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丰镇发电厂的多经管理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红[1](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提出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刘静[2](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方立[3](2017)在《WT电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WT电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和无锡市的交界处,成立于1956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WT电厂的安全纪录天数、发电量和利润不断创造新的纪录,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740MW,拥有企业资产规模约至100亿元,曾荣获了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一级企业。21世纪,随着长江沿江地区百万级电厂相继建成投产,WT电厂逐渐失去昔日长江三角洲电网骨干电厂的地位,受煤炭运输不便等影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在新的电力体制改革环境下,如何抓住机遇,调整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WT电厂面前的紧迫问题。本文从WT电厂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经营环境出发,综合应用相关战略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文章首先对WT电厂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内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系统研究。在分析过程中,运用了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战略工具,分析了行业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现状,明确了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通过综合分析,提出WT电厂总体上应采用稳步开发战略,其次通过热电联产,成立区域性的检修公司,建设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在业务上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在发展电力项目的同时利用技术优势,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最后为保证战略有效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李永成[4](2017)在《火电厂排粉机叶轮的防磨技术与节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燃煤电站中,排粉机叶轮的磨损问题是机组运行中遇到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研究其磨损失效的机理和采用熔覆耐磨涂层表面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论文分析了排粉机叶轮磨损机理,并在高耐磨等离子熔覆金属陶瓷技术制备的叶轮上制取熔覆层试样。对熔覆层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及湿沙磨粒磨损等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金属陶瓷熔覆层硬度高达1500HV,是基材16Mn钢的78倍,耐磨粒磨损性能为叶轮材质的69倍,熔覆层的磨损行为属于塑性磨损和脆性磨损,并以塑性磨损为主,具有良好的抗磨粒磨损特性。经实际运行,具备较强的耐磨特性和巨大的节能潜力。
韩彩虹[5](2014)在《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电力的供需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内蒙古电网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得到了空前发展,为全区乃至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探索我国和内蒙古电力体制改革变迁,阐述内蒙古电网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电力体制改革对内蒙古电网发展的影响,以贯彻落实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为契机,努力开辟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加快外送通道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加大电力科技投入,改善风电发展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打破内蒙古电网发展的瓶颈,为开发清洁能源基地和推动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王琦[6](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提出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汪福生[7](2011)在《对我国火电企业e-HR设计上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很多企业都在着手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e-HR (Electronic-Human Resources)也成为改造重点之一。事实上,已尝试“e”改造的各行业中,失败者远远多于所谓成功者。然而,仍有很多企业希望通过“e”改造来提升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轨迹有着很大不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HR管理已经体现出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虚拟化等特点。欧美国家的e-HR管理模式,完全是其社会HR管理体系电子化的新形式,是用计算机网络来提升HR管理效率和效果,而不是有了计算机网络后,用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推翻原有的、已经成型了的社会HR管理体系的“革命”或“创新”。为了阐明本课题的中心思想,本文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历史入手,重点分析了国外火电厂三种典型管理模式,以及我国火电行业管理的演变过程,论述了ERP、EAM等现代管理理论对我国火电行业管理创新的影响,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火电企业HR管理面临的问题和现状,从而得出,目前,我国火电行业急需要的是理顺和完善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电厂管理体系”,而不是急于用某种套装管理软件对目前仍处于不断变革中、尚不稳定的管理模式实施电子化的结论。就我国火电企业如何实施e-HR改造的问题,本文从QR电厂信息化建设及e-HR改造的结果与效果展开论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的e-HR软件功能设计原理,分析了改造不成功的原因和从中引述出对我国火电企业实现完全e-HR面临的难点和可行性等问题的思考,就发电企业如何实施e-HR改造问题,提出了个人建议和相应的改进思路。
