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织物纹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提花织物,滚动引导滤波器,密度峰聚类,图像分割
织物纹样论文文献综述
傅艺扬,刘妹琴,樊臻,张森林[1](2019)在《基于纹理滤波和颜色聚类的提花织物纹样自动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提花织物纹样提取的准确性,消除织物组织结构对提取结果的干扰,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消除滤波算法和密度峰聚类算法的纹样提取方法。通过统计图片区域梯度信息分离提花织物组织纹理区域和图案边缘结构,并利用非极大值抑制获得纹样边缘结构作为滚动引导滤波器的引导图,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实现织物纹理滤波。然后将图片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CIELab颜色空间,利用密度峰聚类算法对织物色彩空间分割聚类,最终提取出织物纹样。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快速准确地实现了提花织物纹样的自动分割与提取。(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9年12期)
薛洁[2](2019)在《试论西周时期织物纹样的题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周是我国古代史上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其文化领域的发展是早期我国古代人民开始走向高度文明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在政治领域里已经开始以"礼"治国,其治国理念也反映在织物纹样的题材上。同时,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艺的进步,带来了织物纹样形式特征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15期)
薛洁[3](2019)在《试论汉代织物纹样的题材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织物纹样与其所处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往往从当时的织物纹样题材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文思潮。本论文以汉代织物纹样题材为主题,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5期)
王方晗[4](2019)在《纹样与观念:丝绸之路与晕裥织物在东西方之间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方晗[5](2019)在《纹样与观念:丝绸之路与晕裥织物在东西方之间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丝绸之路诞生以来,织物作为主要商品在东西方之间不断被交易。这一大规模的长距离贸易不仅仅是实物的交换,也意味着艺术表现与观念上的交流。晕裥织物以其在丝绸之路沿途的广泛分布而成为丝路贸易的代表之一,而以织物为载体,晕裥这一装饰纹样历经了由西方向中国传播,并在中国本土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对东西方文献的梳理可知,二者对于晕裥的描述与想象的相似性说明丝绸之路的两端在观念层面上也存在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夏侠[6](2019)在《从丝路沿线出土织物看汉代织造工艺与纹样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贯通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纺织品贸易和技术交流,在规模和范围等方面达到空前的程度。在丝路沿线出土的织物上不仅能看到许多中原织造的工艺与纹样,也可以发现不少出自西域本土的独特纺织风格。源自东西方不同地域的工艺元素和谐共存于汉代最典型的织绣图形架构中,并且流行于整个丝路沿线,证明当时的织造工艺存在双向传播以及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俞霏,梁惠娥[7](2018)在《明代织物纹样的智能提取——以斗牛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人工提取明代织物纹样色彩存在难度大、准确性差、直接采样难的问题,文章以明代赐服斗牛袍为例,探讨一种新的纹样提取手段。首先,利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采集斗牛袍织物纹样;然后将RGB颜色空间的数字图像转换至CIELab颜色空间,用中值滤波法对彩色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再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图像中的色彩进行聚类,以实现不同色彩纹样的分割;最后利用CalinskiHarabasz指标对聚类有效性进行判断,获取最佳聚类数。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纹样色彩的聚类分割与智能提取,为研究珍贵古代织物纹样提供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8年11期)
吴洋,向军,张宁,潘如如,高卫东[8](2018)在《结合交互评价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快速了解消费者对格子型色织物的喜好需求,把握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设计定位,通过显示交互评价和隐式喜好度计算,建立动态的用户偏好优选模型。首先确定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设计特征要素,选取交互评价的纹样样本和优选的纹样数据库。然后通过对纹样样本交互打分,获取用户对纹样设计特征要素的喜好度,量化反映消费者喜好与纹样设计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自动计算出的用户对纹样数据库中每幅纹样的喜好度,优选出用户喜欢的纹样类型。