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稳定性控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操纵稳定性,半主动控制策略
稳定性控制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影,苗文兴[1](2019)在《探究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半主动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因现代汽车普遍在转向行驶、变向行驶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驾驶者安全有一定影响,所以文章将进行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以期对车辆研发提供一点思考。(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付聪,卞志鹏,王钤,唐景星,徐政[2](2019)在《改善异步分区电网频率稳定性的VSC-HVDC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缓解同步换相失败问题,广东电网规划采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的电网分区技术,将东、西2个电网异步相连。但在分区后,电网的调频容量变小,频率稳定性变差,此时VSC-HVDC系统有必要参与分区系统的频率控制。设计了一种VSC-HVDC输电系统的频率控制策略:VSC换流站的d轴频率控制策略使得VSC换流站自动调节自身输出的有功功率;q轴辅助频率控制进一步稳定系统频率。使用PSS/E在广东电网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VSC频率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分区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11期)
邱革非,杨晓龙,李超,白春涛[3](2019)在《计及运行稳定性的微电网能量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功率输出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制定策略时因电源出力预测偏差导致所得控制策略不能完全适应电网实际运行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储能系统管理方法,在储能系统管理的决策中考虑系统的稳定运行要求,将充放电价格与储能系统电量及充放电动作相联系,使得储能系统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在满足削峰填谷和平抑能量供求平衡关系波动的同时尽量维持一定的能量存储以满足紧急情况下重要负荷的供电调整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颖晖,吴辰,李勐,雷晓犇,韩建定[4](2019)在《《航空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叁相Vienna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之五——加电子负载的Vienna整流器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验滑模控制策略在负载大范围变化时的有效性,对加入电子负载的Vienna整流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改进了Buck变换器中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分岔图,分析了在输入电压、输出电容和负载电阻变化时,Buck变换器中存在的动力学现象;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工作模式的Buck变换器作为电子负载对Vienna整流器的影响,并检验了突加突卸负载时交流侧电流和直流侧输出电压的稳态、瞬态特性。结果表明:当负载为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的Buck变换器时,在启动、突加突卸负载的过程中,稳态的交流侧电流谐波均达到了DO-160G的要求,输出直流电压的稳态、瞬态特性均符合国军标181A-2003的规定。(本文来源于《大电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习慈羊,王达希,杜静[5](2019)在《四轮独驱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进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汽车的结构布置与传统车辆有很大差别,传统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已不适合电动汽车,加上相比于其它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四轮毂电机独立驱动能使得车辆在具有极佳机动性的情况下同时具有优异的操纵稳定性。介绍四轮独驱电动汽车(4WID-EV)操纵稳定性的各种控制策略及其相关研究,指出4WID-EV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为:集成化、模块化、成本低化、可自适应变化。(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4期)
孙鹏[6](2019)在《4WID/S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能源资源日渐短缺、生态失衡加快,开发新能源驱动技术是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电动汽车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必将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市场地位,而研发基于线控的四轮独立驱动/转向(4WID/S)技术将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课题着眼于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以提升驾驶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为目标,从车轮转角分配和转向电机执行控制两个层面出发,研究了4WID/S电动汽车线控转向(SBW)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探究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机理,并构建4WID/S实验样车,为线控转向后续发展拓展了新的控制思路。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对线控转向国内外研究进展,尤其是线控转向稳定性控制和转向电机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调研,提出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设计4WID/S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架构,采用降阶建模思想,建立整车动力学和转向电机数学模型,并联合Simulink/CarSim搭建整车仿真模型,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2)分析汽车转向特性,为提升车辆机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确定了变角传动比控制方案,为解决目前角传动比不能适应全速范围的需求,联合定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增益,提出一种变权重系数分割车速区间以确定理想变角传动比控制方法;并设计双反馈主动转向控制器,对转向盘转角输入信号动态修正,输出精确合理转向信号,进一步优化驾驶性能;在联合仿真中置不同工况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研究4WID/S电动汽车不同运动模式下转向分配原则,采用两相混合步进电机作为转向执行电机,针对电机存在失步和堵转的问题,设计细分驱动和速度控制曲线优化其运行性能;并分析多电机协调控制机理,设计了基于非线性速度控制曲线的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策略,在确保执行精度同时提升响应速度;最后,基于线控转向的功能设定,完成对各子模块的硬软件设计,并对本文所提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卞志鹏[7](2019)在《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VSC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安全可靠地消纳新能源、促使能源改革稳固进行,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VSC具有不存在换相失败问题、谐波水平低、可提供交流电压支撑等技术优点,其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电力传输、向无源系统供电、风电并网等领域。