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论文-孙正涵

靖康之变论文-孙正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靖康之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靖康之变,词风变化,李清照,辛弃疾

靖康之变论文文献综述

孙正涵[1](2017)在《靖康之变对宋词词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宋代,恤商的政策使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词作为娱乐消遣常出现于市井,而北宋的灭亡则给词注入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新气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12期)

代谦,别朝霞[2](2015)在《财政压力的经济后果:以宋朝的“靖康之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核心。本文利用宋朝(960~1279年)的历史数据,识别了经济变迁中的财政效应。"靖康之变"(1127年)使宋朝完全丢失了传统的农耕区——黄河中下游流域,田赋收入大幅度减少,财政结构开始向非农产业倾斜。财政的这种变化对宋朝经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经济倚重非农产业,商品经济更加繁荣,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中国历史上的这种"自然实验"使本文能够识别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效应,利用对峙政权的侵略性作为财政压力的工具变量进行的回归,其结果支持本文的逻辑。(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5年01期)

[3](2014)在《靖康之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1126年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占当时北宋帝国的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县),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3000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由于事件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本文来源于《民间传奇故事(A卷)》期刊2014年06期)

韩晗[4](2014)在《靖康之变 文明之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有许多年号让人哭笑不得。譬如“太平兴国”,期间既不太平,也不兴国,而“靖康”更使人匪夷所思。“靖”与“康”都是“太平”、“安康”的意思,结果“靖康”成了兵荒马乱的代名词,也是北宋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 左图是一枚锈迹斑斑的“靖康通宝”,这一才(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4-02-21)

裘晓磊[5](2013)在《浅析“靖康之变”的影响和启迪》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和繁荣的王朝。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归于统一,但随后发生的"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本文来源于《湘潮(下半月)》期刊2013年01期)

郑明宝[6](2012)在《靖康之变康王出质金营的两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宣和七年冬,金军兵临城下,宋金议和,以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为人质。后姚平仲夜袭金营大败,宋再次乞和。金人要求更换人质,于是以肃王代康王。本文考证:金人最初是要郓王为质,因郓王逃离东京,遂以康王为质。当时徽宗成年皇子有十人,康王生母韦氏地位最低,这应是以康王为质的重要原因。姚平仲袭金营,金人认为康王非钦宗同母弟,对宋帝无约束力。钦宗同母所出惟一妹,金人遂求以钦宗妹夫曹晟,再加上皇叔越王为人质。钦宗谓以长辈为人质有悖情理,遂以皇弟肃王代之。(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史论丛》期刊2012年04期)

董希平,刘隽一[7](2012)在《宋、金教坊之盛衰与靖康之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坊是宋、金掌管俗乐的重要机构,在两者的艺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靖康之变在政治、军事上对于宋、金影响巨大,在音乐艺术上同样如此。作为宋朝俗乐艺术精华的教坊乐工、歌伎、相关器物等,在靖康之变中几乎完全北移,一方面为金教坊的兴盛创造良好条件,推动金朝音乐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又造成宋教坊的一蹶不振,并在制度层面上促成宋词演唱的衰落及后来元曲的崛起。宋、金教坊的盛衰可谓金朝"借才异代"进程的一个细节。(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2年07期)

焦群[8](2012)在《靖康之变与吕本中诗歌新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可谓宋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了。出身北宋世家大族,在北宋诗坛已具诗名的吕本中不幸身逢这一惊天剧变。金人两番围攻汴京城,他皆在城中,得以亲眼目睹、亲身感受靖康之变的方方面面。汴京围解后,他踏上南下逃亡的漂泊之路,从此至死,未得北归。靖康之变对吕本中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因为靖康之变,吕本中离开中原故土,被迫南渡,生活空间上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其次,生活质量由靖康之变前的诗酒风流下降到靖康之变后的颠沛流离、衣食无着。再次,靖康之变前,身为贵胄子弟,过着安适生活的吕本中心境轻松平和,而经历了家国之变,饱尝了战乱之苦后,诗人心境悲愤沉痛,再难如从前。两番经历宋、金汴京围城战的吕本中在围城中已运史笔于诗歌,直接描写靖康之变的方方面面;南渡后,吕本中仍用诗歌时时表现对靖康之变的回忆。靖康之变对吕本中诗歌创作的影响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意象、风格等方面。靖康之变前,吕本中诗歌的题材内容主要有以下叁类:优游唱和的闲适、位卑官冷功业无成的苦闷、感念时事;而靖康之变后其诗歌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时事之念、归隐之兴。靖康之变使吕本中诗歌的意象选择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靖康之变前月意象大量出现于吕诗中,表达闲适之情、怀友思乡之感;而靖康之变后吕本中对中原意象钟爱不已,常用它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回归故国的渴望以及失国的悲凉,所以月意象、中原意象分别是靖康之变前、后吕本中诗歌的主题意象。靖康之变前、后吕本中皆爱用雁意象,但两个时期他笔下的雁意象内涵不尽相同。靖康之变前吕本中常用雁意象寄怀友思亲之情、寓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而靖康之变后吕诗的雁意象内涵在承续先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寄飘零之叹、家国之思,是南渡人的群体象征。以靖康之变为界,吕本中诗歌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靖康之变前清新圆活似谢朓,靖康之变后沉郁顿挫似杜甫。与吕本中一样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宋代诗人难以数计,通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所收的15位两宋之际着名作家以及《全宋诗》中所载两宋之际其他一些着名诗人的诗歌,可大体看出靖康之变对宋诗演变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诗歌的写实性加强,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以时事入诗;二、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昂。如果没有靖康之变,宋诗也许会沿着北宋“大晟词人”粉饰现实或者江西诗派末流生硬艰涩的路子走下去,然而靖康之变给宋诗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宋诗推进了一种新的境地。由此可见,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尤其是突变事件,往往会改变文学的面貌甚至发展轨迹。(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04-01)