有32位用户参与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用户对优选的8幅纹样的平均满意度在50%以上,其中2/3用户对纹样的平均满意度在80%以上,说明该优选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辅助纹样设计师快速了解消费者对格子型色织物的喜好需求,为个性化定制和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顾春华[9](2018)在《基于丝绸纹样对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织物年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对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织物纹样的研究,遴选出叁部装裱丝绸纹样类型较为丰富的中国古书画作品,分别对其装裱丝绸纹样类型、风格特征及装裱丝绸织物上的印章年代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织物年代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艺术设计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吴洋[10](2018)在《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子型色织物作为色织产品中的重要类别,具有丰富多变的纹理风格,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在现行消费者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色织产品的需求已逐渐进入到更加注重审美体验的感性消费阶段。若要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设计适销对路,就应该在考虑功能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更注重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但传统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设计主要是依赖设计师的个人想法或者经验积累,缺乏消费者的参与和反馈,很容易造成设计出的纹样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建立起消费者与设计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使消费者的感性喜好转化为理性的数据表达,辅助设计者快速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是当前研究的难题和关键。本文以格子型色织物纹样为研究对象,针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设计,采用感性工学作为基础的交互评价手段,通过科学化的分析和实验方法,提出了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两种优化设计方案。方案一为结合交互评价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优化设计,方案二为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优化设计。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实验室自主开发的一款色织物纹样设计软件为设计工具,通过对纹样设计要素的分析,总结了格子型色织物纹样在色彩搭配、色纱排列、织物组织3个方面的设计规律;然后在此设计规律的基础上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进行实例设计,最后建立了一个600幅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图库,并从中提取了100种格子型色织物纹样配色方案,为后续的纹样优化设计做准备。(2)结合交互评价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颜色种类、饱和度对比、明度对比、格型、组织5个关键设计特征要素进行了合理的分类量化,通过显示交互评价和隐式喜好度计算的方式,建立了消费者喜好与格子型色织物纹样设计特征要素对应的评价优选动态系统。由测试者的交互评价可获取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各设计特征要素属性和纹样整体效果的喜好度,并优选出测试者喜欢的纹样类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3)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进行了智能优化设计。针对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特点将其划分为织物组织、纱线组数、纱线排列3个部分,采用实数编码和改进的交互式遗传操作算子,建立了适用于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优化设计系统,用户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感性交互评价的研究方法,将消费者的感性喜好与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设计要素进行了对应关联,并转化为了数据化的理性表达,最终提出了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两种优化设计方案。这两种设计方案对提高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设计效率,辅助设计师设计更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织物纹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周是我国古代史上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其文化领域的发展是早期我国古代人民开始走向高度文明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在政治领域里已经开始以"礼"治国,其治国理念也反映在织物纹样的题材上。同时,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艺的进步,带来了织物纹样形式特征的多样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织物纹样论文参考文献
[1].傅艺扬,刘妹琴,樊臻,张森林.基于纹理滤波和颜色聚类的提花织物纹样自动提取方法[J].丝绸.2019
[2].薛洁.试论西周时期织物纹样的题材特征[J].西部皮革.2019
[3].薛洁.试论汉代织物纹样的题材分类[J].大众文艺.2019
[4].王方晗.纹样与观念:丝绸之路与晕裥织物在东西方之间的传播[J].西北民族研究.2019
[5].王方晗.纹样与观念:丝绸之路与晕裥织物在东西方之间的传播[J].西北民族研究.2019
[6].夏侠.从丝路沿线出土织物看汉代织造工艺与纹样结构[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7].李俞霏,梁惠娥.明代织物纹样的智能提取——以斗牛袍为例[J].丝绸.2018
[8].吴洋,向军,张宁,潘如如,高卫东.结合交互评价的格子型色织物纹样优选[J].纺织学报.2018
[9].顾春华.基于丝绸纹样对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织物年代的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8
[10].吴洋.格子型色织物纹样的优化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