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现代经济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经济体系,经济矛盾,经济体制,新时代
中国现代经济史论文文献综述
陈忠玉[1](2019)在《试论中国经济工作矛盾走向与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有了变化,需要进一步去抓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改革,针对中国经济出现的新样貌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以此可以消除底层与上层经济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同时,我们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心态去找到解决经济矛盾的方法,并且要改善现在所拥有的经济体制,优化制度,摒弃中国经济在以前发展时所出现的漏洞,让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本文来源于《商讯》期刊2019年34期)
张艳芬,韩宋辉[2](2019)在《中国金融力量:百舸争流诠释现代经济命脉》一文中研究指出诠释金融力量一部新中国金融史,也是一部新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史。在70年的历史中,新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都有金融力量在背后强助攻。中国经济近40年来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9.5%。用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话来说,“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9-10-01)
熊艳[3](2019)在《构建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经济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山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包涵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四大核心内容。广东省中山市经济发展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经济体系。为此就要科学判断中山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着力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旭东,程霖[4](2019)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与新时代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促进古今贯通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理论与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及提升中国经济学国际学术话语权及其地位等方面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对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旨在揭示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内在机理、演进规律,探索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可行路径,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建以来所累积的相关着作类研究成果发展变化的分析不难发现,新时代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系统梳理,并实现从分散走向综合、从割裂走向贯通、从域内走向海外的转变。概言之,深耕与打通并行,是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以及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在新时代不断完善成熟的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6期)
林学军,官玉霞,张文凤[5](2019)在《以全球创新链建设中国现代经济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低、盈利能力不强、能耗高且污染大、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以渐进创新提升产业地位,以改进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突破创新实现跨链发展,以全球创新链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改变中国国际分工的不利局面,建立起绿色、高质量的中国现代经济体系。(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9年07期)
李晓雨[6](2019)在《中国古代经济到现代经济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在民族道路上和民族发展中所经历的重大经济事件,阐述了经济在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中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重大事件。从鸦片地投入到清朝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第一批国营,改革开放,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经济,经济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希望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能够深刻认识经济学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未来的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02期)
董志凯[7](2018)在《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特点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下,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呈现若干新特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视角进一步拓宽,为改革开放40周年所作的回顾与展望相继面世,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特别是新兴产业史研究进入经济史视野,经济史研究更加注重社会文化背景,利用地方志书、企业档案与实地调研等使现代经济史内容更加丰满。同时从部分专题研究与方法改进看,也呈现出更广、更深、更细且新意迭出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叶东辰[8](2018)在《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商业和冲突的影响——古代的发展为现代经济打造的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Philosopher Thomas Hobbes once proposed that"Men are by nature selfish and greedy".It is true that most people always want more in life,it is very hard for humans to be satisfied.This idea can be seen present even in ancient times arou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lk Road trade,it can be extrapolated from(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8年18期)
陈俭,宋士云[9](2018)在《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路径、制度与经验——2018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此背景下,2018年4月20日—22日,"2018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聊城大学召开,并将会议主题确定为"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路径、制度与经验"。此次年会由中国经济史(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10](2018)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一文中研究指出简介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简称中经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新成立的智库类学术机构。中经院的设立,是编辑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履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刊物职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化行动。中经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社会资源,集决策咨询、调查研究、规划论证(本文来源于《宏观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中国现代经济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诠释金融力量一部新中国金融史,也是一部新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史。在70年的历史中,新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都有金融力量在背后强助攻。中国经济近40年来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9.5%。用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话来说,“在人类历史上不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现代经济史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忠玉.试论中国经济工作矛盾走向与现代经济体系构建[J].商讯.2019
[2].张艳芬,韩宋辉.中国金融力量:百舸争流诠释现代经济命脉[N].上海证券报.2019
[3].熊艳.构建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经济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山的实践[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9
[4].陈旭东,程霖.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与新时代学术话语体系构建[J].学术月刊.2019
[5].林学军,官玉霞,张文凤.以全球创新链建设中国现代经济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9
[6].李晓雨.中国古代经济到现代经济的演变[J].大众投资指南.2019
[7].董志凯.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特点与趋势[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
[8].叶东辰.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商业和冲突的影响——古代的发展为现代经济打造的基础[J].留学.2018
[9].陈俭,宋士云.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路径、制度与经验——2018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J].宏观经济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