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能技术论文-郝本良

自供能技术论文-郝本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供能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传感器节点,压电仿真,能量收集电路,永磁

自供能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郝本良[1](2019)在《压电式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械装备的复杂程度变高,这对机械装备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实时监测机械装备的健康状态,避免系统向故障状态演化。建立具有全状态网络化监测功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无线传感器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针对机械振动环境状态监测,本文提出压电式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制约压电式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寿命的关键因素主要有能量受限和由振动引发的硬件故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对称固定方式下的压电片性能,分析了能量收集电路,设计了永磁式被动隔振器。具体工作如下:(1)在不改变压电片结构的前提下,提出了压电片的对称固定方式;通过ANSYS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式,研究了压电片在对称固定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同传统悬臂梁固定方式相比,压电片在对称固定方式下的极限许用振动加速度提升超过5倍,最大开路电压提升超过4.5V,最大平均功率提升超过4倍,机电耦合系数提升超过15%。(2)分析了传统能量收集电路的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能量供给要求。将压电片等效电路进一步简化,依据实际工况综合考虑影响能量收集电路能量回收速度的因素,从电荷和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出更为合适的能量收集电路,并通过充电速度测量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同时设计了稳压电路与泄能电路。(3)建立了普通受迫振动隔振器的运动学模型,分析该隔振器对于振动加速度抑制的局限性;建立了永磁体磁力学模型,并通过COMSOL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各参数对永磁副竖直方向磁刚度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永磁式被动隔振器设计与参数优化;通过建立永磁式被动隔振器Simulink仿真模型,理论分析了振动加速度抑制效果,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受迫振动隔振器,所设计的永磁式被动隔振器可将振动加速度进一步削减15%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8)

李双定[2](2019)在《自供能丙酮传感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供能气体传感器是新开发的一类传感器,因为其新型理念及多优势在工业、医疗及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优点有自主供能、成本低、环境友好、材料来源广泛、稳定性好等。此外,基于摩擦电效应(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可以通过外界产生的大量摩擦电用于无需外加电源的集成气体检测设备,但是该类型的气体传感器仍处于前期探索和研究阶段。本文利用摩擦发电机原理设计制备了高性能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使用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乙酸纤维素、WO_3作为敏感材料对丙酮进行检测。以接触分离式摩擦发电机为基础设计制备了接触分离式自供能丙酮传感器,对其电流、电压、频率等性能进行了测试,选择合适的参数适用于传感器的测试。在实验中对比了纯壳聚糖膜与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膜对丙酮的响应,测试了不同质量比的影响、湿度响应、选择性及稳定性。在97.3%相对湿度空气下,所配制的壳聚糖与氨基化石墨烯体积溶液比为1:3、1:5的器件对10ppm丙酮响应较高达到70.36%、65.65%,为纯壳聚糖膜器件的5倍,表明在壳聚糖膜中氨基化石墨烯的量增加可提升对并对丙酮的响应。对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膜器件在不同湿度下进行测试,看出在湿度越大的情况下,对丙酮的响应越大。以单电极式摩擦发电机为基础设计制备了感应式自供能丙酮传感器,对其摩擦材料、电流电压、频率、距离进行测试,选择摩擦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和尼龙。使用壳聚糖及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膜对丙酮进行了测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壳聚糖膜对10ppm丙酮的响应度为4.25%,混合膜的响应度为27.89%。与接触分离式进行了对比响应度都要低。并对其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其稳定性要比接触分离式要好。制备了乙酸纤维素膜及乙酸纤维素基WO_3膜,运用到感应式自供能丙酮传感器,以干燥空气为载气对丙酮进行测试,并测试了其厚度影响、选择性、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乙酸纤维素基WO_3膜对10ppm丙酮的响应为15.12%。对旋涂2、4、6层膜的器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膜厚度越大响应越小。(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倪爱斌,许来涛[3](2018)在《基于振动能量俘获的无线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浮能器是一种采用压电材料和电磁感应原理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结构形式是在主梁上粘贴压电材料,并使用永磁材料将其做成集中质量块,实现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直接转换以及电磁感应的能量转换。利用振动浮获器,将外界的振动转换为能量源,将能量进行收集,并为无线传感器进行供电,实现无线传感器的能量自供。本文将对振动浮能器的结构进行具体研究,解决无线网络传感器的能量供给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22期)

