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铝合金连接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2024铝合金,连接形式,5%NaCl盐雾环境,残余疲劳寿命
铝合金连接件论文文献综述
赵连红,张红飞,叶远桁,刘成臣,刘元海[1](2019)在《两种铝合金连接结构的腐蚀-疲劳循环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024铝合金两种连接形式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性能。方法开展2024铝合金两种连接结构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试验,采用"腐蚀环境-疲劳加载"交替循环的试验模式,通过试验测试铝合金两种连接形式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残余疲劳寿命值,分析连接方式对铝合金连接结构的残余疲劳寿命影响。结果 5%NaCl盐雾环境对于铝合金连接结构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相较于铝制铆接连接形式,钢制螺栓连接方式连接部位的涂层破坏较少,涂层防护效果更好,疲劳寿命降低量更少。结论金属结构连接形式与防护涂层的搭配对结构耐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王美芳,宋晓村,周吉学,陈燕飞,刘洪涛[2](2019)在《AZ31镁合金与7075铝合金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表面防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异种材料属性各异会引起等离子体非平衡反应,导致整体防护膜难以制备。为了研究异质金属整体表面等离子体氧化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实验基础,在AZ31镁合金与7075铝合金的连接件表面制备了一层整体的陶瓷膜。通过对3 min、7 min、10 min不同处理时间的连接件样品的分析发现,不同材质的物理、化学活性影响等离子体氧化过程,化学活性高的金属优先发生陶瓷化反应,进而引起陶瓷膜的非平衡生长。AZ31-7075镁-铝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表面防护膜的制备,对于丰富氧化膜陶瓷层形成理论和认识多种金属整体微弧氧化过程中非平衡陶瓷层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红飞,赵连红,王浩伟[3](2019)在《2024铝合金连接结构两种防护涂层耐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铝合金两种防护涂层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性能。方法针对在两种涂层防护作用下的2024铝合金连接结构,开展实验室加速试验,采用"腐蚀环境-疲劳加载"交替循环的试验模式,得到铝合金两种防护涂层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寿命值,对比分析涂层体系对铝合金连接结构的腐蚀疲劳寿命影响。结果 5%NaCl盐雾环境对于铝合金连接结构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相较于传统涂层,纳米涂层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防护效果更好。结论纳米涂层表面破坏后快速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李胜君,程俊明,孙晓丽,王家文,张兴君[4](2019)在《高压电气1100kV产品铝合金连接导体的铸造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铝合金连接导体铸件,其结构壁厚差较大,温度场分布不均匀,铸件凝固过程中补缩不良,易产生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凭借实际经验结合铸件凝固理论,通过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案,不断优化铸件工艺,以便获得质量稳定的铸件。优化铸件工艺后的铸件内部组织致密,工艺出品率及金属熔体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孙亚轩,刘朝辉[5](2019)在《碳纤维层合板与铝合金连接件的CAE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节能环保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碳纤维及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中经常用到的材料,两者均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的特点。当两者同时使用时,必然涉及到连接问题,目前比较常规的连接方式是螺栓连接及胶接。连接位置通常是结构薄弱点,因此通过对连接件的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分析,预测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对产品的设计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李勇,宋筠毅,程德富,章敏,周宇斌[6](2018)在《汽车车身铝合金连接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自冲钱铆接、无铆钉铆接、摩擦塞铆焊、热融旋转攻丝铆接、铝电阻点焊、冷金属过渡焊接、激光焊等7种铝合金的先进的连接技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汽车制造业将会面临愈加激烈和复杂的竞争,节能、环保将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话题,而白车身轻量化的实现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师》期刊2018年11期)
