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辅行诀》子午流注,《伤寒论》,陶弘景,王雪苔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论文文献综述
刘嵩隐[1](2019)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奥义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为梁·陶弘景,该绢本医书在20世纪初自敦煌藏经洞流出后毁佚。1974年该书抄本由原绢本持有者张大昌献给国家,由于该书与张仲景《伤寒论》具有直接渊源,遂引起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及国家科技部高度重视。1988年该书抄本经整理后正式面世,随即国内外中医界围绕该书身世及理论架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和争鸣,但其核心奥义却一直悬而未解。本文从易医同源及子午流注针法视角,对该书药理及方剂构成等核心内容予以破解。对《辅行诀》的解读是数十年来国内外中医界的一个难题,本文的解析为中医界深入认识和了解这一秘本医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于畅,王远长[2](2019)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前半部分方药图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王雪苔研究员考证研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多年,曾绘制1幅五行格局组方图,该研究继续王雪苔的研究,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绘制"新五行格局组方图"并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新五行格局组方图",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研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还可以借此探索亡佚已久的《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吴齐,段永强[3](2018)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小补泻方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铺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五脏小泻方及五脏小补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进行探析,认为其组方用精炼,体现了中国辨征治中的标本兼治、表里同治、子母状泻等论治思想,值得深入研究学习。(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8年08期)
刘嵩隐[4](2016)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争议与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08年2月,法国着名汉学家伯希和以探险之名,率驼队悄悄潜入中国敦煌。其在后来《敦煌藏经洞访书记》一文中写道,当守洞道士王圆箓打开藏经洞时,“我简直被惊呆了”。面对堆积如山的经卷文物,他伸出了罪恶之手。据随行的法国军医路易·瓦扬回忆:“在近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6-12-02)
田永衍[5](2015)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文本形式与文献关系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敦煌古医籍考释》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辅行诀》)收录其中后,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者认定该书出自藏经洞,源于陶弘景。但从《辅行诀》卷首的叁皇四神二十八宿图及全书的编排体例等最主要的文本形式,以及关于《神农本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伤寒论》等文献关系的描述考察,《辅行诀》几乎不可能是源自陶弘景的藏经洞遗书。(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田永衍[6](2015)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主体学术思想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敦煌古医籍考释》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收录其中后,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者认定该书出自藏经洞,源于陶弘景。但从《辅行诀》一书一以贯之的五脏五味补泻、五行五味互含等主体学术思想考察,《辅行诀》不可能是源自陶弘景的藏经洞遗书。(本文来源于《敦煌学辑刊》期刊2015年04期)
李兆弟,刘洋,翟志光,王刚,张法英[7](2014)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肾汤在痿证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补肾汤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辨肾脏病证文并方中的一首方子,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见证其在痿证治疗中有良好疗效,故选取两个案例与同道分享。(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李兆弟[8](2014)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汤液经法》图是陶弘景所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中的一张图。陶氏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从他对图的评价中,可知道该图反映了《汤液经法》的核心思想。《汤液经法》在中医学领域中有重要的价值,然而久已亡佚。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汤液经法》图进行了研究,来探求该图的理论内涵、理解《辅行诀》中方剂意义,并从侧面了解已佚医籍《汤液经法》的核心思想。现简要论述如下:1“《汤液经法》图”名称的确定《辅行诀》内容中并未对图进行命名,笔者查考一些研究资料,梳理了目前研究者对此图不同的称谓,选取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名称——“《汤液经法》图”作为本文论述的名词。2《汤液经法》图的来源《汤液经法》图的来源在《辅行诀》中并没有提及。笔者假设了叁种可能来源:源于《汤液经法》、陶弘景绘制、陶弘景之后的人绘制。以图中的重要名词“体”、“用”在历代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和学术应用情况作为检验假设的主要条件,对叁种假设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叁种情况均可能,但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后两者可能性较大。