乌云娜[8](2010)在《内蒙古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电力产业依托资源和地缘优势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内蒙古电力产业的发展不仅促成了自治区经济的繁荣,也保障了中国东部地区的电力能源的安全供应。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电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的能源开发不合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制约了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内蒙古全区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本研究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运用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来展开对内蒙古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电力工业的综述。从电力开发和能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电力开发应遵循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内蒙古电力产业结构的系统分析。从电力资源、电力消费、需求等方面着手研究,突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电力产业的优势。第三章是对内蒙古电力产业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则是对内蒙古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与建议,希望内蒙古电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和循环经济模式下保持稳定增长,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电力产业的研究仅侧重于电力应用学科或是产业组织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而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电力产业发展的着作尚不充裕。本文的创新在于运用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文章始终,提出内蒙古电力产业未来发展要遵循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此开阔本文的研究范围,逐一讨论产业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辨证关系。此外,本文希望通过对内蒙古电力产业的发展研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意见,期望能够对内蒙古电力产业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汤文忠[9](2006)在《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日本、阿根廷和挪威等国家的电力市场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研究了金竹山电厂的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电力市场的形成是电力改革深入的必然结果,规模发展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美国的发电企业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内部潜力进行了初步了解和研究;对我国电力工业的起源、发展和改革进行了回顾,对我国目前的电力工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尤其是重点关注了我国电源建设如何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其中,火电厂的改革和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课题,本文选择金竹山电厂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湖南省电力现状进行趋势分析和电量需求预测,概括了湖南火力发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类型及其选择,摸索了火力发电企业电力业务发展战略方式,为金竹山电厂内挖潜力,外扩规模,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对滚动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同轴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潜力挖掘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进行了论述,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比较。本文充分地论证了金竹山电厂选择规模扩张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的理由和原因,对金竹山电厂实施规模扩张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金竹山电厂实施规模扩张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对金竹山电厂规模扩张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新电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建设规模和设备资金来源、财务分析和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可以当作湖南省其他火力发电厂实施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的借鉴。
潘景才[10](2004)在《四方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我国电力市场放开和电力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及国家关停小火电和鼓励热电联产的政策,只拥有1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的四方公司(全称:赤峰元宝山四方电力开发公司)必须由原来的单一发电业务转向热电联产,这是其有效利用现有设备、走出转型增效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研究国内外相关电力企业和电力市场的环境,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四方公司的优势和不足、机会与挑战,有的放矢地制定恰当的热电联产发展战略。 在分析了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内蒙古“西电东输”战略的基础上,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热电联产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热电联产机组占同容量火电机组比例偏低、效率低下,从节源增效、能源安全战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客观需要看,大力发展热电联产事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通过对四方公司技术指标、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等的详细分析,找出了公司经营的主要优势与机会、不足与威胁,分析了公司经营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并界定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家热电政策的深入理解,制定了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目标,并通过采用定性分析和AHP(层次分析法)对背压机和低真空循环水模式的比较选择以及采用财务分析方法确定机组经济出力功率等,详细分析了公司热电联产的经济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与机组出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了12MW机组热电改造方案的优化选择策略,并提出了具体的热电联产建议和措施,为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二、谈丰镇发电厂的多经管理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丰镇发电厂的多经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