陈赛,张彦敏,宋克兴,葛学元[7](2018)在《6082铝合金多筋连接件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6082铝合金多筋反挤压制件结构复杂、变形不均匀和局部变形程度较大的特点,提出了直接反挤压成形和两工序成形方案(先成形外筋板,再成形内腔)。基于MSC. MARC对两种不同的成形方案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得到了挤压时的应力应变状态、载荷-行程曲线以及金属填充模具的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反挤压一次成形时,筋板成形较困难,难以得到合格的产品;采用两工序成形方案得到的制件外形饱满,无明显缺陷,且材料利用率较高,成形过程中制件的最大等效应力为63 MPa,凸模最大载荷为308 k N。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两工序成形方案,设计了工装模具并成功生产出合格零件,为该类多筋制件的生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冠,杨荣凯,张冰,刘志鹏,唐建国[8](2018)在《铝合金电缆连接件用高性能棒材的微合金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铝合金电缆连接件对材料的抗压蠕变性能和导电性能要求较高。本试验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导电率测试、蠕变测试等性能测试手段以及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分析及能谱分析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水平热顶模半连续铸造和挤压工艺下,Fe、Cu、Zr、Mg等微合金化元素对铝合金电缆连接件用棒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r元素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抗压蠕变性能,但Zr元素的添加会恶化材料的导电性能;相比Fe而言,微量Cu元素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材料的抗压蠕变性能,同时提高导电性能;Mg元素可极大地改善材料的抗压蠕变性能,特别是Cu、Mg元素的复合添加,所制备的铝合金棒材具有优异的抗压蠕变性能并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来源于《铸造》期刊2018年10期)
陈静,李又兵,李查,杜坤鹏,张明月[9](2018)在《界面微结构对PA6/铝合金连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抛光或抛光-化学刻蚀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获得微纳米结构表面,再利用自制模具对铝合金与尼龙6(PA6)进行热压成型。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硫酸刻蚀形成的微纳米结构表面有利于树脂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良好的机械互锁结构,实现PA6/铝合金优良的连接性能。力学性能测试显示,硫酸刻蚀后的PA6/铝合金连接试样拉伸剪切强度达到了19. 1 MPa,界面粘结性能最优,比抛光后的连接试样提高了870%,其失效模式由界面失效变为内聚失效。(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周吉学,陈燕飞,宋晓村,刘洪涛,杨院生[10](2018)在《AZ31B镁合金/6061铝合金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AZ31B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异质金属铆接件进行了微弧氧化,研究了不同时间微弧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电化学性能、硬度等,对比分析了微弧氧化过程中镁合金、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经过10min的微弧氧化后,该连接件整体被氧化膜包裹,氧化膜与2种合金基体均紧密连接,且均由致密层和疏松层组成;镁合金表面氧化膜主要由MgO、少量硅酸盐和氟化物组成,而铝合金表面氧化膜主要由Al_2O_3及少量硅酸盐组成;微弧氧化提高了连接件中镁合金、铝合金的腐蚀电位,降低了二者的腐蚀电位差,有效缓解了电偶腐蚀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8年05期)
铝合金连接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异种材料属性各异会引起等离子体非平衡反应,导致整体防护膜难以制备。为了研究异质金属整体表面等离子体氧化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实验基础,在AZ31镁合金与7075铝合金的连接件表面制备了一层整体的陶瓷膜。通过对3 min、7 min、10 min不同处理时间的连接件样品的分析发现,不同材质的物理、化学活性影响等离子体氧化过程,化学活性高的金属优先发生陶瓷化反应,进而引起陶瓷膜的非平衡生长。AZ31-7075镁-铝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表面防护膜的制备,对于丰富氧化膜陶瓷层形成理论和认识多种金属整体微弧氧化过程中非平衡陶瓷层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铝合金连接件论文参考文献
[1].赵连红,张红飞,叶远桁,刘成臣,刘元海.两种铝合金连接结构的腐蚀-疲劳循环试验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9
[2].王美芳,宋晓村,周吉学,陈燕飞,刘洪涛.AZ31镁合金与7075铝合金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表面防护研究[J].山东科学.2019
[3].张红飞,赵连红,王浩伟.2024铝合金连接结构两种防护涂层耐蚀性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9
[4].李胜君,程俊明,孙晓丽,王家文,张兴君.高压电气1100kV产品铝合金连接导体的铸造工艺优化[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9
[5].孙亚轩,刘朝辉.碳纤维层合板与铝合金连接件的CAE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
[6].李勇,宋筠毅,程德富,章敏,周宇斌.汽车车身铝合金连接技术综述[J].汽车工艺师.2018
[7].陈赛,张彦敏,宋克兴,葛学元.6082铝合金多筋连接件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18
[8].陈冠,杨荣凯,张冰,刘志鹏,唐建国.铝合金电缆连接件用高性能棒材的微合金化研究[J].铸造.2018
[9].陈静,李又兵,李查,杜坤鹏,张明月.界面微结构对PA6/铝合金连接性能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周吉学,陈燕飞,宋晓村,刘洪涛,杨院生.AZ31B镁合金/6061铝合金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结构[J].机械工程材料.2018
标签:2024铝合金; 连接形式; 5%NaCl盐雾环境; 残余疲劳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