王旭伟[9](2010)在《试论靖康之变前后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形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世纪初期的中国大地上,在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南方有北宋政权。两个政权之间自从有了接触开始就因为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地这一中原天然屏障进行了多次的战争,最终以北宋失败而告终。此后北宋和辽虽然保持了和平,但北宋依然有意夺回十六州之地。就在南北两个政权衰落下去的时候,在白山黑水间兴起了女真族建立的金朝。金政权从一开始就竖起反抗辽朝民族压迫的旗帜,并明确提出要推翻辽人的统治,在对辽作战中节节胜利。宋朝统治者觉得这是一个夺回燕云的机会。经过沟通交涉,宋金双方结盟攻辽,并最终灭掉辽朝。在攻辽的过程中宋朝的实力和现状逐渐被金朝所认清,孱弱的表现刺激着金人的掠夺欲望。同时随着灭辽战争的进行,双方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在双重作用下盟友变成了敌人。由于宋朝的腐败,尽管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在指挥上却错误不断,致使军事斗争节节败退。宋金交战时宋朝内部自始至终都内讧不断,致使在可以扭转的不利局势面前惨败,甚至有时在完全占优的情况下也不能获得军事胜利,在战术上失去了重要战役的胜利,在战略上失去了战略屏障。金军前后发动多次进攻,每次都能取得巨大战果,并在战略上获得了对宋的优势,最终在靖康年间金军攻陷东京,掠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靖康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转折性事件,葬送了一个王朝,改变了中国十二世纪地缘政治形势,使北方地区处于金朝的统治之下,随后建立的南宋只能偏居一隅。本文就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希望能从靖康之变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教训。(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徐锦初[10](2009)在《靖康之变对南宋词学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靖康之变后使南宋词人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也使批评界转变了研究思路,他们批评了花间词派遗存的侧艳之风,肯定了苏轼对词境的开拓,强调以爱国词为主调抒经济之怀,提倡词的雅化。(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靖康之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核心。本文利用宋朝(960~1279年)的历史数据,识别了经济变迁中的财政效应。"靖康之变"(1127年)使宋朝完全丢失了传统的农耕区——黄河中下游流域,田赋收入大幅度减少,财政结构开始向非农产业倾斜。财政的这种变化对宋朝经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经济倚重非农产业,商品经济更加繁荣,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中国历史上的这种"自然实验"使本文能够识别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效应,利用对峙政权的侵略性作为财政压力的工具变量进行的回归,其结果支持本文的逻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靖康之变论文参考文献

[1].孙正涵.靖康之变对宋词词风的影响[J].中国文艺家.2017

[2].代谦,别朝霞.财政压力的经济后果:以宋朝的“靖康之变”为例[J].世界经济.2015

[3]..靖康之变[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4

[4].韩晗.靖康之变文明之新[N].中国民族报.2014

[5].裘晓磊.浅析“靖康之变”的影响和启迪[J].湘潮(下半月).2013

[6].郑明宝.靖康之变康王出质金营的两个问题[J].中华文史论丛.2012

[7].董希平,刘隽一.宋、金教坊之盛衰与靖康之变[J].文艺研究.2012

[8].焦群.靖康之变与吕本中诗歌新变[D].安徽大学.2012

[9].王旭伟.试论靖康之变前后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形势[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0].徐锦初.靖康之变对南宋词学发展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09

标签:;  ;  ;  ;  

靖康之变论文-孙正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