对于后两者的判断,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在此并未得出最终结论。3《汤液经法》图的选取在现有的《辅行诀》抄本中,《汤液经法》图的形状并不一致。本文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中19个抄本的图形分类比较,并参考诸多研究者在研究文章中所使用的图形,最终确定《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中图形作为本文研究的图形。4《汤液经法》图释义该部分内容包含以下四小部分:(一)笔者从考察载有《汤液经法》图的《辅行诀》入手,概要论述了书中的内容:①《辅行诀》的来源。了解该书从发现到广泛研究的简要历程。②作者。参阅目前的研究资料,笔者认为该书作者为陶弘景的可能性大。③写作对象及着书目的。笔者从《辅行诀》卷首文中发现,写作对象为“学道辈”,着书目的为“服药祛疾”以“修真”。④内容划分。笔者将该书分为叁大部分内容,即“五脏病证篇”、“外感天行病篇”、“卒死中恶篇”。(二)在对《辅行诀》概要论述后,确定了与《汤液经法》图关系密切的内容,并对该部分内容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便辅助于理解《汤液经法》图。在《辅行诀》中,“五脏病证篇”与图的关系最密切,本文对该部分的内容特点从辨证特点、论治特点、方剂特点等叁方面进行了分析。(叁)本部分内容为观察《汤液经法》图的图形特点,并提出了五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汤液经法》图的解释。本部分是对五个问题的解释。①图中“五行”的含义。本文认为图中的“五行”指的是具有五行属性的“五脏之气”。②图中“体”、“用”、“化”解释。“体”、“用”、“化”为一组名词,在《汤液经法》图中表示每脏之气的叁个方面,即阴、阳、和。其中“化”的意义在于调和“体”、“用”关系,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原动力(基础)。“体”、“用”的相互作用能将“化”表现出来。“体”、“用”与《辅行诀》中“虚”、“实”有关。“虚”指的是“用”的不足,“实”指的是“体”的不足。③图中“五味”的意义。本文认为每一脏周围的叁种“味”是用来调理该脏之气,且与“五脏病证篇”每脏的药味补泻中的叁种“味”一致。④图中“五除”的意义。“五除”与“救诸病误治方”内容有相似性,可认为图中“五除”是指的“救诸病误治方”的五个泻方病证治疗的总结。⑤《汤液经法》图下方有说明文字“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用“阳进”、“阴退”来定义“补”、“泻”,具体实现“补”、“泻”治法的乃是所选用的药物。“阴阳”、“六七”、“水火”叁组词同时出现,有一定内在联系。“其数六,其数七”与《辅行诀》五脏大补泻汤的方药数量有关。5用《汤液经法》图分析《辅行诀》内容笔者用《汤液经法》图分析了“肾脏病证文并方”中的组方制度,可以借此理解其他脏的方剂。本文仅对方剂的组方制度中“药物的调理对象”进行阐述,并不讨论每首方剂中“药物的选取依据”。“药物的选取依据”将会是笔者今后要考察的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4-05-15)
高飞,李楠[9](2014)在《浅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医经、经方融合之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以前,"医经""经方"两种体系各自传承。张仲景通过对《内经》"脉诊""经络"等理论的发挥,使之与"经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医经""经方"的初步融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则进一步运用"藏象"学说探讨疾病,运用"五味""七方"等理论遣药组方,为"医经""经方"两种学术体系的进一步融合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4年04期)
王战磊,李应存[10](2013)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虚实对本脏升降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医学是敦煌学与中医学的一部分,是我国伟大的文化宝藏,亟待挖掘以光大传统中医学并造福人类。《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五脏虚实的证治主要针对本脏气机的升降变化进行,探讨其证治特点,对本脏气机升降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拓展中医辨证诊治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3年05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王雪苔研究员考证研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多年,曾绘制1幅五行格局组方图,该研究继续王雪苔的研究,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绘制"新五行格局组方图"并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新五行格局组方图",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研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还可以借此探索亡佚已久的《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论文参考文献
[1].刘嵩隐.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奥义解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2].于畅,王远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前半部分方药图解[J].光明中医.2019
[3].吴齐,段永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小补泻方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
[4].刘嵩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争议与探究[N].中国中医药报.2016
[5].田永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文本形式与文献关系考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田永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主体学术思想考察[J].敦煌学辑刊.2015
[7].李兆弟,刘洋,翟志光,王刚,张法英.《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肾汤在痿证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
[8].李兆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
[9].高飞,李楠.浅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医经、经方融合之贡献[J].北京中医药.2014
[10].王战磊,李应存.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虚实对本脏升降的影响初探[J].光明中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