但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为了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VSC的分析与优化控制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以含VSC的交直流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系统分析、控制策略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提升无源工业负荷故障穿越能力的VSC控制策略。由于无源工业负荷对于电压变化比较敏感,因此保证电压稳定是提升其故障穿越能力的关键。论文首先分析了在故障下,影响无源系统交流电压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VSC外环控制器的限幅策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受端交流电压测量的频率滞回控制。通过PSCAD/EMTDC仿真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帮助无源工业负荷穿越故障,实现稳定运行。(2)提出了改善异步分区电网频率稳定性的VSC-HVDC控制策略。在多直流馈入系统中,由于直流落点密集,在故障下,可能引起多回直流发生同时换相失败。为了缓解该问题,中国广东省电网规划采用基于VSC-HVDC输电系统的电网分区技术,将东、西两个电网异步相连。但在分区后,电网的调频容量变小,频率稳定性变差,此场景下,VSC-HVDC系统有必要参与分区系统的频率控制。论文设计了一种VSC-HVDC输电系统的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设计了VSC换流站的d轴频率控制策略,使得VSC换流站自动调节自身输出的有功功率;第二、添加了q轴辅助控制,进一步稳定系统频率。使用PSS/E对中国广东电网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VSC频率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分区电网的频率稳定性。(3)针对海上风电场经由VSC-HVDC接入陆地电网的情景,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海上风电场陆地接入点的选择策略。该策略是在由系统规划者确定的多个备选接入方案中进行选择,这些备选接入方案能够满足风电有功功率有效送出等要求。本文提出的选择策略主要考察这些备选方案对于受端电网电压特性的影响。选择策略分为叁步:首先,提出了叁个影响因素,分别为:岸上VSC换流站的交流电压支撑能力、由风功率波动引起的岸上交流电压波动、VSC-HVDC输电系统的建造成本;然后,提出了与叁个影响因素对应的评价公式;最后,针对这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建立了一个线性加权模型,基于信息熵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获取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使用PSS/E,对中国浙江电网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选择策略能够有效地选择海上风电场的接入点。(4)提出了利用MMC-STATCOM实现的恒电压运行概念。首先分析论述了恒电压运行的叁个优势,分别为:抵御故障扰动、缓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引起的电压波动问题、最小化系统网损。然后提出了实现恒电压运行的MMC-STATCOM容量评估计算方法。通过在广东电网中的仿真建模,验证了恒电压运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锐[8](2019)在《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再生电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类别,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明显的缺陷问题始终难以被解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搭载分布式电源的直流微电网受到了高度重视,与交流形式相比,直流微电网在设备投入、功率损耗、运行难度、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具备更大的优势,本文主要围绕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建立直流微电网重要单元的状态空间模型后,推导出了单母线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模型。针对此系统的控制系数,利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了系统控制参数对其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随后建立了纯电阻和阻感传输线模型,进而完善了直流微电网的小干扰模型,成功分析了拓扑结构改变即电气距离对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根据直流微电网各单元功能特点建立了各自的控制模型,并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模型进行验证。其中,光伏单元采用了基于扰动观察法的MPPT控制,蓄电池单元采用了改进的下垂控制法,并网变化器和底层母线分别采用dq解耦控制及恒压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包含各单元的辐射型分层母线直流微电网,并为此设计了系统整体的协调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证明了系统可以实现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的可靠运行。在已搭建的直流微电网基础上,为改善系统应对扰动的响应性能,本文模拟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并网交流侧短路、并网直流侧短路、孤岛负荷突变及非计划孤岛效应。通过改变系统参数的方法,探寻各参数在扰动过程中的影响规律,并根据观察到的规律提出直流微电网在不同扰动下的改进方法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任方杰[9](2019)在《网络量化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s)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闭环实时分布式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NCSs在带来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网络诱导时延、数据包丢失和错序以及对网络带宽限制约束,再加上系统中的建模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等,使得这类组合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变得极其困难。