刘飞[4](2018)在《变压器绝缘在线监测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尤其是建设智能电网之后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能量传输和转换的核心设备之一。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故障,将对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实时监测电力变压器的状态,越来越多的监测设备投入使用,而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给则是这些设备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对现有在线供电电源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各种供能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电流感应供能的方案。电流感应供能采用的线圈是基于高频信号测量的信号的电流传感器,设计了高频信号和工频信号的分离电路,减弱了工频感应电压对高频测量信号的影响。由于测量高频信号测量的传感器匝数较少,工频感应输出电压较低,针对此问题设计了倍压整流电路和LCπ型滤波电路。为了达到在线监测设备的工作电压,基于MAX5897和LTC3108设计了产生正负电压的DC-DC稳压电路。利用Multisim软件对设计电路的进行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搭建实验平台对所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基本符合预期要求。当供电设备为功耗为0.059W的有源放大滤波器时,工作启动电流为118A,针对启动电流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微波供能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辅助供能方式,并设计了防止多种供能方式存在电压干扰的电路。(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6-01)

葛雯[5](2018)在《经济技术提高背景下对振动驱动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此,对于无线传感器的自供能特性也随之被提上了研究日程。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于实际情况,对传统无线传感器的优缺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根据无线传感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振动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以此来为无线传感器进行供电。同时,本文也对自供能无线传感器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经过研究表明能够全方位的提升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10期)

杜小振,张龙波,于红,曾庆良[6](2018)在《自供能传感器能量采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归纳了国内外自供能微电源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环境能量采集技术结构设计与能量转换机理。当前能量采集器主要依靠特殊功能材料完成能量转换,耦合方式包括:压电效应、磁致伸缩效应、摩擦发电效应、热释电效应、静电效应、光电效应等。能量来源包括:振动机械能、磁场能、摩擦能、温差能、风能、海洋能和太阳能等。能量采集器的结构形式有单一能量转换和复合能量转换等。为了提高能量采集装置的发电性能,研究重点是结构优化设计、换能材料改性、降低储能电路自损耗等。自供能微电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增强环境自适应能力、改进自供电能量转换效率、加快实用化步伐等。(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齐睿[7](2016)在《风驱动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设置灵活,便于大规模布置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环境监测、交通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大多采用传统电池供电,由于电池具有工作寿命有限、需要更换或充电、污染大等缺点,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采用可以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微能源系统为无线传感器节点供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案,开展基于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矿井通风管道、气象监测等应用环境,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风能采集器的无线温湿度和风速传感器节点,以及由这些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温湿度、风速的自供能测量,并通过优化电路结构低了节点功耗,完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基本功能。主要工作包括:(1)调研分析了风能采集器、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2)完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包括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和协调器节点。进行了风能采集器的制作和组装、网络节点总体方案设计、器件选型、电路原理图与PCB的设计、网络节点软件的设计,并针对应用环境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了低功耗设计;(3)完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确定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基于Z-Stack完成了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和协调器的程序设计;(4)实测结果表明,终端节点在室内实现了节点入网和发送温湿度和风速数据的功能,终端节点在室外最大稳定通信距离为200m,极限通信距离为230m,协调器节点可正常实现组网和与PC的数据交互功能。网络在小规模组网时,内部数据可正常发送,无数据冲突,数据传输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宋宇,宋隽炜[8](2015)在《基于振动能量收集的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式能量收集技术是一种基于压电和电磁的传感器自供电技术。对复合式能量收集系统进行分析,给出系统的数学模型,讨论系统共振频率与系统结构参数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压电和电磁复合式能量收集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给出的数学模型基本反映了系统的输出特性,在共振频率为18 Hz时,与单一型电磁技术实验在共振频率处得到的3.2 m W负载功率相比,复合式能量收集技术获得的最大负载功率3.8 m W,增加了19%。(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5年09期)

