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铁杉球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翅肩花蝽,铁杉球蚜,捕食作用
铁杉球蚜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Michael,E.Montgomery,虞国跃[1](2009)在《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用铁杉球Adelges tsugae Annand(Hemlock woolly adelgids)蚜卵、1~4龄若虫、成虫饲养斑翅肩花蝽Tetraphleps galchanoides Ghauri,研究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 Annand(Hemlock woolly adelgids)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反应,对球蚜密度的捕食干扰反应可能存在种内的干扰作用。对于同一发育期同一密度猎物,斑翅肩花蝽成虫或若虫在高密度条件下的日均捕食量均显着高于低猎物密度下的日均捕食量;而对于不同发育期不同密度猎物,斑翅肩花蝽在低猎物密度时对测定的铁杉球蚜6个不同虫态无明显选择性;在中、高密度时斑翅肩花蝽对测定的铁杉球蚜的不同虫态表现出明显喜好性差异,若虫最喜好食铁杉球蚜卵和1龄若虫,成虫最喜好食铁杉球蚜4龄若虫和成虫。为评价和利用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防治作用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9年01期)
刘艳,周建华,郭亨孝[2](2008)在《团聚丽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e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铁杉球蚜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团聚丽瓢虫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团聚丽瓢虫卵期、1、2、3、4龄、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平均分别是10 d~15 d,5 d~11 d,7 d~11 d,7 d~11 d,8 d~16 d,20 d~30 d,15 d~18 d。团聚丽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可捕食所有龄期的铁杉球蚜,尤其喜欢捕食卵。捕食能力随着自身龄期增大而增大,成虫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344.8头。团聚丽瓢虫成虫和幼虫对铁杉球蚜卵的捕食效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成虫对铁杉球蚜的寻找效应用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模拟,模型为E=0.4517P-0.5568,r2=0.9859,表明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干扰越强,表现出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减小。(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08年02期)
李立,卢文华[3](2008)在《云南丽江地区铁杉球蚜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 Annand(Hemiptera:Adelgidae)是铁杉的主要害虫,在北美造成铁杉成片死亡。为有效地寻找控制铁杉球蚜的天敌,作者于2005年8~2006年12月,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河源、牦牛坪、黑水河3个地点对铁杉球蚜的发生进行6次调查,统计不同树枝方位、不同树冠层次、不同取样地点、不同取样时间的铁杉球蚜的为害率。在多数情况下,铁杉北向和南向树枝上的球蚜为害率高于西向和东向;树冠下层的铁杉树枝上的球蚜为害率高于树冠上层;5月树冠上层球蚜为害率反而高于下层,树冠层次球蚜密度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现象,与铁杉球蚜第2代发生高峰期相吻合。3个地点的每株树铁杉球蚜为害率平均为24.6%,河源的球蚜为害率又高于牦牛坪和黑水河。对来自3个地点的12块样地的每样地铁杉球蚜为害率与环境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表明,坡向、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雨量与铁杉球蚜发生呈显着正相关。在调查铁杉球蚜的发生或采集球蚜天敌昆虫时,应在不同时间依据树枝方位和树冠层次来分别进行。在选择调查采集地点时,应以林区坡向、相对湿度、降雨量等环境因子为依据。(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8年01期)
周建华,肖银波,肖育贵,卢文华[4](2007)在《铁杉球蚜的生物学及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铁杉(Tusga chinensis Pritz)-云杉(Picea retroflexac Mast)、铁杉-华山松(Pinus armardi Franch)、云南铁杉(Tusga domosa Eichler)-槭树(Acer mono Maxim)-桦木(Betula platyphylla Suk)四川主要铁杉林类型中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 Annand林间定株、种群随机抽样、室内饲养研究表明,铁杉球蚜在四川1年发生2代(越冬代和第1代),世代重迭,成虫营孤雌生殖。越冬代从4月上旬至第2年的4月下旬,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平均产卵量为15.58粒,1龄若虫具有滞育越夏习性;第1代从12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平均产卵量为67.37粒,并可产生有翅成虫,但无转主危害现象。种群的发育与温度有相关性,温度高林分种群发育进度快于温度低林分。该虫的危害与生境有一定相关性,铁杉针阔混交林危害重于铁杉针叶林;同一树冠不同层次之间、不同方位之间危害程度差异不显着;当年受害严重的树株第2年受害不严重。(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7年05期)