另外由于一些信号不易被编码,因此需要引入量化器,这就不可避免的引入量化误差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系统控制性能的下降,因此对于网络量化控制系统理论的研究就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网络量化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考虑网络诱导时延、量化、外界干扰以及带宽约束等问题,建立系统模型,采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等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以及控制器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考虑网络时延及系统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建模,采用对数量化器分别对控制系统的状态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量化,并将量化误差转化为扇区有界形式,随后利用转移概率已知的马可夫链(Markov chain)来描述网络时延的随机变化规律,将控制系统建模成Markov跳变系统。通过构建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应用LMI方法得到系统随机稳定且具有H_?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量化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二、随后进一步针对外界干扰和网络时延对于控制系统的影响,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量化输出反馈控制问题。分别考虑外界干扰不存在和外界干扰存在时,构建新的网络系统模型,应用Lyapunov稳定性原理和LMI不等式方法,给出了网络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量化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比得出外界干扰对系统收敛速率的影响。叁、接着考虑网络带宽约束影响,研究了含有网络时延和外界干扰的混合触发NCSs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采用混合触发机制和量化理论用来提高数据在控制系统中的传输效率,由于混合触发机制和量化作用的影响,将原来控制系统建模为新的具有混合触发和通信延迟的闭环系统,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和LMI技术,给出了具有H_?性能水平随机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以及控制器和触发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朱宏波[10](2019)在《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能,它通过监测传感器信号确定当前车辆运行状态,当车辆出现失稳时该系统主动调整部分轮缸压力,从而确保车辆稳定行驶。ESC控制算法研究是该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由于国内起步较晚,目前相关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ESC系统控制策略对于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ESC系统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ESC系统中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难以测量的问题,采用结合已有传感器信号和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方法进行估算。将质心侧偏角估算转变为纵向车速和侧向车速的估算问题,分别利用稳态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估算纵向车速以及侧向车速,从而计算得到质心侧偏角估算值;结合轮胎动力学模型与-曲线设计路面附着系数估算算法。利用联合仿真平台对参数估算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估算方法满足ESC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设计ESC系统核心控制策略,通过分析车辆运行状态稳定性,确定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作为ESC控制策略的联合控制变量;根据模块化的思路设计ESC控制算法的总体结构;采用包含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修正车辆动力学模型中的轮胎侧偏刚度,进一步确定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期望值;基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设计联合模糊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方法根据路面附着系数和质心侧偏角确定联合控制比例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动执行部分算法,将附加横摆力矩值转换为实际可控的轮缸压力,解决控制算法实现问题。搭建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进行转角正弦输入工况联合仿真测试,初步验证本文ESC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搭建HIL试验台架进行ESC控制策略硬件在环测试,分别测试了高附和低附条件下的单移线、双移线、方向盘转角阶跃以及蛇形绕桩等试验工况,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本文所设计的ESC控制策略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稳定性控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缓解同步换相失败问题,广东电网规划采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的电网分区技术,将东、西2个电网异步相连。但在分区后,电网的调频容量变小,频率稳定性变差,此时VSC-HVDC系统有必要参与分区系统的频率控制。设计了一种VSC-HVDC输电系统的频率控制策略:VSC换流站的d轴频率控制策略使得VSC换流站自动调节自身输出的有功功率;q轴辅助频率控制进一步稳定系统频率。使用PSS/E在广东电网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VSC频率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分区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定性控制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刘秋影,苗文兴.探究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半主动控制策略[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付聪,卞志鹏,王钤,唐景星,徐政.改善异步分区电网频率稳定性的VSC-HVDC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3].邱革非,杨晓龙,李超,白春涛.计及运行稳定性的微电网能量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
[4].李颖晖,吴辰,李勐,雷晓犇,韩建定.《航空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叁相Vienna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之五——加电子负载的Vienna整流器的稳定性分析[J].大电机技术.2019
[5].习慈羊,王达希,杜静.四轮独驱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进展概述[J].内燃机与配件.2019
[6].孙鹏.4WID/S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7].卞志鹏.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VSC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9
[8].陈锐.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9].任方杰.网络量化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10].朱宏波.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验证[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