薛晓[9](2015)在《井下WSN节点自供能与功耗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已在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并不顺利,很多研究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其主要原因是能源供给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无线传感器供电方式:无线传感器利用电池供电,然而电池却有寿命周期,而使用传统的有线供电方式则失去了无线传感器的灵活性,且大大增加了成本;(2)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对能量的需求大:由于节点担负着数据采集和发送的任务,自身的功耗过大,所需能量也大,此时传感器节点有限的能源变得至关重要,当能量的需求脱离有线供电的时候,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所以,需要研究井下自供能系统,将井下的自然资源转化成微能量为优化后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供电,保证其正常工作。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自供能功耗优化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文针对井下复杂环境内无线传感器的供电问题、井下电磁环境中的节点设计匹配问题、节点的能耗管理与优化问题,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井下能量资源进行了具体分析,找到了适合为井下WSN节点供电的振动能和风能。本文通过实验对各种环境能量的特点、功率大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井下可以利用的环境能量主要有温差能、噪声能、电磁能、振动能和风能。但是,由于井下温度基本恒定,最大温差为4摄氏度左右,温差过小,所以利用温差发电不适合井下;由于井下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摩擦振动等会产生大于90分贝的噪声,且该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持续存在,符合噪声发电的要求,但是由于噪声是伴随生产所产生的,当生产停止时,噪声就无法产生,并且噪声能量的转化技术不成熟,且输出稳定性差,因此不符合能量转化要求;煤矿井下的电磁场从电磁辐射角度来看符合发电的需求,但由于目前技术成熟的煤矿井下很多电缆都是金属铠装的,这样大部分电磁能量被屏蔽了,因此不符合发电的要求;井下机电设备运行时均会有振动产生,且在工作面和井下硐室中振动相当普遍,经分析发现,该能量可以满足井下硐室及开采面的能量采集;同时井下本身有强制通风的需求,风速稳定,方向性单一,且风力发电结构简单,所以可以为井下大部分无线传感器设备提供电源。其次,在上述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对井下风能自供电WSN节点的能量供给单元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在减少发电机自身功耗的基础上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和匹配后端的WSN节点负载。具体的,对于运行在低风速且空间有限的微型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压峰值为1-3V,传统的二极管此时不能满足这种环境,本文提出用MOSFET替换传统的二极管,以实现在非常低的电压中提高DC-AC的转换效率;为了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本文采用一种新的MPPT方法,其原理是控制有效的负载阻抗,计算风力发电机内部的源阻抗,以实现源和负载之间良好的阻抗匹配,使收集的电能总处于其运行风速的最大值;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型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提高MPPT的响应速度及质量,测试结果显示,当系统采用滑模控制算法时,可以对最大功率点进行有效追踪,就算风速有所变化,系统依旧能够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迅速追踪。这种算法与其他情况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稳定后的系统在追踪到最大功率点时波动非常小;最后,将自适应电压调节技术的超低功率管理策略应用于井下WSN节点,利用闭环控制的方法灵活调整内核处理器的电压,使其对整个电路进行监控管理。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矿井的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收集的转化效率从2.5%提高到9.6%,自适应电压调节技术能降低节点64%的能耗,其产生的能量能够满足驱动无线传感器的需要,并且附加的能量保障模块(电池或超级电容)充电系统工作正常,满足了项目中对能量来源的设计需求。再者,为了弥补井下风能的不足,根据井下设备的振动特点,本文构建了适合井下使用的压电陶瓷换能器机电模型。根据现有研究推导出了压电陶瓷片在压力载荷作用下获得的可用电能公式,以及在具体边界条件、压电覆盖条件和电极条件下电流和电压的表达式;同时,为了提高压电能量转换器的转换效率,本文对电阻阻抗匹配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传感器输出阻抗的方法来控制电流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如果多层换能器的最佳阻抗下移40倍,则输出功率是生成功率的两倍。利用这一结果,对采集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可以调节换能器的负载阻抗,增大输出功率及输出电流。同时,通过振动发电点亮LED灯阵,以及给超级电容充电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阻抗不完全匹配时,能量损失几乎达到50%。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理想负载条件下实现无能量损失最大功率压电换能器电路,该电路假设输出阻抗为50Ω,利用这一参数,通过对压电换能器输入和输出的信号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其转化效率峰值为95%。通过上述的仿真和实验可以充分显示,该种能量收集方法完全满足井下无线传感器供电要求。同时,鉴于井下环境能量比较微弱。本文对通信的频段、天线参数和通信效率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降低自供电模块的负载,实现节流的目的。通过对WSN节点功耗进行优化,仿真结果发现,发射天线的能耗在WSN节点整体能耗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选择合适的频段及天线可以降低其能耗。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众多,电磁波在井下的传输也跟地面不同,本文首先采用时域和频域联合测量的方法,对井下煤矿进行电磁干扰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井下电磁辐射无论是低频、高频还是瞬态干扰,干扰主要集中在500MHz以下;同时,利用矿井巷道中频率资源的优势,建立了矿井巷道宽带电磁波传播统计模型,研究了不同频点的宽带电磁波沿矿井巷道传输时的衰落、时延扩展特性以及巷道的截面、弯曲等对这种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使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有损介质理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巷道的表面阻抗概念,并根据巷道的实际条件计算出巷道有损介质波导的边界条件;利用有损波导理论的数值解修正经典理论的解析解近似误差,提出修正公式,建立矿井巷道宽带电磁传播统计信道模型。为了验证矿井巷道的信道特性以及调制技术对无线通信性能的影响,在非煤矿进行了井下实际测试。具体测试在802.11b/g WLAN通信标准下,2.4G载频数据包的通信性能,根据测试结果及理论得出了井下低功耗WSN节点的最佳工作特性及天线参数。最后,在天线能耗优化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功耗,本文提出了一种传感器节点数据压缩算法。对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在保证数据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传输的字节长度。同时,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本文又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S的优化解码方案,将编码端的DCT视为对原始信号的观测,利用全变分(TV)将信号稀疏化,将量化噪声看作观测噪声,从而将信号解码转化为CS优化重建问题,从而利用CS精确重建代替反DCT变换。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块合并的CS优化解码进一步提升解码质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解码信号的主客观质量上相对传统解码有显着提升。同时,根据矿井巷道环境参数监测的要求,并结合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结构,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能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矿井环境监测系统,并根据矿井巷道的不同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在煤矿井下的推广应用,将真正实现矿井环境下传感器网络的无线化和智能化,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精确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本文研究综合了绿色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和煤矿安全生产及自动化技术,均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大力倡导的技术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5-09-01)