一、改进铁路设备 |
二、修建战备铁路 |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
三、储备铁路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
一、铁路撤退 |
二、铁路沦陷 |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
小结 |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2)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WT电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文章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和理论 |
2.1 国外文献概述 |
2.2 国内文献概述 |
2.3 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五力分析模型 |
2.3.3 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WT电厂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竞争环境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替代品研究 |
3.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5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第四章 WT电厂内部环境分析 |
4.1 WT电厂概况 |
4.2 组织机构分析 |
4.3 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
4.4 经营及财务状况分析 |
4.5 营销情况分析 |
第五章 WT电厂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WT电厂发展战略的选择 |
5.2.1 稳步开发战略 |
5.2.2 相关多元化战略 |
5.2.3 成本领先战略 |
5.3 战略目标和步骤 |
5.3.1 战略目标 |
5.3.2 战略步骤 |
第六章 WT电厂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组织结构 |
6.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体制 |
6.2.1 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
6.2.2 合理制定员工培养计划 |
6.2.3 建立专业人才激励机制 |
6.2.4 开展实施全面绩效管理 |
6.3 打造企业文化,提高凝聚力 |
6.3.1 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
6.3.2 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 |
6.3.3 完善企业文化宣贯渠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总结 |
7.2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4)火电厂排粉机叶轮的防磨技术与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排粉机磨损研究进展 |
1.2.1 排粉机磨损的原因研究 |
1.2.2 排粉机防磨措施的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排粉机磨损机理研究 |
2.1 磨损的分类 |
2.2 冲蚀磨损理论 |
2.2.1 塑性材料的冲蚀理论 |
2.2.2 脆性材料的冲蚀理论 |
2.3 影响气固流体冲蚀磨损的因素 |
2.3.1 固体颗粒特性的影响 |
2.3.2 冲击角的影响 |
2.3.3 冲击速度的影响 |
2.3.4 冲蚀时间的影响 |
2.3.5 环境温度的影响 |
2.3.6 靶材和固体颗粒硬度的影响 |
2.3.7 受冲蚀材料的组织及表面加工状态的影响 |
2.4 排粉机叶轮磨损机理分析 |
2.4.1 排粉机结构简介 |
2.4.2 排粉机叶轮磨损部位分析 |
2.4.3 排粉机叶轮磨损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粉机叶轮熔覆金属陶瓷的实验分析 |
3.1 海勃湾发电厂排粉机叶轮参数 |
3.2 涂层性能试验检测方法及说明 |
3.2.1 显微硬度试验 |
3.2.2 涂层显微组织观察 |
3.2.3 磨损性能试验 |
3.3 涂层显微硬度测试与分析 |
3.4 涂层显微组织观察及物相分析 |
3.5 涂层耐磨损性能分析 |
3.5.1 磨痕形貌及磨损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等离子熔覆耐磨防护排粉机叶轮节能分析 |
4.1 等离子熔覆金属陶瓷耐磨排粉机的现场应用 |
4.2 等离子熔覆金属陶瓷耐磨排粉机的节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今后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作者简介 |
(5)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研究 |
1.3.2 关于内蒙古电网发展研究 |
1.4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循环经济理论 |
1.4.3 能源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变迁与内蒙古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2.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变迁 |
2.1.1 国家垄断阶段(1985年之前) |
2.1.2 集资办电阶段(1985年—1996年) |
2.1.3 公司制改革阶段(1997年至1999年) |
2.1.4 市场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 |
2.2 内蒙古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2.2.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2.2 改革开放后(1978—2003年) |
2.2.3 “厂网分开”体制改革(2004年以来) |
第三章 电力体制改革中内蒙古电网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
3.1 电力体制改革中内蒙古电网发展现状 |
3.1.1 内蒙古电网基本概况 |
3.1.2 内蒙古电网“西电东送”情况 |
3.1.3 内蒙古电网建设情况 |
3.2 电力体制改革对内蒙古电网发展的影响 |
3.2.1 对内蒙古电网盈利能力的影响 |
3.2.2 对内蒙古电网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四章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内蒙古电网发展面临的机遇 |
4.1.1 宏观政策调控提供政策环境 |
4.1.2 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推动力量 |
4.1.3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供绿色通道 |
4.2 内蒙古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1 电力供大于求,外送难局面仍然严重 |
