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恶搞影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恶搞文化,文化产业,大众心理
恶搞影视论文文献综述
李梓青[1](2019)在《从历史改编影视作品说开去——影视剧中“恶搞”的对与错》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恶搞元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历史改编影视作品中,而这一元素的出现也受到很多争议。恶搞元素是现代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本身具有合理性。但受制于创作者能力,受众的欣赏水平,以及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恶搞元素又极容易误导观众,宣扬错误的价值观。本文将从文化创作者,观众,以及整个文化产业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影视剧中出现的恶搞元素进行客观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03期)
张弩[2](2018)在《影视作品“恶搞”宗教可以休矣》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端正教风严格教纪,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是更长远、更基础、更关键之举。近年来,个别歪曲宗教教规教义,"恶搞"宗教神灵和宗教人物,冒犯宗教感情和宗教禁忌的影视作品,接连引起宗教界不满。不久前,一部在网上收费播出,使用《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影视作品,因出现贬低丑化道教神仙情节,引发道教人士抗议。发现问题后,相关视频平台立即下线该片,并和(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18年08期)
邹怡[3](2011)在《论恶搞:后现代的大众娱乐精神——以中国网络和影视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的中国,恶搞文化俨然已是大众文化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元素。而恶搞包含了很多后现代性的因素,如对崇高的消解,对既定传统的颠覆,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并通过仿作、挪用、戏仿等方式重新阐释出经典。但过多的恶搞最终导致山寨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泛滥,也从侧面反映出国人精神层面上的匮乏与虚无的价值观,人从而坠入了无信仰的狂欢深渊。纵观今天层出不穷雷人不止的种种恶搞行为,是不是应该反思,在这种类似末日狂欢的游戏状态下暗藏着另一股危机呢?(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1年23期)
温玉平[4](2011)在《影视作品遭恶搞的法理分析——利益、权利与博弈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影视作品遭遇恶搞的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有关互联网方面的立法明显滞后,而网上作品或者言论的传播非常迅速,信息几乎是瞬间传播到世界各地。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加能够促进社会信息的对称,更加有利于信息的透明,也使得社会主体的博弈地位日益走向平等。如何更好地实现各种利益、各种权利之间的博弈平衡,这应该是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的重要方面。而博弈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方法之学,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引入对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中,颇具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刘军舰[5](2009)在《网络影视恶搞的法律探析——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影视恶搞作品受到社会热捧,此类作品是否为言论自由,是否侵犯着作权,引发巨大争议。在网络传播的新时代我们必须面对如何应对恶搞类作品的侵权问题,规范这种收视和点击率颇高的作品的良性创作,思考将来可能由此引起的释法与立法问题。(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王莉[6](2009)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网络、影视和生活——从“恶搞”到“山寨”》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一种反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上颠倒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根本目标是为了快乐而自由地"创造",最合适的手段是模仿与戏拟。而当代中国的网络恶搞和"山寨"现象,从文字到视频再到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五花八门,其本质也是为搞笑而戏仿,这些作品采用异于常规的话语方式,颠覆与解构了传统和权威,消解了作品的历史感、深度与距离,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9年08期)
王国杰[7](2009)在《戏仿:超越恶搞的平民化艺术——从《天下第二》看当前影视文化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产大片的人文关怀意识淡薄,促生了平民化的艺术形式——恶搞,恶搞迷失审美方向,戏仿应运而生,戏仿不同于戏说,而与恶搞同属平民化立场,是新的大众影视文化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09年05期)