虞国跃[5](2006)在《肆孽的铁杉球蚜》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杉,一类古老的常绿树种,分布于北半球的局部地区,是第叁纪孑遗树种。铁杉树形优雅,树冠或如金字塔般傲然耸立、卓然不群,或层层枝叶在通直的树干上水平展开,如同一把把大伞为下层的树木遮风挡雨,或与其他树种如松、冷杉、云杉、枫树一起,形成混交林。在东半球,铁杉(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06年01期)
赵定全,郭亨孝,徐学勤[6](1999)在《铁杉球蚜生物学特性及治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在宝兴林区铁杉球蚜一年 2 代,每代 5 龄,以 2 代 2 龄若蚜在当年枝梢或干皮上越冬,翌年2 月开始活动,4 月初产卵。第1 代卵孵化盛期在5 月上旬至中旬,第2 代孵化盛期在 6 月中旬至下旬。成虫产卵量越冬代为519 粒,第 1 代为 94 粒。第1 代是铁杉球蚜的主要增殖期和最佳防治期。防治对策是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力和利用天敌昆虫控灾,而不宜使用化学农药。(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1999年03期)
虞国跃,姚德富[7](1998)在《球蚜的天敌瓢虫记述及铁杉球蚜的生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列出了记录于世界各地捕食球蚜的天敌瓢虫33种,多数作为银枞球蚜的天敌于1934~1969年引入北美。采于有铁杉球蚜寄生的3种铁杉(云南铁杉、丽江铁杉和中国铁杉)和有球蚜寄生的华山松的瓢虫已达50余种,列出了采自铁杉的已定名的26种。这里首次记录了捕食铁杉球蚜的3种瓢虫:团聚丽瓢虫、叁纹裸瓢虫和波密巧瓢虫。并讨论了铁杉球蚜生防的有关问题:引入的天敌应是捕食或主要捕食铁杉球蚜并能在铁杉上繁殖的种类;应选择纬度较高或比较冷的地区(如陕西)作为天敌的采集地;选择单食性天敌,如果能找到,并且其生活节律与铁杉球蚜很配合或能取食越夏的一龄固定若虫;多物种的引入看来是需要的。(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叁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期刊1998-10-08)
赵定全,郭亨孝,周建华,徐学勤,王志平[8](1998)在《弧结毛瓢虫对铁杉球蚜取食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弧结毛瓢虫(Scymnussinuanodulus)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个新种,其取食量的研究未见报导。弧结毛瓢虫属瓢虫科小毛瓢虫属的小型瓢虫,主要取食铁杉球蚜,是控制铁杉球蚜的重要天敌。为了获取弧结毛瓢虫取食铁杉球蚜的生物学资料,1997年7月在宝兴...(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1998年03期)
铁杉球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e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铁杉球蚜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团聚丽瓢虫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团聚丽瓢虫卵期、1、2、3、4龄、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平均分别是10 d~15 d,5 d~11 d,7 d~11 d,7 d~11 d,8 d~16 d,20 d~30 d,15 d~18 d。团聚丽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可捕食所有龄期的铁杉球蚜,尤其喜欢捕食卵。捕食能力随着自身龄期增大而增大,成虫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344.8头。团聚丽瓢虫成虫和幼虫对铁杉球蚜卵的捕食效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成虫对铁杉球蚜的寻找效应用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模拟,模型为E=0.4517P-0.5568,r2=0.9859,表明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干扰越强,表现出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杉球蚜论文参考文献
[1].李立,Michael,E.Montgomery,虞国跃.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J].昆虫知识.2009
[2].刘艳,周建华,郭亨孝.团聚丽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8
[3].李立,卢文华.云南丽江地区铁杉球蚜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昆虫知识.2008
[4].周建华,肖银波,肖育贵,卢文华.铁杉球蚜的生物学及空间分布[J].昆虫知识.2007
[5].虞国跃.肆孽的铁杉球蚜[J].大自然.2006
[6].赵定全,郭亨孝,徐学勤.铁杉球蚜生物学特性及治理策略[J].四川林业科技.1999
[7].虞国跃,姚德富.球蚜的天敌瓢虫记述及铁杉球蚜的生防问题[C].“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叁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1998
[8].赵定全,郭亨孝,周建华,徐学勤,王志平.弧结毛瓢虫对铁杉球蚜取食量的测定[J].四川林业科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