4.2.2 电网结构、配网建设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4.2.3 电力技术相对落后,电网研发能力不足 |
4.2.4 电网规划与风电建设不衔接 |
4.2.5 电网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在增加 |
第五章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道路及实施措施 |
5.1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
5.1.1 发展内蒙古低炭经济的主要桥梁 |
5.1.2 加强区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 |
5.1.3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有利保障 |
5.2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道路 |
5.2.1 明确电网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
5.2.2 开辟与经济、社会及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
5.2.3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推进清洁能源建设 |
5.3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实施措施 |
5.3.1 提高当地消化能力,加快外送通道建设 |
5.3.2 优化电网结构,完善城市配电网 |
5.3.3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电力技术进步 |
5.3.4 改善风电发展环境,实现电网与风电和谐发展 |
5.3.5 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空间 |
1.4.2 城市空间 |
1.4.3 城市空间形态 |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背景 |
1.7.1 自然环境 |
1.7.2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7)对我国火电企业e-HR设计上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e-HR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现状比较 |
1.2.1 企业管理与HR管理的关系 |
1.2.2 国内外e-HR发展及现状比较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2章 论文引用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
2.1 基于现代管理思想的e-HR理论内涵 |
2.2 与本论文相关的其它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火电行业HR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历史原因导致我国火电企业管理方式多样性 |
3.1.1 我国电力工业史回顾 |
3.1.2 我国火电行业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
3.1.3 我国火电企业管理模式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
3.2 我国火电厂HR管理上现存问题剖析 |
3.2.1 员工技能素质及作业能力总体偏低 |
3.2.2 老火电企业HR组织机构管理问题突出 |
3.2.3 普遍缺少有效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 |
3.2.4 培训资源分散员工培训效果不佳 |
3.2.5 国企通病依然存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e-HR在火电企业改造效果评价及问题思考 |
4.1 我国火电企业HR管理"e"改造的总体情况 |
4.1.1 HR管理的"e"化改造与完善得到各发电企业的重视 |
4.1.2 数十家国内外软件供应商抢占火电企业e-HR改造市场 |
4.1.3 e-HR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普遍采取模块化 |
4.2 e-HR在我国火电企业改造情况及效果评价 |
4.2.1 举例QR电厂e-HR改造过程及效果分析 |
4.2.2 该e-HR改造中没有实现的几个关键管理功能 |
4.2.3 e-HR系统改造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4.3 我国火电企业实现完全e-HR的对策和建议 |
4.3.1 我国火电企业应慎重决策e-HR改造 |
4.3.2 用SWOT工具分析我国火电企业e-HR改造的必要性 |
4.3.3 对几个关键功能模块实施流程再造的思考 |
4.3.4 适宜我国火电行业全面e-HR管理体系的模型设计 |
4.3.5 我国火电企业实施e-HR改造的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本文得出的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内蒙古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范围与思路 |
四、理论创新 |
五、本文的不足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
第一章 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电力工业的内涵与特征 |
一、电力、电力工业的地位 |
二、电力工业的特征 |
三、电力开发应遵循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二节 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 |
三、能源经济理论 |
第三节 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一、内蒙古电力产业是"煤从空中走"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
二、内蒙古电力产业是加强区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 |
三、内蒙古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 |
第二章 内蒙古电力资源与供需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电力资源评析 |
一、内蒙古电力资源特点 |
二、内蒙古电力资源分布 |
第二节 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回顾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 |
三、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 |
第三节 内蒙古电力供求情况分析 |
一、内蒙古电力产业现状 |
二、内蒙古电力供应情况分析——典型案例:四子王旗实施户户通电工程 |
三、内蒙古电力需求情况分析 |
四、内蒙古电力市场预测 |
第三章 内蒙古电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 |
第一节 内蒙古电力产业存在问题 |
一、火力发电仍占很大比例,大量风电闲置,风电入网困难 |
二、电网建设和规划不适应发展需要 |
三、电力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足 |
四、电源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压力 |
五、电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
第二节 解决内蒙古电力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 |
二、稳步推进电网科学发展 |
三、加大电力科技投入 |
四、优化资源配置 |
五、加快风电产业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内蒙古电力公司风电产业运营模式的案例分析 |
一、内蒙古电网概况 |