张国涛[8](2008)在《解析影视恶搞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了中国大陆影视恶搞的简单历史,分析了影视恶搞的类型及其背后的动机,并在分析其接受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影视恶搞至少应该坚守一条道德底线,即不能"搞恶"。(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08年06期)
董权辉[9](2008)在《网络影视恶搞现象出现的社会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影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今天,直接催生了一些新的大众文化样态。其主要表现之一的网络影视恶搞现象,更使得"大众"从豪华商业街上被动的漫游者变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的漫游者"。各种各样的网络恶搞影视作品不断地推出。然而就影视恶搞这种新的表达现象的出现就其含义而言,也应该有长时间的积累和一个历史的过程。网络影视恶搞现象具有其文化根源,也有其艺术的多样性,所以也必须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有理解这一切,才能对这一新的现象进行正确读解。(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08年07期)
李若飞[10](2008)在《文化视野的恶搞影视喜剧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搞是一种颇受争议的大众文化现象,具有草根性和娱乐性两大特征。它的出现与迅速传播,涉及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消极的因素和积极的影响共同存在,很难做一个统一的定论,因此本文选取受到热议的影视文本即电影、电视剧、网络短片为对象,试从喜剧性入手,深入挖掘恶搞影视的合理成分,以客观的展现其美学价值与社会文化意义。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叁章和结语叁部分。在引言中,介绍了恶搞影视的产生发展的语境和基本情况,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价值与目标、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总体的研究思路,并对“恶搞影视”的概念与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和明确。第一章首先对恶搞影视进行了文化溯源,探讨了恶搞影视的在中国传播的两条途径和发展现状,分别从笑、丑、矛盾、意外和陌生化论述了恶搞影视的喜剧性因素,并且研究了恶搞影视表现出的这些喜剧美学特征与传统的一些不同之处,对恶搞影视中常用的形式即声音恶搞、形象恶搞和情节恶搞进行了解读,剖析了拼贴、戏仿、夸张、错位四种恶搞影视中常见的喜剧艺术手法。第二章从叙事、角色形象、人物语言叁部分着手系统研究了恶搞影视的喜剧性运作机制。恶搞影视是在“恶”的精神指导下表达叙述者的声音,对母本情节进行喜剧性的转换,通过草根人物形象传达大众的意义,并对母本或传统的形象脱冕或加冕,运用大量的广场语言和无厘头语体,在与传统喜剧和西方恶搞文本的对比中呈现恶搞影视喜剧的一些新的特质与美学风格。第叁章是恶搞影视喜剧性的超越。恶搞影视代表着民间话语声音,是草根或大众通过这种批判或认同的表达的确认而寻求在场的快感,另一方面,它有着浓厚的人文情结和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心理。它建构的自己的一套美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影视艺术的多元化,丰富了喜剧艺术的类型,创造了一种新的喜剧创作方式。结语部分是对恶搞影视的总论,指出恶搞影视具有自己独特的喜剧艺术品性和审美特征,它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文化民主尺度的验证和进步的表征,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一文化现象,引导其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恶搞影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端正教风严格教纪,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是更长远、更基础、更关键之举。近年来,个别歪曲宗教教规教义,"恶搞"宗教神灵和宗教人物,冒犯宗教感情和宗教禁忌的影视作品,接连引起宗教界不满。不久前,一部在网上收费播出,使用《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影视作品,因出现贬低丑化道教神仙情节,引发道教人士抗议。发现问题后,相关视频平台立即下线该片,并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恶搞影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梓青.从历史改编影视作品说开去——影视剧中“恶搞”的对与错[J].高考.2019
[2].张弩.影视作品“恶搞”宗教可以休矣[J].中国宗教.2018
[3].邹怡.论恶搞:后现代的大众娱乐精神——以中国网络和影视文化为例[J].电影评介.2011
[4].温玉平.影视作品遭恶搞的法理分析——利益、权利与博弈平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
[5].刘军舰.网络影视恶搞的法律探析——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谈起[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
[6].王莉.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网络、影视和生活——从“恶搞”到“山寨”[J].文教资料.2009
[7].王国杰.戏仿:超越恶搞的平民化艺术——从《天下第二》看当前影视文化走向[J].电影文学.2009
[8].张国涛.解析影视恶搞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08
[9].董权辉.网络影视恶搞现象出现的社会语境[J].电影文学.2008
[10].李若飞.文化视野的恶搞影视喜剧美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