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生流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学业成绩
学生流动论文文献综述
孙丹[1](2019)在《流动、留守与学生学业成绩:来自CEPS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消除模型的内生性后探究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机制。文章主要有以下两点结论:第一,流动儿童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显着低于留守儿童,而二者的语文成绩没有显着差异。第二,家庭经济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来自经济水平较高家庭的流动儿童受到流动的负向影响较小,经济水平的正向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流动对学业成绩的负向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农村家庭的教育决策具有直接借鉴意义,也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教育经济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李善兴,盛磊[2](2019)在《高校毕业生空间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信息化治理——基于吉林省J校学生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从毕业生空间流动与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角度反思了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缺失与不足,通过实证分析,系统探讨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期望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围绕关键因素构建了完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的治理对策。【方法/过程】定义和构建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期望与选择的理论模型,运用实证调查数据,运用多重计量模型分析检验主客观特质与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结论】主观心理特质在空间流动期望和选择中主要扮演调节作用,客观特质影响效应不明显,外部结构性因素扮演决定性作用。在政府和社会支持下,高校管理者应该树立和强化学生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就业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建立跨高校的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就业信息的区域性共享。(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罗建义[3](2019)在《基于“模型建构”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教学探讨——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则以实物形式直观地表达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如以模型建构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自主的建构此模型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将会使学生能从现象中理解本质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与综合的能力,将大大促进学生探究素养的提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本文来源于《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叁季度)》期刊2019-09-01)
刘芳[4](2019)在《我国城乡学生差异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中小学流动教师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城乡教师流动较为普遍的背景下,城乡教师适应性问题也随之浮现。新流入教师能否适应新岗位直接影响到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度,关乎学生身心发展。笔者以学生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经历,分析了城乡学生在性格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基于此,学校领导应关注关心新流入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培训机会;教师自身应增强自我调整意识、了解学生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方式。(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0期)
任瑶瑶[5](2019)在《让学生流动 让课堂生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可以质疑书本上的内容,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语文课堂可以拥有学生的喜怒哀乐,可以见证思维的碰撞。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吸取知识获得高分成了唯一的重点,学生对于语文愈发地失去了兴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周虹[6](2019)在《澳大利亚高校学生国际流动现状、特征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际教育领域中的后起之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近十余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学生的国际流动表现得尤为活跃。其中,内向流动是主要流动方式;内向流动和外向流动的学习领域趋同,但学习性质差异大;内向流动以垂直流动为主,外向流动更趋于多元化。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澳大利亚高校学生流动总量将继续增长,"亚洲区域化"特征将更加明显,区域合作将推动双向流动,流动学生学历层次将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东姐[7](2019)在《基于科学史深度学习 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存在"浅层学习"的现象,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为例,讨论在科学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本质的学习,以实现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学理科园地》期刊2019年02期)
林欣[8](2019)在《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评价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补充尚未建成实体科技馆县(市)的科普资源,带动基层科普的建设和发展,提升老少边穷地区公民的科学素养,缩小城镇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科学素养水平的差距,中国科协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流动科技馆是在保留实体科技馆的基本功能上,结合科普大篷车的形式和优点,采用小型化、模块化的展品在各县(市)间巡回展出的公益性科普设施。流动科技馆受到当地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但流动科技馆运行年限尚短,目前关于如何评价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这个问题还尚未有人系统研究。流动科技馆组织管理人员急切需要科学评价观众在流动科技馆项目中的学习,以便为改进流动科技馆展品设计和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对流动科技馆及其学习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依据情境学习模型中影响场馆学习的12个关键因素,结合流动科技馆的特点,从场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叁个维度初步构建出评价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指标体系。根据初步设计的指标体系,笔者编制了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流动科技馆观众及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谈,从多个角度对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参观目的性凸显、参观时间相对比较固定、展示说明牌在辅导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科技辅导员专业程度不高以及流动科技馆展出环境相对比较简陋等特点。结合初步评价结果和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最终以场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因素为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设置了9个二级指标和20个叁级指标。文章进一步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向专家发放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通过层次分析法最终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权重系数,形成相对完整、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夏铭泽[9](2019)在《流动与非流动初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流动与非流动初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选择某中学初中学生700人,其中流动初中学生322人,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初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通过调查可知,流动学生组积极认知评分显着高于非流动学生组(P <0. 05),其他评分指标(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目标关注及心理韧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非流动学生组与流动学生组在PA评分及NA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可见,流动与非流动初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除了在积极认知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外,其他心理情绪均无差异。(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9年06期)
梁勤[10](2019)在《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流动党员状况,分析处于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员管理不到位、毕业生党员流动性大、学校组织观念和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意识养成阶段严把学生党员"质量关",责任强化阶段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教育管理模式,党性巩固阶段探索校企合作、齐抓共管新局面等对策,并探索创新型模式,即在流动学生党员中成立基层党组织,以及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设党课等。(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学生流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意义】从毕业生空间流动与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角度反思了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缺失与不足,通过实证分析,系统探讨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期望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围绕关键因素构建了完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的治理对策。【方法/过程】定义和构建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期望与选择的理论模型,运用实证调查数据,运用多重计量模型分析检验主客观特质与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结论】主观心理特质在空间流动期望和选择中主要扮演调节作用,客观特质影响效应不明显,外部结构性因素扮演决定性作用。在政府和社会支持下,高校管理者应该树立和强化学生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就业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建立跨高校的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就业信息的区域性共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生流动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丹.流动、留守与学生学业成绩:来自CEPS的经验证据[J].教育经济评论.2019
[2].李善兴,盛磊.高校毕业生空间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信息化治理——基于吉林省J校学生的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19
[3].罗建义.基于“模型建构”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教学探讨——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为例[C].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叁季度).2019
[4].刘芳.我国城乡学生差异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中小学流动教师的视角[J].安徽教育科研.2019
[5].任瑶瑶.让学生流动让课堂生动[J].小学教学研究.2019
[6].周虹.澳大利亚高校学生国际流动现状、特征及趋势[J].铜仁学院学报.2019
[7].黄东姐.基于科学史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19
[8].林欣.流动科技馆环境下学生学习评价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9
[9].夏铭泽.流动与非流动初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比研究[J].学园.2019
[10].梁勤.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探析[J].广西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