田岳宇[10](2015)在《交流输电线路杆塔侧电场自供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输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年来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量的应用实践表明,目前采用的太阳能及蓄电池供能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输电线路应用环境下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需求,严重影响了在线监测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约了装置性能的发挥。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在交流输电线路的杆塔侧利用电场进行能量采集的供电技术,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平行电容极板为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了仿真模型,对空载、负载以及接入脉冲开关等各情形下平行电容极板的集能过程进行了研究;以电容极板的输出电压和电容储能为考核集能效果的指标,仿真研究了极板的间距、表面积和介电常数等参数对集能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取能极板储能的优化目标;以500kV同塔双回直线塔为例,应用COMSOL软件对杆塔周围的电场环境进行了仿真,评估了可以获得的最大电场强度及其位置。(2)分别应用COMSOL和PSPICE仿真软件对取能极板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结果对比和分析,将集能转换器的电路模型等效为交流电压源与叁个电容(pF级)串联;采用PSPICE软件仿真验证了脉冲开关的集能加速特性,结果表明当开关频率为100Hz时可在外施电压的波峰与波谷处获得最大的电容储能,约为传统电能调理电路条件下的4倍。(3)在传统电能调理电路以及脉冲开关的基础上,设计加入冲击保护电路、电压控制电路以及DC/DC变换电路,完善了电能调理电路的总体设计。(4)搭建了电场自供能系统实验平台,分别采用了7.5cm、15cm和20cm叁种不同半径的极板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极板间距、表面积、外施电场以及脉冲开关对极板输出电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6-10)

自供能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供能气体传感器是新开发的一类传感器,因为其新型理念及多优势在工业、医疗及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优点有自主供能、成本低、环境友好、材料来源广泛、稳定性好等。此外,基于摩擦电效应(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可以通过外界产生的大量摩擦电用于无需外加电源的集成气体检测设备,但是该类型的气体传感器仍处于前期探索和研究阶段。本文利用摩擦发电机原理设计制备了高性能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使用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乙酸纤维素、WO_3作为敏感材料对丙酮进行检测。以接触分离式摩擦发电机为基础设计制备了接触分离式自供能丙酮传感器,对其电流、电压、频率等性能进行了测试,选择合适的参数适用于传感器的测试。在实验中对比了纯壳聚糖膜与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膜对丙酮的响应,测试了不同质量比的影响、湿度响应、选择性及稳定性。在97.3%相对湿度空气下,所配制的壳聚糖与氨基化石墨烯体积溶液比为1:3、1:5的器件对10ppm丙酮响应较高达到70.36%、65.65%,为纯壳聚糖膜器件的5倍,表明在壳聚糖膜中氨基化石墨烯的量增加可提升对并对丙酮的响应。对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膜器件在不同湿度下进行测试,看出在湿度越大的情况下,对丙酮的响应越大。以单电极式摩擦发电机为基础设计制备了感应式自供能丙酮传感器,对其摩擦材料、电流电压、频率、距离进行测试,选择摩擦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和尼龙。使用壳聚糖及壳聚糖氨基化石墨烯膜对丙酮进行了测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壳聚糖膜对10ppm丙酮的响应度为4.25%,混合膜的响应度为27.89%。与接触分离式进行了对比响应度都要低。并对其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其稳定性要比接触分离式要好。制备了乙酸纤维素膜及乙酸纤维素基WO_3膜,运用到感应式自供能丙酮传感器,以干燥空气为载气对丙酮进行测试,并测试了其厚度影响、选择性、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乙酸纤维素基WO_3膜对10ppm丙酮的响应为15.12%。对旋涂2、4、6层膜的器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膜厚度越大响应越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供能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郝本良.压电式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李双定.自供能丙酮传感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倪爱斌,许来涛.基于振动能量俘获的无线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

[4].刘飞.变压器绝缘在线监测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5].葛雯.经济技术提高背景下对振动驱动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分析[J].农家参谋.2018

[6].杜小振,张龙波,于红,曾庆良.自供能传感器能量采集技术的研究现状[J].微纳电子技术.2018

[7].齐睿.风驱动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

[8].宋宇,宋隽炜.基于振动能量收集的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

[9].薛晓.井下WSN节点自供能与功耗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

[10].田岳宇.交流输电线路杆塔侧电场自供能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标签:;  ;  ;  ;  

自供能技术论文-郝本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