实验验证,观测其防御效果,并提出优化其性能的改进方案。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检测系统与防火墙联动的解决方案,使得系统具有阻断信令攻击的能力。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3G网络低速信令攻击,给出一种基于CUSUM算法的改进方案:时间差统计检测法。2.基于开源的入侵检测系统snort实现了上述检测方法,由于很多商用入侵检测系统是基于snort实现的,本文的实现可以直接应用于这些系统,改善其检测性能。3.在仿真环境下实验,进行性能评估。上述检测方法可以在信令攻击产生很大的危害之前,就被成功检测出来,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4.在实验中,通过对多次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时间差统计检测法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5.实现集成了检测信令攻击插件的Snort系统与IpTables防火墙的联动,将Snort检测到的恶意IP地址提交给防火墙,让防火墙动态建立相应的过滤规则,使得整个系统具有防御信令攻击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9-10)

傅华,杨义先,温巧燕[6](2003)在《七号信令网上的攻击与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电信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指出了目前七号信令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为此提出了一套解决七号信令网安全问题的安全防范系统。(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03年03期)

信令攻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个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传输系统,并详细阐述了信令的传输过程.研究了系统中信令受到特洛伊木马攻击的损伤模型及其修复的必要性.将量子密钥分发的思想引入量子信令安全的直接通信中,分析了采用非正交量子态,以克服特洛伊木马攻击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令传输的安全性.对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传输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广义的多用户量子信令树型拓扑传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对多用户信令攻击的修复策略可有效地防止特洛伊木马攻击,从而保证信令传输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令攻击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基于恶意攻击的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修复策略研究[D].西安邮电大学.2013

[2].李超,聂敏.基于特洛伊木马攻击的多用户树型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修复策略[J].光子学报.2012

[3].李超,聂敏,刘晓慧.基于恶意攻击的多用户量子信令损伤模型及诱骗态修复策略[J].光子学报.2012

[4].梁好,孙健,许都.电信网中合法信令产生的用户线DoS攻击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

[5].徐湛.Snort与防火墙联动防御3G网络信令攻击[D].复旦大学.2009

[6].傅华,杨义先,温巧燕.七号信令网上的攻击与防范[J].信息网络安全.2003

标签:;  ;  ;  ;  

信令攻击论文-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