二、内蒙古电力公司风电发展状况 |
三、风电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四、解决风电产业问题的建议 |
第四章 推进内蒙古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探索 |
第一节 努力走向"低碳"型电力产业的道路 |
一、低碳经济是内蒙古电力产业的目标和方向 |
二、推进电力产业多边交易市场的建设 |
三、采用经济手段降低污染排放 |
四、努力提升电网企业的核心力量 |
五、坚持遵循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宏观政策调控给予电力产业不断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经济增长带动了电力产业的稳步发展 |
三、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推进电力产业多元化发展 |
四、低碳经济给电力产业带来技术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SWOT 分析 |
2.1 金竹山电厂的基本情况 |
2.2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的机遇 |
2.2.1 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 |
2.2.2 电力体制改革纵深发展 |
2.2.3 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稳定 |
2.2.4 湖南电力需求增长 |
2.3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面临的威胁 |
2.3.1 火电厂面临新压力 |
2.3.2 环境保护标准提高 |
2.3.3 发电煤价格逐步放开 |
2.3.4 发电煤运输紧张 |
2.3.5 火电厂之间竞争加剧 |
2.4 金竹山电厂自身的优势 |
2.4.1 煤炭资源丰富 |
2.4.2 交通运输便利 |
2.4.3 员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 |
2.4.4 社会声誉好 |
2.5 金竹山电厂自身的劣势 |
2.5.1 设备和人员老化 |
2.5.2 员工思想意识落后 |
第3章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3.1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目标 |
3.2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类型及其特点 |
3.2.1 滚动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及其特点 |
3.2.2 同轴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及其特点 |
3.2.3 潜力挖掘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及其特点 |
3.2.4 规模扩张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及其特点 |
3.3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应考虑的要素 |
3.3.1 外部环境要素 |
3.3.2 内部环境要素 |
3.3.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 |
3.3.4 自身发展要素 |
3.4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确定 |
3.4.1 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分析和评价工具 |
3.4.2 比较和选择电力业务发展战略方案 |
第4章 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4.1 扩大电厂规模提高电力业务发展能力 |
4.1.1 加强政府公关获取上级部门批复 |
4.1.2 选址建厂扩大规模 |
4.2 建立电力业务发展战略信息系统 |
4.3 加强地方政府关系营销 |
4.3.1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行动 |
4.3.2 领导班子带头抓社区公关 |
4.3.3 开展公益活动提升社会形象 |
4.3.4 借用第三者力量 |
4.4 强化“金电”品牌 |
4.4.1 认识品牌 |
4.4.2 实施品牌战略 |
4.5 培训和储备技术人才 |
4.6 落实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建设资金 |
4.7 规避电力业务发展战略投资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四方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四方公司热电联产的必要性 |
1.1.2 热电联产存在的问题 |
1.2 企业战略研究概述及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四方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2.2 内蒙古电力发展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概述 |
2.3 元宝山发电厂发展战略 |
2.4 国内外热电联产的发展概况 |
2.5 小结 |
3 四方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四方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的资源环境分析 |
3.2 核心能力分析 |
3.2.1 公司文化和基本定位 |
3.2.2 核心能力 |
3.3 小结 |
4 四方公司热电联产策略的制定与分析 |
4.1 SWOT分析 |
4.1.1 优势和机会 |
4.1.2 劣势和威胁 |
4.2 四方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目标的制定 |
4.2.1 国家关于热电联产的相关政策 |
4.2.2 四方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 |
4.3 四方公司热电联产的技术选择和机组经济出力的确定 |
4.3.1 背压机和低真空循环水模式的比较选择模型 |
4.3.2 机组经济出力功率的确定方法 |
4.4 小结及分析 |
5 四方公司热电联产的实施策略 |
5.1 机组改造时机的确定 |
5.2 机组改造的安全保障措施 |
5.3 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实施策略 |
5.4 市场经营意识的着力培养 |
5.5 融资策略的实施策略 |
结论 |
结束语与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谈丰镇发电厂的多经管理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2]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3]WT电厂发展战略研究[D]. 方立. 苏州大学, 2017(04)
- [4]火电厂排粉机叶轮的防磨技术与节能分析[D]. 李永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彩虹. 内蒙古大学, 2014(05)
- [6]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
- [7]对我国火电企业e-HR设计上若干问题的研究[D]. 汪福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8]内蒙古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乌云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9]金竹山电厂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汤文忠. 湖南大学, 2006(05)
- [10]四方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研究[D]. 潘景才.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